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卢梭《爱弥儿》有感(推荐6篇)

读卢梭《爱弥儿》有感 篇一

《爱弥儿》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的一部重要著作,这本小说以独特的叙述方式揭示了社会和个人关系的复杂性。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以下是我对《爱弥儿》的一些感想。

首先,小说中的主人公爱弥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个聪明、美丽、独立的女性,但她却经历了种种不幸。她被迫嫁给一个她不爱的男人,她的孩子被夺走,她被社会所谴责。爱弥儿的境遇让我深感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和束缚。她的命运几乎完全取决于男性,她没有自主权,没有选择权。这引发了我对性别平等的思考,以及对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的关注。

其次,小说中的爱弥儿和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小说中,卢梭通过描写爱弥儿与其他人的互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无论是与丈夫的关系、与情人的关系,还是与孩子的关系,爱弥儿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挑战。这使我意识到,人际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一的,而是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冲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个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最后,小说中的情节和叙事方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卢梭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了爱弥儿的故事,这使我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小说中的情节曲折多变,引人入胜,让我一直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卢梭的描写细腻而生动,使我仿佛置身于小说的场景中。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不仅享受了阅读的乐趣,也加深了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

总的来说,读卢梭的《爱弥儿》让我对人性和社会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部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爱弥儿的命运和人际关系,展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矛盾。同时,小说的情节和叙事方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爱弥儿》这本小说将继续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读卢梭《爱弥儿》有感 篇二

卢梭的《爱弥儿》是一部令人深思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主人公爱弥儿命运的描写,展示了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困境与选择。阅读这本小说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自由、平等和人性的问题。

首先,小说中的爱弥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个独立、聪明、勇敢的女性,但她却被迫嫁给一个她不爱的男人,并生活在一个对她不公的社会中。她的命运几乎完全受到男性的支配和控制,她没有自主权,没有选择权。这使我对性别平等的问题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为什么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如此低下?为什么女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如此有限?这些问题引发了我对现代社会中性别歧视的反思,并对性别平等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小说中的爱弥儿和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弥儿与丈夫、情人、孩子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矛盾。她被迫与一个她不爱的男人结婚,但她却与情人建立了一段深厚的感情。她失去了孩子,但又为了孩子的幸福而付出一切。这使我意识到,人际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一的,而是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感和冲突。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和选择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多变。

最后,小说中的叙事方式和描写手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卢梭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了爱弥儿的故事,这使我更能够理解和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卢梭的描写细腻而生动,使我仿佛置身于小说的场景中。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不仅享受了阅读的乐趣,也加深了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

总的来说,《爱弥儿》这部小说让我对性别平等、人际关系和文学艺术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卢梭通过描绘爱弥儿的命运和人际关系,展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矛盾。这本小说引发了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激发了我对自由、平等和人性的思考。我相信,《爱弥儿》这本小说将继续对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读卢梭《爱弥儿》有感 篇三

  每次读完一本书,思想总会碰撞出火花,那是对自己的一种反思,也是对书本学习的反思。卢梭的名字,毫无疑问,他应排列在人类思想者的前列。《爱弥儿》就是出自这位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之手。该书于1762年发表,是一部哲理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教育论著,其副标题就叫《论教育》。爱弥儿是卢梭假想的一个教育对象,从出生到结婚,到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主张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一个观点:要按照儿童的天性自然地发展,这句话我很赞同。

  卢梭认为教育遵循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对孩子横加干涉,把成人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现在年轻的家长们切身感受到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唯恐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于将来被社会淘汰。于是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陪伴着孩子穿梭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器乐、美术、舞蹈、英语之间,肆意侵占了孩子们的玩耍时间,丝毫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而社会对孩子任何的干涉,都会使孩子觉得不自由,不平等,甚至产生罪恶;任何违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在”。我们在教育生活中,应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来进行教育,任何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都是不人道的,不可能长时间存在。“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因此,卢梭极力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归自然,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世俗的影响。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尽情地哭笑打闹。回归自然,让孩子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有灵性有个性的孩子。夜深人静时,反思我们的教育,我感觉好像是在培养应付考试的机器。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然教育观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让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

  卢梭的《爱弥儿》,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对人性的教育。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一直以来我坚信: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与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尽情地玩耍打闹,在游戏中培养创造力,快乐地成长。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当中应更加注重少年儿童思想情操的陶冶,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自然美,锻炼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在更大的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我相信:只要努力,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定不会遥远。佛说:人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因为有了你的作为,才使得人生变得有意义。人生本来就应该是幸福完整的,我们只不过是去奋力追求还他个原貌而已!

