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油画艺术的表现性特征论文(实用3篇)

当代中国油画艺术的表现性特征论文 篇一

当代中国油画艺术的表现性特征

当代中国油画艺术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表现性的艺术形式,展现了独特的特征。本文将从色彩运用、主题选择和技法创新三个方面探讨当代中国油画艺术的表现性特征。

首先,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在色彩运用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特征。传统中国绘画注重墨色的运用,而油画则更加注重色彩的表现。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家通过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表现效果。一些艺术家运用鲜艳明亮的色彩来表达生命的活力和喜悦,而另一些艺术家则选择柔和的色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无论是鲜艳还是柔和的色彩,都展现了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家对色彩表现的独特追求。

其次,当代中国油画艺术的主题选择也体现了其表现性特征。与传统中国绘画的传统主题相比,当代中国油画艺术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艺术家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自身经历的表达,使作品充满了时代感和个人特色。一些艺术家通过描绘城市生活的细节,展现了现代都市人的焦虑和孤独;而另一些艺术家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表达对传统文化和大自然的热爱。这些不同主题的选择丰富了当代中国油画艺术的表现性。

最后,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在技法创新方面也展现了独特的表现性。传统油画技法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为当代中国油画艺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当代艺术家并不满足于传统技法的局限,他们积极探索和创新,将传统技法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一些艺术家运用厚重的油彩和粗犷的笔触来表现内心的情感和力量;而另一些艺术家则运用细腻的笔触和透明的颜料来表现细腻的情感和内心的世界。这些技法的创新使当代中国油画艺术更加具有表现性和艺术性。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油画艺术通过色彩运用、主题选择和技法创新展现了丰富的表现性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社会和内心世界的关注和表达,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油画艺术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

当代中国油画艺术的表现性特征论文 篇三

当代中国油画艺术的表现性特征论文

  摘要:中国的油画艺术,它作为西方的舶来品,在中国经历数百年之久,已经开始慢慢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当中。在这一过程之中,其在借鉴和吸收西方表现主义诸多流派其精华的同时,也注意到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精神的再造。本文将从其发展过程来研究中国当代表现主义艺术的特征以及对中国油画艺术的本土化影响。

  关键词:表现主义绘画;中国油画艺术;表现性特征

  绘画中的表现主义,起源于德国,之后在诗歌、戏剧、小说等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二十一世纪初,由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日趋显著,任何一个地区或角落发生轻微的变化,都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的颤动。中国油画艺术自从西方传入以来,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开始日趋成熟起来。对于中国当代的表现性油画艺术,其产生与西方的表现主义有着一定的关系,除了受中国传统写意观念的影响,而且在程度上,也正是受西方表现主义观念的影响,才会有中国油画中的表现性因素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表现主义艺术的历史追踪

  表现主义绘画,它追求的是自我及内心的探索,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寻求知识的力量。

  他们在西方现代哲学中寻找理论上的依据,之后在艺术领域出现了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情感,形成的一种对形体进行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思潮。在艺术观念上,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并且认为主观是唯一的真实,否认客观世界的客观性,用以发泄艺术家们内心激烈的情绪。表现主义是社会文化危机下,人们精

