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快速阅读的方法总结【推荐3篇】
读书快速阅读的方法总结 篇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阅读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随着书籍数量的增加以及时间的有限,人们需要掌握一些快速阅读的方法来提高阅读效率。下面将总结几种快速阅读的方法。
首先,培养阅读速度是快速阅读的基础。阅读速度的提高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培养。可以通过阅读一些简单易懂的文章来提高阅读速度,例如报纸、杂志等,这些文章通常语言简练,逻辑清晰,适合快速阅读。同时,可以通过参加一些速读培训课程来提高阅读速度,这些课程通常会教授一些快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其次,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快速阅读的技巧包括略读、扫读和跳读等。略读是指快速浏览文章的标题、副标题、段落开头和结尾等,以获取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题。扫读是指快速浏览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关注文章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以获取文章的重点信息。跳读是指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有目的性地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以节省阅读时间。掌握这些技巧可以使阅读更加高效。
此外,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是快速阅读的关键。阅读理解能力是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增加阅读量来实现,多读一些不同领域的文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可以通过做一些阅读理解练习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做一些阅读理解题,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等。
综上所述,阅读快速阅读的方法有很多,但核心是培养阅读速度、掌握阅读技巧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只有掌握这些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并获取更多的知识。
读书快速阅读的方法总结 篇二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时间变得越来越有限,但获取知识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因此,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成为了现代人的一项重要技能。下面将总结几种快速阅读的方法。
首先,提高阅读速度是快速阅读的基础。阅读速度的提高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培养。可以通过阅读一些简单易懂的文章来提高阅读速度,例如报纸、杂志等。这些文章通常语言简练,逻辑清晰,适合快速阅读。同时,可以通过参加一些速读培训课程来提高阅读速度,这些课程会教授一些快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其次,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快速阅读的技巧包括略读、扫读和跳读等。略读是指快速浏览文章的标题、副标题、段落开头和结尾等,以获取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题。扫读是指快速浏览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关注文章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以获取文章的重点信息。跳读是指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有目的性地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以节省阅读时间。掌握这些技巧可以使阅读更加高效。
此外,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是快速阅读的关键。阅读理解能力是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增加阅读量来实现,多读一些不同领域的文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可以通过做一些阅读理解练习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做一些阅读理解题,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等。
综上所述,快速阅读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可以帮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需要培养阅读速度、掌握阅读技巧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只有掌握这些方法,我们才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速阅读,并获取更多的知识。
读书快速阅读的方法总结 篇三
读目录时有一个技巧,就是看目录的时候,你可以把自己假想成这本书的作者,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想象作者会写哪些内容。带着这样的假想再去阅读正文,你的思想会和作者的思想产生有趣的碰撞,对书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读书快速阅读的方法技巧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快速阅读法起源与发展
快速阅读的起源和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①.现代术的起源
快速阅读首先起源于美国,适应20世纪初的“经济巨浪”和“文化巨浪”的冲击,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的形势而产生。当时,出版物猛增,读者若依靠传统阅读法来阅读,便不能不堕入茫茫书海之中,被信息淹没。然而,初期的速读研究进程十分缓慢。后来一次模仿性试验使人们认识到眼睛的瞬间感知能力的巨大潜力,从而,解决了速读的基础问题---- 眼睛具有对文字的高速识别能力。
当时,美国空军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发明了一种叫做速视仪的装置,训练飞行员对飞机的识别能力。他们惊奇地发现,当小得像一个斑点似的飞机图像以1/500秒的速度在屏幕上显现时,经过训练的普通人都可以分辨出来。当阅读学家得到这一信息后,马上意识到,这是对快速阅读有重大意义的成果。他们决定把这一成果应用到快速阅读训练当中,并照猫画虎地使用上述装置和方法。他们也发现:当逐渐缩小字母尺寸和缩短显现时间,直到屏幕上同时显现出四个非常小的字母而显现时间只有1/500秒时,受训者仍可以辨认。这一结果证明,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以在一分钟分辨12万个字母,如果按每个单词平均6个字母来计算,就相当于2万个单词;而美国人的平均阅读速度——每分钟200个单词,只是其1%。可见,人在阅读速度方面的潜力是相当巨大的!
