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的教案设计【精简3篇】

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的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设计:《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 了解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2. 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发展过程;

3. 学习运用描写词语来描述人物和景物;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发展过程;

2. 学习运用描写词语来描述人物和景物。

教学难点:

1. 学习运用描写词语来描述人物和景物。

教学准备:

1. 课文《惊弓之鸟》;

2. 黑板、粉笔;

3. 讲解用的图片。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1. 通过图片和问题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一下自己曾经遇到的让自己害怕的事情。

Step 2:阅读课文

1. 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 教师解释生词和难点,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Step 3:分组讨论

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的特点和性格,并用词语来描述。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Step 4:小组展示

1. 邀请几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2. 教师帮助学生完善他们的描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Step 5:练习运用描写词语

1. 教师出示几个描写词语的例子,并解释其用法和意义。

2. 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描写词语,并尝试用描写词语来描述自己遇到的事情。

Step 6:巩固与拓展

1. 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向他们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运用描写词语来描述其他的人物和景物,以拓展他们的词汇和表达能力。

Step 7:课堂总结

1. 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教学延伸:

1. 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加深对人物特点和性格的理解;

2. 让学生创作自己遇到的惊险经历,并运用描写词语来描述。

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的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设计:《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 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发展过程;

2. 运用描写词语来描述人物和景物;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发展过程;

2. 运用描写词语来描述人物和景物。

教学难点:

1. 运用描写词语来描述人物和景物。

教学准备:

1. 课文《惊弓之鸟》;

2. 黑板、粉笔;

3. 讲解用的图片。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1. 通过图片和问题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一下自己曾经遇到的让自己害怕的事情。

Step 2:阅读课文

1. 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 教师解释生词和难点,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Step 3:理解故事情节

1. 提问学生关于故事情节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发展过程。

2.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动机。

Step 4:运用描写词语来描述人物和景物

1. 教师出示几个描写词语的例子,并解释其用法和意义。

2. 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描写词语,并尝试用描写词语来描述人物和景物。

Step 5:小组活动

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场景或人物,用描写词语来描述,并画出相关的图片。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展示他们的描述和图片。

Step 6:课堂展示

1. 邀请几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小组活动成果。

2. 教师帮助学生完善他们的描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Step 7:巩固与拓展

1. 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向他们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运用描写词语来描述其他的人物和景物,以拓展他们的词汇和表达能力。

Step 8:课堂总结

1. 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创作自己遇到的惊险经历,并运用描写词语来描述;

2. 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勇敢的作文,运用描写词语来描述勇敢的人物和场景。

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的教案设计 篇三

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射箭、打猎、大雁、大吃一惊、悲惨、愈合、孤单、拼命”。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能用“只要……就……”和“一……就……”写句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能力目标:

  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动脑、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三、情感目标:

  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步骤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多读几遍。

  2.遇到不理解的词用“△”标出,不理解的句子用“ ”标出。

  3.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指导读文,纠正读音。

  “更羸”的“更”读音是“g5ng”。

  “因为”的“为”读音是“wèi”

  2.用同音字,形近字组词作巩固练习。

  惨( ) 愈( ) 魏( ) 箭()

  渗( ) 愉( ) 巍( ) 剑()

  猎( ) 雁( ) 悲( ) 痛()

  蜡( ) 燕( ) 辈( ) 疼()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如:理解“大吃一惊”一词时先重点理解“惊”字的意思,惊,出人意料的意思。再理解词的意思,“大吃一惊”的意思是:感到突然而吃惊。接着找出文中带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此词,即魏王没有料到更羸真的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能让大雁掉下来,感到十分惊奇。

  3.出示重点词,让学生巩固练习。

  能手:是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本文指更羸是个对射箭非常熟练,有这方面高超技艺的人。

  本事:口语,指本领、能力。本文指魏王不相信更羸是具有只拉弓,不射箭,就能让大雁掉下来的本领。

  孤单失群:指失去了同伴,无依无靠。孤单:单身无靠。失:离开。本课指受伤的大雁没有同伴,自鸣自飞。

  魏国:我国战国时候的一个国家,在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陕西东部和山西南部,离现在有两千多年了。

  悲惨:(处境或遭遇)极其不幸,令人伤心。

  愈合:指伤口合上了,长好了。

  拼命:把性命豁出去;舍命。比喻用最大的力量。

  四.自由读文,巩固生字词。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读课文三遍。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质疑

  1.教师讲故事导入新课,设置悬念(那只大雁落下来没有呢?)激发学生朗读课文。

  2.同学们刚才认真朗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在读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呢?

  (1.更羸为什么只拉一下弓,那只大雁就落下来了?)

  (2.魏王为什么不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

  (3.为什么魏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

  二、激情朗读,用心揣摩。

  读2-6自然段,抓住魏王的两句对话指导朗读,加深对课文的内容理解,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这两句话是:

  “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

  “啊!真有这样的本事!”

  1.听老师读一遍这两句话,边听边想:这两句话是在同一情况下说的吗?

