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南征》原文鉴赏(推荐3篇)
杜甫《南征》原文鉴赏 篇一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深受后人喜爱和尊敬。其中一首著名的诗作是《南征》,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南征的场景,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下面我们来一起鉴赏一下《南征》这首诗的原文。
《南征》原文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行只为别君去,
此别何时复何年?
远山一带隔湘水,
春色几番重叠看。
杜甫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将南征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首先,诗的开头就给人一种壮丽的景象,他身处在白帝山上,周围云彩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接着,他叙述了自己千里迢迢南征的情景,形容了他一日之间就返回了江陵,展现了他的身手和决心。接下来,他描绘了两岸的猿声不断,给人一种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最后,他描述了自己乘船过万重山,给人一种壮观和豪迈的感觉。
除了描绘场景外,杜甫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他说这次南征只是为了和君主分别,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他的心思都放在了国家和人民身上,这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深情厚意。他还表达了对湘水两岸山川的喜爱,对春天的向往,给人一种温暖和美好的感觉。
总的来说,杜甫的《南征》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作,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南征的场景,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深情厚意。他的诗语简练而有力,给人一种壮美和豪迈的感觉。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的才华,更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爱国情怀。
杜甫《南征》原文鉴赏 篇二
杜甫是唐代文学史上的巨人,他的诗作广为传诵,其中一首著名的作品是《南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深地打动了后人。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南征》这首诗的原文。
《南征》原文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行只为别君去,
此别何时复何年?
远山一带隔湘水,
春色几番重叠看。
这首诗以杜甫南征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
诗的开头,诗人朝辞白帝彩云间,给人一种壮丽而神秘的感觉。白帝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山,诗人在这里的离别,显得格外庄重和悲壮。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情景,展现了他的身手和决心。这种壮丽的场景给人一种豪迈和豁达的感觉。
随后,诗人描绘了两岸猿声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景象。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行程的艰辛。猿声不住,意味着行程的漫长和辛苦。轻舟已过万重山,展现了诗人的勇敢和决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君主的别离之情,表示此行只是为了别君去。这表明诗人的行动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他的心思都放在了国家和人民身上。
总结来说,杜甫的《南征》是一首表达对国家和人民深情厚意的诗作。他通过描绘南征的场景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示了自己的壮志和爱国情怀。他的诗语简练而有力,给人一种壮美和豪迈的感觉。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的才华,更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爱国情怀。
杜甫《南征》原文鉴赏 篇三
这首诗既是杜甫晚年悲苦生活和忧国优民思想的体现,又是诗人对自己的诗作充满自信和自负的自我鉴定。
南征
唐代: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桃花汛涨平了湘江两岸,飘忽如云的白帆驶过枫林。
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如今又漂泊远方一路上泪洒衣襟。
当此年老多病乘丹南行的时候,一颗向北的心啊永念皇恩。
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
注释
桃花水:桃花盛开时节江河涨水。又名‘“桃花汛”。《岁时广记》载:“黄河水,二月三月名桃花水。”
云帆:白帆。
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
适远:到远方去。沾襟:浸湿衣襟,指伤心落泪。
君恩:指唐代宗之恩。代宗曾对杜甫两次授官(补京兆功曹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君,指唐代宗。
百年:人的一生,一辈子。
赏析
这首诗既是杜甫晚年悲苦生活和忧国优民思想的体现,又是诗人对自己的诗作充满自信和自负的自我鉴定。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是写诗人南征途中所见的秀丽风光。这里“桃花水”对“枫树林”,为借对。春天,春水奔流,桃花夹岸,极目远眺,风帆如方阵一般,而枫树也已成林,这是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
“偷生长避地,适达更沾襟。”表现诗人晚年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的悲辛生活。为了苟全性命,诗人常常是今天在这里,明天又在那里,四处逃难,而今又要远去衡湘,使诗人泪满衣襟。杜甫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深化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诗一起首就描写了绮丽的景色,按理说看到这样好的景色本该分外愉悦才是。但是由于乱离漂泊,又想到自己老病跋跄,面对美景,诗人反而潸然泪下了。
“老病南征口,君恩北望心。”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诗人老了,病了,照理应该还乡才是,而现在却更往南走,可悲。尽管如此,诗人报国热情不减,心一刻也未尝忘怀朝廷。杜甫在成都时,代宗曾召他赴京兆功曹,杜甫没接受,后因严武表荐,授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他对代宗还是有着一定好感,存有一线希望的。这里“南征日”对“北望心”,为流水对,且前后两句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更加衬托出了诗人一生奔波无定,但一心报国的思想情怀。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正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思想及悲剧命运的总结。诗人一生抱负远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而仕途坎坷,个中甘苦,只有自己一人独享,而纵然有绝世才华,却未见有一个能理解他的知音。在当时社会里,文章上的知音,也就是事业上的援手。这两句感慨很深,很大,自视也很高。不能不使杜甫伤感:对于同时代的人诗人或较有成就的诗人,他本着“乐道人之善”的态度儿乎都评论到,全都给以相应的评价,他成了他们的知音。然而很少有人谈论到他的诗,他自己也没有知音。天宝末,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高适、岑参、薛据等还有一些实在不高明的作家都入了选,独杜甫“名落孙山”。但杜甫并不急于求人知,也并不因此而丧失了自己的自信:他知道将来总会有他的知音的。但这不能不说是杜甫一生的悲剧。三、四两联,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
诗以明媚的自然春景开头,但由于诗人晚年浪迹天涯,光景无多,前途渺茫,只得作诗自苦,慨叹当时没有知己,这样就使前面所描写的欢快、轻松的气氛消逝的无影无踪。这样对照写来,景与情似乎极不相称,但却显得深刻悲痛,更具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是诗,是唐代宗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去往长沙时所作。诗人此行是想要到衡州投靠老友韦之晋。船开之后,诗人深感自己贫病的境遇,还朝和归乡都没有希望,于是赋此诗以遣怀。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后世影响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甫的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运用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轶事典故——愤斥皇亲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百首》的诗作,亦即题为《丽人行》的七言长篇古诗。该诗由于把杨家那炙手可热的奢侈生活作了大胆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成为一首名副其实的“史诗”;而人们还从中概括出一个成语“炙手可热”,用来表明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的那一号货色。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