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虎门销烟》教案分析【优选3篇】

四年级《虎门销烟》教案分析 篇一

《虎门销烟》是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抗日战争时期虎门销烟的真实故事,向学生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困难时期坚持抗争的精神和勇气。本文将对四年级《虎门销烟》的教案进行分析。

首先,本课教案的目标明确。通过学习《虎门销烟》,学生将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以及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学生将通过课文的阅读和讨论,培养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坚持和勇敢。

其次,教案的教学安排合理。教案中详细列出了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包括导入、展示课文、分组讨论、整理归纳等环节。通过分组讨论和整理归纳的活动,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课堂,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由于教案中还包括了小组合作和个人写作的环节,学生可以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再次,教案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案中除了展示课文外,还包括了课文的理解和归纳、小组合作讨论和个人写作等活动。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并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思考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最后,教案的评价和反思具体明确。教案中列出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标准,并提供了反思和改进的建议。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来评价教学效果并进行反思。这样的评价和反思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四年级《虎门销烟》的教案设计合理,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多样,评价和反思具体明确。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虎门销烟》,并培养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年级《虎门销烟》教案分析 篇二

《虎门销烟》是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抗日战争时期虎门销烟的真实故事,向学生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困难时期坚持抗争的精神和勇气。本文将对四年级《虎门销烟》的教案进行分析。

首先,教案的目标明确。通过学习《虎门销烟》,学生将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以及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学生将通过课文的阅读和讨论,培养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坚持和勇敢。

其次,教案的教学安排合理。教案中详细列出了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包括导入、展示课文、分组讨论、整理归纳等环节。通过分组讨论和整理归纳的活动,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课堂,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教案中还包括了小组合作和个人写作的环节,学生可以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再次,教案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案中除了展示课文外,还包括了课文的理解和归纳、小组合作讨论和个人写作等活动。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并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思考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最后,教案的评价和反思具体明确。教案中列出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标准,并提供了反思和改进的建议。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来评价教学效果并进行反思。这样的评价和反思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四年级《虎门销烟》的教案设计合理,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多样,评价和反思具体明确。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虎门销烟》,并培养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年级《虎门销烟》教案分析 篇三

四年级《虎门销烟》教案分析

  导读:毒品就像洪水猛兽,摧残着人的身体,腐蚀着人的精神,全世界的人们应该联合起来,齐心协力铲除毒品,还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宁,让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欢声笑语!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精彩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积累词汇。

  2. 欣赏词句,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3.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三、教学评价设计:

  1. 学会本课生字及有关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5.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1.观看《鸦片战争》

  2.要求学生自己阅读《上下五千年》中的相关故事,了解历史。

  3.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相关影音、图片资料;

  2.小黑板

  3.投影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导课

  (1)出示雕像图: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2)板书课题,解题

  明确“虎门”在广东的地位。

  “销烟”指销毁鸦片。

  简介林则徐

  齐读课题

  2.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①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注意“彻”和“寨”的写法。“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②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2)你能给课文分段吗?(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段。)

  ①(第一段)时间

  ②(第二段)地点、场面,经过

  ③(第三段)结果、伟大意义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说清时间、主要事情、结果。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3. 快速阅读课文,用一个词说说在你脑海中呈现的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

  (1)值得纪念: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

  (2)伟大壮举:理解“壮”(雄壮、气势盛大)(板书:伟大壮举)

  (3)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地方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4. 学习第二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销烟前。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

  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是呀,被鸦片害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中国群众是那样兴奋。他们会说些什么?

  ②仪式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场面:壮观、隆重)

  指导朗读。

  (3)销烟时:

  ①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②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

  (4)销烟后:

  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

  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③他们会欢呼些什么?

  是啊,外国侵略者们把大量得鸦片运到中国,危

害我们的国民,骗取我们的金银。多少人骨瘦如柴,多少人家徒四壁,多少人沿街乞讨,多少人冻死街头!这一切都是害人的 鸦片造成的,都是外国侵略者犯下的滔天大罪。现在,老百姓再也不受鸦片的侵害了,这样利国利民的事,你说老百姓能不高兴吗?读。

  (5)结果

  ①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②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

  (6)经过:

  ①有一群人,他们不仅是虎门销烟的观看者,更是参与者。他们是谁?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第二步:抛鸦片;第三步: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

  (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

  ②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

  ③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5. 总结课文

  (1)学习第6自然段

  ①虎门销烟这一历史壮举离我们已有160多年。它销去的仅仅是害人的鸦片吗?销去了加在我们身上的耻辱。同时也销出了中国人的决心。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的美梦,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给了那些醉生梦死、意志薄弱的“烟”鬼一记响亮的耳光,他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对!中国人民不可欺侮!齐读第6自然段,

  ②生长在新时代的我们,如果踏上虎门销烟的遗址,看着咆哮的大海,想起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仰望着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呢?(多媒体出示林则徐塑像)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还要记住这个人——林则徐;

  ③小练笔: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2)总结:

  ①毒品就像洪水猛兽,摧残着人的身体,腐蚀着人的精神,全世界的人们应该联合起来,齐心协力铲除毒品,还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宁,让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欢声笑语!

  ②当前也有一件关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事件,请同学简单谈谈(保钓)。

  6. 指导复述课文。

  (1)简单回顾

  ①记住一个日子——1839年6月3日;

  ②记住一个伟大的壮举——虎门硝烟;

  告诉全世界—— 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同时我们也激励自己——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2)练习复述课文。

  7.板书设计

  8 虎门销烟

  值得纪念

  伟大壮举

  先……再……然后……

相关文章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经典3篇】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于贞观十一年,劝谏唐太宗的上疏。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以下就是小编精心推荐《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
教案大全2019-04-03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经典3篇】

《清明节》的教案(优秀3篇)

教学目标:1、知道清明节为什么要给革命烈士扫墓,能积极参加祭扫烈士活动,永远怀念革命烈士。2、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清明节、革命、烈士、四季常青、整整齐齐、恭恭敬敬、行礼、解放、幸福、英勇、怀念”...
教案大全2015-03-06
《清明节》的教案(优秀3篇)

学校办公室卫生布置细则【优秀3篇】

物件摆放有序 1、办公室桌、椅、柜及饮水设备摆放规范、统一、整齐。 2、教科书、教案、教辅资料、备课本及学生作业本、学生辅导资料摆放规范、统一、整齐。 3、教具摆放整齐、不零乱。 4、茶杯、盆裁、花瓶...
教案大全2015-07-08
学校办公室卫生布置细则【优秀3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精选3篇)

导语:《科里亚的木匣》是三年级上册的课文,叙述了在德国法西斯快要打来时,科利亚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离屋门口十步的地方埋下木匣子。下面是该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教...
教案大全2019-02-09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精选3篇)

六年级语文《壶口瀑布》的教案【推荐3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语文《壶口瀑布》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理...
教案大全2011-05-01
六年级语文《壶口瀑布》的教案【推荐3篇】

七年级语文《观沧海》教案设计【优秀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观沧海》教案设计...
教案大全2011-09-05
七年级语文《观沧海》教案设计【优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