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精选6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篇一

今天,我去观摩了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这节课的主题是“加减法”,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课堂开始时,老师向学生们出示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个简单的加法题目:“3+2=?”然后,老师鼓励学生们用手指演示出3个手指加上2个手指的过程,并且依次数出答案:“3、4、5”。学生们纷纷举手表示答案是5。老师称赞他们的回答,并给予肯定。

接着,老师通过幼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们模拟购买水果的情景。每个学生都拿到了几张纸币,然后轮流去“水果摊”购买水果。学生们需要用手中的纸币支付水果的价格,并计算出剩余的纸币数量。这样,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随后,老师出示了一道稍微复杂一些的加法题目:“38+16=?”老师鼓励学生们用纸和笔来计算,然后按照正确的步骤依次写出答案。学生们认真思考后,纷纷写下了自己的答案。老师鼓励学生们相互交流,对比答案,并解释了正确的计算方法。

最后,老师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巩固了学生们的运算能力。学生们分成小组,互相竞赛,看谁先把题目做完。这样的竞赛氛围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积极参与,争分夺秒地计算。

通过观摩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了教师的用心和学生们的活跃。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同时,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幼稚游戏和数学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我相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们的数学成绩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小学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篇二

今天,我去观摩了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这节课的主题是“乘法”,老师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乘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课堂开始时,老师出示了一道简单的乘法题目:“2×3=?”然后,老师用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思考这道题的意义。学生们踊跃发言,纷纷提出了各种答案和解释。老师鼓励学生们的思考,并逐步引导他们理解乘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最后,学生们一起得出了正确的答案:“2×3=6”。

接着,老师通过教具展示了乘法运算的规律和特点。学生们用纸牌上的数字进行组合和排列,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并尝试总结乘法的特点。通过这样的互动活动,学生们逐渐理解了乘法运算的本质和规律。

随后,老师出示了一道稍微复杂一些的乘法题目:“23×4=?”老师鼓励学生们用纸和笔来计算,并按照正确的步骤依次写出答案。学生们认真思考后,纷纷写下了自己的答案。老师鼓励学生们相互交流,对比答案,并解释了正确的计算方法。

最后,老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巩固了学生们的乘法运算能力。学生们分成小组,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一系列乘法题目。这样的合作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积极参与,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通过观摩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学生们的积极思考。老师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乘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同时,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们共同解决问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我相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们的数学成绩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小学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篇三

  一、创设情境,揭题。

  1、谈话。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这是一个植树的好季节。(课件出示春天图,再出示同学们举着队旗走在山坡上去植树的情境图)

  大家看,图中的小朋友正忙着去种树。学校规定中高年级参加植树,他们各年级的种树任务都不一样,大家猜一猜:哪个年级的植树任务重些?为什么?

  生:应该是六年级的任务重些,因为他们大些。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分配给六年级同学的任务。

  2、看图列式,口算。

  课件出示六年级同学植树的任务:共要种树90棵,有3个班。

  师:根据这图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个班种多少棵?

  师:你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解决?

  学生口答,师板书:90÷3=30(棵)

  课件依次出现五、四、三年级的植树任务,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口头说算式再口算结果。

  教师板书:81÷3= 52÷2= 42÷2=21

  3、揭题。

  师:大家口算90÷3、42÷2很快,像81÷3、52÷2这两题口算起来就有点难了,不太方便,以后碰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四位数除以一位数该怎么办?

  生1:可以用计数器。

  生2:估算、

  生3:列竖式。

  师:这些方法都行,要准确知道结果,可以用列竖式,也就是用笔算。看来,我们有必要用笔算来解决。这节课就来学习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2。

  师:52÷2=的竖式你认为该怎么写?请你在本子上试试看。

  学生尝试列竖式,展示学生各种的竖式写法。

  师:那么笔算52÷2=的竖式到底该怎么写?我们还是借助小棒分一分,把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学生分小棒,汇报:你是怎么分的?请上台演示。

  生1:先把5整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得到每份是2整捆,还余1捆,再把1捆拆成10根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5根。再把2根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根。5+1=6,20+6=26根。

  生2:先把5整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得到每份是2整捆,还余1捆,再将1捆拆开和2根合在一起再平均分两份。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先分2根,每份是1根。再把5捆平均分成2捆,还多余的1捆拆开又平均分成5根,1+25=26根。

  师生讨论得出比较合理化的方法:先分整捆,再分单根的。余下的一捆不能再整捆的分,要先拆开与单根的合并在一起后再平均分成2份。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演示竖式。分两步:先把5捆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最多得到2捆,也就是十位上的5除以2商几?写哪儿?为什么?十位上余下来的“1”怎么办?12除以2商几又写在哪儿?