读卢梭《爱弥儿》有感 篇四

  近来,读了卢梭的《爱弥儿》,很奇怪,读后很平静,也许,这就是我所向往的吧。《爱弥儿》是一本令人受益匪浅的教育著作,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他借助一个构想出来的人物——爱弥儿从出生至成年的教育,细致地表述了他对自然教育的观点及设想。他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教师的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将永远不合他本人的心意;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他就会自己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这样的学生,才是爱到了良好的教育的。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的加以控制的;不过,我的控制还只是假定的,因为,谁能够对一个孩子周围所有的人的言语和行为、能力都管得到呢?”因此他对爱弥儿的教育是以尊重自然的教育为主的。

  现在很多家长急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孩子三四岁就把他们送进幼儿园,给他们找各式各样的补习班,业余班,孩子弱小的身体承担着不小的负担,而最后我们不仅发现他们会产生厌烦情绪,而且也会与父母渐行渐远。所以我们应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童年的快乐,等到了适当的阶段再给他们文化教育,要尊重青少年的发展规律。卢梭认为孩子在成年之前就必须是个孩子,如果我们在他童年时期就试图把他培养成一个大人,就会阻碍他体力的发展,致使他未来先衰,就像那些早熟的果子,虽然早熟却并不成熟,而且极容易腐烂。他决不违反自然的规律对爱弥儿施以超出其接受年龄的教育,完全依照其生理心理的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此外,他关注爱弥儿生活中的一切,像饮食内容、生活习惯、接触的人等等。他认为凡事从人的小时候就打好基础,对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儿童的教育,教师之路任重道远。她们如同含苞欲放的花蕾,需要教师给他们灌溉,而怎么样把这些孩子培养成质量上好的人才,与教师自身能力,观念密切相关。

  《爱弥儿》本是反封建的思想结晶,但我们不难发现其对于我们的现代教育的重大意义,而且,他的某些思想正悄无声息地迎合了现代教育的要求,我们应该从中寻找智慧,在教育中不断地创新,为教学寻求合理之道。

读卢梭《爱弥儿》有感 篇五

  “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部都要由教育赐予我们。”

  “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

  再一次翻开这泛黄的书页,我还是如此深深地被它的魅力所吸引。虽然读过它的人都知道《爱弥儿》的所讲所述,但我还是想再次为它做个简介,因为每一次都是一个铭记的过程,是一种快乐,是打开畅游《爱弥儿》大门的钥匙。正如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写道到的那样“过去的事情让它过去,不再是我们的事情了,…………。但是关于过于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钥匙。历史叙述过去,但是这个过去乃是现在的历史。”所以,对我们教育方向或是其他经典名著的阅读和思考将是我以后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坚持了,相信我的人生将是最受益的。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爱弥儿,或论教育》,卢梭写于1757年。它是一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共分五卷。在该著作中卢梭把自己描述成一个理想的教师,爱弥儿则是自己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也阐释了他的“自然教育”的思想。他是教育史上强调儿童中心的著名教育家,被称为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在第一卷的开篇,他就提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手里,就全变坏了。”是的,这正是他的主要思想体现之一,对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残害人性和违反自然的批判,所以他觉得教育要“顺应自然”,顺应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性。因此,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是良好而有效的教育。而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在当时学校附属于教会、以宗教信条束缚儿童的个性发展的情况下,他所渴求的“个性解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客观上也是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他所主张的实物教育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因此在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通过言传身教寓教于乐的方法对爱弥儿进行的教育方法。例如:观察蒙莫朗西北方森林的位置,当爱弥儿问:“做这种事有什么用呢?”我说:“这事是空闲时做的,如你认为不好,我们就可以不做,因为其他有益的事还多着呢。”那一天,我们就不再研究地理位置。第二天早晨,我们一起散步至森林,却找不到回家路,我就设法让爱弥儿通过昨天说的森林在蒙莫朗西之北,找出蒙莫朗西必定位于森林的南方,通过以前学习的根据太阳找出北方的位置,找到判断南方位置的方法,走出森林。通过这样的方法那天的事让爱弥儿终身难忘,让他在实践中学到了生活中的知识,而且是一种自愿的或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卢梭这样的教育思想随时提醒着我,不论是幼儿还是其他年龄阶段的学习者,我们在从事教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主体性,通过适当的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正如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所说的那样,教育孩子的先决条件是要做到“目中有人”,要做到真正的爱他们,而爱孩子,首先要接受他本来的样子,无论是长相、性格、禀赋,全然的接纳就是一种最大的爱。那么孩子将顺从自然的法则去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创造,自然的成长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就像那个独一无二的“爱弥儿”一样,享受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也正因为这样的独特性,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我们的世界才精彩,我们教育才是真正的以人为对象的教育。

