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精彩6篇)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一
近年来,随着高中教育的改革,地理课程在高一阶段的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理课程的考试质量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可以从试卷的设计角度进行分析。一份优质的地理试卷应该能够全面覆盖地理课程的各个知识点,能够考察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试卷中的选择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主观题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分析试卷的设计,可以评估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
其次,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还可以从学生的答卷质量进行分析。学生在考试中的答卷质量直接反映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如果学生的答卷质量较好,说明他们对地理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如果学生的答卷质量较差,说明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待提高。通过分析学生的答卷质量,可以评估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并发现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最后,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还可以从学生成绩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统计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考试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整体水平。如果学生成绩的分布呈正态分布,说明考试难度适中,学生整体水平较为均衡;而如果学生成绩的分布呈偏态分布,说明考试难度过高或者过低,学生整体水平不够均衡。通过分析学生成绩的统计数据,可以评估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综上所述,对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试卷的设计、学生的答卷质量和学生成绩的统计数据,可以评估考试的质量,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只有不断提高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和提高学业水平。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二
地理课程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期中考试则是对学生地理学习成果进行检验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对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从试卷的设计角度来看,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体现在试卷的内容是否能够全面覆盖地理课程的各个知识点。一份优质的地理试卷应该能够考察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真实地反映学生在地理学习方面的水平。试卷中的选择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主观题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分析试卷的设计,可以评估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
其次,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还可以从学生的答卷质量进行分析。学生在考试中的答卷质量直接反映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如果学生的答卷质量较好,说明他们对地理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如果学生的答卷质量较差,说明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待提高。通过分析学生的答卷质量,可以评估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并发现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最后,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还可以从学生成绩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统计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考试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整体水平。如果学生成绩的分布呈正态分布,说明考试难度适中,学生整体水平较为均衡;而如果学生成绩的分布呈偏态分布,说明考试难度过高或者过低,学生整体水平不够均衡。通过分析学生成绩的统计数据,可以评估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综上所述,对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试卷的设计、学生的答卷质量和学生成绩的统计数据,可以评估考试的质量,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只有不断提高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的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和提高学业水平。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三
一、本次试卷命题思想,设计思路剖析。
本次试卷,地理考察的知识面广,题量大,部分题目超越教材内容,共11个选择题、4个综合题。考点覆盖了第一章、第二章的一二节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运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题型的能力。试卷与时事结合紧密,例如对“嫦娥二号”卫星发射这一事件涉及的地理知识的考查。此类题目开拓学生视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此次考试高一各班成绩分析。
三、试卷分析及学生存在问题
从上述数据上来分析,可以发现总体上试卷综合性强,难度大,导致最高分,平均分普遍偏低。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第一次考试文科三门综合,明显不适应,在时间上控制不好。地理初中学生很少学,有的初中未上地理课,底子薄,而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不复习,导致总体分数不够理想。