  (第一句话是在大雁掉下之前魏王说的;第二句是魏王在亲眼看见大雁掉下后讲的。)

  2.请再听老师读一遍,大家注意听,听老师在何处停顿,在哪些地方突出了哪些词语。

  (老师读“是吗”的后面停了一下,读“你有这样的本事”时“这样”读得重。)

  3.再听一遍,你们还能发现什么?

  (老师读:“啊”后也停了一下,读“真有这样的本事”时“真有”读得重。)

  4.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呢?这样读能起到什么作用?

  (1.老师这样读可以让大家听得更清楚。)

  (2.这样读,能读出魏王怀疑的语气。)

  (3.这样读,可以表现魏王的心理活动。)

  (4.这样读,可以表现魏王对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本事表示怀疑,能表现魏王亲眼看见更羸真有这样的本领时的惊奇和佩服。)

  5.同学评一评谁体会得最好?

  (第四个同学体会得最好。)

  6.老师重点指导这两句话对学习课文起什么作用?

  (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帮助我们知道更羸是怎样观察、分析、作出判断的。)

  7.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朗读。

  8.分角色练习朗读。

  三、创设语境,领悟寓意。

  读7-9自然段,更羸只拉弓,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如果你是魏王,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1.更羸你能说到做到,可真叫棒!)

  (2.更羸天上飞来飞去的鸟儿这么多,你却能看出哪只是受伤的鸟,眼力可真不错啊!)

  (3.更羸,听你这么一分析,我才知道射箭还有这么多学问啊!)

  (4.更羸你的经验可真丰富呀!)

  (5.更羸你的本领真是无人能比拟呀!)

  (6.更羸你的本领真是令人折服呀!)

  四、深入探究,领悟方法。

  1.更羸使大雁掉下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你读给大家听。

  (只听得“嘣”的一声)

  2.现在你对课题中的“弓”有什么新的理解?

  板书:嘣

  请你加上这半句,再做更羸的动作,找三人做,大家看他们做的跟图上更羸的动作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3.正是因为这“嘣”的一声响,大雁真的掉下来了,下面请同学们出声读第5自然段,体会一下两个“直”的意思一样吗?

  4.请你判断一下,

  (意思不一样,第一个直:使劲,第二个直垂直。)

  5.这两个“直”该怎样读?试一试,指读,思考:为什么不说射下来,而说掉下来?

  (因为没用箭。)

  6.分角色读,师生共同读“嘣的一声响”想想更羸怎么使大雁掉下来的?

  7.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他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请同学们读第9自然段。

  8.说一说更羸一共说了几句话,你从他的话中知道了什么?

  9.同桌两人互读一、二句,看看这两句什么关系,你从哪看出来的?

  (因果关系,“因为”)

  10.这两句哪句说原因,哪句说结果?

  ((1)句说结果。(2)句说原因)

  11.你能不能先说说结果后说说原因?

  12.看投影,默读这四句话,找找还有哪句和哪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小组讨论。

  (②③句,③④句)

  13.因果关系的句子该怎么读?谁来试试,评一评,他哪读的好,好在哪里,哪读得还不够,该怎样读?

  14.小结:你们学得真好,通过第9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理清了四句话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因果关系的句子;句序是可以调换的,现在你们能解决更羸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大家边听边想更羸是怎么知道的。

  板书:观察 分析 判断

  15.你们再看看一、二两句话,能不能颠倒顺序?

  (明确:观察是基础)

  16.更羸的本事到底是什么?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准确判断)

  五、总结全文,领悟含意。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个成语故事,学后你对课题中的四个字都有了新的认识,你能不能把四个字的意思连在一起说说成语的意思?

  (表面意思:害怕弓弦响声的一只受过伤的大雁。)

  (比喻意: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六、布置作业

  1.回去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2.想一想这个成语可以在什么时候使用?

相关文章

一个马掌钉教案(实用3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5个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都要精益求精,任何一点疏忽、不负责任...
教案大全2017-07-01
一个马掌钉教案(实用3篇)

思想道德与传统教育教案【实用6篇】

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思想道德与传统教育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
教案大全2012-09-01
思想道德与传统教育教案【实用6篇】

班级学风建设主题班会教案(精简3篇)

班级学风建设可以改良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班级学风建设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案大全2015-06-03
班级学风建设主题班会教案(精简3篇)

一年级语文优质课《四季》教学设计【优质3篇】

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教案大全2012-03-09
一年级语文优质课《四季》教学设计【优质3篇】

《荷花淀》教学设计【最新3篇】

《荷花淀》教学设计A 教学目标: 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
教案大全2012-06-08
《荷花淀》教学设计【最新3篇】

汽车城教案(通用3篇)

活动目标: 1、通过“争当汽车管理员”的游戏,引导幼儿记忆不同颜色、不同车号汽车的排列顺序。 2、发展幼儿的记忆力,教室环境创设。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师用汽车大卡片12张,汽车大指令卡6张,指令...
教案大全2013-08-06
汽车城教案(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