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优秀6篇】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 细胞膜:由脂质双层构成,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2. 细胞的功能

- 营养摄取: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

- 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产生ATP。

- 分泌作用:合成和分泌物质。

- 运动作用:细胞骨架帮助细胞进行运动。

- 感受刺激:细胞膜上的受体感受外界刺激。

二、生物大分子

1. 蛋白质

- 组成:由氨基酸经脱水缩合而成。

- 功能:构成细胞结构、参与酶反应、调节免疫系统等。

2. 糖类

- 组成:由单糖分子组成,如葡萄糖、果糖等。

- 功能:提供能量、构成细胞壁、参与免疫反应等。

3. 脂类

- 组成: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 功能:储存能量、构成细胞膜、保护内脏器官等。

4. 核酸

- 组成:由核苷酸组成,如DNA和RNA。

- 功能: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三、细胞的代谢

1. 光合作用

- 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有机物质和释放氧气。

- 过程:光合色素吸收光能,通过光合电子传递链产生ATP和NADPH,再通过碳固定产生葡萄糖。

2. 呼吸作用

- 作用: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 过程:糖类经过糖酵解产生少量ATP,再经过细胞呼吸产生更多ATP。

四、遗传与进化

1.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和独立性定律。

- 染色体理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 DNA的结构和复制

- 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

- 复制过程:DNA解旋、互补配对、合成新链。

五、生物多样性

1. 物种概念与分类

- 物种:具有相同形态特征和能够交配繁殖的个体群。

- 分类:按照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

2. 进化理论

- 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种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逐渐进化。

- 进化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生物地理学等。

六、生态学基础

1. 生态系统与生态位

-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整体。

- 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

2. 生态因子与生态适应

- 生态因子: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水分等。

- 生态适应:物种对生态因子的适应和调节。

以上是高一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归纳,对于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细胞的代谢、遗传与进化、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学基础等方面的内容有所帮助。这些知识点是生物学的基础,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篇三

  【生物学习方法】

  1.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

  从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的目标,是生物教学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教学过程中,讲授新课之前,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抓住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对旧知识加以概括,提出即将研究的问题,这样既促进了旧知识的巩固,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任务和重点,而且也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产生积极寻找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给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如在讲“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节时,通过复习茎的结构以及韧皮部、木质部的构成导入新课,为学习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作铺垫。

  2.利用直观演示,让学生从观察实物和教具的方式导入新课。

  采用直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教师若在教学中运用实物、标本、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通过视觉心领神会,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讲授骨的结构时,先发给学生纵剖的长骨,让学生观察,在观察时,教师提出观察的重点,提出思考的问题:骨端和骨中部的结构是否一样?长骨骨质的外面有什么样的结构?这种结构存在的部位如何?骨髓腔中有些什么物质?这种导入方法,在让学生观察实物的过程中,既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又突出了重点,很自然地为讲解新课《长骨结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教材中把强化实验、通过实验手段探索知识,培养能力提到重要位置。新教材中的实验探索穿插在正式课文之中,是课本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探索规律。既长了知识,又学到了技能。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既动脑又动手,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上“根对水分的吸收”时,就运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引入新课,在课前让学生自己用萝卜进行实验,上课时让学生讲述自己观察的现象,并说明两个萝卜条为什么一个更加硬挺,另一个却软缩了。利用这一实验,就很容易引入新课“根对水分的吸收”。

  4.从生产实验和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出发导入新课,启发学生懂得学习积极性。

  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自身的生理现象导入新课,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到“叶片的结构”时,把学生带到室外去,叫他们轻摇小树,注意观察叶子的下落情况,重复几次后,把他们带回教室,问小学生“叶片下落时,是正面向下,还是反面向下?”学生齐声答“正面”。教师问,这是为什么呢?稍停后,接着说,这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叶片的结构”有关,就这样很自然地转入新课。再如讲授心脏和血管的生理功能时就要讲到心率、心动

周期等有关知识,就可以从实际问题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用右手手指轻按左手腕桡骨头尺侧,摸到脉搏后,说明这是桡动脉,它的搏动和心脏的跳动是一致的。让学生数一数自己脉搏跳动的次数,半分钟后停止,统计每分钟80次的人数,每分钟70—79次的人数,60—69次的人数,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大家都静坐在教室里,而每个人的脉搏次数却不完全相同呢?心脏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停的跳动为什么不会疲劳呢?……从而导入新课。再如讲述“植物的营养繁殖”,通过了解不少学生对果树嫁接有一点感性知识,据此可以设问:“要使一棵苹果树上既结出国光苹果,又结出富士苹果两种果实,应采取什么方法?”学生顿时情绪激昂,跃跃欲试,齐答“嫁接!”接着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对此回答不上来,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篇四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

  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

  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三、细胞种类: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

  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

  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

  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

  霉菌、粘菌)等。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篇五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①是具有半透膜

  ②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

  蔗糖溶液、变小、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

  清水、逐渐恢复原来大小、恢复原位、基本不变

  1、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

  (2)具有细胞壁

  (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2、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1、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

  对物质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2、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二、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

  (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

  (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篇六

  一、探索历程(略,见P65-67)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糖蛋白(糖被)

  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作用: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

  一、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二、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方向、载体、能量、举例

  自由扩散、高→低、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维生素等

  协助扩散、高→低、需要、不需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低→高、需要、需要、氨基酸、K+、Na+、Ca+等离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

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述论的知识点归纳(推荐3篇)

一战使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战后出现经济繁荣。美国妄图支配世界事务,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并操纵巴黎和会。由于在欧洲获利不多,特别是国联问题上逊色于英、法诸国,美国竭力巩固它在拉美的殖民利益,积极在亚太包括中...
高中资料2018-04-07
高三历史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述论的知识点归纳(推荐3篇)

高中生物学考复习资料【优选5篇】

导语: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不同。高中生物学考复习资料一、发展简史1、著作:贾思勰《齐民要素》 农书、李时珍《本草纲目》 药书、达尔文《物种起源》进化论2、显微镜发明:生物研究进入...
高中资料2014-02-07
高中生物学考复习资料【优选5篇】

初一考试反思(优选3篇)

引导语:反思能使人认识事情的本质,从错误的认识中醒悟过来;反思能使人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使人不断改正。小编整理了以下2017高中期末考试反思,供大家参考: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升中的第一次考试就在...
高中资料2013-03-03
初一考试反思(优选3篇)

对化学工程毕业生教改分析(精选3篇)

1毕业生调查结果 1.1在校期间状况回顾 1.2工作后能力自评 学校的专业与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锻炼的好坏直接反映在学生工作后的各方面能力上,因此从工作适应能力等11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1.3教学...
高中资料2014-03-05
对化学工程毕业生教改分析(精选3篇)

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简章(精简3篇)

导读: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自主招生简章已经公布,学校2017年继续面向全国,通过多元考核,综合评价,择优选拔具有学科兴趣、特长基础及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网上报名时间为3月17日至3月27日。具...
高中资料2018-03-05
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简章(精简3篇)

高中物理课件(精彩3篇)

物理学是一种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的是物质,在时空中物质的运动,和所有相关概念,包括能量和作用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物理课件,欢迎阅读。一、知识目标1、知道三相交变电流是如何产生的.了解三相交变电流是三...
高中资料2018-01-07
高中物理课件(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