②.在美国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经济、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快速阅读开始进入推广阶段。最初,是举世闻名的哈佛大学开办了第一期快速阅读训练班。在其带动下,这种训练班很快在各地的大、中、小学校中普及,国家和各种基金会纷纷投资,集中一批专家学者专门进行研究和推广,并创办学校,出版专著,设立学位,使这一新学科很快茁壮成长起来。现在,美国有专门研究和传授快速阅读的速读学院,可以为学习者授博士学位,现代化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在快速阅读训练中发挥其作用,使训练的过程更富于趣味性,更多姿多彩,也更易于见成效。
目前,美国80%以上的高等院校都开设有快速阅读课程,许多中小学校都把快速阅读列入教学计划,使学生尽早掌握这种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由此可见,快速阅读这一新兴学科在美国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并已具备了相当高的学术地位。
③.在欧洲的发展
在英国,剑桥大学应用心理研究中心引进了哈佛大学的教学方法,并进行了改进,利用电影胶片的长度来控制银幕上的阅读材料的显现时间,采用电影教学的方式开办成人快速阅读训练班,使这一方法有了新发展,推广的步伐更大些。
在法国,1966年在巴黎成立了国际速读协会,许多学者从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阅读的本质、阅读的心理特点以及阅读效果最优化的问题,用以解决读物设计、阅读指导等具体问题,并设计出各种快速阅读和快速学习的训练程序。同年,《快速阅读课本》被定为教科书向全国发行。到20世纪70年代,快速阅读法在法国成为独立学科,并把它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80年代初,法国在全国的小学校推行“创造性阅读法”,其目的在于利用儿童掌握的文化知识及其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
④.在前苏联的发展
前苏联也是开展快速阅读研究和推广比较早的国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列别利斯撰写了《脑力劳动入门》、波瓦尔宁撰写了《如何读书》、乌斯诺夫撰写了《提高口语和书面语的技巧》等书,呼吁社会各界对快速阅读给予足够的重视。1966年,敖德萨的两名研究人员波斯托洛夫斯基和谢苗诺夫,用他们自己制造的阅读加速器开始试验快速阅读法。1970年,代号“量子—700号”的试验小组的试验表明:经过一定时间训练的人,阅读速度能提高3倍。后来,他们又训练了四五百人,其中大部分学习者的阅读速度提高了两三倍。
此后,快速阅读实验室、快速阅读学校在前苏联各地纷纷建立,他们把普及工作的重点放在中小学,把快速阅读作为正式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取得了丰硕成果。1982年,前苏联在新库兹涅斯克召开了快速阅读法科学实验会议,来自各加盟共和国的200多位科研工作者和教师出席,有60多人在会上做报告或发表演说。这次会议对宣传推广快速阅读和进一步发展有关的理论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⑤.在韩国的发展
欧美国家的速读研究和推广,起步很早,运用了机械、光学、电子等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但是学生的普遍水平只能达到每分钟几千字,极少有人能达到万字以上。把速读训练效果推向每分钟万字以上,并取得大面积优异的教学成果的,是韩国速读专家金龙镇(也译作金涌真)先生。 在韩国,金龙镇把气功的强身健体、开慧益智的功能与快速阅读相结合,使其如虎添翼,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远远超过了欧美。
韩国政府认识到快速阅读法是一项极具价值的成果,在1981年12月颁布的“私设讲习法令”中允许采用速读课程作为教学科目,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速读学院、速读讲习所也得到认可。教育委员会也推荐速读法,使它在许多中小学被列入特别活动。教师一旦取得速读讲师的资格,工资就会提升。而成为专职速读讲师的人,其工资将比原来高出一倍。因此,以中小学教师为首,从事教育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学习快速阅读。
不仅如此,在韩国不论是政界、军警,还是企业界的各种组织,都希望通过快速阅读训练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持有速读讲师证书的军官,除能得到技能徽章外,还能得到特别津贴。所以,传授快速阅读的学校几乎遍布所有城市,仅汉城一地就有几十家。
在韩国,对快速阅读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还有每年一度举行的“最佳速读竞赛大会”。从全国各地预选出来的200名左右选手汇集在汉城,进行竞赛表演,大会由KBS(韩国广播电视)向全国转播实况。竞赛时,根据年龄层次分别制定规则、标准,比赛阅读速度和理解记忆程度。取得1983年冠军的,是一位中学一年级的学生,他六十分钟读完了9本书,共计114万字,对书中的内容理解记忆达60%以上。