综合高一3个班试卷和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得出以下数据。选择题第1题、第二题涉及"嫦娥二号”卫星的相关地理知识,考查时区划分时差与西昌地理知识。第1题很多学生忘记北京所处时区而丢分,第2题学生对卫星发射知识比较了解得分较好。选择题3、4题考查的是经纬度网相关知识,很多学生看不懂图或由于粗心而丢分较多。
第5、6题很多学生看不懂地球公转示意图而错选,这两题得分很低。第7题考查了经纬度时区知识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解题能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差,不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导致丢分。选择题第9题考查天体系统和不同级别划分的知识,比较基础,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得分比较好。第10题考查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也比较基础,比较容易得分,但有些同学平时不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失分。第11题涉及黑子和耀斑的概念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相关知识,得分比较高。总的来说选择题得分不高,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灵活运用知识解题能力较差,以后要加强培养这方面能力。
综合题,第12题考查太阳直射的移动,昼夜交替和时差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这道题大多数同学得2、3分,最高分仅8分,主要对上课讲的知识没有消化,做题缺乏耐心导致丢分。第13题考查的是区域昼夜分布相关知识,学生平时没见过类似图形,导致畏难情绪严重,再加上知识不过关,得分较低,很多同学无法动笔。第14题涉及太阳能资源分布的知识考查,主要在于对图像的理解,这道题比较灵活,难度适中,得分较好。
四、针对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
针对考试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引起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开导学生,让学生知道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地理的重视。对部分差生课余进行辅导,争取共同进步。晚自习可播放一些地理方面的科教片,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也激发学习兴趣。督促学生完成布置的课外作业,及时批改,杜绝抄袭现象。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促使学生爱学,认真学地理。
高一地理备课组 2012年11月22日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四
地理组: 薛桂梅
一、试题特点分析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第二部分是综合题(两大题10小问,共40分)。
1.注重基础,强调能力。
本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尤其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特别是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出题是本着我校学生轻视文科,地理又是中考非考科目,地理知识几乎为零的现状。试题85%以上为基础题,重点考查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并要求会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产、生活中与所学地理知识关系密切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基础,重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对地图的阅读、分析、归纳、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因而本试卷中选用 14幅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 难易适中。其中难度、区分度适中的题占64分,难度偏易、区分度适中的题占20分;而偏难、区分度适中的题只占10分。不足之处是有6分属偏易、且区分度不适的题。较圆满地完成了学校要求的出题标准。
二. 试卷情况分析:
1.总体情况:
考试结果与预期值相差甚远。优劣相差悬殊;两级分化严重。无论从答题细节、态度、还是总分、极值分都相差很大。具体表现为1)班级之间差距较大:普通班级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有16分之多。 同一老师所代班级相差也在 8 分以上。2)学生间两级分化:最高分为95分,而最低分只有14 分。且低分段50---60分人数较多。低分率占50%。而优生较少(除实验班78人外)、普通班总共57人。优秀率只占14.61%。3)及格率也不太高,全校为59.92%,而有的班级只有7%。
2.各题得失情况:
选择题绝大部分分值在40—50分之间。其中1、3、5、6、21、30等为闪光点题,而9、14、15、22、23、24、25、为学生的薄弱点,严重失分。综合题31题1—3题为读图题,要求会图图转换较难均
分只有3.24分。而4—5题相对较容易总体回答很好,均分达8.28分。尤其是32题中4、5题,是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关系的主观题,要求学生对褶皱后期形成的地貌原理有准确的把握。但由于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把握不清,把它答成背向斜的形成原因。还有的是不使用学科术语,用大白话描述。因而均分只有2.43分为学生的薄弱点。
3.学生失分情况分析:
1)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五方面:
A.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基本知识记忆不准确,掌握不全面。选择题4、6、13、22错误多,综合题31题4、5题和32题1-3题都是由于学生知识掌握不全面造成的。
B.地理知识底子薄,知识理解存在断层和缺陷。基本规律理解不透,迁移运用知识能力不灵活。例如选择题1、如单问天体系统层次会、而问地球不属于那一系统则错误极高。再如14题考察回归运动规律的知识迁移。
C.用图习惯未养成,读图能力差,用图水平低找不到分析、解决问题的衔接点。对于课本的学习尚未由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水平。如15题及23、28、29题等考查图图转换和图文转换能力,错误都很多。
D.错别字多,学科术语关注不够。如地堑的“堑”和层理构造写成层次构造等。
E.做题时马虎。选择题23题(图中正确C图,而答案选项B项为C图、C项为A图)做题时不认真看而选错。
2) 原因:
首要原因是学校、家长、学生对文科的轻视和不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已决定学理,认为地理是副科、小科,而尽早放弃了地理等文科知识学习。导致上课不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预习、不认真做作业。或干脆不学,导致课堂效率不佳,成绩低下。
其次,由于本学期内容为自然地理,又是地理最难理解和弄懂的部分。加上课时紧,自习少,训练时间有限,基础差。导致学生由学不懂到学不好从而到不愿学。
第三,教学中对教材的创造性加工少,知识的重难点、易混易错点和教材的阅读材料等重视不够。教学中讲得多,练得少。只强调学生的理解,缺少对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和个别辅导。再加上学生学习习惯不良,不注重知识的复习巩固。为此,我们对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 今后教学中的策略:
