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篇一
主题:文化交流与融合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 掌握古代丝绸之路的线路和交通工具;
3. 了解古代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古代丝绸之路的线路和交通工具;
3. 了解丝绸之路对于文化交流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分析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2. 思考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
教学准备:
1. 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于古代丝绸之路的思考。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解释丝绸之路的定义和起源;
2. 介绍丝绸之路的线路和交通工具;
3. 阐述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步骤三:讨论与互动(20分钟)
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并准备展示自己的观点;
2. 展示与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和交流。
步骤四:归纳总结(10分钟)
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互动,归纳总结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并解释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
步骤五:拓展延伸(10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现代变迁和对当代世界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现代价值和重要性。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作文,包括起源、线路、交通工具和对文化交流的影响等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篇二
主题:现代化进程与历史遗产保护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
2. 掌握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遗产保护措施;
3. 了解现代化进程对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
2. 掌握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遗产保护措施;
3. 分析现代化进程对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思考现代化进程对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利与弊;
2. 分析中国近代以来历史遗产保护的成就和不足。
教学准备:
1. 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对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关注。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解释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
2. 介绍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遗产保护措施;
3. 阐述现代化进程对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影响。
步骤三:讨论与互动(20分钟)
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现代化进程对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利与弊,并准备展示自己的观点;
2. 展示与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和交流。
步骤四:归纳总结(10分钟)
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互动,归纳总结中国近代以来历史遗产保护的成就和不足,并解释现代化进程对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影响。
步骤五:拓展延伸(10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近代以来历史遗产保护的现状和对当代社会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历史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现代价值。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现代化进程与历史遗产保护的作文,包括现代化进程对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影响以及自己的观点等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篇三
西方的历史学开始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在《历史》(又名《希波战争史》)一书中记录了希腊与波斯之间的希波战争,历史从此自神话和文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2020,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一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掌握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作用
3、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教学难点 :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简述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内容及其意义。
2.简述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及其意义。
3.说说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设问导读:
(一)希波战争
1.波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公元前 6 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先后征服埃及等国家和地区。
2.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中期,波斯帝国 三 次出征希腊,史称 希波战争 。结果:希腊军民赢得战争的胜利。
3.希腊战争是东方帝国波斯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
期东西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马拉松长跑来源于希波战争。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马其顿王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它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东征路线及帝国建立: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继王位,他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扩张:公元前27年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的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文化传播及其影响:一方面,国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促进了征服地区的文明的发展。
三、合作探究:
1.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希波战争是东方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罗马帝国的扩张,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哪些主要国家?(P39“动脑筋”)
四、自我检测:
1.波斯帝国形成的时期与我国的哪个历史时期大致同时( D )
A.秦朝 B.宋朝 C.隋朝 D.春秋战国时期
2.“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是( D )
A.伯利克里 B.查理·马特 C.屋大维 D.亚历山大
3.通过征战和扩张,公元2世纪出现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它是( A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波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五、拓展探究: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课时掌控》P12第14题)
材料一:“条条大路通罗马。”
材料二:“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者自日南檄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个时期的什么景象?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大秦”在世界中上指哪个国家?材料中记载大秦王安敦派使者到中国具体是在哪一年?这个史实记载在哪部书中?
