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分析论文(通用3篇)
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分析论文 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视觉传达专业在今天的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视觉传达的特殊性质,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日益增加。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视觉传达专业的教育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实践教学是视觉传达专业教育的核心。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视觉传达的核心概念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构建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需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践任务的设计。可以通过实践项目、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其次,实践教学需要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视觉传达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因此,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实践教学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都不相同,因此,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和特长。可以通过开设不同方向的实践课程,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同时,还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实践任务设计,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力和特长,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视觉传达专业的教育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个性化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力和特长。因此,在构建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需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践任务的设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视觉传达专业人才。
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分析论文 篇二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视觉传达专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视觉传达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首先,实践教学环节是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实训、实验等,通过这些环节,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需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践任务的设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其次,教学方法是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学资源是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设备、师资等。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可以通过引进优质的教材、更新先进的设备、提高师资水平等方式,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
综上所述,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视觉传达专业的教育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和实践任务的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良好的教学资源的配置和管理,都是构建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方面。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视觉传达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对于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需求。
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分析论文 篇三
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分析论文
为了提高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育质量,高校应顺应其专业目录调整需要,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表达、实践参与和设计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项目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强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更新。
视觉传达是现代商业文明、文化和公益事业的艺术,其核心主旨是视觉物化服务。主要涉及范围包括:VI企业形象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创意图形设计等类型,是“企业-商品-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教学目标确立以后,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定的专业教育,推行“准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它不是形而上的细化专业知识,应避免“绘图软件操作工其,绘图软件操作工匠”训练的低阶模式培养。由此,只有建构复合交义、创新创业的提升路径,灵活、理性地推进“大类多元化专业培养”,才能让学生按照自身的兴趣、意愿规划和学习,主动地完成相关的适应性和学习性转变,主动运用自身储备的信息、知识和技法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
时下,随着改革的不断加快和深入,国家经济发展处于快速转型时期,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地规范和提高,需要大量社会适应性强,重视知识横度与纵度交汇衍射,具有人文素养的服务于现代商业体系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建构高素质、深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最有效的手段,是高等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等方而的融汇与引导。创新精神是社会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有的意识。创新精神是指在视觉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与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主要是指个人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创业素质,针对某一问题所表露出来的想象力、观察力。视觉传达专业通过创新实践教学,使学生具有初步和独立运用专业技能解决遇到的问题,以及自主创业的能力。然而,多数高校的视觉传达实践教学还是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辅助的参与,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实践教学内容显得较为空洞、单一,没有很好地拓展和激发出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
一、开设实践创新选修项目和课程
拓宽独立人格培养的通道,鼓励自主选修,是搞好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选修课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还是为了填补学生的知识空白和盲点。其中,包含着对教学大纲的落实与补充,对以图形、文宇、色彩为要素的艺术创作基础知识、教学预设目标的了解,更是侧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策划创新、资讯掌握、思考维度、协作能力、团队意识、探求未来知识、自我价值拓辟和潜力引领能力等高阶思维的提升。因而,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要在传统教学重视技法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市场的关注度,加强对商业设计体系的认知、了解和熟悉,最终使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系统实训。