答题中反映出的问题,也反映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四.首先,要加强读图练习。
这不仅是对当下的学习有益,而且对于整个中学时期的地理学
习都至关重要。其次,帮助学生及时对已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把原来感性的、自我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再次,由于班级学生水平差异的存在,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要有所提高和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布置作业、编排试题的时候考虑周全。
最后,要想使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体,在批改当中,我发现学生对地理科并不是太重视,作业很多都是抄答案的,独立完成的同学很少。同时我还发现学生们对一些地理词汇不明白,如“东”和“冬”,经常写错,说明他们并不理解“东”和“冬”的含义。针对这种原因,我点名表扬了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并不点名批评作业不认真的同学,同时在讲解作业时,把他们经常混淆的词汇仔细解释。
在这次的实习当中,我明白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道理,在教学中,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强教学技能是很重要的,以前我老是抱怨我的专业课学来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但是到真正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根本就不够,会到地理的实用性,从而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关于这次期中考试,教师反思只是总结工作的一个方面,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在其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何带领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都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与总结。虽然这次的成绩并不理想,
五、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降低教学难度,立足基础,发展能力。
基础知识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智力、能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以便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3、应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平时教学中应加强阅读地图和图表能力的培养,要能读懂各种地理示意图,明白其含义。
4、加强集体备课。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五
1.试卷简评:从试卷结构、考察范围、难易程度等几个方面分析本次考试试卷
试卷结构:选择题(1-40)每题1分,共40分
综合题题(41-46)共60分
考查范围:第一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占试卷总比值百分之二十左右。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占试卷总比值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占试卷总比分值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占试卷总比分值百分之三十左右。
难易程度:从文科生角度出发适中,以考察基础知识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应用为主。
2.学生答卷、学习情况分析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考试的整体情况看,特尖班,尖子班,普通班,各班的成绩呈现正态分布,起伏不大如实反映出个层次班级的真实水平。从试卷反应出来情况来看,第一层次的班级整体情况很优秀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班级的学生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大气的水平运动、季风方向的判断等知识点没能很好的理解。成绩情况上看第三层次的学生分差较大高分学生相对较少,低分学生较多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异
学生答卷存在不理想的方面
A.学生答卷不够细心,审题不清而失分的情况
B.对基础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只停留于表面,而且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够好
C.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欠缺知识掌握不全面
D.答题语言不规范,地理语言欠缺
3.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A.课前加强基础知识的检查;课后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通过多做练习题来掌握地理答题技巧,并且督促学生按时认真的完成作业
B.上课时多强调容易出错易混淆的问题,并且进行知识结构体系的讲解,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地理知识的系统性
C.应加强对学生的地理学科思想教育,使学生重视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从卷面上反映的情况来看,虽然有些知识点是上课强调过多遍的,但人有很多同学没有掌握。究其原因是思想上不重视该学科
D.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良好习惯。不能只是死记知识点,不看地图,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图文结合及图文转换的方法突破地理学习的瓶颈。
E.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答题中能正确的运用基础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注意答题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F.注意总结考试经验,逐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过失性失分。
G.注重对学生答题规范的指导。特别是一些简答题,要注意语言逻辑和用词的规范以及回答问题的条理性。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六
命题意图:高一学生的地理学习目标是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本次期中考试目的是促进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基础能力的掌握,反思教与学的不足,为下阶段的水平考试复习提供依据。