(3)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课后小结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二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数字发明的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建立爱国主义情感、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的经历。
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古代,人们沿着”丝绸之路”,往返于欧洲和亚洲之间,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新课介绍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使者之一:阿拉伯人
1、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
2、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其他贡献
二、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使者之二: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启程东来
教师讲解:马可·波罗东来与西回路线
公元1254年,马可·波罗出生於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公元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开始了这一次伟大的旅行,他们从地中海出发,经大小亚美尼亚,穿过了波斯和帕米尔高原,走过“丝绸之路”上的茫茫沙漠,最终在蒙古草原的元上都见到了中国最高的统治者忽必烈,被委以官职。此后的17年间,马可·波罗居住在当时的元大都,在中国经商,到各地视察,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还出使亚洲一些国家。直到1295年,马可·波罗才从海路回到了故乡。由於他经常向人们提起那个繁荣强大的东方帝国,动辄以百万之巨的形容词来描述它的富足,所以威尼斯人戏称他是“百万先生”。
今天人们关於马可·波罗的所有记忆几乎都来自於他的游记本身,据说在马可·波罗回到家乡的第二年,威尼斯与热那亚爆发了一场贸易战争,在海战中被俘的马可波罗进了热那亚监狱,在监狱中他结识了一个名叫鲁斯蒂切诺的作家,为了打发狱中的无聊时光,马可·波罗将自己在东方游历的见闻口述给后者笔录,两年后成书,最初的名字叫《寰宇记》。
1299年,马可被释放,这本书也随之风靡了整个欧洲,自从1477年,第一个印刷本问世后,至今全世界已有130多种译本。
受马可·波罗及其《行纪》的影响,许多探险者为了寻求东方的财富开始了远航,哥伦布就是其中之一。至今在西班牙基维利亚市的哥伦布图书馆还藏有一本拉丁文本的《马可波罗行纪》,上面写满了哥伦布的注释与批语,这本书伴随哥伦布走完了地理大发现的全过程。因此马可·波罗和他《行纪》也被认为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今天,马可·波罗被称为促进中西交流的最伟大的使者,《马可·波罗行纪》也被誉为意大利13世纪最宏伟的作品。
幻灯片展示
它“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
———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芬奇在欢迎我国参加马可·波罗东游700周年纪念活动代表团时如是说
介绍《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共分四卷,第一卷记载了马可·波罗诸人东游沿途见闻,直至上都止。第二卷记载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府,节庆,游猎等事;自大都南行至杭州,福州,泉州及东地沿岸及诸海诸洲等事;第三卷记载日本、越南、东印度、 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诸岛屿,非洲东部,第四卷记君临亚洲之成吉思汗后裔诸鞑靼宗王的战争和亚洲北部。
历史回眸
《马可波罗行纪》中的描述
北京: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最伟大的都城” ……这里的奇珍异宝、日用百货,都是世界上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皇宫的壮丽美观,简直是“举世无匹” ……
杭州:实在是世界上最繁华、最有钱的城市……
泉州:确实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海港…假如有一只船驶入西方的大海港亚历山大港的话,就会有100只船进入泉州……
纸币:纸币可以用来偿付一切款项,携带非常方便…
煤炭:华北人民用一种“黑色的石头”当木材烧…而它的火焰比木炭更大更旺…
驿道:从北京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驿道连接…驿站每个房间全用丝绸…
《马可波罗行纪》片段
锡兰岛“所产之红宝石,他处无有,……岛中国王有一红宝石,为世界红宝石中之最大而最美者……其长有一大掌,其巨如同人臂。是为世界最光辉之物,其红如火,毫无暇疵,价值之大,颇难以货币计之。”
《马可波罗行纪》片段
印度一个国王“项上戴环,全饰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及其他宝石之类……胸前项下,悬一丝线,串大珠104颗与红宝石数粒。……臂上亦带三金环,全以重价珍珠宝石为饰;腿上,甚至脚趾亦然。因是国王所带之黄金珍珠宝石价值连城。此事不足为异,盖其所藏甚多,兼为国中之所出也。”
《马可波罗行纪》片段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桅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 日本“亦饶有宝石珍珠,珠色如蔷薇,甚美而价甚巨,珠大而圆,与白珠之价等重。”
马可中国之旅的疑惑
《马可·波罗行纪》中的遗漏之处
1.万里长城,2.茶叶,3.用筷子吃饭,4.用毛笔写字,5.印刷书籍,6.中国文字,7.其它奇技巧术、怪异风俗,不下数十。
1299年,马可被释放,这本书也随之风靡了整个欧洲,自从1477年,第一个印刷本问世后,至今全世界已有130多种译本。
对欧洲的影响: 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
对世界的贡献
传播了中国和东方的文化,
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马可·波罗被称为促进中西交流的最伟大的使者…
学生思考:
马可·波罗身上有哪些的优秀品质?