⑥.在日本的发展
在日本,快速阅读专家加古德次、芦田献之、田崎仁、佐藤泰正等人,分别从韩国、美国引进快速阅读法,并组织团体,开办学校,出版专门教材和与之配套的录音、录像磁带,进行快速阅读的研究和推广,并培养出每分钟读1万字到2万字的速读能手。
为了推动快速阅读的发展,日本速读协会还制定了类似围棋段位的速读段位,对达到不同阅读速度的选手分别授予一段至四段的称号。快速阅读在日本已经形成潮流。“新日本速读协会”标榜:“提倡快速阅读法是时代潮流”。
快速阅读在中国的发展
①.在台湾的发展
在我国,最早进行快速阅读研究和推广的是台湾省的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学者。1964年,美国速读专家爱利戈在英文版《中国邮报》上发表了题为《速读与你》的文章,引起台湾省各界人士的重视。教育界开始有人研究快速阅读,新闻界有人积极宣传快速阅读,出版界开始出版介
绍快速阅读的书籍,还有人到美国进口了一批“速读机”用于快速阅读训练。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王梦石先生和他的王氏速读出版社。王梦石毕业于“中国文化学院中文系”,师从速读专家鄢慕荣研究汉文快速阅读。当鄢慕荣于1967年去世后,王梦石继承了他的体系,继续研究和推广快速阅读,创立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和体系,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速读人才,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其学员总数已逾10万人。他还创办了王氏速读出版社,已出版了10多种针对不同对象的速读教材,其中除了他自己的著作外,还有他的老师鄢慕荣撰写的《速读自练法》和他的学生刘振鲲撰写的《如何激发您的速读潜力》也很有影响。他还研制了用于速读训练的目力训练机。
台北师专附小的校长谭达士女士于1968年开始研究和推广快速阅读,著有《速读教学》一书,并在自己的学校进行了大面积的教学实验。她的实践证明:经过训练,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可达每分钟300~400字,中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可达每分钟1,000字左右,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可达每分钟2,000字左右,最快的每分钟可达8,000字左右。在台湾省速读教学观摩会上,该校以36个班的规模进行公开演示教学,证实了大面积推广和普及快速阅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是不可低估的。
②.在国内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阅读在我国也逐渐开展起来,研究、推广的成果越来越显著,这一新兴学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快速阅读在中国的探索与研究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王学贤、程汉杰等这些研究者在开始时独立埋头钻研,参阅国外有关理论,各自开发适合中国汉字快速阅读的的方法,并都取得一定成效。
1981年,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指出:“现在具备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能力,已经不是神童才子的事,而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阅读能力。”
1982年,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同青年干部谈话时指出:“我认为,应该培养快读的能力和习惯。有许多书是可以快读的,快读的能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整体阅读法-常用的快速阅读方法推荐
整体法是一种按照一定的程序对文章从整体上加以快速理解的。 这种程序是根据文体的特点并结合阅读目的而设计的一套阅读步骤运用整体阅读法,可以有步骤的对信息进行筛选。整体阅读法的程序就是筛选有用信息的程序。就 好比是带着索书单去书库取书,根据索书单上的书名,号码就能够从排列有序的众多图书中准确而迅速的找到所需要的图书。运用整体阅读法,就能使阅读的过程变 的井然有序,大大的提高阅读的效率。
整体阅读法的阅读程序有两种类型:固定程序和变式程序
固定程序是各类材料的通用程序。读一篇文章的程序,包括以下项目:
(1)文章(或书)的标题
(2)作者
(3)出处及出版时间
(4)文章的基本内容
(5)文章所涉及的基本事实
(6)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和有争议之处(包括自己的不同见解)
(7)文章中的新思想和读后的启示
变式程序是固定程序的变化形式,是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特点需要,针对某一具体文体而设计的阅读步骤。
