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读后感想5篇(实用3篇)
篇一:局外人读后感想
《局外人》是法国作家加缪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存在主义小说。通过主人公梅尔索的视角,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孤独和无意义感。读完这本小说,我深深被加缪的思想所触动,也感受到了作品的深刻内涵。
梅尔索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局外人,他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保持着冷漠和超然的态度。他无法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行为,也无法与他人建立起真正的联系。他对母亲的死亡没有丝毫悲伤,对朋友雷蒙的暴力行为也没有任何反应。在法庭上,他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甚至在被判处死刑之前,他都没有丝毫的恐惧和焦虑。梅尔索的冷漠和超然使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局外人,他与周围的社会格格不入。
在我看来,梅尔索所代表的局外人形象是现代社会中许多人的写照。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机遇,但同时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孤立。人们过于沉浸在自己的事务中,对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漠不关心。每个人都像一个孤岛,与周围的人没有真正的联系。这种孤独和无意义感使人们感到迷茫和失落,仿佛自己是一个局外人。
加缪通过梅尔索这个局外人的形象,对现代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他指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揭示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无意义感的困惑。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个体是否应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抑或是顺从社会的期望和规范。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通过阅读《局外人》,我对存在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缪通过梅尔索的故事,探讨了人的存在和意义的问题。他认为人的存在是无意义的,但人可以通过选择来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是与社会一起生活,还是选择与社会格格不入。这种选择是自由的,但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总的来说,读完《局外人》让我对现代社会和个体的处境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加缪通过梅尔索的故事,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孤独和无意义感,也提出了存在主义思想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这部小说不仅给我带来了思考,也让我更加珍惜与他人的联系和关系,不再像一个真正的局外人。
篇二:局外人读后感想
《局外人》是一部非常有思想深度的小说,它以一种冷漠而淡然的语调,揭示了人的存在和生活的无意义。通过主人公梅尔索的视角,加缪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孤独和疏离感,以及人对于生活的迷茫和困惑。
梅尔索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局外人,他对周围的一切都保持着冷漠和超然的态度。他对他人的情感和行为毫不关心,对他人的期望和规范无动于衷。他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也不为自己的死亡感到恐惧。梅尔索的冷漠和超然使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局外人,他与周围的社会格格不入。
通过梅尔索的故事,加缪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孤独和疏离感。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过于沉浸在自己的事务中,对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漠不关心。每个人都像一个孤岛,与周围的人没有真正的联系。这种孤独和疏离感使人们感到迷茫和失落,仿佛自己是一个局外人。
同时,《局外人》也揭示了人对于生活的迷茫和困惑。梅尔索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保持着冷漠和超然的态度,他对于自己的存在和意义感到困惑。他无法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行为,也无法与他人建立起真正的联系。梅尔索的困惑和迷茫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生活的无意义感。
通过阅读《局外人》,我对存在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缪通过梅尔索的故事,探讨了人的存在和意义的问题。他认为人的存在是无意义的,但人可以通过选择来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是与社会一起生活,还是选择与社会格格不入。这种选择是自由的,但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读完《局外人》,我不禁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存在的意义。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希望自己能够珍惜与他人的联系和关系,不再像一个真正的局外人。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更多的意义,通过选择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局外人读后感想5篇 篇三
《局外人》有句宣传语,说如果你感到你感到格格不入,就看看这本书。相信默尔索的格格不入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共鸣,这就是这本书流传为经典的原因。下面给您带来局外人读后感想,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局外人》读后感1
荒谬和疏离,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贯穿始终。虽然一开始我也很不理解,为什么母亲去世可以做到这么淡定甚至不耐烦。都说,其实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确实是这样。也许我有一个感情深厚的麻麻,而默索尔没有,也许我是一个重视母女情感的女儿,默索尔不是。
在看庭审的时候,我有一种越来越荒谬无稽的观感。杀人的行为判决,不是应该基于杀人动力杀人方式社会危害性等等考量么,为什么跟他对母亲去世的表现拼命挂钩?他不痛哭流涕仰天长啸就不对么?