不怕困难
顽强、坚毅
积极学习外来文化等
追忆马可·波罗
纪念邮票
传说现在风靡全世界的意大利美食比萨饼、意大利面条就是中国馅饼、面条的变种,而正是马可·波罗将这些中国化的食品传入欧洲。
比萨饼(PIZZA)
中意友谊源远流长
2004年10月马可波罗34代孙帕多莱基亚先生来西湖“祭祖 ”
温故知新
“6”是罗马。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通过地中海东部的商业活动,它们之间一直有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布匿战争、罗马的扩张等使这些文明在相互冲撞中融合。
联系地中海东部地区世界古代文明的分布情况,阅读《文明中心的变迁》图,推断图中“6”指哪个文明。你认为这些文明是隔绝的,还是相互联系的?为什么?
学生合作探究
除本课提到的这些史实外,再举出几个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的事例。
中国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明朝郑和下西洋;拿破伦战争、西方殖民主义扩张等
课堂小结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历史过程看,伴随着各国家和民族活动范围的扩大,各地区内部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也逐渐增多。这种交往的途径和方式大致上有两种类型,即和平友好的往来和残酷的暴力冲撞。和平往来是交往的主流。
在相互交往、彼此渗透的过程中,促进了不同民族和文明的汇合。
学生课堂练习
“阿拉伯数字”真的是阿拉伯人创造的吗?
古印度的贡献不仅在于发明十个数字,还创制了与之配套的十进位计算法,使计数和计算变得简单易行,这是印度人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作用?
1、便利商业贸易活动;
2、直接促进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进步
阿拉伯人的科学贡献
数学:
花剌子密是杰出的数学家。他的《积分和方程计算》,直到16世纪一直是欧洲各大学教科书。代数学和用阿拉伯数字的计数法,都是通过这部书传入欧洲的。
由于阿拉伯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接合部,所以,它同时吸收了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亚非古国文化的养料,形成了兼有东西文明特征的阿拉伯文化。
医学:
拉齐斯,巴格达国家医院院长,著名的临床外科专家。外科串线法的发明者。阿维森纳(即伊本·西那)是杰出的医学权威,被誉为“医中之王”。
天文:
阿拉伯帝国在许多地方都设有专门的天文学研究机构。阿拉伯学者制造了不少比较精密的天文仪器,这些天文仪器直到16世纪还为欧洲所利用。阿拉伯的天文学者辈出,花剌子密、白塔尼、科尔多瓦的马吉里提等。
文学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辛巴达航海记
手工艺品:享誉世界的阿拉伯马
宗教建筑——清真寺
使者之一:阿拉伯商人
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此后,阿拉伯不断对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版图已经西起大西洋,东到印度河,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课后小结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三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产生在印度的佛教,公元1世纪,产生在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公元7世纪,产生在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
2.能力培养:
通过指导学生观看课本的有关插图,例如,《罗塞塔石碑》,楔形文字图片,《字母演进图》,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字的特点,感知古老文字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观看视频等,了解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创立人、基本教义,理解三大宗教的世界性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2)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埃及的象形文字,佛教的产生。
教学难点: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性质的演变与传播。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出示用象形文字写的十二生肖字,让学生来猜一猜,分别是什么字。引出古代有很多需要我们了解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新课学习】: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象形文字
学生思考:什么叫象形文字?古埃及人使用的象形文字形成于什么时候?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它用图形表示事物。使用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对后来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师:象形文字简单的说,就是“以画其物”。出示用象形文字书写的山、水、日、月纸片。让学生体会,什么是“以画其物”。古埃及象形文字约有700个。后来,象形文字进
一步发展,它不仅表示一定概念,还具有表音作用,并出现了音节字。在此基础上,音节字中有一小部分简化成字母符号,共有24个。因此,这种文字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说明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是有影响的。学生思考:现在埃及使用什么文字?阿拉伯文。那么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怎么发现的呢?学生看视频,然后回答自己的感受。学生发言,最后老师总结。
师:文字能传承文化,传承知识,使后人能够了解到古代发生的事情,学习到前人所留下的知识,文化。战争对文化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战争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2、楔形文字
学生思考:楔形文字是什么人创造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影响?
