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们俩》观后感【精简6篇】
电影《我们俩》观后感 篇一
电影《我们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影片通过细腻的叙事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家庭的纠葛。导演巧妙地运用了多线叙事的手法,让观众在故事的交错中感受到生活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
影片讲述了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男主角李明是一个善良、坚强的年轻人,他在生活中扮演着兄长的角色,时刻照顾着患有智力障碍的妹妹小芳。女主角小丽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孩,她对待生活充满乐观和勇气。两人的相遇是一场意外,然而他们的爱情却是一种命中注定。
影片通过一系列的闪回和回忆,展现了两人的故事。李明和小丽在一起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对彼此的承诺。他们的爱情是纯粹而坚定的,不受外界的干扰和阻碍。这种坚守和信念让人动容,也让人对爱情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影片中的角色形象塑造得非常立体。男主角李明是一个有责任感、顽强拼搏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与奉献。女主角小丽则是一个乐观、勇敢的人,她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证明了爱情是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的。两个主角的表演非常出色,他们将角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影片的画面非常唯美,每一个镜头都像是一幅画。导演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色和细腻的细节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让观众感受到了电影的美感和情感的共鸣。音乐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它与画面的完美结合,让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也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
总的来说,电影《我们俩》是一部情感真挚、感人至深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叙事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家庭的纠葛。影片中的角色形象塑造得非常立体,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出色。画面唯美,音乐动人。这部电影让人深思,也让人对爱情和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电影《我们俩》观后感 篇二
电影《我们俩》是一部打动人心的作品。影片以真实的人物形象和情感细节展现了家庭的复杂性和生活的艰辛。导演通过精心构建的剧情和角色塑造,让观众在电影中感受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男主角李明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他勤奋努力,对待家人和朋友都非常热心。然而,他的家庭却因为一场意外发生了改变。他的妹妹小芳患有智力障碍,这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痛苦。李明为了照顾妹妹,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的父母也为了小芳的未来担心不已,他们为了给小芳一个更好的生活而不断努力。
影片通过真实的情感细节和细腻的表演展现了家庭的纠葛和痛苦。李明对妹妹的爱与奉献让人动容,他愿意为了妹妹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的父母也是为了妹妹的未来不断努力,他们不计较个人的付出和牺牲,只为了给小芳一个更好的生活。这种家庭的情感让人深思,也让人对人性和家庭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
影片的画面非常真实,展现了普通家庭的生活场景和细节。导演运用了大量的自然光和真实的环境,让观众感受到了电影的真实感和情感的共鸣。音乐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它与画面的完美结合,让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也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
