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资料(推荐3篇)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 篇一
文言文修辞手法的复习
在高三语文的复习过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的文学遗产,不仅具有独特的韵味,更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技巧的重要途径。而在文言文中,修辞手法则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表达方式。下面,我们将对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复习,以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常见的比喻手法。比喻是通过运用类比的方式,将事物与事物之间进行联系和类比,以达到增强表达效果的目的。比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比喻手法将贾府比作“宛若蜃楼”,形象地描绘出了贾府的富丽堂皇和虚幻不实。
其次,我们要复习的是夸张手法。夸张手法是通过夸张的方式,突显事物的某种特点或者达到一种独特的效果。在古代文言文中,夸张手法尤为常见。比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身手矫健,可以“翻江倒海”,具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这种夸张的描写使得读者对孙悟空的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我们还要复习的是对仗手法。对仗是指诗句中两个相邻的字、词、句在音、字义、词性等方面的对称关系。在文言文中,对仗手法被广泛应用于诗词之中。比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草木露气凄,林花凝露滋”就是一种对仗的表现,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韵律感和美感。
最后,我们来复习一下借代手法。借代是指用一个词或一组词来指代另一个词或一组词,以达到增强表达力和形象的目的。在文言文中,借代手法经常被用于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或者事物的形态特征。比如《红楼梦》中,曹雪芹借代“千金纵得无情翼,一片冰心在玉壶”来形容林黛玉的美貌,使得读者对林黛玉的形象产生了强烈的感受。
通过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美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技巧。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高三语文的复习中,加深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 篇二
现代诗的特点与鉴赏
在高三语文的复习过程中,现代诗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现代诗作为我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在现代诗中,特点与鉴赏则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学习内容。下面,我们将对现代诗的特点与鉴赏进行复习,以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现代诗的艺术魅力。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现代诗的特点。现代诗具有多样性和自由性的特点,它摆脱了古代诗歌的格律和韵律的束缚,更加注重诗人的个人感情和思想表达。现代诗在形式上更加自由,可以采用自由诗、散体诗等多种形式,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灵活多样。同时,现代诗也更注重诗歌的意境和意象的表达,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和形象描写,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我们要复习的是现代诗的鉴赏方法。在欣赏现代诗时,我们首先要关注诗歌的意境和意象的表达。现代诗往往以一种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其次,我们要关注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的运用。现代诗往往采用自由的形式和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诗歌的行数、词汇和句法结构,来理解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的运用。最后,我们要关注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现代诗常常与社会和时代背景相联系,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对现代诗的特点与鉴赏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现代诗的艺术魅力,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高三语文的复习中,加深对现代诗特点与鉴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 篇三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
在高三总复习的第一阶段,同学们应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语文知识”关。复习时,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的要点内容熟练运用,相信可以提高语文成绩!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高三语文复习资料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常见诗歌语言特色与风格:
1.平易: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但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平易近人,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不加修饰,是一种质朴的美。2.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子直接写出。如《诗经硕鼠》。
4.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自己去体味。
5.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7.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9.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10.洗练:语言表达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11.沉郁:用一种苍老道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杰出的诗人在创作中往往形成富有特色的艺术风格。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幽寂静穆,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以及(孟)郊寒(贾)岛瘦和“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