学生集体回答: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小尖棒在潮湿的泥版上压出字迹,笔道的形状很像楔子。
指导学生看图片《楔形文字》,说明:楔形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为了书写方便,人们逐渐对一个物体不全部画出,而只画出最能表现其特征的部分,于是原来的图画逐渐变为直线的图形。由于它被广泛使用,人们称它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3、学生思考:我国的古代文字最早的是什么文字?出现在什么时代?是不是我国的文字比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字晚?(甲骨文,商朝,只是发现的比我国的早。仓颉造字距今四、五千年,半坡的刻画符合距今五、六千年。)
4、字母文字的演进
出示字母的演进示意图
字母文字的演变和影响: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后来经过多次演变,外形逐渐简化,向字母文字过渡。它的24个单辅音的符号,类似字母。公元前二千年,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古代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的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而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又共同构成了现代欧洲各国字母文字的基础。
(二)、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性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而其它宗教则主要为民族性宗教或地域性宗教。
学生看视频,结合课本填表格。
1.佛教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矛盾尖锐,佛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诞生了。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教的基本教义众生平等,忍耐服从,消灭欲望。公元最初两个世纪,佛教出现大乘、小乘两大教派,“乘”是“渡”、“运载”的意思。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小乘佛教坚信释迦牟尼的遗教,注重伦理教诲,不拜偶像,提倡自我超渡(超脱人生苦难),主要流行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
大乘佛教发展和修正了释迦牟尼的说教,尊奉如来佛为最高神,同时造出许多偶像加以崇拜;它还认为人们不仅可以自我超渡,而且可以兼渡他人,“普渡众生”。大乘佛教主要流行于印度北部、中亚、中国、日本、朝鲜和韩国。
2.基督教
基督教在1世纪时诞生于巴勒斯坦一带。耶稣就是“救世主”。基督教产生后不久,逐渐分化为两派: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派和拉丁语地区的西派。1054年,东西两派教会分裂,东部称正教,即东正教;西部称公教,即天主教。十六世纪时,西部教会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了一些新宗派,称为新教,后又不断分化,形成派系繁多的现象。基督教对欧美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实政治、社会生活中也有相当的影响。
3.伊斯兰教
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信仰“真主”。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学生讨论:1、三大宗教有什么共同点?(产生的背景相同,都有自己信仰的神,都主张忍让顺从,都得到统治者的支持,都得到广泛传播。)
2、三大宗教为什么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出示传播示意图)
3、宗教、迷信、邪教之间是否相同?你知道哪些是宗教活动、迷信活动、邪教活动?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
迷信泛指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或崇拜。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活动的占卜、相术、风水、算命、拆字、召魂、圆梦等大多产生或流行于封建社会。习惯上称为封建迷信。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宗教有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依法进行管理,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与迷信从认识论上进的确有共同之处,它们都相信和崇拜神灵或超自然力量。但是迷信不属于宗教范畴,迷信职业者不过是利用这些活动骗人钱财,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邪教经常披着宗教的外衣之,打着“科学”的旗号,以“自由”、“人权”为幌子,散布各种异端邪说,制造骇人听闻的邪教惨案。邪教在散布歪理邪说时,多采用神秘主义伎俩,装神弄鬼,神化教主,用各种耸人听闻的大灾大难恐吓邪教成员,或用种种“入教”的“好处”诱骗邪教成员。但万变不离其宗,邪教的本质集中体现在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四个方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2020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