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结(实用4篇)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篇一

近年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学校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平台,并促使他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在本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我们目睹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创意和成果。

首先,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智能科技与未来生活”。学生们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各种各样的创新项目。他们使用了各种材料和技术,如机器人、传感器、编程等,来设计和制作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产品。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还让他们对科技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我们注意到,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项目都由一组学生组成,他们共同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实现项目的目标。他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克服困难和挑战。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不仅让他们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还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这次活动还吸引了一些专业人士和行业企业的关注。他们作为评委和观众参与到活动中,对学生们的项目进行评审和点评。这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与专业人士交流和学习,还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总的来说,这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活动。通过参与其中,学生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还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同时,活动还为他们提供了与专业人士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相信这些经历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篇二

近年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学校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平台,并促使他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在本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我们目睹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创意和成果。

首先,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智能科技与未来生活”。学生们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各种各样的创新项目。他们使用了各种材料和技术,如机器人、传感器、编程等,来设计和制作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产品。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还让他们对科技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我们注意到,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项目都由一组学生组成,他们共同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实现项目的目标。他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克服困难和挑战。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不仅让他们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还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这次活动还吸引了一些专业人士和行业企业的关注。他们作为评委和观众参与到活动中,对学生们的项目进行评审和点评。这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与专业人士交流和学习,还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总的来说,这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活动。通过参与其中,学生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还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同时,活动还为他们提供了与专业人士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相信这些经历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篇三

  科技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县教育局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坚持开展科学“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五小活动,培养学生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一、创新机制,提供科技创新保障。

  1、组织保障,建立管理机构。县教育局和学校都成立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科技领导小组下设科技教研组,定期开展科技工作研讨,加强对科技活动相关工作的协调和指导。

  2、内容保障,开展科技活动。各学校坚持开展科技小制作、科技作品展览、科学小实验、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科技知识。

  3、队伍保障,抓好两支队伍。一是抓好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局和学校坚持把骨干教师用到科技教育上,配备了科技总辅导员和科技专兼职教师,采取送出去与在岗自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培训,通过理论讲座、教研活动、外出听课、参观考察等途径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二是校级科技兴趣小组队伍建设。利用兴趣课、活动中心和课余时间,开展科技兴趣活动。

  4、经费保障,保证经费投入。20xx年,县教育局印发了《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奖奖励办法》,设立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每年拿出3万元对积极参与科技实践与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师生进行奖励。

  二、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科技教育。

  一是教育局坚持每学期开展学生科技综合素质检测、学生科技特长展示等活动,让学校的科技教育形成常态化。

  二是各学校根据课程改革方案的规定,建立了能够确保实施“三个板块”(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课程结构的学校管理机构,认真落实了科学课、实验课、综合实践等课程,强化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科技意识。

  三是各学校通过成立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了检验效果,教育局和各学校还定期举办校园科技节,为有科技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三、突出成效,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近年来,我们在科技教育方面做到了思想转轨,把科技教育列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正确评估,建立科技活动建设的激励机制;形成合力,争取社会和家长的积极支持;营造氛围,构建科技教育的良好环境,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有3名学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9名学生撰写的科技小论文获得国家级奖励,136名学生的科学幻想画等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嘉奖,2名教师制作的教具获得国家级奖励,9名学生制作的学具获省级奖,363人次获得县级科技创新奖。在20xx年国际办公软件创新大赛中,县理工中专潘盼同学获湖北省第一名,亚太地区决赛第五名。

  更重要的是,我县中小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感受了科技的力量和魅力,科技意识不断增强,科技兴趣更加浓厚,探索科学的欲望更加强烈。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篇四

  20xx年10月15日 星期三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总结表彰会在长清校区举行。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来生,副校长钟读仁,党委常委、纪委副书记初乐娟,校长助理马先义及党委宣传部、学工部、长清校区办公室、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实验室管理处、研究生学院、团委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专业教师代表、各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以及驻长清各学院、各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学生共计40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山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贾海宁主持。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纪委副书记初乐娟宣读了《关于表彰山东师大2007年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指导教师、科技活动标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副校长钟读仁、校长助理马先义分别为刚刚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的生命科学学院韩管助同学和获得三等奖的教育学院鞠芳同学颁发了证书和奖金。与会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为2007年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指导教师代表和科技活动标兵颁奖。

  党委副书记向来生代表学校党委作重要讲话。他对学校近几年在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方面的经验作法和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推进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

  会上,校团委就近年来学校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情况作了题为《青春在创新中飞扬》的汇报。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洪松、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杨济民、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韩管助分别就学院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感受和本人参加“挑战杯”比赛的体会做了交流发言。会议最后,下发了《山东师范大学第六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实施方案》,标志着山东师范大学第六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正式拉开帷幕。