就像现在,有明星去世,很多明星如果没有在网络上第一时间表达悲痛,就会被指责。所以现在才越来越流行“人生在世,全靠演技”这句话。
默索尔坦诚得令人惊讶,我想律师在单独会面的时候,即使没有明说,他的肢体语言他的表情他的反应,其实很能够引导默索尔说出对自己有利的话。但是他没有。他坦诚得惊人,别人丝毫不为所动。他有一种本真的坚持。不为了讨好而改变自己。我想这种坚持,在任何时候不都是应该得到表扬么?
我们为什么在长大的过程中,越来越失去本真,甚至失去自我。也许就是因为,我们越来越妥协,越来越放弃,越来越讨好这个世界吧。
《局外人》读后感2
《局外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的代表作,作者在后记里用一句话概括了它,“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不在他母亲葬礼上哭泣的人,都有可能被处以死刑。”
看似荒诞的一句话,背后隐藏是主人公默尔索不肯遵循人类社会的既定规则,继而被人类社会所摒弃的真相。作者说默尔索是一个真实的人,他拒绝撒谎,“撒谎不仅仅是说谎话,事实上,尤其是当你说的不仅是真相的时候,你就在撒谎”。是的,默尔索是真实的,他与母亲的感情淡薄,他母亲的死,他没有感受到哀伤,所以他没有装哭泣,但这被标上了冷漠无情的标签。他对人类的许多追求都感觉索然无味,“我们从来不能改变生活,无论如何,生活都是一样的,我在这儿的生活也不会令我不高兴”。这看上去挺消极的,但他感受得到当下真实的美好,他不信下一世,不信上帝,他信真实存在的当下的每一刻。
一个人真的可以的游离于这个社会吗?如果一个人可以,那两个人,三个人,成千上万的人呢?人类,能在地球走到目前的这个地位,依靠的不就是那些明着的暗着的规则吗?从种族角度而言,摒弃不遵守规则的人,并没有什么问题,对于种族而言,你不可以不一样,因为种族不需要你的不一样。
但对于个体呢?前世是什么?未来是什么?种族是什么?这些看不着抓不到的虚无,不如当下真实的每一刻。所以,对于个体,你当然可以不一样,你的感受,只属于你。
如果个体和种族互不干扰,那么也可以相安无事。但如果个人和种族产生冲突,比如默尔索,当他因杀人被押上法庭,当报道开始铺天盖地而来,那么他的个人的自由对于整个种族而言不值一提,毫无疑问,是要被牺牲的一个。
“加缪说过,诞生在一个荒谬的世界上的人唯一真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他说过,如果人类困境的唯一出路在于死亡,那我们就是走在错误的道路上。正确的路是通向生命、通向阳光的那一条。”
很多时候,你可以不一样,但有些时候,你不可以不一样!
《局外人》读后感3
这本书是法国作家、哲学家加缪的代表作,全书很短,写的也很直白,但是却是引发后世思考的传世之作。
知道加缪是来自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西西弗神话》。这篇文章是真的极富哲理又极其难懂。我现在毕业了都不敢说我读懂了这篇文章。《局外人》也是这样的风格。男主人公仿佛是个局外人,对于母亲的去世、对于女友的结婚提议甚至是对于杀人都莫得感情,这个颠覆大家三观的主人公就像个冷冰冰的机器人。还是我看完之后翻到最前面读了读译者的分析才略懂一二。作者是想通过这本书来呼吁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与更加开明的司法程序系统。
更让我例外的是在前言中我得知加缪几乎是以肯定的态度来描写这个人物的,他十分称赞穆尔索的理性。这一点我是赞同的,但是我觉得这个人活的有点太过理性。生而为人与机器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是感性的。如果现实生活当中,每一个从身边路过的人,都是像默尔索这样冷冰冰的人的话。文学作品的出现将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因为无法令人感动,影视作品也是如此。生活少了恨,但是也少了爱。
此外,提到加缪,我真的非常想提西西弗斯这个人物。高中课本中提到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我一直非常非常的困惑。那样一个每天进行着机械作业,不停滚着石头的人,怎么可能是幸福的呢?直到最近看了蔡康永老师写的书,他用西西弗斯举例,我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说:“深深感到这位西西弗斯的处境就是我们大家生而为人的处境,日复一日,被逼着做同样的事。”
