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采访稿(精选6篇)
人物采访稿 篇一:探索自我——与心理学家李敏的对话
李敏,一位备受赞誉的心理学家,拥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心理学的背景。她专注于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他们解决困扰。我有幸采访到了她,希望能够从她的经验和观点中获得一些启示。
在我们开场的对话中,我问李敏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观点。她告诉我,个人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自我,认识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并积极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她还提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路径,我们需要尊重和接纳自己的个性,并且在过程中学会自我接纳和自我关怀。
我进一步询问了她对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看法。她强调了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面对挑战和困扰时。她说,很多人可能面临着内心的困惑、焦虑或抑郁等问题,而心理咨询和治疗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人们能够倾诉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够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支持。她还提到,心理咨询和治疗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解决内心的冲突和困扰,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在我们的对话中,李敏还分享了一些关于个人成长的建议。她认为,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接纳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她还提到了自我关怀的重要性,包括良好的睡眠、饮食和锻炼习惯,以及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她鼓励人们去尝试新的经历和挑战,从中获得成长和满足感。
最后,我问李敏对于未来发展的展望。她表示,她将继续致力于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帮助更多的人们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她还计划在未来开设一些心理辅导课程,帮助人们学习更多关于心理健康和成长的知识。
通过与李敏的对话,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探索和认识自己,才能够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我相信,借助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力量,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解决内心的困惑和冲突,从而实现更加健康和充实的生活。
人物采访稿 篇二:追寻梦想的勇气——与企业家张宇的对话
张宇,一位年轻而成功的企业家,创办了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他在创业的道路上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困难,但他从未放弃追寻自己的梦想。我有幸采访到了他,希望能够从他的经验中获得一些启示。
在我们的对话中,我问张宇对于创业的动力和激情。他告诉我,他一直对科技行业充满热情,而创业给了他实现自己理念和梦想的机会。他说,创业并不容易,但他相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他还提到,创业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以及对自己的能力和信念的坚定。
我进一步询问了他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他表示,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扰,包括资金、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的挑战。然而,他认为这些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应对,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还提到了创业过程中的失败和教训,他认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改进和提高。
在我们的对话中,张宇还分享了一些关于创业的建议。他认为,创业者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和目标,同时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他鼓励创业者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保持对新技术和市场的敏感,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他还提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调创业者需要与优秀的团队合作,共同追求目标和梦想。
最后,我问张宇对于未来发展的展望。他表示,他将继续致力于公司的发展和创新,不断推出更加优质和创新的产品。他还计划将公司扩展到国际市场,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合作,共同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与张宇的对话,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追寻梦想的勇气和决心的重要性。只有具备足够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够面对挑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人物采访稿 篇三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姚富渝同学,这个刚满二十岁的年轻小伙,怀抱着对社会的一片热枕,在年轻的岁月里,毅然决然的投身于应用心理学专业,这一选择就是一段又一段峥嵘的记忆。
无数次参加莞城心理志愿者活动,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带去欢乐,为养老院的老人送去温暖,为路上的行人习来暖暖的春风。
这就是他,一个在心理专业不被理解的时候仍然无悔于自己选择的青年人。在今年新春到来之际,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姚富渝同学。
记者(以下简称记):首先,我十分感谢姚富渝同学可以在喜迎新春之际,仍然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据我们了解,心理学专业在国内还很年轻,我们很好奇,是什么原因导致您选择学习这个专业呢?
姚富渝同学(以下简称姚):我从小就想要帮到很多人,我觉得能够把自己回报给社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且,现代社会压力很大,由于工作繁忙的缘故,老年人被迫住进了养老院,小朋友也只得每天呆在托儿所里,终日工作的中年人还有青年人,生活的压力使得他们有很多的心理问题,揭开困惑,帮助各个阶层的人使得我更加开心,活在幸福当中,给我带来满足感。
记:您经过努力考上了理想的专业,在这一年多的学习过程中,您认为心理学和你最开始设想的有什么偏差?
