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心得体会【精简6篇】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
在我接触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教育方法的独特魅力和有效性。生本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教育模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让他们成为自主、自律、自信的学习者。
首先,生本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即可。而在生本教育中,学生扮演着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制定学习计划,并主动寻找资源和解决问题。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和有动力。
其次,生本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只注重记忆和掌握知识点,很少有机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而在生本教育中,学生被鼓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思考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他们学会了质疑和思考,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答案,而是不断地追问和探索。
最后,生本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被评价和排名,这容易导致学生之间的竞争和自卑心理。而在生本教育中,学生不再只追求分数和名次,而是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并通过合作和分享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这种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总的来说,生本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教育模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让他们成为自主、自律、自信的学习者。在我个人的学习过程中,生本教育给予了我更多的自由和挑战,让我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我相信,生本教育将会在未来的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培养更多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做出贡献。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篇二
在我接触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教育模式的独特之处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生本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方法,通过真实的情境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首先,生本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和能力。而在生本教育中,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了实际操作的机会。他们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调研、社会实践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这种实践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学到技能。
其次,生本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只注重记忆和应试,缺乏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在生本教育中,学生被鼓励提出新的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他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实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创新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最后,生本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而在生本教育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学科知识,还需要培养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通过参与团队项目和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了这些综合素质,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这种全面的培养让学生更加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总的来说,生本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模式。通过真实的情境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我个人的学习过程中,生本教育给予了我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空间,让我不断地锻炼和提高。我相信,生本教育将会在未来的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做出贡献。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篇三
通过生本培训学习,我进一步认识了“生本教育”理念,渐渐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它让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生本教育”首先是教育观的问题,教育不应当是围绕分数转,为了升学转,应当回归到它的根本:人的成长,人的发展。试想今天我们强加给学生的这一切真正是他们想要的吗?真正对他们一辈子有用吗?他们之中即使少数的人成功了,但他们付出了太沉重的代价。郭教授提出的依靠学生自主地学习,可主宰、独立、自由地获取,是自然合理的教育新思路。
二、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以前,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总认为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生成,自己尽量不多说话,我这才意识到,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我们如何开展教学。
郭思乐教授提出了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由教师提供一个最根本的,最简单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成果),班
级交流学习(提出更深刻的问题),熟悉学习(巩固学习内容)四步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引领着学生,既能让学生够得着,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教师的设计要把握知识的要点,又要把握整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激励者。郭教授指出,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走出师本,走向生本。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
四、创设快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愿学、乐学。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矗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学习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对我的课堂改革确实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教育改革已成为时代教育的主题。及时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投身到教育改革中来,我们的教育才有出路。
自我校开始实行生本教学以来,我的课堂一直没有放开,没有大胆的放
手给学生,学习生本以后,深深认识到生本益处,所以,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让自己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篇四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认真拜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郭思乐教授的新著《教育走向生本》,并做了很详细的读书笔记。通读后该书后,我觉得它具有以下五点突破性的贡献:
一、关于两种教育体系
作者认为,师本教育体系和生本教育体系这两种教育体系的存在是事实。“仅仅是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因为过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一切都是为老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本教育体系“不仅在方向上强调学生为主体,------而是要彻底解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
作者能揭示出两种教育体系,是以深入的研究作为基础。例如对成人的理智律和演绎为主与儿童的情感律和归纳为主的区别;接流式和源流式教学的区别;连动式机制和激发式机制的区别都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的区别具体体现在理念、课程观、方法论和管理和评价等方面。
二、关于两种不同的理念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
作者分析了许多偏离本体的现象,说明寻找到本体,真正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并不容易。这点我深有体会,例如“走教案”现象的产生,就是“师本体系”评价造成的。那种为了评选而精心设计的教案,课堂上教师关心的是如何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学生“出彩”也是为教师设计的教案服务。表面看,这样的课,教学目标正确,一切按计划进行,学生也在参与,也有收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天衣无缝,准时下课。但是教师实际上事前不向学生进行调查,课上也不关心学生在想些什么,这样的课怎么能使每个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
师本教育常常看到的是这样的现象:“同学们,现在可以上课了吗?”,有些教师连上课都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好象相当尊重学生了,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理解,好象在“做秀”。本书鲜明地指出:“高度尊重学生”就应该是相信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人人可以创新”,“潜能无限”。我体会应该区别的是:老师是在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虽然可能是幼稚的),是认真地发现、理解学生自己的思想火花;还是视而不见,急忙,甚至强硬地让学生去“痛饮”教师准备的那“一桶水”(包括有时是让学生高兴地去“痛饮”)?这其实是“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两种不同对待学生的态度。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篇五
寒假我学习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我才对这个陌生的词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所谓的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应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扬生命,教要以学为皈依,让生命自己行动。所谓教学,应该是教师支持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我们现在的教学用个词来描述就是“师本教育”,而更让我感慨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在几年之前就已经落伍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意识到了,在我们学校也开始迈出了课改的步伐。
在郭思乐教授的博客中给我们列举了几个实例,看完后我想,究竟怎样才会出现这样的课堂,老师究竟做了哪些工作,学生又是如何完成的呢?我相信,刚接触生本教育的老师肯定都有这样的困惑,尤其要说的是“生本教育”可是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在我还没接触“生本教育”之前,我对“素质教育”这个词可不陌生,可是如果让我说出“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我还真说不准确,但是读了郭教授的“生本教育”之后,我认为,“生本教育”和“素质教育”是相通的,而我们现在进行的素质教育,无非就是增添了不少活跃的课外活动,也常常将以学生为主挂在嘴边。但究其实际,它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起了作用,仍值得怀疑。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这样的情景: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鸦雀无声,临下课,教师小结,问学生:“这节课的内容大家听明白了吗”,假如有学生说“不明白”的话,教师必定勃然大怒:“我都讲得那么详细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真是蠢得要命”,这就是传统教学课堂的一个缩影。而在生本教学课堂里,我们看到的将是另一番情景:学生之间你问我答,小组成员激烈讨论,小组之间激烈争论,整个课堂生机勃勃。现在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学生,你会选择怎样的课堂?
我们所有的教育希冀和理想,都可以依托生命而实现。而生本教育就是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的和谐结合。它正在改变教育生态,它拒绝冗繁,通过教育的生态保护,让所有的人,享受为生命的神奇所氤氲着的美好的教育。它是一种崇高的理想,虽然举步维艰,但绝不是梦想。郭教授一直在研究“生本教育”的课题,以下是该课题的主要理念,让我们共勉。
当然也有很多弊端,我们会慢慢的找准方法,一一克服。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的探究,主动合作、主动展示,甚至主动评价。课堂上应该尽量讲得少些,引导孩子发现的尽量多些。这就是我理解的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篇六
全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观点新颖,论述独到,内容丰富,是一部哲理性强而又生动活波的学术专著。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极坚实的进步”。
我们需要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
美国教育崇尚创造性,不注重对儿童的规定和限制,特别是不重视作为社会的或规范那样一些工具性知识;我国的传统教育崇尚循序渐进,强调对儿童的规范,不注重儿童天性的发挥。
我们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我们的任务是,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建立使人回归自然的教育。
教学方式“自然的,也是最好的,自然的,也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