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土壤障碍修复措施论文【精彩3篇】
篇一:设施农业土壤障碍修复措施论文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设施农业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管理,设施农业土壤面临着严重的障碍和问题,如土壤结构破坏、养分失衡、盐碱化等。为了保障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土壤修复措施。
一、土壤结构修复
设施农业土壤结构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土壤团聚体的破碎和疏松度的下降。为了修复土壤结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有机质含量: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绿肥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结构。
2.合理耕作措施:采用轮作、间作等耕作方式,减少单一作物连续种植的时间,避免土壤疲劳,有利于土壤结构的修复和改善。
3.土壤改良剂的应用:适量施用有机改良剂和矿物改良剂,如腐殖酸、石灰等,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
二、养分平衡修复
设施农业土壤中养分的失衡是影响作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为了修复养分平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富含丰富的养分元素,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各种养分,有助于修复土壤养分平衡。
2.科学施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用化肥,避免过量施肥和不均衡施肥,保持土壤养分的平衡。
3.利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提高养分的有效性,促进植物根系吸收养分,有利于修复土壤养分平衡。
三、盐碱土修复
盐碱化是设施农业土壤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为了修复盐碱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淋洗法:通过大量的水分冲洗土壤,将盐分冲刷出土壤层,达到盐碱土的修复目的。
2.石膏法:施用适量的石膏,可以改变土壤中钠离子与土壤颗粒的结合方式,促进钠离子的排除和钙离子的吸附,从而降低土壤盐碱度。
3.生物修复法:利用盐碱耐受植物修复盐碱土壤,如碱蓬、碱蓬草等,可以通过吸收土壤中的盐分,提高土壤的盐碱度。
通过以上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修复设施农业土壤的障碍和问题,保障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土壤修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不断的实践验证。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设施农业土壤的修复措施,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篇二:设施农业土壤障碍修复措施论文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设施农业作为一种现代化、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使用和管理不当,设施农业土壤面临着诸多障碍和问题,如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失衡等。为了保障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土壤修复措施。
一、改善土壤质地
设施农业土壤质地的疏松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改善土壤质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团粒的稳定性,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和透气性。
2.合理耕作措施:采用轮作、间作等耕作方式,可以减少连作对土壤的破坏,有利于土壤结构的修复和改善。
3.利用土壤改良剂:适量施用石灰、腐殖酸等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透气性。
二、调整养分平衡
设施农业土壤中养分的失衡严重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为了调整养分平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养分元素,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各种养分,有助于修复土壤养分平衡。
2.科学施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合理施用化肥,避免过量施肥和不均衡施肥,保持土壤养分的平衡。
3.利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提高养分的有效性,促进植物根系吸收养分,有利于修复土壤养分平衡。
三、修复盐碱土
盐碱化是设施农业土壤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为了修复盐碱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淋洗法:通过大量的水分冲洗土壤,将盐分冲刷出土壤层,达到盐碱土的修复目的。