总的来说,电影《我们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它以真实的情感细节和细腻的表演展现了家庭的纠葛和生活的艰辛。影片的画面真实而唯美,音乐动人。这部电影让人深思,也让人对家庭和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电影《我们俩》观后感 篇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都市文明的不断进步,城市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人们的生存空间不断地被生活中的琐事占据,无形中也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电影《我们俩》讲述的就是两个陌生人相遇相识相依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北京这座特殊的城市的边缘。艺校的女生小马冒着大雪终于找到可以出租的房子,可是房主却是个精于算计的老太太“不能太低,地理位置好;也不能太高,穷学生。”为了离学校近点,小马还是租下了房子,两个人之间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女孩的租住,打乱了孤寡老太多年寡居的生活秩序。老人一辈子养成了她的生活秩序,而眼前这个女孩是一个常犯规的人,老人的诸多禁忌让她们相处每一步都有障碍。两个性格大相径庭的陌生人碰在一起,斗争却从来没有停歇过:老太太对小马这个弱势者的处境的了如指掌和机关算尽,小马对老太太则据理力争、使性子耍脾气、软硬兼施。但同时女孩的到来也为这个寂寞的小院带来变化,老人的生活开始有了色彩这个年轻小姑娘在老太太的眼中就好比一出戏,喜怒哀乐,变化无常。这样也无怪乎90多岁的老太太就愿意这么坐着,看她跑进跑出,看她刷牙洗脸,看她甩门摔扫帚,看她对着自己瞪眼睛喷口水,原本乏味的日子一下子也有了味道。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两个人的关系慢慢升华了,从互相排斥、警惕到互相关怀,产生友谊,甚至有些要相依为命的模样。
可是女孩有自己的生活,她必定要离开这个四合院。人其实很渺小,能把握的太少,失去的却很多。面对小马的离开,老人无力挽留。枯黄的叶子落满庭院,找到新住处的小马决定搬走了。老太太颤巍巍地一路小跑去看了眼小马的住屋,已是人去屋空。失魂落魄地质问却让人心碎:“真的要走了?真的都搬空了?就这么搬空了?”那空洞的灰蒙蒙的眼神让人觉得小马搬走的不是自己的行囊,而是老太太的精神寄托和生活重心……
在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中,对生命长度的渴望大于对生命质量的渴望,对孤独的忍受压制了一切突破孤独的想法,任何对旧秩序的挑战都要承担风险,守旧永远都是名正言顺的。“我闷的时候,就希望来个收破烂的,水费的,走错门的,可以说说话。”这种寂寞的感觉也许真的只有老人才能体味到。年轻时“当过兵,骑过马,救过伤员”,而今却只能闲着敲拐棍。当生活再一次归入沉静,对老人内心的打击可想而知,这一次老太太再也无法承受这种冷漠。老人生病了,老人再也无法流利的说话。小马最后一次去看老人的时候,老人没能说出一句话,只有激动的目光倾诉着一个老人内心的渴望和无助。老太太的女儿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临走老太太会紧紧握着女孩的手不舍得放开,她冷冷地抛下一句:“对一个外人这么亲热!”于此,人性的冷漠与温情一览无余。
电影的最后是伤感的,老太太生活了一辈子的院子给他那个畏缩的孙子作为结婚新房,自己住到了边远的乡下,很快就离开人间。影片最后老太窗户上那耀眼的红色“喜”字硬生生催出了内心深处憋了许久的眼泪。
这部平凡却能让观众掏心窝子流泪的影片,导演的功底可见一斑。在拍摄中导演对“窗”这个剧作元素的运用可谓是煞费苦心,我是崇拜得不行不行的。老太太的出场是在窗后,且处于景深中显得很小,这符合她的生活状态,孤独且不与外界交往,所以窗做前景并占了近全部的画面。接下来也是,前景柱子,中景窗,后景才是老太,只占了一块玻璃的一半;隔着一扇小窗看小马奔跑忙碌;透过窗子好奇地看小马布置的屋子。小马的闯入对她来说是一种侵犯和陌生,所以用“窗”的“隔阂”来表现他们间的距离感。年夜,窗后的一老一少相对而坐,冰释前嫌。整个冬天,吵闹声,责骂声,戏弄声,还有听似幸灾乐祸的笑声,把她们的关系融化地比雪都快,老太第一次进小马的屋,从她慢慢扫视的眼里读出了包容和融洽,尽管还是会斗气,但老太的语气里充满了春天的暖意,小马的咄咄逼人也换成了做鬼脸来妥协,她还是倔的,但倔完了也只能在屋顶心甘情愿地倒雨水。突如其来的丫头,现在成了不可或缺,老太平静的生活开始有了波浪,掀起恼怒、怜爱、牵挂和不舍。秋,女孩要搬走了,老太急匆匆地来看她的屋子,窗被扩大布满了整个画面,老太和小马共同处于窗后中间的位置,这时窗的作用并不是要隔断她们俩的情感联系,但现实的空间阻隔了他们的距离联系。最后“窗”的再次出现也是这样的含义,虽然窗里的窗上贴着“喜”字,但人已去……
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最后时段里温热了一个老年迟暮的心,平平淡淡的温情里透着人性的温暖。生命的凋零,就象寒风里几许的枯黄的落叶,飘逝、消散。此时让人更加感受到了苍老、脆弱生命的易逝和挣扎。谁没有年老珠黄之日,生命的不同阶段的历程,何尝不是一个大自然的四季。人生的相聚和分离又何尝不是四季的寒来暑往,在生命的暮年谁又不希望多一些关怀和温馨呢?
