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书》读后感【优选6篇】
《时间之书》读后感 篇一
《时间之书》是一本令人深思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旅行和命运的故事。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被深深地触动了,思考了许多关于时间和命运的问题。
这本书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一个叫做亚历克斯的年轻人展开。亚历克斯无意中发现了一本神秘的书,这本书里面记载了许多人类的命运。他发现自己可以通过这本书来改变他人的命运,于是他开始了他的时间旅行之旅。
通过亚历克斯的旅行,我开始思考时间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时间是一个无情的东西,它不会因为我们的希望或者愿望而停止。然而,亚历克斯却可以通过时间旅行,改变他人的命运。这让我思考,我们是否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呢?或者说,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时间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另外,这本书也让我思考了命运的问题。在故事中,亚历克斯通过改变他人的命运,试图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他却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无论他如何努力改变,命运最终还是会走向他们注定的方向。这让我明白,命运是无法逃避的,我们必须接受并面对它。
通过阅读《时间之书》,我不仅深入思考了时间和命运的问题,还明白了一些重要的道理。人生是一个旅程,我们无法改变时间的流逝,也无法改变别人的命运。但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态度和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可以选择怎样面对时间,怎样对待自己的人生。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时间和命运的问题,并且让我明白了一些重要的道理。我相信,这本书对于其他读者也会有同样的影响。它值得一读,值得我们用时间去思考。
《时间之书》读后感 篇二
《时间之书》是一本令人沉浸其中的小说,它引人思考关于时间和命运的复杂议题。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被故事情节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所吸引,思绪万千。
故事的主人公亚历克斯通过一本神秘的书发现了时间旅行的能力。他意识到自己可以改变他人的命运,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冒险之旅。在他的旅行中,他发现时间对于命运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无论他如何努力改变别人的命运,最终结果都是注定的。这让我思考,时间是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或者说,命运是否真的可以被改变?
除了对于时间和命运的思考,这本书还让我思考了自由意志的问题。亚历克斯通过时间旅行试图改变他人的命运,但他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他无法干涉他人的选择。这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和选择,我们不能被他人所左右。我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也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
通过阅读《时间之书》,我不仅思考了时间、命运和自由意志的问题,还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脆弱。我们无法控制时间,无法改变别人的命运,但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态度和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刻,并且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时间、命运和自由意志的问题,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无常和脆弱。我相信,这本书对于其他读者也会带来不同的思考和启发。它是一本值得深思的好书。
《时间之书》读后感 篇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二十四节气直观的表述了自然界一年气候因素的变化规律。二十四节气的创造,综合了天文学、气象学以及农学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整合,更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由于历史上我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而二十四节气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所以二十四节气的产生,竟有自然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又离不开中原文化的影响。
早在春秋战国,我国人民就以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定出冬至与夏至的时间,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而后人们根据日月运行位置的变化以及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规律,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等间隔地安排各个节气和中气,每一个等份各占黄径15度,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吕氏春秋》的“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中国人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归纳离不开文化的语境和“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例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则更具天文学的科
学观念,反映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雨水、谷雨、小雪、大雪这四个节气是反映降水的,而白露、寒露、霜降是反映水汽凝结的,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这些节气的命名,首先与人们对自然现象和农作物生长规律的概括和总结相关,同时也体现出了“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与文化隐喻相关。
“二十四节气”既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又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二十四节气”的产生首先是自然环境决定的,在中国的黄河流域,四季分明,先民才能够将二十四节气与历法对应起来,形成人类对自然规律理解的独特建树。文化会随着历史的翻覆更迭而变迁,但一个民族的灵魂、精神内核是很难改变的,这也是文化的“动”和“静”。因此,“二十四节气”不能流于浮浅,不可只看现象,不见精神,要从文化中来,到文化中去。
《时间之书》读后感 篇四
时下的各种文艺微公号都喜欢发“中国人没有想象力”、“国人不懂浪漫真谛”这样的腔调,他们喜欢说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灵气闪耀,喜欢说蒂姆伯顿华丽诡奇的哥特人生,喜欢漫威对英雄主义无数脑洞大开的剧情演绎……..这些当然都是人类思维的瑰宝,它们见证不同民族和区域文化的灵魂和心性。
但中国人的浪漫是另外一回事,它是一种十分排他的存在,其实并不容易理解,看似钝感,散漫,毫无逻辑,但却冥冥向心,联结着世界和时空的纤毫微末,用心悟去,竟有灵犀,见天地,见众生。
余世存老师的这本解读二十四节气的书有个非常动听的名字,叫做《时间之书》。是的,这就是中国人的浪漫,最普通的时间,点滴流逝的每一寸日长,每一秒花开,每一瞬荣枯,每一时长消,它们理所当然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周而复始,就是这种寻常的沁入生命肌理的吉光片羽,熔铸了中国人对自然和时空朴素却浪漫的思维交响。
我们智慧的先民用无与伦比的语言天赋和想象力,为他们起了二十四个名字,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这些十分精到而切意的名称当中不乏诗意盎然的表述,短短两个字就可自成乾坤,别有洞天。比如白露、谷雨、清明、霜降,既有色,亦有形,四时盛景历历在目,何其清朗澄明,又何其道法自然!