  课件结合分小棒的过程再演算竖式一遍。

  质疑,说算理。

  师: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教师提问:这次我先来提问大家。1、6是怎么来的?两个12分别表示什么?

  简析刚才学生尝试做的几种错误的列竖式格式,让学生订正

  2、尝试笔算81÷3=

  个别板演,学生间互相提问,同桌互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辨析学生中出现的错题。

  3、学习例1。

  师:大家刚才口算出42÷2=21,现在你会不会用笔算来解决呢?

  试试看,把竖式列在本子上。

  个别学生板演后,师: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请你点名同学来回答。

  生1: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2?

  生2:第一步除后十位上怎么没有拉下来的数?

  4、看书内化。

  师:刚才这两题在书本第19、20页,同学们打开书本看看还有哪儿不明白的?

  比较一下,这两题在笔算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生:例1的被除数十位上除以一位数后没有剩余,例2有剩余。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自己说说看。

  师:这两题还有什么相同点?

  师生交流并小结算法。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列竖式计算36÷2、36÷3、36÷9。

  比较它们的不同点(被除数十位上被除数除够除还有剩余的、刚好整除的及不够除的三种类型)。

  2、辨析练习:“判断对错,有错就改。”书本第21页第2题。

  先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

  3、自选练习。在5分钟之内自选以下习题,再评出计算之星。

  26÷2 84÷6 56÷7 75÷3 66÷6 64÷4

  85÷5 91÷7 55÷5 64÷8 56÷2

  四、综合应用

  出示综合应用题

  今天来听课的老师大约有84人在食堂吃中饭,食堂总管张师傅准备了

  9张桌子,每张桌子可以坐6人,够用吗?如果不够,还要再准备几张?

  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反馈。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总评

  这是一节朴实无华、扎扎实实的计算教学课,它体现了当今课改理念下计算教学的特点和本真,它为枯燥的计算教学洞开了一片可供学习和欣赏的天地。

  1、选择教材中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图片作为本节的开篇情境,意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提出数学问题,进行合理猜想,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引入笔算除法的知识。在学习笔算前,允许学生用估算、口算与笔算的方法解决52÷2=,不失时机地将估算笔算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

  2、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笔算时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两个知识点,在设计时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操作形成表象,动脑想算理,动口说算法,及时规范竖式的写法、总结算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安排既体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操作、演示、归纳、概括等方法揭示具体到一般的规律,完成由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3、安排学生安安静静的看书这一环节,令课堂上动静结合。使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内化所学的知识,并及时总结算法,加以归纳和概括,实现算理到算法的过渡。、

  4、练习设计把知识线与情感线串起来。基本练习三题中以新带旧,不但及时强化了新知,也复习了旧知,沟通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辨析练习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预防学生计算时出差错,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判断和推理。安排自选练习,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使大多数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练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建议:

  1、可以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体会今天的算式和算法有什么不同,从而加深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认识。

  2、试商的方法主要看高位,而不是看个位。当学生出现这样的想法时,教师应适当引导并加以拓展讲解。

小学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篇四

  经过一天的精彩展示,圆满结束。纵观整个展示课,我感觉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丰富,数学素养深厚,每节课各有所长。反思整个展示课,我认为成功与缺憾并存。下面以宁晓英老师的《周长》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点看法。我认为这节课具有以下优点:

  1、注重实践,形成概念。

  宁老师能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生活经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知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如:开课之初,从一个“周”开始,利用教具“树叶、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五角星等”,让学生动手描出周长,从而建立周长的概念,设计巧妙。老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注意创设生活情境,组织教学,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2、注重参与,学生合作。

  本节课能在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上下功夫,教师起到设计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作用。老师比较关注学生全程参与,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时间。学生学的主动,学的活泼,敢于发表意见。善于动脑思考,这些都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如:在测量周长一节中,让学生在纸上描画每个图形的周长,清晰建立“周长”的概念。

  不足之处:

  1、老师讲解过多,不敢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寻找周长的测量方法“这一教学环节中,宁老师一个图一个图的带着学生尝试各种方法,讲解过多,包办过多,显得改环节显得单调冗长。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而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路。和新课标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2、没有注意引用对比的方法,巩固学生的概念。

  如:在教学“封闭”概念时,老师仅仅限于让学生认识封闭图形。而没有设置对比图形“不封闭图形”,让学生通过对比,加深对“封闭图形”的理解。这样教学,学生的认识就比较淡薄,对封闭的理解流于浅表,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篇五

