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同步练习答案【精彩3篇】
初中数学同步练习答案 篇一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做练习题,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不知道怎么解答。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中数学同步练习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代数题目:
已知 a + b = 9,a - b = 3,求 a 和 b 的值。
解答:我们可以通过联立方程的方式来求解这个题目。将两个方程相加,得到 a + b + a - b = 9 + 3,化简得 2a = 12,再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2,得到 a = 6。将 a 的值代入其中一个方程,得到 6 + b = 9,化简得 b = 3。所以,a 的值为 6,b 的值为 3。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几何题目:
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5cm,点 E 是边 AB 的中点,连接 DE 并延长到 F,求 DF 的长度。
解答: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知 DE 的长度为正方形边长的一半,即 5/2 = 2.5cm。由于 DE 和 DF 是平行线,所以三角形 DEF 和三角形 DBC 是相似的。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DF/DB = DE/DC,即 DF/5 = 2.5/5。化简得 DF = 1.25cm。所以,DF 的长度为 1.25cm。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个概率题目:
已知一副扑克牌,从中随机抽取一张牌,求抽到黑桃的概率。
解答:一副扑克牌共有 52 张牌,其中有 13 张黑桃牌。所以,抽到黑桃的概率为 13/52,即 1/4。
通过以上的例题,我们可以看到,在解答数学题目时,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通过理解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我们就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够对初中数学同步练习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一些帮助和指导。不断地练习和探索,相信大家的数学能力会不断提高,取得好成绩。加油!
初中数学同步练习答案 篇二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练习题是巩固和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可以熟练掌握各种解题方法,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中数学同步练习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代数题目:
已知(x+2)(x-3)=0,求 x 的值。
解答:根据零乘法,当一个数的因数中有0时,结果一定为0。所以,可以得到两个方程:x+2=0 和 x-3=0。解这两个方程,可以得到 x=-2 和 x=3。所以,x 的值可以是 -2 或者 3。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几何题目:
已知直角三角形 ABC,∠ACB=90°,AB=5cm,BC=12cm,求 AC 的长度。
解答: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所以,可以得到 AB2+BC2=AC2。代入已知的数值,可以得到 52+122=AC2,化简得 25+144=AC2,即 169=AC2。开方得 AC=13。所以,AC 的长度为 13cm。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个概率题目:
已知一副扑克牌,从中随机抽取一张牌,求抽到红桃的概率。
解答:一副扑克牌共有 52 张牌,其中有 13 张红桃牌。所以,抽到红桃的概率为 13/52,即 1/4。
通过以上的例题,我们可以看到,在解答数学题目时,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通过理解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我们就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够对初中数学同步练习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一些帮助和指导。相信只要大家坚持不懈地练习,就一定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加油!
初中数学同步练习答案 篇三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中数学同步练习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同步练习答案(苏教版)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一、1.D 2. A 3. A
二、1. x = - 6 2. 2x-15=25 3. x =3(12-x)
三、1.解:设生产运营用水x亿立方米,则居民家庭用水(5.8-x)亿立方米,可列方程为:
5.8-x=3x+0.6
2.解:设苹果买了x千克, 则可列方程为: 4x+3(5-x)=17
3.解:设原来课外数学小组的人数为x,则可列方程为: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一、1. D 2. C 3.A
二、1.x=-3,x= 2.10 3. x=5
三、1. x=7 2. x=4 3. x= 4. x= 5. x=3 6. y=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一、1. B 2. D 3. A
二、1.x=-5,y=3 2. 3. -3
三、1. (1)x= (2)x=-2 (3)x= (4) x=-4 (5)x = (6)x=-2
2. (1)设初一(2)班乒乓球小组共有x人, 得:9x-5=8x+2. 解得:x=7 (2)48人
3. (1)x=-7 (2)x=-3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三)
一、1. C 2. D 3. B 4. B
二、1. 1 2. 3. 10
三、1. (1) x=3 (2) x=7 (3)x=–1 (4)x= (5) x=4 (6) x=
2. 3( x-2) -4(x- )=4 解得 x=-3 3. 3元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四)
一、1. B 2.B 3. D
二、1. 5 2. , 3. 4. 15
三、1. (1)y = (2)y =6 (3) (4)x=
2. 由方程3(5x-6)=3-20x 解得x= ,把x= 代入方程a- x=2a+10x,得a =-8.
