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先进个人事迹素材【通用3篇】
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先进个人事迹素材 篇一
作为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之一,张敏是一位杰出的法律专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推动法治建设和维护社会公正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敏毕业于中国顶尖的法学院,在大学期间就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才能。他热衷于法律研究,并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张敏选择了进入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工作,开始了他的职业律师生涯。
在律师事务所工作期间,张敏展现出了出色的专业素质和卓越的业务能力。他在各类法律案件中积极参与,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的聪明才智和深入的法律知识使他能够迅速解决复杂的法律问题,并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法律建议。他还以其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沟通能力而受到广泛赞誉。
除了在律师事务所的工作,张敏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他关注社会问题,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法律援助工作。他组织了一系列的法律援助活动,为那些无法支付法律费用的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他的工作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
张敏还是一位积极参与法律教育的倡导者。他经常在大学和社区举办法律讲座,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并呼吁大家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他的讲座深受听众喜爱,被认为是一种有益且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方式。
总的来说,张敏是一位杰出的法律专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推动法治建设和维护社会公正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他的先进个人事迹和杰出贡献使他成为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之一。
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先进个人事迹素材 篇二
作为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之一,李明是一位杰出的法官和法制改革倡导者。他在司法公正和法律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明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法官,拥有多年的法庭经验和深厚的法律知识。他以其公正和公正的审判方式而受到广泛赞誉。他处理案件时,始终坚持依法办事,不受外界干扰。他对案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确保每起案件都得到公正的审判结果。他的审判工作为社会公正和法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在法庭上的出色表现,李明还是一位积极参与法制改革的倡导者。他关注司法体制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议。他呼吁加强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推动司法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他的倡导工作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并对法律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明还积极参与法律教育工作。他经常在法学院和法律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向学生和专业人士传授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他的讲座深受听众喜爱,被认为是一种有益且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方式。他还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法律事务,并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总的来说,李明是一位杰出的法官和法制改革倡导者。他在司法公正和法律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他的先进个人事迹和杰出贡献使他成为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之一。
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先进个人事迹素材 篇三
2020年是举办“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的第20个年份。今年12月4日是第7个国家宪法日,2020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先进个人事迹素材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2020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先进个人事迹素材内容,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法治人物候选人个人事迹【1】
彭庆文:倒在扶贫路上,立在百姓心中