  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外探究有效性研究课题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一个子课题,重在进行课外科学探究有效性指导的研究,引导学生如何去根据课外的各种条件去开展有效的研究,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我校八名科学教师紧扣课题实验方案,经过一年的实验与探索,完成了预期的阶段实验任务,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现予以反思和总结,以促进该课题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实验的准备阶段

  从20xx年5月到7月,我校根据“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有效性研究”这一总课题,结合我校的实际,论证申报了“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外探究有效性研究课题”,学校成立课题组,对当前科学教学探究活动特别是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结合本校实际,针对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要旨,探讨了相关概念的内涵,拟定了课题实验方案,积极组织科学骨干教师介入“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外探究有效性研究”行列。

  1、确立了课外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内涵

  课外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指在科学探究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教学的评价等方面,遵循发展的有效性原则,在创建一种科学课外滩九务实而高效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老师、家长或是校外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进行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内涵,本课题重点研究了如何指导学生根据课外的各种条件去开展有效的研究,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从而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2、确定了实验的组织形式

  在三至六年级中任意抽出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另外在相应年级的两个班作为对照班。这样八个实验班,八个对照班投入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外探究有效性研究实验。

  3、制定了相关的实验方法

  根据总课题实验方案的精神,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与科学探究及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教学论等文献。

  (2)调查法。对学生课外科学探究的态度、能力、水平进行问卷调查。

  (3)观察法。对学生实行个案跟踪观察。

  (4)实验法。采用准实验方法。

  (5)经验总结法。通过调查、观察、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

  (二)实验的组织

  1、课题组的基础建设按照规定健全。学校设立总课题组,不同年级设立分课题组。大组和小组分设资料员,定期发收实验资料并整理归档。

  2、定期组织活动。每周三下午放学后,课题组带领实验班的课外探究小组成员根据拟定的探究内容进行探究活动。

  3、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课题理论知识。除了利用固定的每周三课题组活动之外,我们还经常组织实验老师学习与客课题有关的理论和相关方案,把握教育改革的信息和律动,及时调整实验策略,把实验向纵深方向推进。同时,实验小组每月对实验情况进行反思和小结,就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汇报,集体讨论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下一步的研究拟定计划。

  二、课题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深入,科学探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科学课堂,科学探究的课外延伸,日益被广大科学教师所重视。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科学老师布置的课外科学探究延伸活动,学生参与率不高,达成度甚至为零,以至课外科学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使得学生乐于参与,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校课题组通过一年的实验探索,我们认为可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抓好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确保课外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一)明确了课外科学探究活动低效的四成因

  为了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首先从问题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课外探究的各种情况,找到了课外科学探究低效的症结。

  成因一:教师本身对课外科学探究活动存在误区。

  一是教师能力上的缺失。目前小学中,担任科学教师的,大多是语、数、外等兼职教师,即便是专职,也是由上述岗位转变过来。这些教师不具备完整的科学教师的素养,很难担负起科学课外延伸的组织活动。二是教师态度上的忽视。基于上述原因担任的广大科学教师,首先往往把科学作为副课,而不够重视,使得学生也忽视科学这门课。其次在布置科学探究的课外延伸活动后,教师忽视了对这个活动过程的指导,习惯地认为既然这个探究活动是课外的,就理所当然是学生自己的课外行为,顺其自然。然而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看,学生的行为有很大的不自觉性,他们的经的,如果教师对学生“科学课外活动探究”不予以指导,不予以鼓励,学生很容易中途而废或者就是不加以理睬。三是教师对后续活动缺乏必要的监督、评价。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坚持教育创新,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是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应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但关键是教育思想的转变。要实现由原来传统的以课内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向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的转变。教育改革的深化要求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消除课内、课外两个“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界墙”。将以课外创新活动为重要内容的创新教育,逐渐纳入到正规教育教学体系中,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方位培养创新精神的氛围、环境、机会。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通过教学计划内的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等过程外,还必须借助课外的各种创新活动加以丰富和深化,使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向多渠道、开放式、规模化发展。这是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切身体验“悟”出来的。因此,大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具有发展学生个性成长的特殊功能,起到与课内教学相辅相成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构建与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相统一的培养框架,结合本校学分制的综合改革和地方性大学的特点,我们把培养大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作为切入点,对其进行了

系统研究,于20xx年1月,提出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课题。其做法是,将新形势下所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纳入该教育体系,并将各项活动进行分类、细化,根据层次、权重赋予不同的教育学分,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制定出相应政策,纳入正常的教学轨道,唤起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二、目前有关高校对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研究实施情况

