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年糕作文(最新6篇)
打年糕作文 篇一
打年糕是中国传统的食品制作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方法。年糕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食品,形状长条状,口感Q弹,香甜可口。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打年糕已经成为了年节或其他重要节日的必备食品之一。
制作打年糕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首先,选取优质的糯米,将其浸泡在水中至少12小时,待其吸足水分后,将糯米蒸熟。蒸熟的糯米需要用锤子或者擀面杖将其捣碎,直到成为细腻的米糊。接下来,将米糊倒入平底锅中,用中小火加热,不停地搅拌,直到米糊变得粘稠。然后,将粘稠的米糊倒入事先铺上一层油纸的容器中,用刮刀将其抹平,然后放置在通风处晾干。当年糕完全凝固后,即可切成块状,供人食用。
打年糕的制作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细致入微的操作。在制作过程中,温度的掌握非常重要。如果温度过高,米糊容易糊底;如果温度过低,米糊会变得不易熟透。此外,在搅拌的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耐心和力度,确保米糊能够完全熟透。只有经过精心制作的打年糕,才能够保持其独特的口感和香甜的味道。
打年糕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在广东地区,打年糕通常会添加一些芋头或者红枣,增加口感的层次感和甜度;而在湖北地区,打年糕则会加入一些花生或者豆沙,使得口味更加丰富。不同地方的打年糕各有特色,但无论如何,都是人们喜爱的美食。
打年糕作为中国传统的年节食品,不仅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每逢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打年糕,与家人一同品尝,共度团圆的时刻。打年糕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团结和热爱生活的精神。
打年糕作文 篇二
打年糕是中国传统的美食之一,它的制作工艺独特,口感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无论是在年节还是在平日,打年糕都是一道美味的佳肴。
打年糕的制作需要糯米、水和耐心。首先,将糯米浸泡在水中至少12小时,待其吸足水分后,将糯米蒸熟。蒸熟的糯米需要用锤子或者擀面杖将其捣碎,直到成为细腻的米糊。接下来,将米糊倒入平底锅中,用中小火加热,不停地搅拌,直到米糊变得粘稠。然后,将粘稠的米糊倒入事先铺上一层油纸的容器中,用刮刀将其抹平,然后放置在通风处晾干。当年糕完全凝固后,即可切成块状,供人食用。
打年糕的口感Q弹,香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无论是煮着吃,还是炒着吃,都能够展现出其独特的风味。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打年糕都有着自己的烹饪方法和特色配料。比如,在广东地区,人们会将打年糕和虾、肉片一起炒制,搭配酱油和香料,制作出一道美味的虾炒年糕;而在湖北地区,人们则会将打年糕切成小块,加入蔬菜和肉类一起煮成一锅热气腾腾的年糕汤。无论是炒年糕还是煮年糕,都能够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年味和家的温暖。
除了作为美食,打年糕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打年糕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人们常常将其作为祭祀祖先、祈求平安和庆祝节日的食品。在新年的时候,人们会用打年糕来祭祀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在婚礼和生日等喜庆场合,人们也常常会准备打年糕来招待客人,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和祝福。打年糕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总之,打年糕作为中国传统的美食,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无论是制作过程还是食用过程,打年糕都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和满足感。让我们一起品尝这道美味的传统食品,感受其中的文化魅力和味蕾的享受。
打年糕作文 篇三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临近年关,村上每年都会打年糕,特别热闹,吃个年糕头,讨个好彩头!
临近冬至,奶奶家到处洋溢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马上到打年糕的日子了!