在岳阳县黄沙街镇和谐村的老村部,有一间房门上贴着“驻村扶贫工作室”牌子。推开老旧的木门,眼前是水泥地、小木床,床头贴着“忠诚务实,勤政为民”的字幅——这是岳阳县人民检察院驻和谐村扶贫工作队原队长、村党总支原第一书记彭庆文住过的房间。
2017年7月,55岁的彭庆文服从组织安排,到和谐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从反贪的第一线又走上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贫困户没脱贫我不走,贫困村没摘帽我不走,贫困面貌没解决我不走。”这是彭庆文第一次到和谐村时许下的三个承诺。他在工作笔记本扉页上庄重写下:“我们做的所有工作都是群众工作,为了人民群众我们必须做好所有工作。”
秉着这份初心,带着这份执着,他拧紧了发条,用生命为群众谋幸福,为乡村播希望。
为了把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尽早实现脱贫,彭庆文走遍了和谐村的每个角落,了解到村里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群众用水、用电、出行都存在问题。
他辗转多个职能部门,协调争取项目资金170万元,将进村的3.2公里泥泞路硬化,恢复了客运班车通村线路,完成饮用水改造64户,给村里新增变压器一台、电力线路一条。
产业是和谐村的突出短板,他为56户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方案,先后引进栀子花合作社项目1900余亩、杂交水稻制种项目200亩、木材加工企业2家,与帮扶企业合作推行“公司+农户”家禽养殖模式,免费提供鸡猪幼苗,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养殖和销售,千方百计为贫困户增收。
截至2019年,和谐村贫
困户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3000元增长至8000余元,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7%。除8户兜底户外,其他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实现了整体脱贫目标。“扶贫要有为民情怀,只有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才能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这是彭庆文写在工作笔记上的一句话。正是这种为民情怀,他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找回走失的贫困户
和谐村贫困户周恩保,被鉴定为精神二级残疾,2017年2月离家走失。这件事成了彭庆文驻村以来的心头重担,他决定想方设法把他找回来。
2018年11月,广东省韶关市蜗牛公益互助会向和谐村提供重要信息,该市救助的一名流浪人员,疑似走失的周恩保。得知消息后,彭庆文和村干部立即驱车千里前往韶关市,将其接回村里。
考虑到周恩保主要亲属都缺乏照顾他的能力,彭庆文便安排周恩保在县民生医院接受后续治疗,并落实了残疾救助、低保兜底等帮扶措施,解决了周恩保基本生活和后续住院治疗费用的后顾之忧。
阻止“因案致贫”
贫困户周继红在驾驶三轮摩托车时发生交通事故,致使3人受伤,法院判决她赔偿受害方29500元。周继红家庭困难,无力赔偿,法院依法对其银行账户予以冻结,致使其正在外地读书的大儿子无法收到生活费。
为避免因案致贫,彭庆文根据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相关规定,辗转法院和交警部门,对周继红的银行账户依法予以解冻,并争取了5000元的司法救助。
除此之外,驻村扶贫的800多个日夜,彭庆文还自费为残疾贫困户黄正来购买并安装燃气灶,为80多岁的孤寡老人张得香挑粪整理菜园,给贫困户潘细春的残疾子女赠送轮椅,联系爱心企业为12名贫困学生捐资助学……
贫困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彭庆文却倒在了扶贫的路上。
2019年7月,单位组织体检,彭庆文因为扶贫工作一推再推,直到12月份才抽时间去体检。然而,体检结果显示他“转氨酶”指标过高,10天的住院治疗后,他却等来了自己身患肝胆管癌的消息。
面对如此重大变故,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是联系单位政治部,“我的身体可能不行了,请组织另外安排扶贫干部,千万别耽误了扶贫工作。”2020年5月13日,彭庆文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享年58岁。
继任的和谐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杨绍峰在日记本扉页写着:“彭书记克己奉公、一丝不苟的精神,时刻影响着我。我现在更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我一定不会辜负组织的信任与群众的期盼,努力带领和谐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法治人物候选人个人事迹【2】
牛晓锐: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的耕耘者
牛晓锐不断探索法治对首都社会治理的规范和指引作用,参与了2部国家重点立法的前期立项论证,10部法律的研提立法建议,以及《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等近20部地方性法规的起草修改工作。
在牛晓锐看来,法治是首都社会治理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模式,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围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决策,他健全完善法治保障规范文件体系;围绕优化首都营商环境,他参与推动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机制,使以北京和上海为样本的中国营商环境排名在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提升15位;围绕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他借鉴2008年奥运会经验,推动各重点领域协同机制悉数构建、顺畅运行,为建设奥运史上首个“双奥之城”提供法治保障机制;围绕北京中轴线申遗,他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探索完善法治保障综合工作举措,深化中国传统文化“活的载体”的历史传承。
为了夯实法治保障根基,牛晓锐不断加强法律政策研究,开展了深化依法治市实践、物业管理等近10项专题调研,成果近30万字,为北京市委市政府持续深化法治治理与行业治理提供了决策参考。
