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好老师》读后感【精选6篇】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读后感 篇一
在读完《如何做一个好老师》之后,我深深地被作者所传递的教育理念所触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教育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人生态度的书籍。
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总结出了做一个好老师的几个关键要素。首先,作者强调了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一个好老师应该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幸福。只有真正关心学生,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尊重。
其次,作者提到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一个好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教育应该是一个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自我修养。一个好老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同时,一个好老师应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榜样。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一个好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育是一个充满挑战和责任的职业,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并且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秉承这本书中所传递的教育理念,努力做一个好老师。我会尽我所能去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引导他们探索和思考。同时,我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以更好地指导学生。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未来的教育生涯指明了方向。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读后感 篇二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通过自身的教育经验和思考,总结出了做一个好老师的几个要素,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我被作者强调的关爱和尊重所触动。一个好老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幸福,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这种关爱和尊重不仅仅体现在言语上,更需要付诸实际行动。只有真正关心学生,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尊重。
其次,作者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的重要性。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一个好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探索和思考。教育应该是一个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自我修养。一个好老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同时,一个好老师应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榜样。只有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一个好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育是一个充满挑战和责任的职业,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并且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秉承这本书中所传递的教育理念,努力做一个好老师。我会尽我所能去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引导他们探索和思考。同时,我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以更好地指导学生。
总之,《如何做一个好老师》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思考。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读后感 篇三
什么样的老师才算得上是一个好老师?为什么一定要做一个好老师?这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亘古不易、常思常新的话题,汪教授分别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进行了阐述。
好老师要有职业理想。教育是育己育人、成人成事的美好事业。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老师的内在动力,有了理想信念,一个老师就成了自觉的人,自我实现的人。他会不断地让自己增值,让自己的课堂增值,肯干实干,全力以赴;他会把工作当生活,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他会永葆内心的高贵,有包容心、有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当然,汪教授并不提倡教师做背负理想的苦行僧,他提醒教师要做一个有理想、会行动、高效能的智慧型教师。
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的灯塔。为学生照亮路,我们教师自己必须先放出光芒。做学生的楷模,
勤于学习,常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一边教书一边美,再高的书山再深的卷海,也不要让自己失去光彩,让学生在美中得到隐形的力量;做教育的美言者,传递正能量,发出好声音,要带给学生热情、希望和信心;读进春天、传播春天,做一片纯粹的绿叶。
好老师要有扎实的学识。在这一辑里有新颖的“名师大侠论”,也有经典的“教学成功的方法论”。汪教授特别谈到,好老师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这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经常仰望的星空;要写好文章,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开放自我,联结世界,加强团队合作,感受榜样的力量,把自己浸润到一种自我鞭策的氛围中;要顺信息技术之潮流,利用网络资源增强教育的力量。这些建议都无不在提醒我们教师,好老师的成功并非偶然,都是建立在教师个人的不懈努力、教育智慧的长期积淀和科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之上。
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这个爱,指的是大爱,友善的爱,平等的爱。爱学生应该最终“能让学生对其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使他成为自己的主人。“特别是面对差生,我们要心疼而不是头疼,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和平台,助其成功,积小步为大胜。面对学生的错误,要常怀宽容之心,要以爱为前提,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柔软处理,同时要学会忍耐和等待,用时间见证学生的成长。“管”而有度,“管”中有自由,“放”而谨慎,“放”中有约束,如此的教育,才是艺术。
以上这些智慧结晶,绝不是以枯燥的说教形式呈现的,它犹如一颗颗宝石,藏匿于华丽的词藻中,渗透于平易近人的随笔日记里,让我们读者在陶醉、轻松的状态下自然习得。大量的随笔日记也拉进了我们与教育名家的距离,教育名家也是人,也有情感,是我们可以追寻的方向。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都是能力有限的人,但能力有限的老师也可以是好老师。希望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用心聆听教育名家的智慧箴言,都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读后感 篇四
认真拜读了魏书生老师写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使我受到很多启迪,对自己的身份也进行了深入思考,如何做一名好教师?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我认为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课都精彩,都成功,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而要做到这些,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把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只有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
生物学家达尔文成长的事例给了我们极大地启示。达尔文小时侯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较大兴趣去野外观察、学习和采集标本……从而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课有浓厚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用微笑来赢得学生的微笑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这位教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会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屋及乌“,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要真心爱学生,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是俯下身来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2、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如此,而且要多鼓励,多引导,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教师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该任课教师对他们是关心的,是爱护的,是尊重的,他们才会喜欢你,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学生的兴趣就会引发。因此,平时我也注意了这一点。比如:课间时间,我都会以朋友、姐姐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聊天、谈心,聆听他们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各方面情况,尽我所能帮他们排忧解难,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他们对自己的畏怕、顾虑。经过自己的努力,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我的,许多学生课间都爱找我聊天,有一些心事或生活中碰到什么事或问题也会找我谈心,找我帮助、解惑。
二、课堂上多鼓励、表扬,让学生对学习有信心