神混乱的反应,在动荡不安的社会时代,表现的'更为突出和激烈。表现主义艺术在形式上不追求清晰地色彩表现,也不追求准确和稳定地造型,而是以情感上的冲动为契机,突出艺术上色彩的情绪表达。表现主义绘画艺术,对表现对象时更多的是主观上的处理,画面上也不完全遵循科学的客观规律。因此,对于客观物象的塑造是更具表现力的主观情感塑造,而不是传统的再现性。在画面形式上,重视色彩对人的心理上的影响,以表现出色彩的情绪化;构图上,它有意识地增强了构图的抽象性,不再遵循传统绘画中的构图基本原则和表现如传统绘画中的和谐之美。绘画中的表现主义首先发生于1905年的德国,随后在北欧诸国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在诗歌、戏剧和小说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表现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威廉沃林格在《狂飙》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里,并且和塞尚、梵高等画家联系在一起。1912年在狂飙美术馆举行的“青骑士”画展这个名词再一次出现,此后,便成为德国绘画中反自然主义和浪漫本能倾向的统一称谓。“桥社”和“青骑士”画派是德国表现主义最为有名的两个团体。“桥社”于1905年,创建于德累斯顿,主要成员有恩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埃米尔诺尔德、凯斯凡东根等;“青骑士”画派,发源于1912年的慕尼黑,主要成员包括瓦西里康定斯基、弗朗兹马尔克、奥古斯特马克等。桥社的艺术家反对传统绘画写实,强调的是对物象进行变形处理,注重个性、主观感受及感情色彩的艺术特点;青骑士画派在绘画形式上则超越了表现,对客观事物的处理更加抽象,对主观情感的表达也更加直接。正如马克所说,这些画家在“创造一种传统,而不是追随一种传统”。表现主义运动虽然最先产生于德国,但是早在北欧一些国家的传统艺术中,就有表现主义因素的存在。比如:早期的日耳曼人蛮族艺术;中世纪产生的哥特艺术;文艺中期有些艺术家的作品中,也存在夸张乃至变形的艺术形象,这些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此外还有19世纪晚期出现的象征主义,或者具有表现主义倾向的艺术家们,他们多选材情爱的和悲剧的主题来表现自己的主观主义。20世纪40至5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运动,代表画家有威廉德库宁、杰克逊波洛克、罗斯科和纽曼等人。二战后,美国的艺术家们凭借抽象主义进行了自我解放,摆脱了欧洲艺术家们的影响,还产生了一些新的观念。比如波普艺术、偶发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以及行为艺术等,这些都是美国在当时成为引领国际艺术思潮的实验基地。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毫无节制的艺术创新,艺术与生活的界线日渐模糊,在理论界还出现了“艺术终结”和“绘画死亡了”的声音,这使得当时的艺术一度陷入了迷茫。直到70年代晚期,一些欧洲艺术家试图开始对传统绘画复兴,来摆脱当代艺术所造成的艺术上的虚无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的绘画精神,而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德国新表现主义产生了。德国新表现主义与传统的德国表现主义不同,它更加强调政治和社会批判,不再仅仅停留在用笔触和色彩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情感,代表画家有乔治巴塞利兹、马库斯吕佩尔茨、约尔格伊门多夫等。

  二、中国当代表现性绘画

  中国的油画艺术,自从欧洲传入以来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从整体的发展来看,它几乎涉猎了欧洲油画发展的全部过程。