幼时读红楼梦,最喜欢的就是那些对四时花卉物候与人物生活诗性交织的片段,它们像是非常精巧而又独立的绣片,单看华美优雅,滋味深长,但组合起来看就会发现,正是这些完完全全只有中国人才有的心思构成了这部奇书对人、对世界、对时空最宏大的哲思。
比如对薛宝钗调养身体所用的冷香丸就有这样的描写: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起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一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一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一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春夏秋冬,雨水霜雪,四时精华皆在一丸,这冷香丸何尝不是曹雪芹深埋在红楼梦里凝视天地万物,窥见时空流转的深长一撇。这一包容万象的视野凝聚了中国人对自然和时间最普通却又最精炼的想象和智慧。
余老师的这本时间之书将浓缩为四十八字的二十四节气用浓郁华美的笔力研开,旁征博引,加以详实而丰满的情感关联和科学解读。
在余老师构筑起的二十四种节气天地里,我们会看见时间流变、气候更迭、花木盛衰、禽奔兽走,更有对应的卦象和人的生活、习俗、食风,这些在今天的数码虚拟中不复存在的实体,曾经真真切切地浸润着几千年中国人的生活。
在书中有这样的描写,中国的先民用竹子制成十二根竹管,与十二个月对应。按长短次序将竹管排列好,插到土里。竹管是空的,竹管中储存用芦苇烧成的灰,以此来候地气。到了冬至的时候,一阳出。阳气一生,第一根叫黄钟的管子里有气冲出,竹管里的芦灰也飞出来,并发出一种“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叫黄钟,这个时间就是子,节气就是冬至。
如此充满天才想象力的创意究竟是经历了怎样的三观土壤和大脑风暴的淬炼才可能产生的啊。而这其中最吸引人的其实是一些看上去十分没有道理,却又充满神秘巧合的附会,无论科学与否,它揭晓了一种唯美的联结,在天地、万物和众生之间,这些充满灵性的往来和瞬间,在我们不曾注意的角落像漫天星辰一样闪耀在宇宙时空的长河里。
这就是中国人独特的想象和诗意,在二十四节气的草长花开,日升月落,雪融虫鸣里,在天地里,在众生里,在时间里。
《时间之书》读后感 篇五
这本《时间之书》讲的是有关时间的书,它以二十四气节为主线,书写了有关时间的诸多故事,在书中我们可以品味着五千年的农耕文明,更惊叹千百年来先人们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一首关于气节的儿歌,小时候对气节的最初印象就从这里得知,所以对气节一直没有什么感触。直到看到了余世存老师的《时间之书》,在他的文章里,看到了时间的纹理,突然,对“二十四气节”又有了新的感触。在余老师的书里,一年就像一生,一生就像一天。古人讲,大道为自然。最自然的,乃是踩着时间的鼓点,做一个合乎时间的人。也就是明阳先生所说的“学者信得良知过,不为气所乱,便常做个羲皇以上人”。
初读此书,我们可以了解到24节气各个不同特点,各节气的物候,它们对农耕的影响,以及从哪些自然现象可以辨别不同节气……深层阅读,会理解节气背后的许多故事,理解天人关系,更好地提升自己在人生百年中的地位。在霜降时期,秋天就要结束了,人们都在此时伐木,因而发现了树的年轮,年轮不仅说明树木本身的年龄,还能说明每年的降水量和温度变化,并且还能记录森林大火,早期霜冻以及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的化学成分,更可以告诉我们以前发生过的事情,及有关未来的事情,人们从这些大自然中得到教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因果律,所以,通过大自然的启示,人们需要反身修德,积贤德而移风善俗,正如那句古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在《时间之书》里,“二十四节气”只是科普,比之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自然的领悟,以及,人的传统与现在,诗词考据,文化传承,所以《时间之书》,是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出发点,一部真正关于时间的百科全书,至少,他贴近中国人心灵的一部关于时间的书。余老师本人,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富有思想冲击力、最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我最早知道他,应该是某个编辑的书里,他提到了余世存的《大民小国》。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人超越了时间,也失去了时间感。古人有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还有百年大计,有千年忧患。但现代人没有这种感觉。时间感丧失,生物钟就会紊乱,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就会出问题。最直观的,很多人身体不调,上火发炎,脸上长痘痘等,这就是丧失时间感的结果。时间感对现代人的意义不仅仅是健康方面,更是人生幸福和意义方面的。