到了冬至,寒风凛冽。我坐着车回到了奶奶家。奶奶早早地在门口等着,当然,来迎接我的不只奶奶一人,还有我儿时的宠物狗——咪儿。一进奶奶家的院子,便能一声瞥到那巨大的石臼和常年放在里头的那根粗大的木锤。
进了屋子,我异常兴奋,稍作休息,便和奶奶一起着手准备打年糕所需材料;先将清洗干净的糯米磨较细的糯米粉,按一定比例加入水,边加水边搅拌,加的水不能多也不能少,略微多些少些,都会影响年糕的口感。然后不停的揉,和和面是相差无己,待糯米粉变为黏乎乎的一团时,便可进入第三步。将和好的糯米粉团,整个放到锅里,下面添一点柴禾,倒一点水,盖上锅盖,用小火蒸着,五分钟打开一次锅盖,待水全部蒸干亦被糯米粉团吸尽,便是出锅之时。刚蒸好的糯米粉团比方才更黏,好奇的我忍不住用手捏了一点。不想它却调皮的黏在我手上,任凭我如何拔,它就是不下来。没办法,我只好把拉出来的长长的一条丝都挑下来,然后用水洗掉。
第四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便是“打”!把糯米粉团放到石臼里,便该爷爷上场了:举起大锤头,用力往糯米粉团上砸,一次又一次,砸了大约五十下,用奶奶将糯米粉团翻个身,然后爷爷接着砸,砸了大约三十次,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跑上前去,让爷爷让我打一次。爷爷笑着说:“好,让你打。要用力打呀!”我接过大木锤,举过头顶,大叫一声:“呵!”使尽全身之力,向石臼里的糯米粉团砸去,然后再举起,再砸下,举起,砸下,举起,砸下……重复了近二十次,直至我筋疲力尽。可惜这二十次中,有七八次都砸在了石臼上,没砸到糯米粉团。看来这打年糕,也是讲究技巧的。我把木锤还给爷爷,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又过了好一会儿,打年糕的“壮举”总算是完成了!
我乘机拿了一小块,撒些糖,吃起来,味道还不错!美味!
打年糕,年年高!
打年糕作文 篇四
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就是看大人们打米糕了……
习习寒风吹过,钻过树梢,吹红了我的脸,吹干了我的唇。家对面站了一堆人,热闹极了。我心想:一定又是打糕!我一个劲儿地往人群里钻,仗着自己又矮又瘦的优势,一下子就从大人的腿缝隙中钻了过去。
两个身材矫健的大人站在一个大石头墩旁,但我的目光停在了那块白色的米糕上。石锄不时地在我眼帘中上下蹿跳着,一边的大人挥得特别有节奏,另一边的人便不停地抓一把水,往糕上抹,有时候还会帮米糕翻个身。他们速度特别快,你来我去地应和着。
随着十几分钟过去,一块米糕也打好了,我跑向外婆,想做第一个吃到米糕的人。外婆将一个个米糕捏成长椭圆形状地,再小心地放进蒸锅里。
过了七八分钟,飘来一阵阵大米清香。外婆将蒸锅打开,一片白茫茫的蒸气往扑鼻而来,我大手大脚地从来里面抓了个“大家伙”,一大口上去,就是一半。嗯……米糕不是很甜,而是甜淡恰到好处,香甜软糯的味道不断地在唇齿间徘徊,这筋道的口感像是在嚼好几个口香糖一样。若咬得太大口,含糊在嘴里嚼不动,连话也说不上了。
长大了,我对打糕的事更感兴趣了,我便“采访”了有打糕经历的外公。
“打糕为什么要一直抹水呢?水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吗?不能直接到水上去慢慢打吗?”我问。“每次只要热水一点点就够了,目的就是为了不让米糕黏在石头上。”外公回答。
我问:“那打米糕,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吗?”外公说:“有呀!两个人配合一定要好,一个忽快一个忽慢,可能就会一个打到对方手上,一个抹在对方石锄上,哈哈!”
