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病室》读后感【实用3篇】

《第六病室》读后感 篇一

《第六病室》是钱锺书的短篇小说,通过对一个病人的生活经历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人性的复杂。读完这篇小说后,我深受触动,思考了很多关于生命和人性的问题。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他被安排在医院的第六病室,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只有少数人能够进去。病人在这个病室里度过了几年的生活,他看到了生死离别、痛苦和希望交织的场景。他看到了其他病人的痛苦,也看到了医生和护士的辛勤工作。他看到了病人家属的无助和挣扎,也看到了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希望的曙光。

这个病人非常孤独,他没有亲人陪伴,只有一个朋友偶尔来探望他。他的朋友给他带来了不少书籍,让他在病房里度过无数个寂寞的日夜。通过阅读,病人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本质。他发现人性是复杂的,有时善良和恶意在一个人身上交织,让人难以理解。他看到了医院里的人情冷暖,看到了医生和护士的辛勤和无私,也看到了病人家属的矛盾和无奈。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和可贵。

通过《第六病室》,我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但我们也应该珍惜生命,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同时,这个故事也让我思考了人性的复杂性。人性是一种矛盾的存在,善良和恶意在一个人身上交织,让人难以捉摸。但正是这种复杂性,让人性变得丰富多样。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和坏来判断一个人,而是要理解并包容人性的复杂性。

《第六病室》是一篇深刻而感人的小说,它通过病人的视角,描绘了生命和人性的复杂性。它让我们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理解人性的复杂性。这个故事让我深受触动,引发了我对生命和人性的深入思考。读完这篇小说后,我更加珍惜生命,也更加理解并包容人性的复杂性。

《第六病室》读后感 篇三

《第六病室》读后感

  在脏乱不堪的精神病房即第六病房中,住着五位困苦无依的“疯子”,在泛出闷臭霉味的医院里,监禁在令人想到强权者的愚蠢和残酷的铁窗中。

  月光下,见到那位我最欣赏的名为伊凡·德米特里·格罗莫夫的有妄想症的患者。

  他的话又乱又急,像是梦呓。他的谈话,他的声调,都让人感觉到一种异常优美的东西。当时的人称他为“疯子”,可恰恰是这样的疯子,考虑着人的卑鄙,考虑到践踏真理的暴力,考虑到人世间未来的美好生活。他的话成了一只杂乱无章的集成曲,不,是交响曲,充满激情的交响乐,虽是经常老调重弹,却似乎永远也没有唱完。

  他被社会称为疯子,却考虑着最为深刻的社会问题。他是疯子,却能以自己的美德感染身边的病友,使矮小老头莫谢伊卡也变得乐于助人,愿意给同伴们端水、盖被子、送礼物,无所谓信仰,只是受了他旁边的伙伴伊凡的影响,出于模仿的心态而已,可见他的感染力。他对所有人体贴周到、彬彬有礼的行为比任何所谓的贵族要高尚和真诚得多,他有礼的对象仅是他那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出去的病友,却始终如一。他对黑暗势力敢于反抗、直言不讳,他充满着热情、智慧和理性。但总因此,他怀着妄想症,总担心有警察便装来抓捕他。这一切仅是因为那黑暗的社会,被人诬陷、被审判长误判而坐牢的事屡见不鲜。老百姓“谁也不能保证不讨饭、不坐牢”。只是因为想到社会把一切暴力视为明智、合理的必要手段,百姓只能是只谈公正。自此给可怜的伊凡脑中蒙上了一层阴影,慢慢演化成了现在的病。可他的思想并没有错,他正是这个世界的受害者啊,又进了那个泯灭人性的庸才组成的医院,只能让他的病情不断恶化,步入无尽的深渊。

  这真是疯狂,伊凡是如此具有明智、犀利的眼光与思想,在暗无天日的第六病房中度过33岁以后的年华。他是那么真,却被虚伪的人称为疯,被黑暗的社会强制为精神病人。孰真孰疯?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医生安德烈·叶菲梅奇。他喜爱智慧和正直,但迫于压力,他没有毅力,也缺乏信心来建立一种合理的正直的生活。但他对这个国家对这个社会是不满足的。终于他遇到了极有思想的伊凡,并深为赏识他。他们在第六病房中交流思想,谈天说地,于是出现了医生在第六病房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也变疯的流言,于是可怜的老医生安德烈便也被嫉妒他职位的下属、他迂腐的朋友送进了第六病房。

  反抗,反抗又有什么用呢?最终安德烈在第六病房中病死,被人逼死了,被渴望自由的`心杀死了,被万恶的社会杀死。认为智慧是不可替代的快乐的睿智的人啊,竟反被人们认为是疯子,他们的思想如此纯真,敢说敢做,是正直、纯真的人才有的品质。

  这是契诃夫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之一。这部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的作品使列宁阅读后都受到很大震动。对我,更是产生了心灵上的极大悸动。

  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真正真、善、美的人往往会被流言、舆论的力量所压倒,但正因此需要我们去奋斗,去坚持真的人格与品质,告别虚伪,告别伪善。孰真孰傻,一切,可能需要时间去沉淀,需要历史去证明。

  评点 王哲

  小说解读从人物入手,所以本文首先饱含激情地剖析了伊凡·德米特里·格罗莫夫和

安德烈·叶菲梅奇等人物形象,穿透人物表象、直抵人物本真 本文并未止步于此,而进一步以闪亮的思想进行了个性化解读,指出“需要我们去奋斗,去坚持真的人格与品质,告别虚伪,告别伪善。”

相关文章

骆驼祥子800字读后感(优质3篇)

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不禁为文中的主人公祥子而感到感慨万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骆驼祥子800字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骆驼祥子》读后感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
读后感2013-03-01
骆驼祥子800字读后感(优质3篇)

我读刘墉_读后感(实用3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读刘墉_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每次读刘墉的书,都会有不同的感...
读后感2012-08-01
我读刘墉_读后感(实用3篇)

《草房子》300字优秀读后感范文5篇(最新3篇)

《草房子》这本书中有许多人物,如桑桑、纸月、杜小康、秃鹤等,虽然有些多,但多得恰当,多得合适。似乎这本书就应该这样,就好像是上帝编纂的一本妙极了的书。下面是小编收...
读后感2012-07-08
《草房子》300字优秀读后感范文5篇(最新3篇)

读《蚂蚁和螳螂》有感(优质3篇)

蚂蚁虽然比螳螂小的多,但蚂蚁的心胸是宽广的,阔大的。 人要有长远的见识。收获都是一天天的存起来的。蚂蚁平时辛勤的劳动,冬天在巢里享受着温暖;美味。而螳螂游手好闲的日...
读后感2013-04-02
读《蚂蚁和螳螂》有感(优质3篇)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译文及鉴赏(经典3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由陆游所创作的,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译文及鉴赏,...
读后感2012-03-04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译文及鉴赏(经典3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最新版(精彩3篇)

《傅雷家书》中的傅雷既像儿子们的朋友,又像儿子们的老师。在为傅聪和傅敏提出建议与意见。这些不同寻常的家书,拼出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简单真诚却又伟大的爱。那么你知道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该怎么写吗?为了...
读后感2015-03-07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最新版(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