  大学生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又称“第二课堂”,如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在高校中早已存在。这些活动虽然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多头管理,如科技活动归科研处,社会活动归团委,有关竞赛归教务处等;二是带有突击性,如具有全国、全省性的科技竞赛活动,只是在竞赛前突击一段时间,过后往往无人过问;三是自发性,如学生拿等级证书,只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临时就业的需要,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组织;四是偶然性,如学生发表文学作品、论文等;五是缺乏政策的导向与制约,如不参加这些活动对学生个人并无大的影响。总之是尚处在不系统、不规范的“自发”状态。这种缺乏体系化、规范化的课外活动,只是零敲碎打或是浅尝辄止,长此下去,就会收效甚微,甚至徒有虚名。如果不构建一种体系,不从教学制度上加以保证,就只能使这一活动事倍功半,不能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不能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外创新活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高校也都以记学分、列基金等不同的形式纳入教学计划。如,清华大学以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依托,建立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简称srt)等第二课堂,它的实施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外科技与人文实践活动,完成srt计划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山东大学实行了“科技创新奖”学分,郑州工程学院出台了《在校学生创新学分奖励办法》等,其内容都是学生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成绩的学生,均可申请“创新学分”。大连理工大学实行“大学生科研能力等级认证制度”,强化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扬州大学提出了“读名著”、“听讲座”拿学分等措施。河南省焦作工学院推出了“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规定大学生必须完成的课外科研项目,可以取得相应学分。浙江财经学院在本科生中设立“创新学分”办法,根据这一办法,学生在数学建模、电子设计中获奖,发表文学作品,参与横向课题等,都可以申请“创新学分”。武汉工业学院拿出近10万元,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奖励学生从事课外科技活动。根据我们调研发现,各高校采取的这些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措施,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也存在不足,关键是没有形成完整的课外创新活动教育体系,没有纳入全校性的培养计划。

  三、“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教育体系”的构建

  我们探讨研究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教育体系”,将所有与培养创新人才有关的课外活动均纳入该体系之中,并规定了相应的学分,实行课内教育体系与课外教育体系双学分制,达不到课外教育体系规定的学分的学生,不准予毕业。在分管教学的.校长领导下,以教务处为主,其它有关部门配合,实施统一的领导与管理。

  1、体系的主要内容:

  该体系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着力点,结合我校的专业设置,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以外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主要包括包学科和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科学研究活动、发表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科普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等,美术作品和艺术设计作品竞赛,音乐作品和文艺创作竞赛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行业水平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外语等级证书等。

  2、体系的细化和学分计算办法:

  见附件。

  3、组织领导与方式:

  体系的实施在分管教学副校长领导下,教务处负责具体工作,各学院由教学院长负责该项工作。

  体系的学分主管部门:教务处

  各项活动的主管或承办单位:

  序号 项 目 主管或承办单位

  01 学科竞赛 教务处或经教务处批准由相关学院

  02 科技竞赛 教务处、团委及相关学院

  03 科学研究 教务处及相关学院

  04 社会实践活动 团委及相关学院

  05 体育竞赛 体育学院

  06 艺术类比赛 音乐、美术学院及相关学院

  07 职业技能等级(水平)证书 相关学院

  08 校园文化活动 团委及相关学院

  所有获得课外学分项目,由主管或承办单位提出申请,交教务处审核,经分管校长审核批准,方可实施。

  3、体系的实施办法:

  (1)新生入校后,由学生所在学院到教务处实践教学科领取“课外学分卡”。

  (2)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凭获奖证书、发表论文的报刊杂志、著作、活动的主管单位提供的参加活动的学生名单、有关证件、材料等,由各学院教学部门审核确定应记学分,在课外学分卡上予以记录。

  (3)每年4月份,各学院将累计满 4个课外学分的应届毕业学生课外学习成绩,统一记录在学生学籍总表并随学生成绩归档,准予参加毕业答辩。对不满4个课外学分的应届毕业生,不准予参加毕业答辩。

  (4)教务处每年对应届毕业生课外学分成绩的管理进行检查,对不合格或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毕业答辩资格。

  (5)各类活动项目由活动承办单位制定具体记学分细则,教务处审核后实施。

  (6)新增获得课外学分项目,由承办单位提出申请,交教务处审核,经分管校长审核批准,方可实施。

  4、本体系的保障措施与激励机制:

  我校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按照课内教学计划应完成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学习任务并取得规定的学分(约为180学分)外,还必须认真参加课堂外的素质教育活动,至少取得4个课外素质教育学分方予毕业。同时将课外素质教育学分作为学生选学院(系)、选专业、评优、获得奖学金等的重要依据。对在此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指导教师和学生予以奖励。此外,学校每年拨专项资金68万元用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成立各类社团和协会107个,社团活动涉及到思想教育、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公益活动等方面。促进了课外创新与实践教育活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建各类课外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和实践活动培训专用房屋168平方米;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对大学生全天开放,有利的保证了培养体系的贯彻实施。

  四、实践效果

  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在学校教务处的精心组织下,该体系自20xx年开始实施以来,有力地促进和加强了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学生创新意识和和创新能力的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加强,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择业的竞争力,拓宽了择业渠道,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课外创新与实践能力提高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明显增加。在国际国内发表了大量的科技论文,其中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篇,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并被sci检索;在本校学报的形式发表的科技创新论文共163篇(见附)。

  2、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了好成绩。在指导教师精心指导和参与活动的同学积极努力下,几年来共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省一等奖4项,省二等奖7项。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见附件)。

  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水平逐年提高,共获得省一等奖6项,省二等奖11项。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见附件)。

  4、“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竞赛活动作品,取得了可喜成果,共取得了全国一等奖1项,省特别奖4项,省一等奖5项,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2项,其中,邢美孜同学的参赛作品《竹红菌甲素--一种新型抗生素的抑菌作用研究》获全国一等奖,这是当年我省31所高校48件参赛作品中获得的唯一一项全国一等奖。20xx年邢美孜同学又获得了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见附件)。

  5、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活动。将学生综合设计性试验、研究性、创新性实验;科技开发与制作;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各种形式的创造与社会实践性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等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20xx立项172项,20xx年立项87项,20xx立项134项,共立项293项(见附件)。

  6、各类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到目前已有11538名学生取得《计算机等级技能证书》;1279名经管类同学取得国家级、省级技能证书;167名同学获得文化旅游国家级、省级技能等级证书。467名同学获金工类中级技能等级证书;328人获得建筑类省部级资格证书;200人获得电工类操作技能证书;1028名学生取得《山东理工大学机动车辆驾驶员培训学校》驾驶员执照。1万余人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见附件)。

  7、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绩显著。现有各类社团125个,涉及到思想教育、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公益活动等方面。自20xx年以来,18个服务队、85名学生、10个团总支、先后被省、全国评为“优秀服务队”、“优秀学生”、“优秀活动单位”。25篇调查报告被评为“优秀调查报告”(见附件)。

  8、为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入不同的学术思想,学校每年投入1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文化名人报告,邀请文学、艺术、经济、社会等各届知名人士来校作报告,使广大学生受益匪浅。

  9、先后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签订了“山东省大学生青春创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或共建协议,还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120个,使基地成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必要途径(见附件)。

  实践证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教育体系的实施,为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成为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其科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全面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这一教育体系的实施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意识到知识的匮乏,更加增强了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学校获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高校优秀组织奖”、 连续三年被授予全国、全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单位”、首届中国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相关文章

体育活动总结(优选6篇)

体育活动总结范文1一、基本情况分析:这一学期我教四年级一班的体育活动课,这个班的学生绝大部分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纪律性不强。体育活动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活动总结2012-01-08
体育活动总结(优选6篇)

元宵节主题灯的会活动总结(优质3篇)

【元宵节灯会活动总结一】 红星海一区物业服务中心在这美好佳节即将到来之际,联合社区提前为广大业主带来了一...
活动总结2019-04-04
元宵节主题灯的会活动总结(优质3篇)

5.16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总结(最新6篇)

帮助残疾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通过助残日集中互动的方式,从中总结出经验为更好的帮助和服务残疾人士。2021年第31个全国助残日就要到了,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5.16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总结,欢迎大家阅...
活动总结2012-01-05
5.16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总结(最新6篇)

中秋节促销活动总结【实用3篇】

xx年9月10,市场部就中秋促销活动召开总结会议。会议对中秋促销活动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做出总结分析,并对年底的目标任务做出总体规划。 公司于中秋期间开展的“中秋,王者归来”活动已经结束,公司针对此...
活动总结2015-01-07
中秋节促销活动总结【实用3篇】

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经典6篇)

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总结1暑期的一个多月我很庆幸的成为上海君瑞实业有限公司一员,被贵司录用为销售助理一职,虽然和我现在的专业不搭架,事实做下来我还是收获不少。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来了一次零距离的亲...
活动总结2013-05-02
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经典6篇)

中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总结【推荐3篇】

为了深入开展中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丰富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活。我们学校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南,以三个代表为准绳,以《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为依据...
活动总结2015-04-02
中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总结【推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