  20世纪初,随着国内有志的年轻艺术家走出国门,中国的油画发展曾出现了可喜的发展,这些艺术家有刘海粟、王济远、陈抱一、庞薰琹等等,但是对油画真正的研究出现在20世纪后二十年的样子。当时随着国门的开放,各大展览不断出现,人们不出国门就可以领略到欧洲大师们的风采。由此看出,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西方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而中国油画中的表现主义因素,正是在西方19世纪末至20世纪以来的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下,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儒学、道家与禅宗是构成华夏美学体系的三大基石,儒家和道家、禅家分别作为理性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哲学,对中国艺术的产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中国,艺术活动本身追求的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功能,其追求的是写意而不是物象,也表明在中国有表现主义生存与发展的丰厚土壤。此外,中国表现性油画艺术的产生,一方面受西方非理性哲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传统哲学的影响,这是中国表现性艺术在中国发生发展的理论内核。中国传统的写意绘画,向来就具有明显的表现性,这一点与西方的表现主义更是相同。自本世纪中国现代绘画之初,到当代中国绘画的异彩纷呈,这都彰显着表现主义精神对人性的解放与赞颂,也正是这种超越时空、超越民族的文化上的共同点,使东西方艺术在精神追求上殊途同归。所谓中国表现主义绘画,它是指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国油画艺术中,出现的一种强调艺术本体和超越性的表现主义倾向。中国当代表现主义绘画,强调艺术家的主体情感的自由,以写心、写意为核心,宣扬艺术家主体内在的激情以及艺术的自律性。表现主义绘画不追求事物的外在形象特征,而是对事物进行变形处理,来抒发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表现主义绘画,因为强调抒发艺术家的个人内在情感,所以在形式和色彩上往往突破传统绘画基本规律,充分尊重艺术本体的自律性,这也充分体现了东方表现主义艺术所追求的“境生于象外”的艺术特征。中国表现性绘画重写情感、写意以及对自由感的追求,这使得表现性艺术呈现出多种形态特征。无论是在色彩上,还是在造型以及笔触上,它的语言形态都呈现出一种非静态、非平衡,充满自由感和情感化的动势结构。表现主义艺术不追求色彩的稳定表现和造型的清晰准确,而是借助内心的激情,来尽情抒发艺术家的审美情绪,以使得艺术家的意趣、情感得以最大化的表现。表现主义绘画这一特征,打破了艺术中常规的理性逻辑,向人们展示一种新的精神构成原则、构成方式。在中国,表现主义绘画虽然起步晚,但是却有着西方表现主义绘画体系作为参照。在当代中国绘画的进程中,西方表现主义观念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中国绘画艺术。但是从中国传统绘画的重传神与写意来看,其本身就存在着表现性因素,这也是中国当代表现主义绘画发展与繁荣的必然所在。中国当代的表现主义油画艺术,它作为一种新的风格,既与中国传统表现艺术不同,也不同于西方各表现主义艺术。中国当代表现性艺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现象,它的存在既有其精华部分,也必然存在糟粕。表现主义艺术在中国起步较晚,对其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表现性油画艺术应该多吸取别的画派的长处和优势。在进行艺术表现时,不要只停留在形式语言的创新上,要更多地关注文化内涵和精神品味,使其朝着注重本土文化艺术精神与西方表现主义相融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芸著《新表现主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

  [2]翟墨王端廷主编崔庆忠编著《表现主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

  [3]邹跃进著《新中国美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

  [4]陈传席著《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

  [5]陈绶祥著《文心万象》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出版

  [6]王宏建,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项目:本项目得到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YYB018

相关文章

生物数学的介绍与应用前景论文(优质6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数学的介绍与应用前景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
论文2013-04-03
生物数学的介绍与应用前景论文(优质6篇)

大型农场农业机械化工作研究论文【最新3篇】

一、更新农业机械装备,做好农业机械的引进和推广工作,改善生产环境 做好农业机械的引进和推广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更新农业机械装备。2011以来共投入资金3200万元,先后购进102台...
论文2012-05-03
大型农场农业机械化工作研究论文【最新3篇】

浅谈供电企业管理绩效考核的企业管理论文【精选3篇】

【摘要】文章介绍了绩效考核在供电企业管理中的定位,分析供电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绩效考核应开展的工作。【关键词】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前言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
论文2013-07-09
浅谈供电企业管理绩效考核的企业管理论文【精选3篇】

语文多媒体教学应协调的几种关系论文(优秀3篇)

一、在制作课件时应协调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信息的特点来积极为教学内容服务,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涩为俗;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看教学内容是否需要,...
论文2012-09-07
语文多媒体教学应协调的几种关系论文(优秀3篇)

师范类专业版画课程论文(通用3篇)

在社会对美术学专业师范生旺盛需求的推动下,很多艺术类高校设置了美术学(师范类)专业,但同时这些课程的设计却在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与实践环节未能突出“师范类”特色。 以版画为例,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版画课...
论文2017-05-03
师范类专业版画课程论文(通用3篇)

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中微课堂的应用论文(优质3篇)

[摘要]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各地兴起了教育改革的新风潮,各种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在课堂里不断活跃起来,为我国的教育带来了新的面貌,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
论文2018-02-01
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中微课堂的应用论文(优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