战“疫”攻坚,临危受命勇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如何在法治轨道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将法治真正落到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首都社会发展稳定的每一步,是法治工作面临的一场大考。如何用首善标准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平衡好社会公权力和公民私权利之间的关系,对于疫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牛晓锐立足法治保障工作职责,就惩治瞒报疫情信息、妨害疫情防控秩序、化解涉疫矛盾纠纷参与构建了一系列制度机制,既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编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为,又坚决守住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法治底线,将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平安北京建设的重要内容。
今年6月,新发地市场发生聚集性疫情,部分商户及相关人员被集中隔离,大量货物被原地封存,潜在的矛盾风险较大、法律纠纷多。根据组织委派,牛晓锐担任市场善后工作组成员,毅然深入了花乡——当时全北京市乃至全国唯一的高风险地区。
“越想做好市场善后,越要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想在前头。”牛晓锐审慎思考和分析研判如何依法有效地做好善后处置,通过梳理18个法律风险点和13个法律适用争议点,给予各类市场主体合法、合理的法律预期,保障受损群众的合法权益,第一时间组织北京市律师协会编写《新发地疫情法律问题问答手册》,累计发放1万余册;第一时间组织法院与人民调解组织等建立涉疫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第一时间推动新发地市场为货车司机提供人文关怀救助,与货车司机办理贷款的银行接洽,在法律框架内防止司机承担延期还款的违约责任。
16天战“疫”攻坚,牛晓锐和善后工作组的战友们每天工作到午夜,平有时睡眠不足3个小时,却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消除了分歧、凝聚了共识,为新发地市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在花乡被降为低风险地区的当晚,牛晓锐在朋友圈里引用诗句:“高怀不与春风近,破腹时看肝胆红”,借“石榴花神钟馗”祛除恶疾的寓意表达美好祝愿和不辱使命、肝胆相照的家国情怀。
改革驱动,法治建设续征程
从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人员职业保障、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四项基础性改革在制度层面全面完成,到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再到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一张宏大的首都改革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牛晓锐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建设、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改革、北京互联网法院改革、律师改革、政法单位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诉源治理等改革项目中,从不同维度健全改革工作体系,研究制定了改革任务年度评估及动态调整机制。
特别是在围绕加强执法司法权力制约监督工作中,他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执法办案规范化建设深度融合,将执法司法中存在的问题症结转化为重点环节的制约监督标准,并深化政法单位接收投诉举报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接诉即办”机制相衔接,畅通人民群众反映渠道,切实将提高执法办案质效作为检验司法体制改革成效的核心指标,务求改革落实落地。
回望26年法治工作走过的足迹,牛晓锐风雨兼程、无怨无悔。他表示:“能够为首都经济社会法治增添一些法治底色,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法治的温度,能够从事这样的工作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法治人物候选人个人事迹【3】
罗翔:一起做“法治之光”
立足讲台传递法治信仰
上课对于罗翔而言,并不陌生。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罗翔陆续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刑法学硕士学位以及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刑法学博士学位,拥有深厚的学术底蕴,2005年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执教,他也从未放弃过修炼自我。此外,罗翔还拥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的身份。
至今,罗翔已经站在讲台上整整十五年。他和其他的法大老师一样,传道授业解惑,但不同的是,随着三月份他录制的法考视频出圈,无数观众的赞誉将他推向了更大的“讲台”。
他上传的法考视频达到平均百万的播放量,粉丝迅速突破千万的关卡,此时,罗翔除了是一个师者,还是一个优秀的法律视频博主。
坐在法考视频里的罗老师站起身来时,比想象中更高大。因为身高,罗翔就已经足以引人瞩目,但他受欢迎的原因却与身高无关,对于政法大学的学生来说,最吸引人的还是他的课堂。
作为“中国政法大学十大最受本科生欢迎老师”和“法大首届研究生心目中的优秀导师”之一,罗翔开设的课程一向火热,没能选上他课程的人,大多数也依然愿意抽取课余时间去旁听。于是凌晨五点,天还只是蒙蒙亮,翘首以盼的法大学生就已经在教学楼外排成了长龙。出于包容,罗翔对旁听的同学来者不拒,他总会对来上课的同学强调“做法治之光”,对法治的信念在师生的默契中薪火相传。
让法律回归生活,走进心灵
高堂之上的法学和轻松愉悦的视频网站似乎是两个泾渭分明的圈子。入驻视频网站之前,罗翔也曾有过忧虑,然而让他真正下定决心的并非其它,而是他心中所认为的有教无类。正如他所说,真正的知识一定要走出书斋,影响到每一个愿意去思考的心灵。罗翔常常在思考想,如果孔老夫子和苏格拉底生活在今天,会不会拒绝这种短视频的教育方式。教育的本质固然是崇高的,但教育的方式却不能被焊死在一条道路上。他所教授的专业是法学,而法学本就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生活的学问,是普通人的学问。只有走进普通人的心灵,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学术。