姚:我在参加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前,对于心理学更多的是觉得自己仍然是很迷茫,觉得心理学的操作基本上是全凭经验的,以胡子长短论英雄,接触的案例多了,自然就会熟络的多,因此一度觉得心理压力很大,觉得责任重大。但在一年多之后,才逐渐觉得,我以前的想法是不对的,起码是不准确的,心理学是建立在成熟而健全的科学体系上的,它讲求着科学的一般规律性和客观严谨性。心理学甚至有很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早期思想哲学,有一部分还沿用至今。后面还出现了许多富有科学性的心理学思想,如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强调了心理学的科学性,引发了心理学的革命,还有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等。这些内容的学习都丰富了我的眼界,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
记:听了您讲了这么多有关心理学的具体内容,我也觉得很有兴趣,我很想问您的是,您对以后的心理学人生是如何规划的?
姚:我觉得心理学是是我感兴趣的学科,我想要在今后的几年里趁年轻静下心来做与心理学有关的事情,这也意味着我人生的完满。首先要做的就是准备参加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考试的相关工作,稳打稳扎几年,以便更多的了解这个学科,
其次我还要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的等级考试。我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心理咨询师,实现我最开始的人生理想,有爱,也有快乐。
采访结束了,但姚富渝同学那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执着还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当中,回想起他在采访过程中时而执着的声音,不需要更多的话语,我想我已理解了他对梦想的诠释,愿姚富渝同学可以在新的一年里,人生的道路越走越宽,成为他梦想中的想要成为的人。
人物采访稿 篇四
感动是年终岁末一段温暖的话题,也是新春伊始一股蓬勃的力量。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曲;用所有春天的消息,为你写下传奇。2010年,在民商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一批我们为之感动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者自己的精彩,感动着你我。
柔中带刚,一面是女性的温柔细腻,一面是不乏男性的威严与大气。于晓楠,以自己充实而高效的生活经历向我们演绎了大学生活的真谛。严谨、认真、负责的她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感动民商颁奖晚会”后,我们有幸采访了于晓楠学姐。
记:学姐,您好。《锦瑟》在您的带领下可以说是走过了一个辉煌的阶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在您的眼里,《锦瑟》给您或者说在向我们民商传递着什么?
于:首先《锦瑟》 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我非常欣慰,在我的眼里,《锦瑟》已经渐渐地溶入我的血液,其中有我对它情感的寄托。《锦瑟》自2003年创刊到今天很不容易,四个板块都有不同的精彩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锦瑟》了解发生在校园内的各项活动。但总的来说,我们以与法律有关的内容为主,让同学们通过参与《锦瑟》加深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此同时,也希望通过《锦瑟》拓展视野、了解社会。让《锦瑟》成
为同学们生活、学习的好帮手。
记:我们知道出版一本刊物不是一件容易的市事,寻找海量资料,筛选,联系出版等,在这其间,一定遇到不少困难。是什么信念支撑你无谓地面对这一切?
于:其实从加入《锦瑟》那天开始,我就对它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从最初的选材、到最后发刊,那种期待和喜悦是别人体会不到的,感觉它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你所说的困难和这相比也不算是困难。从骨子里透着一种责任,告诉自己无论怎样,都要将每一期做好,也许正是一种对《锦瑟》的热爱支撑我走到今天,同样今后无论走到哪,都会将它装在心里,因为我的成长和《锦瑟》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总想说:《锦瑟》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记:四年的时间真是一晃而过,想必大学生活一定给您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能不能用一段简短的话来概括下自己的大学生活?
于: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最值得珍惜、记忆的日子。在大学思念,从懵懂到今天的成熟,经历了很多。也曾跌倒过,但无论如何,令我庆幸的是,每一次跌倒,我都抓起一把沙子重新爬起,就这样一步步走向成熟,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无悔!
记:今后有什么打算?