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以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投入程度,教师辅助、提供课题主要参考的文献,帮助学生分析所选课题。同时,与学生共议课题主要涉及内容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采用的方法,共同制定课题的内容和要求、成果形
式、调研对象和工作内容等事项,组织开题答辩和评定阶段性成果。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使之视觉流程通畅关观,线性诱导合理,主题主旨鲜明,内涵寓意深刻,构思定位独特,具有视觉关注度,符合实践内容要求。支持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关注“多位一体”的思维向度引申,大力引导团队意识和协同精神,提倡分工完成课题。教师应要求学生促进自身的全而发展,通过“辩非,明理”,选择和创新,赋予学习以新的内涵。开设实践创新选修课,有助于使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地得到提高。同时,组织调研,了解相关院校的实践体系设置,研讨修订,在实践创新选修课中选用与国际接轨的教材与文献资料,使视觉传达专业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论和实训的成果。
二、实践教学选修项目与课程的具体实施
应将实践教学与教师科研以及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结合,即通过项目反哺教学,使研究成果进一步支撑实践教学,并且随时关注学术动态,学术热点和学界有意义的争论,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恰当反映出来。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案例分析、实证法,使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角。通过开设实践创新选修课,来验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出发点和建构的理念依据,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为今后进一步的实践教学方法改进与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为此,应从二年级开始每个学期末开设为期2周的创新系列课程,还可以逐渐开设相关调研和统计类专题讲座或课程,引导学生运用网格式、经纬式的理性定位方式,去标注、分析问题。通过实践验证和逐步完善,将以上课程列入视觉传达专业实践创新选修课程,充实、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培养出以视觉传达物化设计为沟通手段,满足“企业-商品-消费者”的社会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
《创新系列课程》应由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的教研团队研究开设,依照自身软件和硬件条件,设定至少4个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每个项目组由6个以上学生组成,明确其项目研究目标、研究价值、项目内容和拟解决的突出问题、拟采用的方法、技术手段、策划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及时汇报商讨该项目研究的计划及其进展情况,把项目研究的预期成果控制在可掌握的范围之内。《创新系列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师生针对专业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交流,从学生切身利益出发,极大改变过去教师单纯授课,学生听课的局而,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加强了师生互动,有利于系统学分的完成与实施。专业课教师可充当学生的导师,通过分层培养,使学校本科导师制的实施得到加强。此外,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互为补充,教学相长,因材施教,使个性化教育和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得到最大程度的结合,最终形成管理与培养的网状模式。学生在完全学分制的激励下自由施展身手,使其个性化成才的空间进一步得到拓展。学校还可设立大学生创新奖励基金,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奖励在国家、省部级各类大学生创新竞赛中的获奖者。2013年,辽宁工业大学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以上的奖项有57项、人数171人,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获得国家一等奖1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3名,省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很好地说明了实施实践创新选修项目和课程以来取得的成绩。视觉传达专业通过课程深化改革,积累相关的数据和经验,在项目创新竞赛和课题参与中获得实际知识,为学风的引导和学生独立申报相关科研课题奠定了良好基础。开设实践创新选修项目和课程以及开展创新竞赛的优越性和激励性显而易见,但也显露出一些不稳定胜,有影响力的创新竞赛项目设计指标、时效、周期和感召力有待确立和加强。
三、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视觉传达专业是研究与人视觉相关的艺术门类之一,是新兴的交义学科,因此要求个体必须有良好的洞察力,宽泛、广博的涉猎而,而且凸显极强的造型能力。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变单一型教学,对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基本构建了由专业导师的指导性实践、学生明确定位目标的自主性实践和社会企业的需求性实践等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导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准直接影响着自身的指导水平,因此专业导师一定要能力强,熟知本专业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设置、教学环节、学分管理和设置情况,知晓学生选课情况和学生必修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导师应该加快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提高专业整体素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了确保专业导师质量和整体素质,教师须具有企业岗位实践经历和行业资格认证,对于资历不足的新教师,由有资历的老教师进行帮、传、带。每周抽出一定时间,组织各个导师加以交流、探讨,要求新的专业导师向有经验、有责任心、有工作方法、业务水准突出的老的导师请教学习。对实践教学环节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和遇到的运行瓶颈,进行集中消化解决,纠正实施运行中出现的盲区。对于学生有反应,专业业务有待提高的导师进行进一步培训,逐步提高导师聘任条件,创建学生优选导师制度。
在视觉传达专业中,导师的指导性实践包含两个方而的内容。一方而是拓展深化常规型课程,这是专业学科最基础性的实践,主要指专业知识实践和准岗位技能实践;另一方而是教研团队指导和协助下的创新性实践教学。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调研来挖掘主题寓意,即认识主题,寻绎主题解决的最佳途径,这使学生逐渐养成“为什么”的思考构建习惯,强化其视觉传达能力,明白“不竭的创新源于日常敏锐观察的积累”。学生的自主性实践和教研团队的指导实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学生的自主性实践往往依靠个人感觉,缺乏耐性和理性,缺少对物象深层的延伸和探究。但前期教研团队的引导,熟悉实习报告、实习手册、论文的撰写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增加主动性的投入,将构建、思考的内容变为现实。
视觉传达专业的实践教学注重多元化、多样化技能的培养,属于发展性、价值理性的高阶思维培养,而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终结性、工具性的低阶思维诊断与改良。它的设计、制定与实施,以及修订补充,是将学生被动接受讲解的传统学习,变为主动分析问题的自主学习,是院系、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多层次、立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由“器”入“道”与由“道”入“器”的两种互为补充、紧密关联的实践教学方法的结合,偏执于任何一个,都会使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出现偏差。当前,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案已经明晰,接下来不仅需要师生具有创新的智慧、宽广的视野、哲学的思辨、技能的掌握,更需要师生情感、兴趣等质性因素的投入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