法律并不高贵,却也不能为人轻视,罗翔正一丝不苟地在平衡着两者间的分寸,尽力地警惕着这种知识的娱乐化。这是对他的一个提醒,也是对他的挑战:在浪潮之中、灯光之下的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够忠于内心,坚持普及法律观的初衷,是不是真的能抵制这种知识娱乐化的倾向,始终坚持传输严肃的法律知识。但是他也相信,任何一种严肃的法律知识,只要它能真正地打动民众,唤醒他们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望,那么这些知识就是可以去接受、去理解的。法律并不高高在上,法律应该回归生活。
在方圆之间前行
在罗翔的《圆圈正义》一书中,他谈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他曾经引用过《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一句话,“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但是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卑微地活着”。在某种意义上,罗翔深知理想跟现实之间的鸿沟,但是他也认为人一个重要的成熟的标志就在于接受这个世界上是有理想的。理想是虚无的,但与此同时,理想也引领着人们摆脱虚无。而罗翔的理想,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理想,“我们会尽其所能地去描绘这种理想中的圆。”追求完美的圆的罗翔是刑法里的西西弗斯,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正如加缪所说:“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这或许也是罗翔无声的快乐。
然而和罗翔所追求的“圆”不同,刑法是方正的规矩,可两者之间的关系却并不尖锐。法律依然需要道德的微调,因为那些被法律捍卫着的利益,不完全是善和恶的对决,有的时候甚至是善和善的对决。与此同时,罗翔也有自己的棱角,他始终倾听民众的声音,也坚持要超越民众的偏见,他想做一个如苏格拉底所说的“牛虻一样的知识分子”。不过脱离了所有的聚焦,罗翔认为自己还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如他教导学生那样,去尽力做一束“法治之光”,在某个特殊的时刻,命运使然地暂时地站在了聚光灯下。他不想被供上神坛,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画了一个“圆”。
法治人物候选人个人事迹【4】
李博:信仰铸就担当奉献,法治护航脱贫攻坚
积极学习宣传《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施行。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重大突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就“切实实施民法典”发表重要讲话。李博认真学习宣传《民法典》,结合国务院扶贫办工作实际,研究提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民法典》的意见建议,强化法治思维,推动依法行政。
参与贫困地区普法宣传
李博曾配合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编写“助力脱贫攻坚 简明法律读本”系列丛书,从贫困群众实际法律需求出发,从群众身边生动鲜活的案例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农村司法救济、土地纠纷、婚姻家庭、乡村治理等方面法律法规,帮助贫困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法律意识。
目前,这套丛书已发行数万册,得到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同时,李博还指导各地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加强法治教育,推动贫困村移风易俗,制定和谐文明的村规民约,补齐贫困村法治短板。
参与贫困人口司法救助工作
李博配合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部门做好贫困人口司法救助工作,落实司法救助支持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对因案致贫返贫的刑事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等贫困当事人,及时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帮助其摆脱生活困境,不断提高救助效果和脱贫成果可持续性,防止因案致贫因案返贫。
参与涉毒贫困人口禁毒脱贫工作
涉毒贫困人口是一个特殊类型贫困群体,是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李博会同国家禁毒办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建档立卡数据与禁毒部门数据比对,摸清涉毒贫困人口底数,并参与指导各地分级分类落实禁毒脱贫举措,综合采取法律、行政、教育、经济、文化等手段,着力解决因毒致贫、因毒返贫、因贫涉毒等社会难题,实现到2020年涉毒贫困人口脱毒脱贫的目标。
扎实推进扶贫开发立法
李博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扶贫立法的要求,认真总结脱贫攻坚工作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学习研究国外反贫困立法经验,联系协调高校评估各省区市扶贫开发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结合2020年后国家减贫战略研究,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视角,研究制定扶贫开发法,推动扶贫开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
做好机关对外合同法律审查
在机关对外签订第三方评估、课题研究、办公用品采购、设备维修、后勤服务等民事合同前,需一律按程序进行法律审查,并书面征求法律顾问意见。
李博指导机关各单位增强法治意识,勤勉谨慎签订合同,切实履行合同义务,建立合同履行情况跟踪制度,维护机关合法利益和良好形象。
法治人物候选人个人事迹【5】
焦科龙:深化改革,书写“火焰蓝”执法为民新篇章
做顶层设计,立四梁八柱