我认为课堂上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老师多用赞美性评价,一串串温馨评语既鼓足孩子们乐于参与的信心又让他们的内心温暖!给学生们创设一种平等、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时时处处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身心发展规律。例如”你看她说的多好啊!“”xx同学很自信,能举手回答问题“。”某同学这节课表现的最棒,回答问题三次“,”同学们听听,xx同学今天的表现比上节课还好,努力吧!老师永远支持你“,”大胆地说出来,勇于发言,展示更完美的自我“等等。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让课堂漫溢真情实感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教学过程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避免空洞说教,使理论知识融入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觉得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所以,我上课会很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举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通俗易懂的事例来教学,或让学生自己来举例,谈认识、体会。这样学生就会觉得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
四、”放收自如“,让课堂充满色彩。
”放“是指不要怕孩子暴露问题,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的答案,不要把教材上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收“是指在尊重孩子多种答案的基础上,还要引导他们推敲出尽可能完美的答案。
总而言之,新课改的灵魂是要挖掘、发挥和发展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组织教学必需贯彻这一”灵魂“精神,搞好师生互动活动,当好学生学习同路人的角色,保证在课堂上师生一起主动积极地活动,师生之间展开直接地、面对面地交流与对话,学生才能获得真实情感、鲜活的知识,并获得人格的陶冶与健全。所以,今后我们在课堂上要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的”众人说“。变教师的”独白式教学“为师生”对话式教学“。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主体的凸现,又有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培育。让师生都成为科学的主体,从而实现师生在互动中共同探讨、研究、切磋、互补、交流,使课堂成为一个思想碰撞、心灵交汇的摇篮,成为一个互相合作、共同体验的空间。进而打造激情有效的”美丽课堂。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读后感 篇五
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已经有四年多的时间,在四年中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其实更庆幸的是自己从事了自己喜欢的职业,虽然它不能带给我什么丰厚的收入,但我却很开心,因为教师这门职业是我一生要从事的事业,和孩子们在一起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在2014年寒假里我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主编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如何成为最好的教师?——“我们教师应努力提升自我,修炼教师之贤,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教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不禁想到了这样一句话:“每天进步一点点。”
其实每天进步一点点我想也是不断学习、反思和成长的过程。
原来没有深刻感觉到“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的重要性。在一次课堂上让我感觉到了书中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的:“倘若当教师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随时输入于学生,如此则学生受益较多,即当教师者也觉得有无穷的乐趣。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教员的,也要真正做到学而不厌”。是的,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受益更多,教师就要不断修炼、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爱问为什么,同时他们具有向师性,因此,要做最好的教师就要成为一个“研究者”、一个良好的榜样。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师”呢?结合《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和我的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并将其与读完本书后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种体会,即时刻保持对学生的爱;始终坚持将这种爱付之实施的心态与行动。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常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时刻保持对学生的爱。当然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种对学生的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所以教师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我们要给予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良好文明习惯。
怀着“做最好的自己”心愿的老师的我们,为达成所愿“做最好的教师”,还应该把这些爱化作“润物细无声”的“爱心之雨”通过教学实践“洒向”所教授的所有学生。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职业的负责。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书中所提到的教育家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难!但要知道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最好的教师。因此,只有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始终如一地把对学生的爱进行到底才能不同于其他的教师。
由此我也感到,作为一名教师,我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们要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学会适时适度对自己进行心理调节,快乐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面对学生和家长,只有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就会感动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充实幸福的。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读后感 篇六
最近,利用空闲时间翻看了魏书生老师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我不由地思考:我们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才能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女教师,因为年轻,因此相对来说和学生比较有共同的语言,容易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知心朋友。很多学生也愿意把自己内心平时不好向家长、同学诉说的想法跟我说,寻求我的帮助。这时候我也放下教师的身份,更像是姐姐一样耐心地听她们诉说,为她们出谋划策。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似朋友一样的关系,也由于我自身比较文静、温柔的性格,只要不跨越我的底线,我不愿意向我的学生发火,也不会发火。然而在我踏上讲台的这三个多里,我的教师威严似乎慢慢受到威胁:课堂上总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学生爱说话、爱做小动作,从而引起全班同学注意力的分散。教训一番后,往往又会重演。课后练习还有个别学生抄抄应付了事。跟他们讲道理、写保证书,但似乎只能坚持几天。……
这些日子以来内心有很多的困惑,而这些困惑都源自“心态问题”——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我一直明白,只有处理好了这些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
看了魏书生老师的《如何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收获很多。整本书中很多章节都隐含着讨论了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和学生的关系这一问题,像第六章节中引用马卡连柯的观点“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说明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教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它是一项良心活,许多工作很难进行准确量化评价,这就使得许多环节和工作只能凭教师自身的责任心去实施。可以说责任心是促使一名教师干好工作的动力,成为影响教师工作质量、效率和成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名教师,一旦有了较强的责任心,就会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能使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一种亲近老师、敞开心扉、积极向上的情感氛围,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是非常的有利的。
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之后,就会自发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但仅仅有责任心还不行,像书中第三章节中引用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教师,应是精神丰富的榜样”。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优秀的教育家,他创办实验学校,主张爱的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教师更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后进生”转化、作弊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日常教学中多关爱学生一点,即使是批评和处分也建立在关心热爱学生的基础上,体现出对学生的真诚与希望。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时,他们会更“倾心”于老师,更乐于接近老师,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吧。可见育人中爱是如此地重要,经验告诉我们当面对有困难的学生时,这种现象更是明显。
为此,书中还引用了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做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卢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狄德罗“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等人的观点。
当然,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而我现在所缺少的就是对学生跨越规则后的惩罚。往往在学生犯了一些错误后,当他们主动来承认错误,态度真诚时我就心软,而对于一些小错误惩罚能免则免。殊不知对于一些不自觉的学生,往往就是看穿了我这一弱点,错误屡次再犯,一再地试图跨越我的底线。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万事还是需要规则。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制约力还比较差,需要一些规则来警戒他们什么行为是不允许的,什么行为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而规则的制定,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商量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