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数学活动教案(通用3篇)
幼儿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一
【活动名称】:图形认知游戏
【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2. 培养幼儿观察和辨别图形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活动准备】:
1. 大型磁贴或磁性图形卡片。
2. 幼儿喜欢的玩具或图片。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观察和感知不同形状的图形,例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可以使用玩具或图片,让幼儿触摸并描述它们的形状。
2. 准备一些大型磁贴或磁性图形卡片,将它们随机地贴在教室的白板上或其他可吸附的表面上。
3.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
4. 教师给每个代表一张卡片,代表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相同形状的图形,并将其贴在白板上。
5. 其他小组成员需要观察和帮助代表找到正确的图形。当所有小组完成后,教师带领全班一起检查答案。
6. 给予小组正确的图形卡片,并让他们将其分类,例如将所有圆形放在一起,将所有三角形放在一起等。
7.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他们对图形的观察和认识。
【活动扩展】:
1. 可以在户外环境中寻找不同形状的物体,例如树叶、房屋、车辆等。
2. 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不同形状的物体,例如长方形的窗户、圆形的餐桌等。
3. 给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图形拼图,让他们尝试拼凑并完成。
幼儿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二
【活动名称】:数数游戏
【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数技巧,并能正确地给出物体的数量。
2. 培养幼儿观察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活动准备】:
1. 不同数量的物体,如彩色小球、动物玩具等。
2. 带有数字的卡片或纸质标签。
【活动过程】:
1. 教师给幼儿展示不同数量的物体,并鼓励他们观察和数数。例如,展示5个彩色小球,让幼儿数一数。
2. 引导幼儿使用手指或其他工具,一一指向物体并同时说出相应的数字。
3.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
4. 教师给每个代表一张带有数字的卡片或纸质标签,代表需要找到相应数量的物体,并将其带回小组。
5. 其他小组成员需要观察和帮助代表找到正确的物体。当所有小组完成后,教师带领全班一起检查答案。
6.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他们对不同数量的物体的观察和认识。
7. 可以逐渐增加物体的数量,让幼儿挑战更高难度的数数任务。
【活动扩展】:
1. 可以使用其他具有数量属性的物体,如颜色、形状等进行数数游戏。
2.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不同数量的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如在上面、在下面等。
3. 可以在户外环境中寻找不同数量的物体,例如花朵、石子等,让幼儿进行数数。
幼儿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三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幼儿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
中班数学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感知图形的变化,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
2.根据物体特征(封闭、开放)给图形分类。
3.培养幼儿辨别图形的能力。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幼儿操作卡、分类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图形,这些图形有各种形状,里面还有许多秘密呢,大家想不想来玩一玩这些图形呀?(幼儿操作图片,自由说说图片形状:三角形、圆形、五角星。)
二.基本部分:认识图形
(一)认识开放图形
1.故事激疑
(1)师:小朋友能说这么多的图形名称,真了不起!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图形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恬恬和小鸡》。
2)老师边讲故事边演示电脑动画。
故事:恬恬在草地上养了许多的小鸡,这些小鸡非常可爱,恬恬很喜欢它们。可是这些小鸡又很调皮,在草地上东蹦西跑的,累得恬恬满头大汗;于是恬恬想了个办法:用木棍做了一圈栅栏,把小鸡围起来。小鸡在栅栏里玩得很高兴。玩了一会儿,小鸡又跑出了栅栏。小鸡怎么会跑掉的呢?(栅栏有缺口,栅栏没围好。)
2.探索解疑
电脑出示图形。提问:围在这样的栅栏里,小鸡能不能跑出去,为什么?(小鸡能跑出去,这个图形有缺口。)
3.认识开放图形
(1)电脑出示图形。提问:这样的图形小鸡能不能跑出去?(能)
(2)师:这些图形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开放的图形。
4.实践操作
师:请小朋友从图形中找出开放的图形。(幼儿找到开放图形,展示给小伙伴、老师看。)
(二)认识封闭图形
1.激疑、解疑
(1)师:刚才,我们帮恬恬找到了小鸡跑出去的原因:现在我们再来开动小脑筋,帮恬恬想个办法:恬恬应该怎么做,小鸡才不会从栅栏里跑出来呢?(把栅栏围围好,不要有缺口)。