  卢梭写道:“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谨慎的人啊,对大自然多多地探索一下吧,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了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先让他的性格的种子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不要对它有任何束缚,以便全面地详详细细地观察它。”而这正是他反对压抑儿童个性和束缚儿童自由的封建教育;反对严格的纪律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主张让儿童完全自由地进行活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看、去想、去感觉一切事物;要求教育者“应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在进行教育之前必须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出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能促进儿童自由发展的适当的环境,从旁仔细地观察和适当地诱导,只是在儿童感到经验上或力量上不足时给予适当的帮助,而不应强迫儿童接受成年人所特有的方式方法。这让我想到,现在这个竞争无比大的社会,很多家长出于一种对自己的孩子的爱,想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点的观念,从出生那刻甚至是在胎儿期间就开始对自己的孩子实施一系列的起点教育行动,可是我想说,我们都知道父母的意图是好的,可是我的父母亲们,您们是否考虑过你们的孩子,你们在没有事先寻求你们孩子的意见的情况下不说,就是在你们还不完全了解你们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喜好的前提下就妄加做出决定,可以说是把你们的所有想法都附加在孩子的肩上,试想这是何等的痛苦,孩子似乎就成了大人的“奴隶”,像一个傀儡。因为孩子没有自己的自由,没有自己的想法,也由于父母安排的习惯,他们也没有为自己打算的想法,就这样像一个非本我灵魂的人在世间行走,过完自己的一生。而我想这是一种比较顺从的状态下所造就的人类的未来,那如果是一种有曲折的教养过程呢,于是出现了孩子对自己想法的支持和对父母强加的意念的反抗,而这又会牵扯出很多的问题,但最先受到伤害的就是父母和孩子间彼此的信任,我觉得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们不管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我们要想我们的孩子,学生很好的发展和成长,那么对他们世界的了解和熟知是第一位的。这是让我们更好引导教育他们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像教育先人所提出的自然教育的原则一样,正确对待儿童对待学习者,给儿童给学习者以充分的自由。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要的不仅仅是蹲下来和他们交谈,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的真正平等,多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待他们之所以这么那么做了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从大人的角度去批判。重读《爱弥儿》让我更多的从一个教师的思维去审视它,所以我们在以后的教师素质的提高方面也因当时时谨记卢梭给我们的启示。

  再次读完这部伟大的教育著作,我觉得自己比起大学阶段对《爱弥儿》寓意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认识有更进一步的思索和收获,曾经是为完成作业而进行阅读,而这次是出于一种真正的虔诚阅读。也让自己深刻体会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必将是像书中所推崇的那样,如何让自己的生命自由健康的发展,与书中的爱弥儿不一样的是我们已是成人,应该学会或者是试着让自己顺应自然的发展,顺应自己内心的发展,在前两个的基础上顺应社会的发展。在知识方面,通过不断地阅读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不论是专业的还是与专业相关的,还要涉及社会,宗教文化和自己喜欢的阅读。试想现在的自己就是书中的爱弥儿,自己要如何培养自己呢,这真是个有趣更有意义的猜想。在实践这方面,虽然在大学期间也有社会实践,但总觉得自己还是有所逃避,所以现在的我将把自己的活动范围扩大,让自己在不同的生活圈里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这个圈子。我觉得和老师的交流和一些已经有工作经验的老辈交流学习也是件乐事。

