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优选3篇】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篇一
教研活动时间:2021年5月15日
参与人员: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
活动内容:
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我们针对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分享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首先,我们就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真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些方法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比如,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讲解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的实用性。另外,我们还建议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竞赛,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我们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们认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激励。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些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首先,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及时表扬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此外,我们还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最后,我们分享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比如,我们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我们还强调了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深入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并分享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相信这些经验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数学教育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篇二
教研活动时间:2021年6月10日
参与人员: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
活动内容:
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并分享了一些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首先,我们就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比如,我们鼓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另外,我们还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通过给学生一些逻辑推理题目和证明题目,引导他们进行推理和证明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其次,我们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我们认为,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些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比如,我们建议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另外,我们还强调了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我们分享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比如,我们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通过给学生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方法。另外,我们还强调了数学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深入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分享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相信这些经验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数学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篇三
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记录,一个过程的一次执行所需信息的管理,是通过使用一个所谓活动记录的连续存储块来实现的。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小学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记录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活动的策划
结合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预赛,开展由青年教师执教,全体数学教师全程参与(包括分析教材、备课、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的展开
(一)教案设计
在确定了参赛教师(卢丽萍)、教学内容(四年级七册《垂直与平行》)之后,由参赛教师在集体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备课,然后就参赛教师的备课进行交流,参赛教师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设计过程,全体教研组成员就这位教师的个体备课进行讨论修改,加以完善。
(二)试教修改
参赛教师试教,部分教研组成员听课,邀请来我校交流的王晓燕老师听课指导,针对存在问题与不足,对教案进行再次修改。
(三)校内展示
校内展示,全体教研组成员听课,课后安排评课,再次修改,本次教研活动结束,卢丽萍教师准备参加区课堂教学比武预赛。
三、活动的反思
(一)、组织者要明确教研活动的特点和目的。
众所周知,教研活动是否有效关键在于组织者。教研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教研活动的课题不在大而在小,不在深而在实,应想教育教学之所想,急教育教学之所急。否则,教研活动就是瞎研究、空研究。
这次教研活动是为参加比赛的青年教师而举行,执教的教师只有一位,活动前没有向教师征求意见,没有确定活动的`主题(研讨解决什么问题),只不过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这样的教研活动显然是失败的。其实称为“教研活动”也有些牵强,更谈不上“有效教研活动”。
(二)、执教者要多一点反思、多一点互补。
在教研活动中,上展示课的教师大多是学科骨干或青年教师,为此,执教者要倍加珍惜良机,除了在研讨互动中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和捕捉有价值的问题之外,活动后也要加强自我反思。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曾说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优秀教师也应该是如此。在上完公开课后,自己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建议,要认真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次活动其实是为了应付比赛,只安排了一位教师上课,执教者间无法比较,执教者只有自己跟自己比。如果重新策划,应该让三位青年教师都有机会参加竞争,让他(她)们相互听课,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这样才能更有实效。
(三)、听课者要多一点交流、多一点实践。
有效的教研活动应该让所有参与的教师都成为活动的主体,使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得到解决,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发展,教研意识得到加强。然而,在开展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课后安排教师互动交流时,大部分老师不会在大庭广众下站出来提问研讨,即使有的老师说了,也只说优点不说缺点。其实,这也不能怪他(她)们,我们学校共有12名数学教师,35周岁以下的只有3位,50周岁以上的倒有4位,再则,我们农村教师理论水平不高,参加研讨机会不多,让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研讨交流起来,实在难。所以,为了真正地开展教学交流研讨,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者在活动之后,要开辟多种渠道让教师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如撰写听后感言,这样更便于教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