  10月18日下午第一节课我聆听了张海玲老师执教的《加法的验算》这节课,我觉得张老师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1、老师能联系实际创设情境——“要开运动会了,学生需要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课件出示此情境图后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提出数学问题,最后学生自己列式解决了,接着老师提问:“你们的计算对不对呢?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呢?最后引出新课——《加法的验算》,再让学生分组交流体验验算方法:如验算的方法有用183-135=48;183-48=135;48+135=183来验算,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突破难点。

  2、老师非常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验算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主要体现在第一、二环节上)。

  3、教学环节紧凑,准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在老师创设环境中先提出数学问题而后轻松学习新知的。

  4、老师非常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强调验算的书写格式等。

  5、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法多元化,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鼓励。

  在听的过程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1、在引入新课题时,由于验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非常陌生,所以学生可能会说不出“验算”这个词来,我觉得是否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学生把一套运动服和鞋的钱计算出来后就用课件显示教材中小精灵的话:你怎么知道这个结果就是正确的呢?让学生独立思考大约2分钟后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出:用口算再算一遍、也会有学生这样说:我在草稿本上再计算一遍……这时老师就可以说:对!你们的方法很好,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就叫做验算,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研究有关“加法的验算”,大家有没有信心!

  2、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从四道题中任意选一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或者分男女两组各做两道题后到视频展台上展示。(让1—2名学生重点讲一讲他是怎样验算的;如果四道题每个学生都做并且验算的话会用去很多时间而影响后面的进程。)

  3、板书验算方法时可以不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当学生汇报验算方法时,教师直接这样板书出来:①183-135=48;②183-48=135;③48+135=183再让学生在下面和同桌互说,比如生1说:“我是用183减去135看它是否等于48的……

  4、练习设计虽然有层次性但形式有点单一;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将练习展现在学生面前,如:谁是验算大师、智慧大门我来开等形式。

  总之,在这次听课活动中,我汲取的一些好方法,将其也要尝试到自己的教学中,力争使自己也有一个提高。

小学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篇六

  我觉得罗老师的这节课讲得好,让我受益匪浅。罗老师的课堂能以新课标为教学准绳,以学生的学为主线,处处体现教师活用教材,创设性的使用教材,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入手,把数学课上的轻松、愉快、扎实。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放手让学生探究。

  本节课从学的角度安排教学过程、呈现学习内容、提供操作材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因此,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得到培养,创新潜能得到开发。教师联系实际从“超市买东西”创设情境入手,观察课件所示图片,引起学生注意,先让同学们动手计算,然后提问:同学们计算的对不对呢?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呢?引出课题(加法的验算)。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总结验算方法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如: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教师点拨引导,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突破教学难点。

  2、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发展。

  由于学生原有认知背景的不同,他们对解答本课时的题目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同样的题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一定的层次。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提出统一的要求,允许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在交流时,各种合理的方法教师都给予了肯定。从教学效果上分析,我觉得教学效率较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受益面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体验探究的乐趣。

  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罗老师这节课带给我了很深的启示: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化为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了的旧的教学方式,才会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实践和探索中丰富和改善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地发展!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快乐的事,学会了更是幸福的事“。

  在这次听课活动中汲取的一些好方法,我将其也要尝试到自己的教学中,力争使自己也有一个提高。

  建议:情境导入简单些,可节约时间,这样巩固提高就有时间了。

相关文章

六年级难忘的第一次作文【精简6篇】

六年级难忘的第一次作文精选1时光匆匆而去,记忆的闸门里,往事不胜唏嘘。翻开那些美好的回忆时,一束光芒照在那个角落,于是,我回到第一次跳大绳的那个瞬间。记得那是六年级上学期的一天,运动课的音乐骤然响起,...
小学资料2015-03-05
六年级难忘的第一次作文【精简6篇】

六年级英语作文【优选6篇】

六年级英语作文1Hello, every one! My name is Andy. My hometown is Guiyang. It is a colorful and pleasant cit...
小学资料2018-08-02
六年级英语作文【优选6篇】

小学二年级家长会总结(最新6篇)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快快来写一份...
小学资料2015-01-08
小学二年级家长会总结(最新6篇)

五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答案(精彩4篇)

光阴似箭,一转眼,一个暑假就快结束了,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认真做好暑假作业,不断地争取进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答案,以供大家参考!五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答案第1页:(一)23/24,...
小学资料2014-04-03
五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答案(精彩4篇)

丰富多彩的读者节小学作文(最新3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丰富多彩的读者节小学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
小学资料2018-02-03
丰富多彩的读者节小学作文(最新3篇)

学做菜小学作文【最新6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做菜小学作...
小学资料2018-07-09
学做菜小学作文【最新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