(2)师演示电脑提问:现在栅栏围好了,小鸡还会不会跑出来呢?为什么?(小鸡跑不出来了,栅栏没有缺口。)
2.认识封闭图形
(1)电脑出示图形。提问:这样的图形小鸡能不能跑出来?为什么?(小鸡跑不出来了,这个图形没有缺口。)
(2)电脑出示图形。提问:这样的图形小鸡能不能跑出来?为什么?(不能跑出来,没有缺口。)
(3)师:栅栏做成这样的形状能把小鸡围起来,这些图形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封闭的图形。
3.操作实践
师:请小朋友从图形中找出封闭的图形。(找到的幼儿把图形展示给老师、小伙伴看。)
(三)归纳巩固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图形中有一种叫开放图形,还有一种叫封闭图形。请小朋友把图形分分类,开放图形分在一边,封闭图形分在另一边。(幼儿操作分类)
(四)扩展延伸
1.师演示电脑提问:小鸡在栅栏里饿了,叽叽直叫,恬恬很想进去喂食,可进不去。小朋友帮恬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进去喂食呢?(开扇小门)
电脑演示图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也是开放图形。)
2.师演示电脑、提问:夜深了,狐狸把栅栏弄坏了。出示图形。
提问:这样的图形是开放图形还是封
闭图形?(开放图形)
(五)小结:我们知道,不管是一个缺口还是两个缺口,这些都是开放图形。
师:小朋友检查刚才分好的图形,放错的纠正过来。(幼儿自行检查、纠正,并给客人老师展示。)
(六)游戏:给图形找家。(电脑游戏)
5.师:下面我们来做个给图形找家的游戏。指点屏幕:红颜色的是开放图形的家,篮颜色的是封闭图形的家。找对了恬恬就会表扬你,找错了图形就回不了家。现在我们来给图形找家。比一比:
谁找得又准又快。(幼儿和电脑玩游戏)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真聪明,图形都快活地回到了自己的家,恬恬可高兴了!她邀请小朋友和她一起跳小鸡舞,你们愿意吗?(师、幼跳舞。)
中班数学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圆形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想是圆形的,x×也是圆形的。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力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3、提高幼儿的竞赛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足球、乒乓球、篮球等一些具有圆形特征的物体。
2、水果如苹果、桔子、荔枝等。
3、大量具有各种形状的玩具。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请小朋友们猜一猜红布下到底藏了什么呢?引发幼儿讨论和有意注意。(足球、篮球、乒乓球、钟表、鼓等。)(2)慢慢揭开红布,向幼儿展示物体,诱导幼儿边看边说它们的名称和形状,引出活动主题“有趣的圆”。
2、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感知“圆”的特性。
(1)请个别幼儿上前触摸各种球体,去发现其特征在老师下说出自己对“圆”的感受。(很光滑,圆溜溜的没有尖尖的角。)(2)请小朋友们和老师比赛好吗?看谁在教室内找到的。又多又快(2分钟)。组织全体幼儿在室内寻找。
(3)让我们蒙起眼睛试试看,还能摸到“圆”吗(3分钟)。
3、室外发现,开拓思维。
小朋友,教室外面还有圆吗?(有)多吗?(多)让我们一起到室外去找一找。(5分钟)开拓幼儿想像力和创造性,丰富幼儿对“圆”的经验。
4、击鼓传花,听说竞赛。
(1)说明游戏竞赛规则:幼儿分为两队,各代表红花队和黄花①鼓点响起,两队各自传花:鼓点一停,两队持花者站起,红队持花者说上句:x是圆形的,后由黄队持花者说下句也是圆形的。说对者可由老师在黑板上相应花前贴上一枚圆片,如说错和重复别人的句子都不能贴磁片。
②游戏双方两队以圆形磁片多者为胜方。
(2)赛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为胜方鼓掌祝贺,同时也为败方增强信心鼓掌支持。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以“有趣的圆”为主题进行绘画。
中班数学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按数取物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2、学习10以内的按数取物。
3、能大胆运用记录卡进行操作活动,有自我表现欲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以熟悉十以内的点数活动,并会写1—10的数字。
2、物质准备:①“怪虫史莱克”挂图、卡纸自制的触角、斑点、尾巴。
②橡皮泥制作的怪虫史莱克、垫板、记录卡、棉签、黄豆、牙签。
③发卡、夹子、即时贴、包装绳、记录卡、笔。
活动过程:
一、儿歌《数数》,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
七八九,拍皮球,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二、出示挂图“怪虫史莱克”,引导幼儿进行按数取物。
三、幼儿探索操作活动,尝试进行按数取物。
1、出示橡皮泥制作的怪虫史莱克及写好数字的记录卡。(每幼儿一份)
2、根据记录卡上的数字,幼儿相对应地将棉签(触角)、黄豆(斑点)、牙签(尾巴),添加到“怪虫史莱克”身上。
3、操作完成后,幼儿互相检查。
四、小结:请2—3名幼儿展示自己操作成果,并根据记录卡说一说。
五、操作活动:自我装扮。
1、出示自我装扮材料及记录卡。
2、幼儿在记录卡上填写需要装扮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有目的地进行自我装扮,巩固学习10以内的按物取数。
3、装扮完后,请幼儿拿着自己的记录卡,互相检查。
六、听着音乐,舞会开始了:幼儿跳着舞离开活动室。(活动结束)
中班数学教案篇四
一、说教材