∴ 当a=-8时,方程3(5x-6)=3-20x与方程a- x=2a+10x有相同的解.
3. 解得:x=9
人教版初二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答案
1.答案:B
2.解析:∠α=30°+45°=75°.
答案:D
3.解析:延长线段CD到M,根据对顶角相等可知∠CDF=∠EDM.又因为AB∥CD,所以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知∠EDM=∠EAB=45°,所以∠CDF=45°.
答案:B
4. 解析:∵CD∥AB,∴∠EAB=∠2=80°.
∵∠ 1=∠E+∠EAB=120°,
∴∠E=40°,故选A.
答案:A
5.答案:B
6.答案:D
7. 答案:D
8. 答案:D
9.解析:根据四个选项的描述,画图如下,从而直接由图确定答案.
答案:①②④
10.答案: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或相等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11.答案:40°
12.答案:112.5°
13.解:(1)如果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是真命题;
(2)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组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是真命题;
(3)如果两条直线不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是假命题,如图中长方体的棱a,b所在的直线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14. 解:平行.理由如下:∵∠ABC=∠ACB,
BD平分∠ABC,CE平分∠ACB,
∴∠DBC=∠ECB.∵∠DBF=∠F,
∴∠ECB=∠F.∴EC与DF平行.
15.证明:∵CE平分∠ACD(已知),
∴∠1=∠2(角平分线的定义).
∵∠BAC>∠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BAC >∠2(等量代换).∵∠2>∠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BAC>∠B(不等式的性质).
16.证明:如 图④,设AD与BE交于O点,CE与AD交于P点,则有∠EOP=∠B+∠D,∠OPE=∠A+∠C(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EOP+∠OPE+∠E=180°(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A+∠B+∠C+∠D+∠E=180°.
如果点B移动到AC上(如图⑤)或AC的另一侧(如图⑥)时,∠EOP,∠OPE仍然分别是△BOD,△APC的外角,所以可与图④类似地证明,结论仍然成立.
17.解:(1)∠3=∠1+∠2;
证明 :证法一:过点P作CP∥l1(点C在点P的左边),如图①,则有∠1=∠MPC .
图①
∵CP∥l1,l1∥l2,∴CP∥l2,
∴∠2=∠NPC.
∴∠3=∠MPC+∠NPC=∠1+∠2,即∠3=∠1+∠2.
证法二:延长NP交l1于点D,如图②.
图②
∵l1∥l2,
∴∠2=∠MDP.
又∵∠3=∠1+∠MDP,
∴∠3=∠1+∠2.
(2)当点P在直线l1上方时, 有∠3=∠2-∠1;当点P在直线l2下方时,有∠3=∠1-∠2.
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青岛版
【1.1相似多边形答案】
1、21
2、1.2,14.4
3、C
4、A
5、CD=3,AB=6,B′C′=3,
∠B=70°,∠D′=118°
6、(1)AB=32,CD=33;
(2)88°.
7、不相似,设新矩形的长、宽分别为a+2x,b+2x,
(1)a+2xa-b+2xb=2(b-a)xab,
∵a>b,x>0,
∴a+2xa≠b+2xb;
(2)a+2xb-b+2xa=(a-b)(a+b+2x)ab≠0,
∴a+2xb≠b+2xa,
由(1)(2)可知,这两个矩形的边长对应不成比例,所以这两个矩形不相似.
【1.2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1课时答案】
1、DE∶EC,基本事实9
2、AE=5,基本事实9的推论
3、A
4、A
5、5/2,5/3
6、1:2
7、AO/AD=2(n+1)+1,
理由是:
∵AE/AC=1n+1,设AE=x,则AC=(n+1)x,EC=nx,过D作DF∥BE交AC于点F,
∵D为BC的中点,
∴EF=FC,
∴EF=nx/2.
∵△AOE∽△ADF,
∴AO/AD=AE/AF=2n+2=2
(n+1)+1.【1.2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2课时答案】
1、∠ADC=∠ACB或∠ACD=∠B
2、∠C=∠E或∠B=∠D
3-5BCC
6、△ABC∽△AFG.
7、△ADE∽△ABC,△ADE∽△CBD,△CBD∽△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