常回家看看。
电影《我们俩》观后感 篇四
端午节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端午—2005》,讲的是我在兴平读书的时候寄住在一对老年夫妇家里的事情。寻觅阳光看了推荐我看电影《我们俩》当时忙于备战六级也一直没有看,今天突然想起,在土豆观看《我们俩》。
本以为我的视点会过多的放在寄宿的学生小马身上,但是看完以后触动最大的倒不是小马,而是那个孤独的老太太。看到好几处的时候都想流泪,想起了姥姥。
我是由姥姥、姥爷带到五岁,印象中最宠我的是姥爷,凶凶的是姥姥。姥姥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只要我稍微不听话就打我。姥爷却总是护着。姥爷去世的那个晚上,我跪在院子里对着满天划过的流星许愿,结果姥爷还是走了,从此不再相信有关流星的任何传说,也不再观看流星,更不会对着流星许愿。姥姥不久后患了偏瘫,听那些老人说姥姥干净了一辈子,要强了一辈子,临了得了不能动的病。
以前每次见到我她都对我妈说:“你看孩子那脸黄的,你们也带着去医院看看。”可是没有人会当回事,包括我自己。
寒假回家的第二天爸爸就带我去了医院,舅舅带着姥姥去了,她见到我还是打,颤抖着手里的拐杖,眼里却又流露出伤心。她的左手不能伸直,我撒娇的掰开她的手,慢慢的抚摸着,安慰着说没事。我看着她拄着拐杖一跛一跛的离开病房,偷偷的流了泪。那以后到现在就再也没有见到姥姥,我想我要是早点看《我们俩》的话一定会回家。
人上了年纪,总是盼望身边能有个人,虽然姥姥有六个孩子,可是却都各忙各的。看着《我们俩》似乎看到姥姥一个人坐在自家的院门口,东看看西望望,期盼来个孩子看看,哪怕是陪着说说话……心被紧紧的揪着,这几天本来就不想呆在武汉的我越发难受~~
电影《我们俩》观后感 篇五
实在是不敢起这样的名字,因为就我这个样子的写法,基本上没两句就要跑题了,那就说一句好了。
前天晚上吧,几个人挤在我们宿舍看了电影频道的播的《我们俩》,曾经拿了百花的最佳女主角的片子,听说还有东京电影节的什么奖项,主演金雅琴奶奶八十多了,演技还是一流,那会儿记得看电影报道,说老奶奶哪儿都好,就是耳朵不好,经常就是导演喊停了之后,她还在那儿自己投入的演着,我们一路看的哈哈哈的笑个不停,还有就是老太太从头到尾在喊,小马小马(租房子的女孩儿),宫哲从头到位的跑,一直跑,干吗都用跑的,有年轻人的所有特点,看了之后先想到我姥姥,也是八十多岁,身体不那么好了,年纪大了都有各种老年病,都害怕寂寞,都有点无事生非蛮不讲理的性子,那是她希望别人多陪陪她,跟她说话,即使再吵再闹,心里头一样热乎。
两个主演,其余的几乎没有多余的演员,一个院子演过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讲了一老一小这一年的故事,比较回忆深刻的一段就是小马学表演的,要排一个短片交作业,然后就拍老太太的一天,折腾够呛,烤馒头片,晒太阳,做饭,吃药,能折腾的折腾一遍,后来到了了,老太太问,电视上播么,说不,老太太就急了,直接喊了,那你折腾我干吗。
老太太当过兵打过仗,男人结婚第二天就走了,也没有孩子,只有一个养女。这么一生也就这么过来了。街坊一个年纪小点的老奶奶,经常过来照顾她,也没见养女过来看看,可怜的老太太。
后来小马搬走了,老太太就病了,说不出话,但是心里明白,然后养女的儿子结婚,她把老房子腾出来给孩子当新房,自己搬到农村去,更加憔悴,再后来老太太去世了,我的眼泪哗哗的,全擦到妹妹妹妹的衣服袖子上了,恩。
说不出来什么东西,看了你就知道,好看!
电影《我们俩》观后感 篇六
九月二十四日上午,我校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我们俩》,看后令我非常感动,感触很深。人与人之间,只要真诚相待,才能产生真挚的感情。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老奶奶独自生活在一个空荡荡的四合院,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来北京求学的女孩,想租老奶奶离学校很近的.房子,但嫌房租太高,老奶奶坚决不降价,女孩无奈租了下来,从此两人开始争吵不休的主客生活,女孩觉得老奶奶处处算计她,心里委屈。老奶奶也对女孩一百个不顺眼。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两人渐渐成了彼此的依靠。秋天来临,女孩搬走住进了楼房,老奶奶精神垮了下来。
这部电影又勾起我的回忆,我想起了我的姥爷,他家在遥远的甘肃省天水市,他一个人住在一个四合院里,平时生活只有大舅妈和二舅妈照顾,其他人都在外地打工,我们不能经常陪伴在他的身边,给他更多的关心,留下了很多遗憾。姥爷九月十七日去世后,妈妈哭的肝肠寸断,我也伤心极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思绪万千,这不是一部只关于感情的电影,它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留守弱势老年群体,他们生活的很孤独,需要全社会对他们奉献爱心。给孤独老人更多的,让他们有一个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