这一活动主要要求幼儿辨认平面几何图形,中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直觉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然而几何图形的认识往往过于单调、抽象。因此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索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标是:
1、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难点定为第一个目标: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希望能在活动中让幼儿掌握。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示路”上面画有大小不同图形“土坑”若干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个小塑料筐。
知识准备:已认识简单、常见的图形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
1、情景表演法:活动导入部分既要让幼儿发现问题,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问及探索,又要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设置悬念,因而我设计了铺石头这一情节,并通过情景表演的方法启发幼儿思考。
2、演示法:是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教具演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活动的演示是运用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会区分异同。此外我还运用了观察法、谈话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玩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3、活动过程中,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将各领域的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如在观察活动中渗透了语言表达教学,在“铺石头”中渗透了方位词教学及社会情感教育等等。
(二)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活动采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纲要》指出教师在提供丰富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本活动的操作是帮助小朋友铺路,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放一放、拼一拼来认识几何图形。
2、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景,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五、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通过情景表演,引导幼儿观察坑的形状。
2、认识几何图形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在活动中,我帮幼儿复习几种常见的几何图形,并通过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尝试)等多种方法巩固几种几何图形的相同点及区分。
3、铺路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铺路”的游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内容。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孩子难点未掌握,于是我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帮助,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4、活动延伸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几何图形,能详细地说出各图形的区别。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示路”上面画有大小不同图形“坑”若干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个塑料框。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捡石头!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小石头,大家可能挑自己喜欢的颜色,形状的石头。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2.幼儿操作——铺石头
(1)谈话引入。
大家捡到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提出几点要求:
①要把“坑”填满。
②不要用太多的胶水。
③遇到问题动脑筋想办法,找伙伴帮忙。
(3)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开动脑筋——拼石头
(1)抛出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正好有坑没有铺好的,该怎么办?
(2)幼儿再次操作
(3)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拼在一起铺平地上的“坑”。
(4)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四)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也是这种形状。
幼儿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