消防执法对防范化解火灾风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消防队伍改革转制顺利推进,应急管理部党委把深化消防执法改革摆上重要日程。焦科龙作为业务骨干参加了应急管理部组织的消防执法改革专班,他与同事一起,从社会反映强烈的消防执法突出问题抓起,深挖细掘症结根源,研究改革举措。
为了使改革措施管用、实用、好用,焦科龙与同事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完善,数易其稿,最终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意见送审稿。其间,焦科龙共承办各类会议十数次,起草各类文件、通知、请示、报告、讲话等材料300余份。
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5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意见》在取消和精简消防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新型消防监督管理体系、规范执法行为上,推行消防执法事项全部向社会公开等方面提出十二项改革任务,为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立起了四梁八柱。焦科龙因作出重要贡献,被荣记个人三等功。
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进得来、有活力
以往,消防审批难、审批慢是企业集中反映的问题,限制了市场效率。为推进消防执法改革任务落地、落细、落实,真正让企业有获得感,焦科龙紧盯企业办事最烦最难的领域和环节,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企业成本,最大限度优化营商环境。
他制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标准,大幅放宽了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条件,从业条件由8项减少到6项,不再实行分级管理,不再要求注册资金,对场所建筑面积的要求减少三分之一,注册消防工程师数量由10人减少到2人,对消防设施操作人员的资格要求由高级调整到中级,企业符合从业条件即可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不需办理资质许可。推行改革以来,新增企业和从业人员数量比改革前约翻了一番,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除此之外,焦科龙还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行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管理,企业作出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承诺即可投入使用、营业;制定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和核查规则,将企业承诺提交的材料由9项减少到3项,审批时间由最长13个工作日缩短到1个工作日。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守住安全底线
在推进落实消防执法改革时,焦科龙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做到“既要放得开,又能管得住”,这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他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扩大监管覆盖面、提高监管威慑力作为主攻方向,重点研究推广“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机制,即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向社会公开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任何企业都有被抽中的可能,这就使所有生产者和经营者都不敢心存侥幸,不敢忽视消防安全,对预防火灾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焦科龙作为业务负责人,与技术部门一起研发“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信息系统,集中攻关“人员单位双随机抽查、现场执法、信息公开、分析统计”等主体功能,共计开发40类128个功能点,指导687个消防救援支队、大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试点工作,行程数千公里调研考察。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他们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监督抽查实施细则,健全完善检查对象库和检查人员名录库,确保了“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工作如期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织密制度笼子,规范执法权力
用制度给权力套上笼头,权力才不会放肆任性。秉持着这样的理念,长期以来,焦科龙立足岗位职责,紧紧围绕消防执法活动的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实施全流程严密执法管理。
为此,焦科龙建立健全逐级执法责任制和岗位执法责任制,出台执法职责汇编,将各项执法职责和任务进行分解,明确了相关执法机构、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
同时,他制定并落实执法公示公开、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执法制度,细化明确64项消防违法行为的量罚阶次和基准,严格限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强化对各个执法环节的跟踪监督。
推动消防执法事项全部向社会公开,建设并推广消防执法信息公开平台,全面公开执法依据、程序和结果,公示消防审批、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信息,焦科龙的这些举措有力保证了执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20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先进个人事迹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