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知识(实用3篇)

九年级化学知识 篇一: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物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并产生新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探索化学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本篇文章将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类型。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化学方程式和摩尔比等。

首先,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起始物质,它们通过相互作用而转变为新的物质,称为生成物。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是元素、化合物或离子等。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氢气和氧气就是反应物,而水是生成物。

其次,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它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组成,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关系。例如,氢气和氧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H2 + O2 → 2H2O,其中2表示摩尔比,即2个氢气和1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最后,摩尔比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它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得到。例如,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中,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为2:1,即2个氢气和1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化学反应的类型主要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合成反应是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新的物质。例如,2H2 + O2 → 2H2O是合成反应的典型例子,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分解反应是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新的物质。例如,2H2O → 2H2 + O2是分解反应的典型例子,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置换反应是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与另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发生交换位置的反应。例如,Zn + 2HCl → ZnCl2 + H2是置换反应的典型例子,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的物质称为还原剂,接受电子的物质称为氧化剂。例如,2Na + Cl2 → 2NaCl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典型例子,钠被氯气氧化为氯化钠。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并产生新物质的过程,通过反应物、生成物、化学方程式和摩尔比等概念来描述反应的基本特征。化学反应的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类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世界的奥秘,并在实际应用中有所裨益。

九年级化学知识 篇二: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的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量。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反应物浓度、温度、表面积、催化剂等因素有关。本篇文章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量来实现。通常,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或产物浓度的变化来确定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速率 = Δ浓度/Δ时间

其中,Δ浓度指的是浓度的变化量,Δ时间指的是时间的变化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反应物浓度、温度、表面积和催化剂。

首先,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导致反应速率的增加。反应物浓度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反应物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了反应发生的机会,加快了反应速率。

其次,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反应速率的增加。温度升高可以增加反应物分子的动能,使分子碰撞的能量大于活化能,从而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加快了反应速率。

再次,表面积的增大会导致反应速率的增加。表面积的增大意味着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分布更细致,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暴露在溶液中,提高了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机会,加快了反应速率。

最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速率。催化剂是一种可以改变反应机理的物质,它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发生。催化剂本身在反应过程中不消耗,可以反复使用。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量,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浓度或产物浓度的变化来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反应物浓度、温度、表面积和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理解反应的过程和规律,并在实际应用中有所裨益。

九年级化学知识 篇三

九年级化学知识

  导语: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面是九年级化学知识汇编,欢迎阅读。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纯净物 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H2、O2、N2、Cl2等、共价化合物、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二、酸、碱、盐

  1、固体NaCl、KNO3、NaOH、Mg(NO3)2等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所以酸碱盐溶液能导电,但有机物溶液不导电。

  2、氯酸钾溶液中不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只含有自由移动的'氯酸根离子

  3、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4、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5、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是酸性溶液。(如NaHSO4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酸性)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是碱性溶液。(如Na2CO3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碱性)

  6、X-和Cl-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HX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

  i.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遇HX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ii. 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酸除了HNO3和浓H2SO4,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H2CO3酸性太弱)

  iii.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iv.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v.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7时呈碱性。PH=0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蒸馏水的pH=7(水的pH<7显弱酸性),SO3溶于水,溶液pH<7,CO2溶于水,溶液pH<7;要使pH升高可加碱(可溶性碱)或水,要使pH降低可加酸或水。PH=3和pH=4混合溶液pH<7。

  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值。pH数值是整数。

  8、碱的通性

  由于碱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而生成OH-离子,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 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例如Fe(OH)3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不变色。

  三、质量守恒定律

  定义:化学反应前后,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的总和=反应后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的总和。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四、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的溶液的方法是:①加水②升温

  不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熟石灰对温度例外):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在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分离: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CuSO4)

  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

  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中溶质是HCl,石灰水中溶质为Ca(OH)2,食盐水中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五、空气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用红磷测定时的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冷却后,打开弹簧夹,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水面上升约1/5体积。(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混合物)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六、水

  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七、氧气(O2)及其他气体

  氧气(O2)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氢气(H2)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可燃。

  二氧化碳(CO2)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的固体。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可燃。

  甲烷(CH4)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可燃。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八、化学方程式

  1、氧化反应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放出热,发出白光。

  硫粉在空气、氧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放出热,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反应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反应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反应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3 MnO2 2KCl + 3O2 ↑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

4 + MnO2 + O2↑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反应的现象是: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出现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反应的现象是:黑色变成红色,同时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CuSO4 + 2H2O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CuSO4 + H2O

  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Ca(OH)2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CaCl2 + 2H2O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CaCl2 + H2O

 

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范文五篇(最新3篇)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范文五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
小学资料2019-06-07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范文五篇(最新3篇)

四大名著歇后语大全及答案50条(精简3篇)

四大名著可以说是很多人孩儿时的回忆,具有中华文化精髓。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四大名著歇后语大全及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四大名著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一) 千里搭长棚没有...
小学资料2018-04-09
四大名著歇后语大全及答案50条(精简3篇)

我的财富小学作文【最新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财富...
小学资料2011-09-06
我的财富小学作文【最新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及对策(经典3篇)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努力给学生创造学习和练习的机会,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使学生们可以更快、更好的学习和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及对策,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小学五年级语文教...
小学资料2019-02-03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及对策(经典3篇)

中小学生向国旗敬礼寄语【精简3篇】

亲爱的祖国是你们的青春和岁月,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不忘历史,牢牢跟紧祖国脚步。那我们知道学生向国旗敬礼寄语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中小学生向国旗敬礼寄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资料2017-08-03
中小学生向国旗敬礼寄语【精简3篇】

我们一起走过回想往事作文(优秀3篇)

“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又是这道熟悉的歌曲,把我的思绪带到了远方……曾经,我们是一个快乐和睦的大家庭,班级里68名同学的心,被紧紧拴在一起。可是现在,六年级的我们正面临着择校后天各一方的分别,...
小学资料2013-06-05
我们一起走过回想往事作文(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