人的存在是有时间性的,海德格尔在《存在于时间》中说,其实何尝不是如此,生有时,死有时,一生是一天,一天也是一年。时间是个玄妙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时间概念。读了余世存老师的《时间之书》,至少,我们要尊重和诚实对待时间。
《时间之书》读后感 篇六
我们有机器和制度却没有文明,
我们有复杂的感情却无处归依,
我们有很多的声音却没有真理。
——穆旦《隐现》
这首诗是余世存先生在谈及自己文学态度时常常引用的,余世存的名字在中国文化界并不陌生,他是诗人、思想家、学者、自由作家,他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官员、志愿者,还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在他丰富的过往中,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良知近乎偏执的坚守。这种倔强用余世存先生在《重建生活》一书的自序中的话就是:“我更记得鲁迅曾坚定地说,我在生活,我存在着。然而,又有多少人关心生活和存在呢?……我们几乎每天怀揣梦想,放弃了理性、良知、公正、人的自由和尊严,依赖于宏大叙事的许诺度日,我们理解终有一日,我们的所有和生活是尽善尽美的黄金世界,是欲望无限即时满足的人间天堂。一百年的努力使我们伤痛累累,一百年的沧海桑田使我们拥有一切,就是没有拥有过生活。”余世存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富有思想冲击力、最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我们或许有很多愤青,但我们其实更需要鲁迅。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还好,这一回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申遗成功了,没有被邻居莫名其妙地占为己有。鉴于以往我们的习惯,余世存先生的《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以下简称《时间之书》)从某种意义上反而应该被看作是一次“为了忘却的纪念”,因为毕竟圣诞节要来了,年底要拼命了,谁还记得,谁还在乎。
君记否,谁人走笔刻光阴
《时间之书》并非是“应景之作”,这本书的缘由是余世存先生应《国家人文历史》杂志之约开了一个专栏,前后写了整整一年,里面是作者一年来结合《易经》等中古哲学著作的研究成果,更是一种深刻的思索。在如今几乎每个人都很清楚什么时候是圣诞节、什么时候是“双十一”,但很少有人能完整地说出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的情况下,人民网称这本书是“第一部全面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国民读本”并不为过。因为《时间之书》的信息量非常大,涉及天文、地理、农学、生物学等方面,古典诗词、现代诗也引用非常多,如穆旦的诗、里尔克的诗等等,余世存先生表示:“如果借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我的这本书就是讲节气与我们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书,节气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存在与时间;如果借用霍金的话来说,我的这本书是讲中国文化眼里的时间简史。”
根据记载,我国在商周时代就已经知道太阳历的周期,《尚书》明确地指出太阳历是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由于我国古代是采用阴历记载年月的,而阴历和季节、气象没有严格固定的关系,用来掌握农时安排生产活动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的祖先就用测量日影长短和黄昏时北斗星的位置而定出节气来。大约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吕氏春秋》中已记载有八个节气,以后逐渐补充,到二千一百年前的秦、汉时代就完备起来,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一书就已经有了和现在同样的二十四节气了。
余世存先生在之前的《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中已经对中国古人的时间观进行了全面的思索,而这一次的《时间之书》更是一种进一步的研究和印证。《易经》中的时间有两类观察角度,一类是后人抽象出的义理时间,如人们感慨的“豫之时义大矣哉”、“革之时大矣哉”、“随之时大矣哉”之类的,古人把时间分成豫时、随时、革时这样多维度的时间类型,可惜我们现在一般只知道泰时、否时等少数时间类型和否极泰来一类的现象。另一类观察角度就是余世存先生在《大时间》中曾详细论证过的,古人用现代阳历系统来划分的时间,把一个太阳回归年划分成64段,结合这种划分,《易经》分布了各种卦象。而《时间之书》中进一步指出古人若将一个太阳周期分为春夏秋冬四象,一年就会有四象时空,如分成八卦八节,一年就有八种时空,太极生分得越细,每一时空的功能就越具体,意义越明确,在二十四维时间里,每一维时间都对其中的生命和人提出了要求,我们的祖先对于天时有着超出时代的敏锐感和理解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祖先确实曾经雕刻过时光。