于:呵呵,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终于拿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法学硕士的录取通知书,9月份我会在那里开始另一段人生之旅。
记:对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说一下您的寄语吧。
于:民商是一片能够激发热情的土地,希望在这里你们能够带着一份执着,一份坚忍勇敢的心走下去,在各方面发展,锻炼自己,祝愿你们四年后带着硕果离开。
采访结束了,但晓楠学姐的一番话语却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挥之不去。我们被她的那份责任心深深打动,看着她诚挚的眼睛,不需要更多话语,已经完全理解了她对学校,对与之有关的一切的情感。让我们以她为榜样,续写更多民商传奇,在此祝愿晓楠学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宽,创造更多精彩。
人物采访稿 篇五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长大以后,为了理想而努力”——节选自《水手》。
采访伊始,魏老师就跟我们分享了一个感人而温馨的故事。
时间追溯到去年十月,已大四的人文学院学生杨文成,怀揣着为学院争荣誉的信念,特地从实习单位赶回来参加校运动会男子4乘100米的田径项目。比赛如火如荼,异常激烈,但意外不幸发生,杨文成在与下一棒同学接力的时候,不留意滑落了接力棒,身体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在跑道上。在场所有的同学都不禁心悸,悲伤的氛围弥撒在大家的身边。学生会的同学匆忙赶上前帮他清理伤口。危难之际,“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长大以后,为了理想而努力”无需多言,魏老师带领啦啦队哼唱的一段《水手》足以把大家的心紧紧凝聚到一齐。
紧之后的另一个项目中,简单清理伤口的杨文成重整旗鼓率领人文学院的运动员们展现了人文学院的特色开场仪式,运动员们分两排排成“小飞机”队型飞奔入场。
“其实那一刻我们会发现,输赢真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大家那种危难之际的相互陪伴,和团结一心的精神。像家一样的温馨。”魏老师发自内心的宣言。
对于历届团学干部干事,魏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而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那种感谢的源泉正是来自这种家的温馨。“坚持你们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好好保护身体。”魏老师给出了最贴心的寄语。
特色团学工作
以文学专业为主的人文学院把特色团学工作建设得有声有色。
特色一,人文学院一向坚持与社团合作。挂号人文学院的社团有枫华诗社,国学社。每年三月份人文学院会协同枫华诗社举行一个原创诗歌大赛,每年的五月份会携国学社组织一个国学论活动,今年可能还会与云南省博物馆合作。
特色二,从前年开始每年举办一个摄影大赛。前年是以运动会为主题,并且取得了圆满成功。今年人文学院把原创诗歌大赛与摄影大赛结合起来以“昆院春景”为主题,活动宗旨能够概
括为“逐美”,具体包含三方面“审美,读美,发现美”。在颁奖时,学院评委们还特地加上一个“创造美”。
特色三,每年的九月份人文学院会联合《尔言》举办一个征文大赛。这个活动的主题对象是每年入校的的新生。曾以“且听风吟,我的大学”为主题,同学们参与用心性很高,并且获奖作品的质量也很高。魏老师表示,她准备将这些高质量的获奖作品广泛投稿,比如投向《昆明学院·锐青年》。
特色四,举办一些有关民俗文化的活动。魏老师从事团学工作前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茶艺等民俗文化,所以人文学院还会透过举办一些特色的有关民俗文化之类的活动来让大学生更多的了解民俗文化。魏老师说,去年举办了一个云南非物质文化展览,学院的学生穿上民族服饰演绎了众多民族特色舞蹈,让大家对这种非物质文化有了更形象的了解。今年计划开展一个民间竞技的比赛,比如踢毽子,打陀螺之类的,就是期望大家透过这种边玩边学的方式学到更多有关民俗的知识。
特色五,“寻迹”活动。活动紧扣历史专业的特色,以丰富搞笑的方式,带动大家的学习用心性,更好地弘扬优秀历史文化。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能够言传也。——《庄子》
很难想象,魏老师在自己的大学生涯里没有参与过任何类似的团学工作,但却在如今的大学团学工作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能干的团学干部。魏老师平易近人,谦和可爱,她会经常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分享她的经历,除了应对面的交流方式,还会用学生热衷的微博与大家进行互动。正如《庄子》所言,除了言传,魏老师更多的是身教,以身作则。魏老师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对学生尽心尽责的态度,着实感染了我们,也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团学干部。幸福何也?幸福百味也。
有人说“世界上最年青的职业就是老师,因为总是和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年在一齐,能让心灵永葆青春”。
我认为,老师是幸福的。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特意请魏老师定义了一下“幸福”,她道“幸福是百味,当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就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
毋庸置疑,魏老师是幸福的,她的团队是幸福的,让我们祝愿她在以后的工作中创造出更多辉煌的业绩!
人物采访稿 篇六
微笑“医”路心灵羁绊———09级临床医学李燕良访谈实录
活跃在临床医学,微笑着应对一切。她不仅仅在感情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也在学生会历练了不一样的成长,更是在学习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从不以名次为目的的她,成绩却持续年年专业最高的记录,在人才辈出的临床医学,她是如何做到如此,你,难道就不好奇么?
