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中秋节六年级作文(精彩3篇)
愉快的中秋节六年级作文 篇一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是一个家庭团聚、共度欢乐的时刻。今年的中秋节,我和家人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早上,我被阳光普照的光线叫醒了。我迫不及待地从床上跳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开始帮妈妈准备中秋节的食物。我们一起做了月饼、烧饼和各种美味的点心。我负责搅拌面粉和油,妈妈则包月饼馅。虽然我手笨笨的,但是妈妈总是耐心地教我,让我学会了包出圆圆的月饼。
中午,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月饼的香甜和烧饼的松软让我们大饱口福,妈妈还为我们准备了一道道可口的佳肴。大家边吃边聊,笑声不断,气氛非常热闹。
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去广场上放孔明灯。我捧着灯笼,心里期待着灯笼升上天空的那一刻。当爸爸点燃了灯笼,我将它放在空旷的地方,看着它缓缓升起,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天际。我许了一个愿望,希望家人都幸福健康,学习进步。
晚上,我和家人一起围坐在院子里,赏月。明亮的月光洒在地面上,月亮像一颗大大的明珠,挂在天空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讲着有趣的故事,一起欣赏着美丽的月亮。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天空中的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
这个中秋节,我和家人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我们一起制作美食,放孔明灯,赏月,享受了家庭团聚的温馨时刻。我深深感受到了家人的关爱和温暖,也更加珍惜这份幸福。我希望每年的中秋节都能和家人一起度过,共同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愉快的中秋节六年级作文 篇二
今年的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乡下,过了一个特别有趣的假期。
早上,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乡下的空气清新,小河水清澈见底,景色美不胜收。我和爸爸妈妈在田间小路上漫步,欣赏着田野的美景。远处的稻田里,金黄的稻谷随风摇曳,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中午,我们在乡下的农家小院里用餐。农家菜的味道真是太好了!脆嫩的青菜、鲜美的鱼虾、香喷喷的米饭,让我胃口大开。更让人开心的是,我还有机会尝到了农家自制的果酱和蜂蜜。果酱甜而不腻,蜂蜜香甜可口,我吃得津津有味。
下午,我们去了一家农场,体验了一把农民的工作。我戴上了农民的帽子,拿起镰刀,学着农民的样子割稻。起初,我割得很慢,镰刀总是噼里啪啦地敲在地上。但是,经过几次爸爸的指导,我渐渐掌握了技巧,割得越来越顺手。看着一捆捆金黄的稻谷被我割下,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晚上,我们回到农家小院,点亮了篝火。篝火冒着火苗,火光跳跃,照亮了整个院子。我和爸爸妈妈围着篝火坐下,一起吃着烤红薯、烤玉米。红薯烤得香甜软糯,玉米烤得黄嫩多汁,真是美味极了。我们还一起唱歌、跳舞,度过了一个愉快而难忘的夜晚。
这个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度过了一个充满欢笑和回忆的假期。在乡间的田野中,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也体验了农民的辛勤劳动。这次旅行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人,我希望下一个中秋节我们还能有机会一起去乡下,继续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愉快的中秋节六年级作文 篇三
愉快的中秋节六年级作文
【篇一】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中秋必返
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正逢诸果成熟上市,是个果子秋,有的老北京人就直接称它是“果子节”。在老北京,中秋的前数天,在东、西四牌楼,东、西单牌楼,前门大街,天桥等各热闹街道均有果摊,接连不断,有些大商店临时搭棚支帐,昼夜营业。这些席棚和果摊是专卖水果和出售整只羊的。水果品种包括红葡萄、白葡萄、鸭儿梨、京白梨、苹果、青柿、石榴、桃子、烟台梨以及西瓜(专为供月之用),干果店门前卖糖炒栗子。由于水果品种最全,故供月以水果为主。
在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八月十三到十五,学生也不上课。当到了中秋节黄昏的.时候,每家每户就都在庭院中设一供案,将月饼和石榴、枣儿、萝卜、西瓜等瓜果供于桌案上。女人一一向月而拜,男子多不叩拜,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中秋祭的就是“月光马儿”和“兔儿爷”。
这里所说的“月光马儿”,就是纸神马。《燕京岁时记》说:“京师谓神像为神马儿,不敢斥言神也。”这月光马儿,上部绘太阴星君,下部绘月宫桂殿及捣药的兔儿爷,彩画贴金,辉煌耀目。
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兔儿爷源于传说中月亮里的玉兔,是用黄泥以砖模刻塑的,造型众多,大的高约三尺,小的仅一寸左右;大的很威风,小的甚精巧。兔儿爷多似将帅,身穿金色盔甲,或半披战袍,有的骑着狮、象、麒麟、骏马等神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颌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老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一般从八月初就开始摆出来,一直卖到八月十五的夜晚,过了十五就没人要了。“兔儿爷”虽一年一度享受一阵香火,不过谁也不真把它当神看待,撤供后就是孩子们的玩具了。
北方的月饼不如南方的细软,在六十年前,除了东安市场和前门外几家南味食品店售卖“火腿”、“五仁”、“提浆”等少数几种南味月饼外,北京人习惯吃的则是“自来红”、“自来白”和上供用的大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等),品种不多。
现在流行吃广味月饼,而过去老北京的中秋月饼则是以前门致美斋为京都第一。以前老北京祭祀的月饼都很大,很多家里都吃不完,有的保留到除夕接着吃。月饼源自民间祭祀,同样,老北京人常吃的点心其实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于民间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
【篇二】
月已圆,人欢聚,同举杯,共欢庆!家乡明月爱无限,他乡皓月也多情!齐欢唱,同颂今宵明月!歌传万里,祝福彼此频传!”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
今天,我们一家趁着中秋节(也就是团圆节)去外婆家玩,一路上阴雨不断,虽然雨点很小但是很密,使我感到十分压抑。车开着开着,天气渐渐的由阴转晴了,我的心情也好多了。我们到时,外婆已经准备好了团圆饭。只见舅舅把桌子椅子摆放好,我们围坐在一起,望着满桌美味可口的饭菜,我不禁咽了咽口水,因为外婆还没说可以吃呢!“开饭了!”随着外婆的一声“命令”我们一家便开开心心的吃起饭来。我吃完后顽皮的给妈妈做了个鬼脸,便和儿时的伙伴玩去了……不知不觉到了晚上,我不自觉地望向天空,寻找这颗令人迷恋的星体——月亮。这时月亮正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这时我愣愣地看着它,仿佛它是一面明镜,你我在互相注视。再看那满天的清辉,遍地的水银,真是让我陶醉。“明月当空洒银泄玉,中秋正至喜世悦人。”大概就是在写这时的情景吧!这时大姐姐和小姐姐拿来了月饼,我终于看到了那令我垂涎三尺的月饼,我跑了过去,把每种口味月饼都美美的品尝了一遍,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极了!……吃完了我一边喝着绿茶,一边听着他们兴高采烈的谈话,一边感受着绵绵的爱意与关怀,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这时,我唱了一首“千里共婵娟”得到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互相祝福着。真可谓“歌传万里,祝福彼此频传!”
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祝大家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