那一年,杏花烟雨,草长莺飞
余世存先生在《时间之书》中将“物道”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古人明白粗放与精细劳作之间的区别,明白农作物有收成多少之别,播种也并非简单地栽下,而分选种、育种和栽种等步骤,一切都必须合乎物道。余世存先生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物道的伟大意义,中国古代农民参与生成了对人类农业影响极为深远的水稻土,一亩小麦可以承载的人口是25人左右,一亩玉米可以承载的人口大概是50人,一亩水稻可以承载的人口则是200人左右。在农民这个职业上,中国古人做到了极致,英国农学家在19世纪初写的调查报告中认为,东方农民对土地的利用达到艺术级,一英亩土地可以养活比在英国多六倍的人口,从套种、燃料、食物利用、施肥循环、土壤保护,都非常了不起……所有这些,与农民对时间的认知精细和潜意识里对物道的理解关系重大。
这种对物道的理解和深深尊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式精耕规律,天时即是天道,天道即是物道,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对节气中的古代农业生产进行了全景展示,让人不由感慨古人已经将时间和生产定格到人与道相印相应乃至合一的状态。“立春”表示着万物复苏的春天开始了,广阔的大地将呈现出一片富有生机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标明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立春”以后的“雨水”和“惊蛰”表示降雨开始增多,开始雷呜,冬眠的昆虫开始苏醒。“春分”以后的“清明”和“谷雨”则表示气温转暖,草木萌动,春天朗景象清彻明朗,雨量渐增,适于谷物生长。“立夏”表示风和日丽的春天已逝,已进入夏季农事繁忙季节。“立夏”以后的“小满”和“芒种”表示农作物生长丰满旺盛。“夏至”以后的“小暑”和“大暑”则表示到了最热的季节,也是夏收夏种等农事活动繁忙紧张的季节。“立秋”表示炎暑已过,天高气爽的秋季开始。“立秋”以后是“处暑”和“白露”,表示暑热消退,露华渐浓,天气转凉。“秋分”以后的“寒露”和“霜降”则进一步表示寒霜将临,是大秋作物收获和越冬作物播种的紧张繁忙季节。“立冬”是冬季的开始,预示农事活动已进入一年之末尾,“立冬”以后的“小雪”和“大雪”,表示开始降雪,冬至以后的“小寒”和“大寒”则表示已进入一年中最寒的季节。
杏花烟雨,草长莺飞,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古人虽没有享受过如今的发达科技,但他们的生活却也并非乏味,他们有着自己与物道合一的恬淡惬意生活。当年《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相信所有喜欢这部记录片的朋友在被无数美味震撼的同时,都能深深感受到一种带着浓浓历史厚重感的物道,而这种物道正是源自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余世存先生在《时间之书》中引用一句话说:“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至九月自有答案”,感慨我们今天都知道刷存在感,却对时间的流逝并不敏感,人不分古典现代,都跟时间有深刻的联系。
这里,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情怀
余世存先生《时间之书》的序题叫“行夏之时”,孔子说他的为邦之道就是“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余世存先生从孔子的话生发开来,提出了在全球化时代,孔子的“行夏之时”之说,就是采用公历时间,享用各国产品,保留中国元素,怀抱人类情怀,在这个意义上,《时间之书》完成了从传统到现在的融合,这也是此书最令人感服的地方。余世存先生从《非常道》、《中国男》、《小民大国》等一路走来,后转向研究老子、易经等,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种转变是从青春走向中年的必然,跟从热烈的生活退回宁静的书斋没有关系,他的文字不是学院的、书斋的,他的文字仍是战斗的、撄人心的。《时间之书》无疑是其背负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知识或思想使命的外延,他在努力给社会提供有效的思想资源,校正、安顿世道人心,试图从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自觉角度进行一次次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