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民主义高中历史知识点【精彩4篇】
新三民主义高中历史知识点 篇一
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一种政治理论,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包括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三个方面。下面我们将对新三民主义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民族独立。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新三民主义强调中国人民必须团结起来,进行民族独立斗争,摆脱外国侵略者的统治。这意味着中国必须恢复自己的国家主权,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其次是民主政治。新三民主义主张建立一个民主政治体制,实现人民的权利和自由。这包括政治权力的分立、选举制度的建立、言论自由的保障等。新三民主义认为,只有通过民主政治,才能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最后是民生幸福。新三民主义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幸福生活。这包括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等。新三民主义认为,只有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总结起来,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一种政治理论,强调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这一理论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三民主义高中历史知识点 篇二
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一种政治理论,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下面我们将对其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新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为了团结全国人民,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三民主义这一政治理论。
其次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新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包括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民族独立强调中国人民必须团结起来,进行民族独立斗争,摆脱外国侵略者的统治。民主政治主张建立一个民主政治体制,实现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民生幸福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幸福生活,包括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等。
最后是新三民主义的影响和意义。新三民主义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进步。新三民主义的核心理念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基础,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总结起来,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一种政治理论,包含了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三个方面。新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其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都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新三民主义高中历史知识点 篇三
1.背景
(1)客观因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共产国际、中共的帮助。
(2)主观因素:多次失败的教训;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2.提出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内容
(1)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特色,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和“各民族一律平等”。
(2)在民权主义中强调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
(3)在民生主义中则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强调“耕者有其田”。
4.评价
(1)新三民主义反映了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关心民众的疾苦和国家的命运,更新思想,提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新主张。
(2)新三民主义不仅代表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相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新三民主义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4)新三民主义是国民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新三民主义高中历史知识点 篇四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背景:
(1)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改良,使中国免遭列强侵略、摆脱危机。
(3)19世纪末,当中国面临瓜分危机的时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2、三民主义的创立:
(1)1895年,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
(3)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不久,又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3、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2)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
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活动
具体表现为: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的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
1、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朝统治寿终正寝,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取得的最大成果。
2、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南京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它还按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了中央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大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
3、扞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由于三民主义自身具有局限性,在它指导下的资产阶级一系列的斗争都无法取得彻底的胜利,三民主义不能指导中国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战争的结局都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原因:
(1)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援助。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下,孙中山决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2)孙中山本身的与时俱进的精神。
(3)当时革命斗争形式的需要。
2、过程: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基本内容: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有两方面含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则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4、影响及评价: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此后,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在全国展开。但是,新三民主义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常见误区提醒
(1)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2)三民主义的地位:民族主义是革命的前提;民权主义是革命的核心;民生主义是革命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