试卷组成和结构:本次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Ⅰ卷的客观题与Ⅱ卷的主观题比例为4:6。题型仍采用单项选择题与综合题两大类;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有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第Ⅱ卷为综合题有6大题,其中最后2题只要求学生任选做1题,5题共60分。考试范围:高中地理必修3全部内容。各章所占的分值比例较为合理。
试卷特点:
1、试卷依纲扣本,起正确的导向作用
试卷重视对学生进行有关地理学科思想与重要地理观念的教育。试题的取材大多是教材的主干知识,教材中的体例结构各部分都有涉及到,如活动、案例、思考或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等。这样,既克服了学生只重视读教材的文本内容,而忽视教材中有关图表、活动、案例、思考或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等的习惯;又纠正了学生只重视做配套练习,而忽视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还唤起了学生重视平时课堂的听课效率,不能等到考试前再来才注重知识的复习。试卷中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试题占到70%以上,学生如果只是凭借死记硬背的方法是很难得分的,只有真正通过理解相关知识之后,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试题中选做题的出现,则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所有这些都对学生的复习起良好的导向作用。
2、整卷知识覆盖面广,结构合理
试卷采用了单项选择题40题的做法,就是为了使考核的知识点涉及面更广些;各章都有1题综合题,比例结构较为合理。这符合高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3、重视图像考核,体现学科特点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试卷中涉及到的地理图表类型有统计图、统计表、示意图、模式图、过程变化示意图、区域局部图等,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能力的试题占80分,其中单项选择有12幅共占20分,综合题有11幅,共占60分,有的是一图多题,考查学生对多个知识点掌握情况。
4、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试卷难度适中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及格率与平均分控制在双60,两个层次班级的平均分差值控制在10分以内。难中易的比例为7:2:1,难度适中。试题内容大多取材是教材,图表也多为教材的原图,这样,就避免了出现偏题与难题,大大降低了试卷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综合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又满足了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实际需求,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
5、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的综合X大
综合运用知识解答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难度较大的,例如第2~3题组就把气候、径流、区域的判断与作物综合在一起考查;第25~26题组就把能源、交通、与空间位置顺序、工业类型的区位与环保等综合在一起考查;还有第34~36题组的,第44、45、46题等都是综合X较大的试题。加大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也是区分学生学习程度的需要所在,又是新课程的要求。
考试成绩:从各班的分数分析可以看出,多集中于50~60分数段,各分数段呈正态分布,考试结果属于正常,说明大多数学生学习还是较为认真的,能较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年段最高分88,最低分24,平均分58.76,及格率为53.6%,优良率18.6%,两个层次的班级平均分相差近8分,每一个层次的各班级平均分很接近,发展较为平衡。与预期相比,优秀率与及格率偏低一些,其它的都较为正常。
答题分析:单项选择题平均得分28.5,平均得分率为71.2%,其中,得分率较低的是第3、7、19、23、26、31、40题。综合题平均得分30.1,平均得分率为50.5%,其中,得分率较低的为第42、44题。从学生的卷面情况分析,学生答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只要能及格就可以了,因此,平时课外较少花时间去巩固地理学科知识;况且学生还把希望寄托在水平考试纲要和适应X练习上,在复习期间,忽视了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有关活动、问题研究、读图思考、阅读等较少花时间认真去读。
2、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模糊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大多是浅尝即止。许多问题在学生看来很容易,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对这些问题还只是一知半解,导致学生在答题时,概念模糊,失分较多。例如第42题第(1)小问中的各河流的径流变化特点及原因。许多学生将各河流的径流变化特点答为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水量逐渐减少。由于特点一答错,导致后面的原因也跟着答错。这是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西北地区河流的径流变化特点及原因所致。又如第44题第(4)小问第一空,正确X为“乳畜带”,但大多数的学生却答为“畜牧业”。这是典型的概念模糊,X术语掌握较差,或是将较为相近的地理事物混淆导致的失分。
3、审题不认真导致失分多在最后的2道选做题中,学生选做第46题的得分率明显低于选做第45题的,平均得分率相差近30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并不是第46题的难度太大,而是因为学生审题不认真所致。在第46题17分,在第(2)小问中,有一个要求:以下答题中如果是填城市的话填图中代号,省市填简称。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在没有弄清题目的要求之下,就开始答题,填城市名称与省市全称。正是这个说明,学生没有注意到,导致学生没有按题作答,被扣8分。这个不认真审题的后果,教训是很大的。
4、地理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读图与析图能力较为欠缺是大多数学生面临着的问题,如第42题。如何从图表或是背景资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与评价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如第43、44题。如何组织语言,答到点子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第45的能源供求的东西差异、第46题的两个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能源的紧张状况,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所有这些都是导致学生主观题得分率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