“一直不停地打米糕有什么用吗?不打直接蒸不行么?”我好奇地问。“一直打是为了让米糕变得筋道,更美味可口。这就像做人,你如果不经受千锤百炼,怎么会练成钢?”外公说。
我最喜欢过年。
打年糕作文 篇五
说起年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快过年了,我们这里有几户人家聚集到一块,要开始打年糕啦!我和奶奶迫不及待地到邻居家看打年糕。
那儿的人可多啦,大人、孩子、老人都簇拥在一起,有说有笑地聊着年糕。小朋友们蹦蹦跳跳,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充满了好奇心。
首先是搓粉。只见几位大妈把糯米粉放在扁里,加入一定量的水。这放水很有讲究,放太多不行,放太少也不行。究竟放多少,全凭老师傅们的手感了。原本一粒粒的小颗粒被“凝聚”在一起,真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雪娃娃。
接下来,就要把粉倒进大木桶里蒸。一个大伯熟练地操纵着,周围的几位大叔忙上去帮忙。有几处粉可调皮了,赖在上面不肯下锅,但最后经不起地震似的摇拽,纷纷滚了下去。一位老爷爷负责把火。这时,人们纷纷转移“阵地”,跑去看老爷爷蒸粉,“年味”和粉混在一块儿,跑进木桶里啦!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粉就蒸好了。大伙儿把充满香味的粉放到一个大碗似的石臼里,准备打年糕了。
终于等到这一刻了,旁边的大人和我连忙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一瞬间。
只见大伯用手拨了拨粉团,拿起一把大锤子开始打。“咚!咚!咚!咚!”每一下都那么有力,带着浓浓的年味,仿佛是礼炮敲醒了“年”,迎接新年的到来。“咚咚!咚咚!”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这声音敲进了每个人的心房,告诉大家:新年要来了!
打年糕是个力气活,每打会儿,就换得个人继续。换人的过程中,一个大叔就马上过去把粉团翻个身,生怕粉团硬了。轮了几个人后,粉团渐渐成型了,变得越来越糯了。大家又急忙把粉团搬到木板上,两人一拉线,粉团就切成了一块一块的。年糕诞生了,香气四溢!
我们吃着又香又糯的年糕,心里开心极了!它预示着大家新的一年“步步高”!
打年糕作文 篇六
随着时间的消逝,延续至今的习俗很多都已不在了,但也有些人为了怀旧重新将先前的习俗重温一遍,“打年糕”的习俗仍在,但也并不常见,父母便商量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重温一次“打年糕”。
年糕有年高之意,意味着年年高升。我看着父母准备“打年糕”的工具,首先是将未成形的年糕制作好,虽然是未成形的,却也需要十余条工序。先将糯米用水浸几天。把淘净的米挑回,放进一个大木桶,在一口大锅的沸水里开始蒸,蒸成米饭后,把水份少许沥干。然后倒入石舀內,再准备一个榔头状的东西,就可以开始打年糕了。我握紧檀木榔头,尝试着掂量了下重量,发现比我想象中的要重很多,怪不得能用来捶打年糕。
到了春节,挂春联,贴倒福等习俗无不体现出这个节日的喜庆和特殊性,然而我一直期待的只有准备已久的“打年糕”,好不容易盼到吃完年夜饭,还没等父母提起,我便直接去将檀木榔头拖了出来,父母也从我脸上掩盖不住的兴奋得知了我的目的,于是期待已久的打年糕开始了。
我自告奋勇,第一个上前抓住檀木榔头。当用力的时候才想起它的重量,我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只能背水一战。奋力举起,还没举过胸前,便只能放下。我又转头看看父母鼓励的目光,就明白了,破釜沉舟,即使没有前进,也没有退路。于是慢慢举起,感觉到了极限高度之后,微微放下一点,用尽力气猛的举起,举到头顶,然后轻松放下。坚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困难总能迎刃而解的。
“打年糕”的习俗是因为当时制作年糕需要应运而生的工序,因为有了机器,无需人工,现在已经不怎么能看见“打年糕”了,这也正好说明了我国现代的科技发展速度之快,让我们感到自豪与骄傲。打糕机,洗衣机等机器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最主要的还是享受习俗带给我们的乐趣,同时学到更多,知道更多。
欢乐的氛围依然笼罩着我们,在进入梦乡的同时也会明白:这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便是新的开始,“打年糕”的习俗既给这一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又给了新的一年完美的开头。
哦,打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