“情”伴一生——“生活的笑声来至于他们的鼓励和陪伴”
第一次见到李燕良的时候,就被她脸上那个灿烂的笑容所深深地感染了,临床专业的学习很累很辛苦,但是她却能笑着应对这一切的压力,这一切都被她归结于自己身边的“情”。当我们问道她在临床专业有没有感觉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时候,李燕良很自然地脱口而出,“我有一个好男朋友啊!而且还有我那几个闺蜜呢!”她回忆起自己在刚刚转入这一临床专业的时候,心里对繁重的课业还是有一点抵触情绪的,再加上临床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李燕良也和班上的同学一样慢慢地在心底里感到很压抑,最后在一天,积压了许久的情绪爆发了。“那天晚上感觉整个人都快不行了,郁闷到快哭的感觉,然后就打了电话给导师。”果然,作为医学学者的过来人,老师很能理解这种感受,推荐她休个假,出去放松一下。于是她就和男朋友出去玩了两天:喝喝早茶,放下风筝,到海岸城看下电影李燕良告诉我们:“休息了两天之后,感觉课业比别人落下一些,顿时有了学习的动力,郁闷的情绪也一扫而空。”就这样,完美的感情和亲密无间的友情,就像给她的生活打了一针强心针似的,就算再迷茫也找得到出口,就算再累心里也能笑开了花。在场的我们,也都深深地被她这种用心的心态所感动
制胜的秘诀——“正确的方法与合理的时间安排”
感情的羁绊给了李燕良许多精神上的鼓励,让她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应对生活。但是,成长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学业压力极大的临床医学专业,单有一个好的心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又向李燕良请教起她学习的秘诀。“做个计划和合理安排时间,这个是王道!”她这样说道,“当然,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从物理学院转过来的李燕良,十分擅长理解记忆,但临床专业却有超多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对此,她找到了自己应对的方法,“我会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方便自己记忆。”李燕良告诉我们,学习不就应以名次为目的,觉得自己努力了才是最好最开心的。她并没有因为学业的压力就把所有时间都拿来泡在图书馆,李燕良觉得忙与不忙,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安排。“比如我有一天的时间学习,我就能够稍微放松一点,不必追得太紧,如果我只有两个小时学习,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她这样举例到。而李燕良每学期都年级第一的成绩也证明了,这种想真正为自己而努力的心态,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与李燕良聊起这些的时候,她总是传递给我们这样一条信息:学习虽然没有捷径,但是如果找到正确的方法,并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志—大志”的目标——“被需要的感觉是我无悔的选取!”
在谈到为什么选取读医学的时候,李燕良很深情地和我们提起她自己的一段经历:一次在医院见习,看到病人生病的时候,那双忧郁的眼睛充满了对医生的信任,当时整个人都被震撼了。她说:“那是一种无条件的肯定,那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相信医生会为自己除去病痛,就是这种感觉坚定了我要成为一个医学者的信念和职责。”另外一次,在慰问器官捐献者的家属的时候,她也深深地被家属那种无私回报社会的精神所打动,她激动地对我们说:“他们把自己挚爱的亲人献给了医学,期望的医学者能很好地回报社会,这是人间多么伟大的情意啊!”“除人类之病痛是万万个医学者的神圣的职责,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在谈论到她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李燕良笑着对我们说:“虽然学医很辛苦很累,慢慢医学路也很长恨长,但是我没有后悔过自己选取了读医学这条道路。”她表示自己本科结业后会选取继续读研,毕业以后打算先在医院里当几年的医生,如果无法继续从事医务工作还可能选取考公务员和当教师。一切会随着时间,状况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李燕良总是持续着面带微笑,其实看似传说般的李燕良也是很平凡的,也有过对前路的迷茫,但所不同的是,她教会了我们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状况都要微笑着应对生活,学会感恩身边的朋友,还有学会调节情绪。
生活的轨道源之于个人的选取与追求,我们没必要全程copy别人的意见和生活习惯,但我们就应学会了解别人并且学习其优点。给生活一点阳光,给自己一个微笑,或许下一秒你就是命运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