2.石膏法:施用适量的石膏,可以改变土壤中钠离子与土壤颗粒的结合方式,促进钠离子的排除和钙离子的吸附,从而降低土壤盐碱度。
3.生物修复法:利用盐碱耐受植物修复盐碱土壤,如碱蓬、碱蓬草等,可以通过吸收土壤中的盐分,提高土壤的盐碱度。
土壤修复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技术。为了更好地保障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强科研力量,深入研究土壤修复的机理和方法,推广应用有效的修复措施,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设施农业土壤障碍修复措施论文 篇三
设施农业土壤障碍修复措施论文
博州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平均气温高于平原地区,有山区逆温带,补充加温可进行生产,是发展设施农业反季节温室大棚蔬菜生产的较适宜区。近年来,博州设施农业的长足发展已成为拓宽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致富的主要渠道,种植户亩经济效益逐年得到提高。但是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造成次生盐渍化、养分不均衡等土壤障碍问题。
1设施土壤存在的障碍问题
1.1表层土壤次生盐渍化
温室土壤周年处于棚膜覆盖下,棚内温度高于露地,水分蒸发强烈,导致土壤中的水分向上运动较露地土壤强,按照“盐随水走”的规律,盐分向表层土壤聚积,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使温室土壤失去了降雨对土壤的自然淋洗,造成表层土壤盐分逐年积累,形成次生盐渍化;设施栽培,复种指数高,产出量大,菜农过量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在土壤耕层分解后,残留各类有机盐类和无机盐类;盲目过量施肥和偏施氮肥,且施肥次数多,土壤累积硝酸盐,加重次生盐渍化程度;在设施栽培条件下,为了保持地温和土壤湿度,人们习惯采用“小水勤灌”的灌溉方法,土壤表层的盐分不但得不到淋洗,而且更易在表层聚集盐分。严重的温室土壤表层出现白色盐花、铜青绿色斑纹斑点、甚至极少数温室已经出现棕褐色(“红化”)的现象。在土壤次生盐渍化条件下,植物会表现出明显的生理性干旱和生长不良反应。土壤盐分积累过多会造成作物根际土壤溶液渗透式下降,从而使作物发芽及根系对水、肥的吸收收受到影响,如黄瓜受盐害表现为“小老苗”,番茄受盐害表现为幼苗老化并形成畸形果。
1.2土壤养分不均衡
博州设施蔬菜主要茬口以果菜为主,种植结构单一,这种种植习惯导致合理轮作难以实现,长时间种植单一作物,可能带来土壤中各种元素积累的不均衡,导致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供应不足而某些营养元素却过量,离子间易产生拮抗。
1.3土传病害逐年加重
土传病害的病原菌主要是在土壤里越冬(夏),依赖土壤腐蚀质和残枝败叶残存物质内寄存,在土壤内存活的时间较长,一般枯萎病菌在土壤内可存活5~6年之久,土传病害的病原菌一般是通过土壤、肥料(有机肥)、灌溉水或流水进行传播。作物连作提供了根系病虫害赖以生存的寄主和繁殖的场所,病原菌大量繁殖,加重了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如由镰刀菌引起的番茄和瓜类的枯萎病、细菌性青枯病等。
1.4土壤生态环境恶化
土壤中的微生物一般以细菌为主,放线菌次之,真菌居第3位,连茬作物根系的多年分泌物和代谢物长期积累,就会引起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进而影响作物生长。设施栽培作物种类单一,其独特的环境抑制了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育,使有害的'真菌种类数量增加。此外,由于植物本身的自毒现象存在,加剧了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
2防治修复措施
2.1科学施肥
坚持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合理控制化肥用量的施肥原则。提倡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在施用腐熟有机肥的前提下配施微
生物肥料,逐步消除土壤障碍。2.2秸秆还田
在行间均匀地撒一层小麦秸秆或碎玉米秸秆,可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减少表层土壤盐分累积的同时还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通透性等理化性质。
2.3合理轮作
轮作可以调节地力,提高肥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依据蔬菜的吸肥特点、根系深浅,高矮及喜酸碱性等合理安排茬口,如茄果类、瓜类、豆类等深根性作物可与白菜类、绿叶菜类、葱蒜类等浅根性作物进行轮作。
2.4改进栽培措施
作物收获后,深翻耕土壤30cm,把含盐量较少的深层土壤与表层土壤掺混均匀,降低表层土壤的含盐量;做好温室和土壤消毒工作;实行营养钵育苗,合理配置好营养土;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合理密植改善作物通风透光条件。
2.5根外追肥
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后,作物根系生长受到影响,不利于某些元素的吸收,适当进行根外追肥,既可促进根系生长,又可矫治缺素症状。
2.6选用良种和嫁接栽培
选用耐盐、抗病、优质、高产的蔬菜品种,培育壮苗,是取得丰产的前提。选择高抗品种和根部健壮的品种作为嫁接砧木,如黄瓜,茄子、辣椒嫁接技术在博州都取得了成功。
2.7更换新土
对于多年重茬,根腐病、黄萎病、疫病等发生严重且不能倒茬的大棚、温室,当季作物收获后,可更换20~30cm大田耕作层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