以下是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采用的三种变式程序
一 记叙文
1.文章标题
2.体裁(根据记叙文特点快速阅读)
3.划分段落与概括段意
划分段落
(1)依据时间划分
(2)依据事件划分
(3)依据场所划分
(4)依据人物划分
概括段意
(1)串联法
(2)缩句法
(3)摘句法
(4)取主法
(5)连接关键词语法
(6)归纳法
4.文章的主要内容
(1)审题
(2)连接各段段意
(3)分析重点句,段
(4)概括问题
5.文章的中心思想
(1)找文章的中心句
(2)注意议论抒情部分
(3)分析事件和情节
6.评价
(1)表达方面
(2)思想内容方面
二 说明文
1.文章标题
2.体裁(根据说明文特点快速阅读)
3.划分段落与概括段意
划分段落
(1)依据时间划分
(2)依据空间划分
(3)依据事物性质类别划分
(4)依据所讲问题步骤划分
概括段意
(1)找段落中心句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文章的主要内容
(1)综合各段段意
(2)连接重点词句
5.文章的中心思想
(1)找文章的中心句
(2)归纳文章要点
6.评价
(1)知识内容方面
(2)语言方面
三 议论文
1.文章标题
2.体裁(根据议论文特点快速阅读)
3.划分段落与概括段意
划分段落:依据序论,本轮,结论来划分
概括段意
(1)找文章的中心句
(2)概括内容
(3)综合自然段段意
4.文章的主要内容
(1)审题
(2)连接各段段意
(3)连接重点句,段
5.文章的中心思想(找中心论点)
(1)看标题
(2)概括段意
(3)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4)分析论证方法,方式
6.评价
(1)语言方面
(2)思想内容方面
要掌握整体阅读法,上述的练习秩序是十分有效的。这种阅读法的实质,就是只吸收整体阅读法各个项目所需求的信息。通过不断的练习,形成一种定势,然后把这种读法固定下去。
运用整体阅读法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熟记所用的阅读程序 。如果记不清楚,可将它抄在纸上,对照阅读。
(2)按照编成的序号阅读。完成了前一个项目能进入后一个项目。阅读时,不能随意改换每一步的阅读目的。
(3)每完成一个项目,均要与程序规定的阅读要求进行对照检查
(4)整体阅读法是快速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原则上只读一遍就要逐项完成程序规定的内容。一般不必重复读,实践证明,在采用整体阅读法时,可以形成一种新 的阅读习惯。按照整体阅读法的步骤有目的的进行反复训练,逐步达到只读一遍就能深入理解和真正掌握所读材料的境界。
快速阅读训练入门-理解阅读法
理解阅读法
(一)什么是理解阅读法
所谓理解阅读法,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寻找关键词、分析语义群和确定意图这三个步骤而达到掌握各段大意、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后形成整体概念的阅读方法。
理解阅读法的好处是压缩了文字数量,并能提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质量。
理解阅读法的理论依据是:在一般的文章中总会有一定比例的水分,而大脑又恰恰具有选择和压缩信息的功能,因此,在阅读时一般只需通过找重点、作判断和采用回忆思考等方法,就能达到去粗取精,掌握文章内容精华之目的。
理解阅读法还有实践依据,即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的三种方法:
(1)寻找重点内容法所谓重点内容是指某些“点”而言,这些“点”的文字在全部文章中虽然占的比例不大,但是却具有很大的思想容量。理解的目的是为了抓住全文的基本思想,而关键用语和某些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则最能反映出文章的基本思想。因此,这些词语和句子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重点内容(即“点”)。理解时,我们往往把文章的内容归结成为简短的、逻辑性强的几条提纲,然后再把这些反映各层次中心内容的提纲联系起来,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有一定逻辑联系的思想。而寻找重点内容法,在寻找重点内容及重点内容相互联系的过程中,也就对文章进行了加工和提炼,这就是理解过程。理解阅读法就是根据这种办法制订出来的。
(2)判断法(或曰预测法、猜测法)
内行的读者有时只看段落中的几个句子,就能猜出整段或整页的意思,这是因为他采取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判断法。这种方法与“寻找重点内容法”有些相似,不同处只在于它无需逐段逐层地寻找重点词句,只需根据经验,迅速抓住一条明晰的线索,然后“顺流而下”,即能抓住文章的中心和主要内容。不过,运用这种方法,要具有丰富的阅读经验才行。
(3)追忆法
