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读后感700字(实用3篇)
《牡丹亭》读后感700字 篇一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杂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物形象,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读完《牡丹亭》,我深深地被其中展现出的爱情悲剧所感动,同时也对作者的才华和智慧深感敬佩。
《牡丹亭》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主人公柳如是因为对一个梦中女子的迷恋,不顾家族的反对,追求自己的爱情。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们无法在现实中再次相见,只能在梦中相聚。他们的爱情被时间和空间所分隔,最终以悲剧收场。这种对爱情的追求和执着,让我深受触动。柳如是对爱情的坚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使我明白了爱情是无法用言语来诠释的,它是一种超越时空和现实的力量。
除了爱情的主题,我也被《牡丹亭》中展现出的传统文化所吸引。汤显祖在剧中融入了大量的古典诗词和音乐元素,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尤其是在描写牡丹亭的场景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绝伦的花园之中。这些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另外,我也对作者的才华和智慧深感敬佩。汤显祖以他高超的文学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洞察力,创作出了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他将爱情与梦境相结合,通过非常规的叙事方式,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和有趣。同时,他也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和批判,展示了他对社会风俗和人性的深刻思考。这种深度和广度的思考,使得《牡丹亭》不仅仅是一部爱情悲剧,更是一部具有哲理和思想内涵的作品。
总的来说,《牡丹亭》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它通过对爱情和传统文化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智慧。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读完《牡丹亭》,我深刻地明白了爱情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诠释的力量,它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现实的存在。这种思考和体验,使我对文学和人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牡丹亭》读后感700字 篇二
《牡丹亭》是一部经典的中国传统戏曲,作者汤显祖通过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创作出了这部独具风格的作品。读完《牡丹亭》,我被其中展现出的爱情和人性的复杂性所震撼,同时也对作者的创作技巧和艺术追求深感佩服。
《牡丹亭》的主要情节围绕着主人公柳如是和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展开。他们在梦中相识,却无法在现实中再次相见,最终以悲剧收场。这种命运的捉弄让我深感唏嘘,同时也使我对爱情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这个现实世界中,有多少美好的爱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现,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牡丹亭》通过对爱情的描写,使我明白了爱情的珍贵和脆弱,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和魅力。
除了爱情的主题,我也对《牡丹亭》中展现出的人性的复杂性深感震撼。主人公柳如是为了追求爱情,不顾家族的反对,执意离家出走。他的行为引发了家族的纷争和争斗,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种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使我思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和选择?我们是否也在为了追求某种东西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通过阅读《牡丹亭》,我对人性的复杂性和自我追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同时,我也对作者汤显祖的创作技巧和艺术追求深感佩服。他通过对古典诗词的运用和音乐元素的融入,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尤其是在描写牡丹亭的场景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绝伦的花园之中。这种艺术追求和创作技巧,使得《牡丹亭》成为了一个艺术的瑰宝,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总的来说,读完《牡丹亭》让我对爱情和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它通过对爱情和人性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创作技巧和艺术追求。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和体验。通过阅读《牡丹亭》,我对文学和人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牡丹亭》读后感700字 篇三
《牡丹亭》读后感范文700字
有一本书最好在静夜里读,那便是《牡丹亭》;有一首曲最好在高阁上唱,那便是《牡丹亭》;有一段爱情最好在生离死别中吟,那还是《牡丹亭》。
悄悄然折起最后一页的书角,我问自己:梦到底是什么?于丹说,梦只关乎情怀,只关乎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汤显祖却道:“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而我想说:“梦很简单,就是走出深闺大院,恍然间,看到那个真正的自己,拾起那份遗落的`本真。”直言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附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便是我对《牡丹亭》最深的怀想。
杜丽娘,那位生于官宦之家的深闺女眷,被《诗经》中《关雎》一章所描述的爱情
故事所打动。梁梦中,见一书生柳梦梅持柳求爱,从此共度良辰,幽会牡丹亭畔。然而天妒佳眷,杜丽娘因夜有所思,情无所寄,一病不起,抱憾终身。死后,其母亲将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后移至梅花庵观,丫鬟春香将丽娘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当柳梦梅赴京赶考,留宿庵观中,拾得那幅画卷,忆起梦中佳人。他不顾开棺处死的危险,掘开杜丽娘的坟墓,让她起死回生。几经波折,两人最终兴得皇帝赐予姻缘,从此相伴相随,相知相爱。倘若缘定三生,即便穿越生死,教人惜得一缱绻。《牡丹亭》与《长恨歌》不同,它没有皇家宫苑,没有金盆玉器,只有那芍药花开,杏花雨落,青桥石板,满园春色,还有那段梦回千转,相思不相负的爱情。或许如果丽娘不走出那深闺大院,没有看见“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的风光,这段爱情会不会锁进封尘中,不会出现呢?不,它会出现。因为它的背后有两颗脱去世俗的心。这便是《牡丹亭》留给我最美好的梦幻。在那个宋明理学压制,封建胁迫的年代里,杜丽娘解放个性,追求幸福,是福还是祸?我说,是福。封建思想让她从唯唯诺诺变得执着勇敢,敢于为爱情放弃生命,勇于在朝堂之上据理反驳,慷慨陈词。只有为自由,为信念奋斗的人才会变得至情至理。我想这至情至理就是本真,《诗经》中“关关雎鸠”便是丽娘寻找本真的开始。诚然,每个人心中有缺失不了本真,缺失不了真正的自我。丽娘不应该甘于礼教,所以她突破自我,寻找幸福;林逋不应该求生于污浊的官场,所以它隐于湖畔,梅妻鹤子;严子陵不应该安于富贵所以他逐梦山水,无忧无虑。请相信,人有时会很渺小,渺小到瞳孔在清澈也会被人看成冰穹,光明站在身边,却无法被庇护,但人有时会因渺小而强大,只要他相信自我,突破自我,其实人的本真很强大。
我想,我该重新翻开第一页,因为爱情的故事没有尽头,自我的实现没有终点。今晚,又是一静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