  对《爱弥儿》的再次阅读,让自己收获颇多,除了对书中内容的一些新的感触和想法外,更让自己以一个了解自己的人的身份去反思自己,尝试如何调试自己的状态。相信在以后的阅读中我也有很多的机会去通过阅读有所体会有所反思有所提高。人必须不断地鼓励自己,督促自己,使自己不断地成熟起来,确定好自己。

读卢梭《爱弥儿》有感 篇六

  《爱弥儿》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本书是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是一本被誉为“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儿》留存在世上,纵令其他教育著述被毁,教育园地也是馥郁芬芳的”的不朽之作。稍有闲暇,我就手捧《爱弥儿》,似乎每时每刻都在经历思想的洗礼。

  该书卷首介绍了卢梭最为著名的“自然教育”。自然教育就是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相一致,既不要超前,也不要滞后。广义的自然教育涉及卢梭的整个教育分期:婴儿期(0—2岁0、儿童期(2—12岁)、少年期(12—15岁)、青年期(15—20岁)。卢梭的教育方法便是配合这四个发展阶段而实施。这个过程就是广义自然教育过程。其中0—12岁的教育才是卢梭狭义的自然教育。这时的教育是一种不教育,是自然在说话,亦是一种消极教育。

  看着这开头的四五页里,我就疑惑了:不教育,让自然说话,那我们教师要来做什么呢?0—12岁不进行教育怎么行,怎么可以用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成长呢?我疑惑这样的观点怎么会被全世界认可这么久?我没有停下来思考这个问题而是带着问题继续在这本书中慢行,带着问题试图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寻找答案。

  一、不教育中的自然

  记得有一次出去旅游,与我同车的班级有几个学生没有座位,只好几个人挨一个。这时有个男生站起身来说:“坐着最不舒服了,我要站着。”并犹豫着站起身来,作为老师的我当然是反对她这样的做法,因为在车里站着万一有个刹车人很容易摔倒,存在安全隐患,何况他平时身体不太好。“不可以,坐着。”我对他说。谁知道这一说他倒反而坚定地要站着。看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本来还想继续发挥教师的威严。但是又突然觉得也许干脆就让他站着,让他品尝到因为车子启动、停下带来的不平衡,到时我不说他也会自动坐下。今天如果我强制让他坐着下次他还是要站起来,也许那时真正的危险还大一些。我默认了他的决定,自己往他那里站一站。静下来时我猛然醒悟到“自然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消极教育,不是对教育失去信心,也不是对教育不负责任,更不是向着错误的教育方向,而是有的时候当看着学生在犯错误或者在违反理想的规则做事情,教师不积极地马上采取制止策略,而是在边上留意着他的进展,让他体验到错误带来的麻烦,用自己的亲身体检发现自己的错误。到这个时候教师再进行稍微的点拨,教育的效果就很自然的达到了,而且不用担心学生会屡教不改。看似消极的背后是“不教育,让自然说话”的魅力!看来卢梭的放任不是放纵,颇有点“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和谐美感。

  不禁想到中国的优良传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苦是什么苦?挑灯夜读的苦?盘旋在各种培训班的苦?不,挑灯、培训都只是在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已。这个苦应该是“让孩子自己去品尝错误带来的苦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只是知道告诉孩子什么时候该怎么做,或者发现孩子即将要犯错误的时候马上制止,学生连吃“苦”的机会都没有!换来的是孩子在家长、老师背后偷偷犯错,换来的只是我们大人口边的“屡教不改”。这原来不是孩子的错,因为他们本来就不知道错是什么!书本往后看果然有卢梭的这样一段话“我非但不小心谨慎地预防爱弥儿受伤,相反,他要是一点伤都不受,不尝一点痛苦就长大的话,我反而会感到苦恼不已。遭受痛苦,是他应该学习的第一要事,也是他最需知道之事。孩子们之所以柔弱,似乎正是因为要他们遭受这些没有危险的重要教训”,我为自己能在实际教学生中找到卢梭思想的真谛而感到高兴。虽然我不知道这个理解是不是卢梭的真正理念,但是我发自内心的感到充实,《爱弥儿》为我打开了教育的另一扇窗,让我对教育有了更自然、更深刻的理解,让我在孩子的错误面前有了自然的心态。