为了便于理解下文或全文内容,对读过的文章作一番回忆,这就是追忆法。这种方法往往用于比较重要的文章或比较重要的段落。当阅读者读过某一段或几段文字后,觉得有必要加深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下文时,便可用此法。但需注意,不可频频使用。否则,阅读速度会受到影响。
上述三种方法是很多人经常采用的阅读方法。如果对这三种方法加以综合运用,就能取得很好的阅读效果。在快速阅读的情况下,理解具有它的迅速性、紧迫性,因此,利用上述方法进行阅读对锻炼思维的敏捷性也极有益处。
(二)理解阅读法的训练要求
在快速阅读中,人们不可能也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记住读过的内容,只需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维程序对接收的信息迅速地进行重新编码就能领悟文章意义。我们可以把重新编码的过程,视为寻求“精华”和形成“要点”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由这个图形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种方法的实质是“提炼”,而提炼又必须依据信息。因此,如何提炼信息就成了掌握这种阅读法的关键。
(1)找出关键词。即读第一遍时把关键词找出来。训练初期,可以用笔把关键词勾画出来。
(2)确定判断。即把画出的关键词,重新进行编码,形成自己的判断。
(3)理解意图。读过全文后,根据已形成的判断,迅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归纳出中心思想。在理解阅读法的运用还不熟练的时候,可按上述三点要求分步训练。待到熟练后,再将三步合为一步,即同时进行找关键词、确定判断、理解意图的工作。三项要求中,找准关键词是最重要的,它是前提和基础,所以应重点进行训练(详见37页)。
(三)运用理解阅读法示例
下面是一篇文章里的三个片断:人们没有理由不把我们这个时代叫做统计时代。“统计学”这个词的含义深广。统计学是一种搜集数字的方法,通过它可以把采用一定方式所得到的数字和能够说明某种现象的数字集中起来;它又是一门专门的社会经济科学;它还是在社会科学界和自然科学界广泛应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新闻记者如果离开了统计学,对许多题目就无法报道。例如,有关人口问题的所有文章无一不是依靠统计学。报道人口问题的文章之所以相当少,是因为许多新闻记者缺乏统计知识,不懂得对这个问题应当从何下手。
读者们常常对数字概念不甚了解。有个例子充分说明了问题。谁能没有听到和亲自用过“平均寿命”这个词呢?大多数读者以为,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个时期的平均死亡年龄。但是,这个词的真正概念却应当是:某一年所生的人的平均寿命。根据这种情况,这一代人的死亡率,也就是这一年出生的人的死亡率。这样说来,这个数字是确切的,又是假定的。
这三段文字中都有一些关键性词语,准确迅速地找出它们,是确定判断和理解意图的关键。下面按理解阅读训练的三个步骤列出参考答案(见下页图表)。
(四)理解阅读法单项练习
(1)找关键词练习。选定一篇较短的文章按要求进行阅读。步骤:
①找出关键词(用笔画出);
②自读关键词;
③重新编码,形成判断,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文意(划分小组,互相检查);
段落 关键词 判断 意图(中心)
一 统计学、搜集数字的方法,科学,科学方法 统计学是搜集数字的方法,统计学是科学,统计学是科学方法 统计学是一种科学和方法。
二 新闻记者,报道人口问题,缺乏统计知识 许多新闻记者不会搞统计 新闻记者如果离开了统计学,对许多问题就无法报道。
三 平均寿命,平均死亡年龄,某一年所生,死亡率,确切的,假定的。 平均寿命是某一年出生的人的平均寿命;死亡率是指这一年出生的人的死亡率 “平均寿命”是个计算数字,也是个假定数字。
④写出文章核心内容(中心意思,主要事实,基本观点或情节等)。图示:
全文
关键词
判断
核心
初期训练时,可将重点放在第一、二项。三、四两项只要基本正确即可。如不具备集体训练的条件,也可自己单独练习。
(2)猜读(判断法)练习。这种练习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步骤:①把每行后三字盖住(按每行25字左右计)进行猜读(图①),理出各段段意以及全篇文意。按“固定程序阅读法”的七项内容(参看第二章第27页)写出笔记。②把每行前三字和后三字盖住进行猜读(图②),理出每段段意以及全篇文意,按“固定程序阅读法”的七项内容写出笔记。③根据自己能力,再增加盖住字数并猜读(图③),然后理出每段段意和全篇文意,按“固定程序阅读法”的七项内容写出笔记。三次训练应选取不同的文章,文章不要太长。
进行猜读训练,不可急于求成,初期应严格按照以上程序进行。基本掌握这种方法后,可视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加盖字数的多少。在选择阅读文章上,也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一个阶段的练习后,可用下列公式检验自己的进步情况:
判断准确率=(每行盖住字数/每行总字数)×(全文猜对字数/全文盖住字数)
应当指出,猜读练习只是一种辅助性手段,应与其它方法配合起来使用。
读书快速阅读的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