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读书心得【通用5篇】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读书心得 篇一
这本书是我最近读到的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书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如何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如何成为孩子真正需要的家长和教育者。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也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首先,书中强调了父母和教育者应该以心灵去感受孩子的需求。我们常常会在孩子的学业、兴趣爱好等方面给予他们很多压力和期望,但忽略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他们不仅仅需要学习成绩的好坏,更需要父母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我们应该以心灵去感受孩子的情感世界,与他们建立起真正的沟通和信任,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其次,书中提到了教育者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和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我们希望孩子具备的品质和价值观。只有自己身体力行,才能真正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同时,我们也要明白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对孩子人格的塑造。我们要教会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做人原则,引导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责任心的人。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充满爱的家庭氛围,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怀。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让他们明白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通过阅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父母和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的表面成绩,更要以心灵去感受他们的内心需求,成为他们真正需要的人。同时,我们也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注重家庭教育,为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为他们的成长和幸福贡献力量。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读书心得 篇二
在读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之后,我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和美好之处。书中作者以自己的经历和理念,告诉我们如何成为孩子真正需要的父母和教育者。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方式和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
首先,书中强调了与孩子建立起真正的沟通和信任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以成绩、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要求和期望来衡量孩子的优劣,而忽略了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孩子不仅仅需要父母的关心和支持,更需要我们真正地去理解和感受他们的情感世界。只有与孩子建立起真正的沟通和信任,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真正有益的教育。
其次,书中提到了教育者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和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我们希望孩子具备的品质和价值观。只有自己身体力行,才能真正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同时,我们也要明白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对孩子人格的塑造。我们要教会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做人原则,引导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责任心的人。
最后,书中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充满爱的家庭氛围,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怀。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让他们明白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通过阅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美好之处。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应该以心灵去感受孩子的需求,成为他们真正需要的人。同时,我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注重家庭教育,为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为他们的成长和幸福贡献力量。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读书心得 篇三
暑假期间,我读了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洗礼。我被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师的敬业精神、教育机智和灵活性所打动,深深地被大师的理论所折服,被大师的教育实践所吸引。大师书中字里行间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爱孩子。爱孩子,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这一点,对于我们音乐教师尤为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每个学生最初都是以张空白的试卷。我们每一笔书写,都是未来的答案。爱学生就是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事实上,当孩子们在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
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身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所任学科的特点,赏识那些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所独有的情感艺术中得到熏陶,。由此可见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他们、爱集体、爱社会,从而的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要想得到更多孩子们的爱戴,就应该学会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给他们信心,这应该是对所有孩子而言的。对一个腼腆的孩子、对一个木讷的孩子、对一个经常是表现平平的孩子,教师往往一句不经意的称赞的话语,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小动作,就会温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给他们信心,同时也亮丽了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
感谢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朋友,感谢书本给我知识与力量,让我感悟到了很多道理。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要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传承和践行他的教育思想,学习他为孩子健康成长,为教育事业发展而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爱我所教的所有的孩子,并让这种爱在我所教的学生身上得到延续。我想,这就是爱的价值;这就使爱的奉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读书心得 篇四
冰心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
,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部书将这句话做了很好的诠释。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学习时绝不死记硬背,而是在游戏、故事、美、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中进行朝气蓬勃的智力活动。他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个世界中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他带领儿童认识自然和社会,用各种方式学习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如用“环球旅行”让学生认识国家和社会,用在校园和灌木丛创建“美丽角”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和花草,用“童话室”世界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和优美故事的学习,他的全部施教活动丰富多彩,伸向自然和社会的各个层面,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在这本书中阐述得淋漓尽致。也有人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那次去外面听课学习,回来了不禁感叹,那些孩子文学素养高,知识面广,课堂中总是精彩不断,而自己班的孩子,相同类型的题目,反复讲却怎么教也教不会。弄得自己快没耐心了,心里很烦躁,很想对他们发火。我去和一位老师倾诉时,这位老师和跟我分享了一句话“我们现在都认为,教了学生就应该会,会是正常的,不会是不正常的。而我们有时连一句表扬的话都没有;要批评,甚至要惩罚。学生来学校就是为了学,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因为他们还在学。”忆起这堂课,当我抛出第一个问题时,他们答不上来,我有些不高兴了第二个我面露难色,开始批评了。学生配合不默契,自然互动开展不下来了。我想应该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爱学生,就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求者。”教低年级的孩子时,他们在文字的表情达意上有它的局限性。语文课上可以在理解词语和课文时用上音乐、动作、甚至绘画、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变得聪明,而且让学生时时体味来自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记得学生毕业不久的那个下午。我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心里有感动也有失落、孩子们毕业了他们回来看我,并表示以后会想念我的,心中泛起一圈又一圈感动的涟漪。可是,平时我关注很多的侯浪、钟楚栋、却没来,回忆这些年来点点滴滴,在他们身上我倾注了太多,一次一次找他们谈话,一次一次给他们鼓励,一次一次单独辅导,一次一次与他们的朋友式的交流,而如今,他们……
有时我会想想是不是我的要求太严格了?我们的语言是太刻薄了?我们的脾气是不是太急躁了?是啊,我们“恨铁不成钢”,我们“爱之深”,但表现出来的却往往是“责之切”。像这种“只给好心,不给好脸”的爱,学生岂能接受?你给学生一缕春风,学生不一定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你给学生一句话,却让他感受到六月寒。
真诚的赞美,发自内心的鼓励,无私的关心和帮助,是沁人心脾的玫瑰,是滋养万物的阳光雨露,作为一名教师,把爱心留给学生,不断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迈进!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读书心得 篇五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教育名著,我深深被他的理论折服,被其教育实践所吸引。苏霍姆林斯基用自己的行动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激励我们用童心唤醒爱心,用爱心滋润童心。
在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教育实践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爱,这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作者深爱着这些孩子,他亲昵地称他们为“小家伙、小鬼”,他认为教师首要的职责就是“爱孩子”。因为爱,他期望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健康的体魄;因为爱,他也竭尽全力去帮助孩子们学会学习。爱孩子,应该说是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但如果是始终如一的爱,坚持不懈的爱,面向全体的爱,也是不容易做到的。爱孩子,很重要的一点是爱得要纯粹。不是施舍,不搀杂功利。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告诫教师们:“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我们上课时,向学生露出的亲切笑脸,投去的友善目光,;下课时,我们留在教室和学生们谈心,说笑话……都是师爱的表现。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学生才会把我们当朋友,敞开心扉,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果我们发自内心地向学生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语言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感化他们、诱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奋起直追,最终他们会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强者。
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在书中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成为每个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追求、探索的重要内容。爱尔维修如是说:“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当把关心留给社会,把热心留给学校,把中心留给教育,把真心留给同事,把耐心留给自己,把爱心留给学生;让我们真正做到:把整个心灵献给每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