  二、不教育中的自由

  卢梭在《爱弥儿》中还有一个教育准则,那就是“给儿童最大限度的自由,让他尽可能充分地活动,他反对捆绑儿童的四肢,要求为儿童穿上肥大宽松的衣服。”对于外在的衣服,卢梭尚且如此重视,要求是必须宽松,所以卢梭推崇的是自由式的创新教育体系。自由与自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体现。不谋而合《窗边的小豆豆》中也有相同的描述“小林校长从不要求我们穿新衣服到学校,而是要提倡我们穿干净的旧衣服,这样哪怕在爬树的时候把衣服勾破也不心疼,可以尽情地玩。”,想想我们现在的学校,除了体育课学生有多少时间是在尽情地玩?玩可是孩子的特权,尽管卢梭的名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的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徘徊在我们教育者的耳中,但是却有谁去真正理解贯彻了呢?

  如今的社会竞争是热门的话题,分数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趋势所向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中已经承认了“玩”是种错误,我们教师也习惯了当看见学生在玩时送上严肃的目光,以为这是在进行教育,学生以为自己在犯错误,其实我们都在犯错!而且在对待玩的问题上,往往老师犯的错误更严重!于是我对学生看见我走向教室就赶紧跑进教室、藏好自己手里的卡片、游戏立即停止这些画面感到自责和难过,虽然我还曾为此骄傲过。说得简单些我是无形地制止了玩的现象,严重些我是在制止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最根本的是扼杀了孩子的生理生命!我在犯多么严重的错误,我们在犯多么严重的错误!你发现了吗?感受到了吗?感谢《爱弥儿》指出我寻找到自己的错误,不至于让我走得太远。我想对所有大人们说:面对孩子的玩,让我们多些“不教育”,还孩子们该有的自由童年吧!

  对于一个从事教育的人,对于一个想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家长来说《爱弥儿》是一本让思维爆发革命的书,哪怕没有全部翻新,但相信肯定会有不小的进步!让我们呼吁更多的儿童们享受“爱弥儿式”的自由和谐教育,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相关文章

日月潭的传说读后感【最新5篇】

导语:日月潭美景如画,春夏秋冬,晨昏晴雨,景色变幻无穷。尤其是秋天夜晚,湖面轻笼着薄雾,明月倒映湖中,景色更为佳丽动人。  (一)日月潭的传说读后感  《日月潭的传说》是我们课本上的一篇课文。它讲了一...
读后感2017-01-02
日月潭的传说读后感【最新5篇】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5篇(精简3篇)

马可·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他关心百姓,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但他真正的历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学,在于这部《沉思录》。下面给您带来沉思录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沉思录读...
读后感2015-06-03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5篇(精简3篇)

《谁改变了他的命运》读后感【精简3篇】

在赏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谁改变了他的命运》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前一段时间我阅读了《谁改变...
读后感2015-09-01
《谁改变了他的命运》读后感【精简3篇】

中学生《西游记》读后感600字【精彩6篇】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学生《西游记》读后感600字,希望可以...
读后感2019-06-01
中学生《西游记》读后感600字【精彩6篇】

窃读记的400字读后感作文(通用3篇)

《窃读记》是林海音写的。讲述的是,她小时候,因家里没钱,放学后她就去书店窃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窃读记的400字优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窃读记读后感作文 这...
读后感2017-02-06
窃读记的400字读后感作文(通用3篇)

关于母亲的书籍读后感15篇【推荐3篇】

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为我们奉献自己的青春,母亲不仅仅是我们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人,而且还是我们一生都值得崇敬的人。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母亲的书籍读后感15篇,希望对你有用,仅供参考!545933关于...
读后感2018-02-02
关于母亲的书籍读后感15篇【推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