很少有学生能够每门功课都掌握的非常好,对每门功课都非常有兴趣,所以在应试教育阶段,经常是要逼迫着自己去学一些不喜欢的东西,并且日复一日,每天的日子也大同小异。工作中一名小小的程序员,每天会坐在电脑前敲着那些程序代码,对他来说这就是生活。很少有人能过着每天都不一样的人生,大部分普通人的人生每天都是大同小异的。而我们时常都会有抱怨,为什么我一定要学好这门功课?为什么我一定要完成这么多的作业?为什么我就不能换一份工作?当个旅游博主,又挣钱又潇洒,一走了之。问题问完了,生活还得照常进行。而那个被我们看不起的西西弗斯,是没有任何怨言的一个人。也许这就是加缪想通过这个人物告诉大家的道理吧。看似也是个局外人的西西弗斯,可能就是你。
《局外人》读后感4
《局外人》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加缪26岁完成的作品。是法国荒诞哲学的代表作。最开始吸引人的是书在介绍的时候就是“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局外人》”这本书。一开始就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但是有从一个荒诞的故事入手,但是当你完整的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却发现本书完整的意义通过一个荒诞的故事,告诉人们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发出了充满和谐又有道德分寸的声音。
《局外人》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默尔索的母亲去世开始,到他在海滩上杀死阿拉伯人为止,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故事。这种叙述毫无抒情的意味,而只是默尔索内心自发意识的流露,因而他叙述的接二连三的事件、对话、姿势和感觉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给人以一种不连贯的荒谬之感,因为别人的姿势和语言在他看来都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可理解的。唯一确实的存在便是大海、阳光,而大自然却压倒了他,使他莫名其妙地杀了人。在第二部分里,牢房代替了大海,社会的意识代替了默尔索自发的意识。司法机构以其固有的逻辑,利用被告过去偶然发生的一些事件把被告虚构成一种他自己都认不出来的形象:即把始终认为自己无罪、对一切都毫不在乎的莫尔索硬说成一个冷酷无情、蓄意杀人的魔鬼。因为审讯几乎从不调查杀人案件,而是千方百计把杀人和他母亲之死及他和玛丽的关系联系在一起。
《局外人》这本书通过塑造莫尔索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莫索尔的种种行为看似荒谬,不近人情,实则正是他用来抗击这个荒谬世界的武器。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么一刻特殊时刻,感觉自己对待一些事物的时候,感觉自己与这个社会完全脱节,好像一个局外人一样,但是又在这个剧中。做一些被人认为离经叛道的事情。也许这样才能体现自己身在局中的意义。但是这也许是平凡的人没能自身强大的原因。当你强大到可以掌控全局的时候,才能使得自己身在局中吧!
《局外人》读后感5
加缪是我的男神,是奠定或塑造我的积极心理的最重要的人,从来没有哪一个作家能够像他一样,能够用一种众人以为的悲观主义的形式去讲诉对人类的深爱和悲悯,他挖掘到的所有荒谬外衣下的人性的良善的种子,都会在我心中留下生和茁壮的可能,成为我们可以继续相信真善美的证据。
与我,阅读是从心且随心的。
年少时不读加缪,因无趣,因灰暗阴冷,因晦涩;自以为成熟时开始喜欢加缪,因西西弗斯故事一样的冷静自持坚韧;现在可能真开始读懂加缪,至少开始读懂《局外人》。
当过多的外在“规则”判决和确定一个人的行为价值的时候,或许有大部分人叫嚣着融入规则碾压别人,或许有小部分人审视屈从规则求全自身,或许只有最“弱者”的那些人毫无办法,只能隔离逃避,夹缝中苟且偷生,直至无处可逃。加缪能够看见“局外人”们对世界的单一执着而又无能为力的深爱。
罗曼罗兰认为的英雄主义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深爱生活。加缪的英雄主义或者是,看清生活的真相而又深爱生活但却无能为力,然而,即便再是无能无力,加缪依然选择深爱。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加缪是悲观主义者?(甚至有人认为加缪是极端悲观主义。)能够在荒诞中自持且坚守的加缪是真正的大智大勇,一个智者勇者怎么可能是悲观主义者?
重读《局外人》,是在尝试用正念技术关照体察回归自我,且略有
体会之后的,读到了不一样的加缪和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