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怀念母亲》教学设计【精彩3篇】

公开课《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篇一

公开课《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理解《怀念母亲》这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习分析和解读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 培养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之情,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诗歌欣赏:学生们齐读《怀念母亲》,感受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2. 诗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比喻、拟人、对偶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3. 诗歌解读:指导学生通过诗歌的字面意思和修辞手法,理解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怀念。

4. 情感表达:鼓励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并与诗歌中的情感进行对比和联系。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母亲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回忆。

2. 欣赏诗歌:让学生齐读《怀念母亲》,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和韵律美。

3. 分析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4. 解读诗歌:讲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怀念。

5.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思念之情,鼓励他们与诗歌中的情感进行对比和联系。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检验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教学资源】

1. 诗歌《怀念母亲》的课件或纸质教材。

2. 关于母亲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学生课堂笔记和作业本。

【教学评估】

1. 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母亲的感恩和思念之情的表达能力。

通过这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学生们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怀念母亲》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同时培养他们对母爱的感恩之情,并提升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公开课《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篇二

公开课《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怀念母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习分析和解读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诗歌欣赏:学生们齐读《怀念母亲》,感受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韵律美。

2. 诗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比喻、拟人、对偶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3. 诗歌解读:指导学生通过诗歌的字面意思和修辞手法,理解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怀念。

4.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创作一篇关于母亲的短文或诗歌,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母亲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回忆。

2. 欣赏诗歌:让学生齐读《怀念母亲》,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和韵律美。

3. 分析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4. 解读诗歌:讲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怀念。

5.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创作一篇关于母亲的短文或诗歌,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6. 分享与反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成长。

【教学资源】

1. 诗歌《怀念母亲》的课件或纸质教材。

2. 关于母亲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学生课堂笔记和作业本。

4. 创作实践的书写工具和纸张。

【教学评估】

1. 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的分析能力。

3.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学生们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怀念母亲》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创作实践,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公开课《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篇三

公开课《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 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积累语言。

  谈话导入

  1.了解作者。谁知道一般“国宝”是指什么?(大熊猫)但是在北京大学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被人称为“国宝”,他是谁呢?

  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

  2.呈现季羡林作品《永久的悔》片段:

  (1)课件出示:“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2)学生默读,交流感受。

  (3)出示课题。

  季老的许多文章里都谈到了母亲,也都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出示课题《怀念母亲》板书)读,读出“怀念”的情感。

  (4)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

  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对学生讲清自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自学反馈: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

  如,题目的双重含义。

  以下这些语言也可在初读时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初步理解: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品读课文

  (一)抓课文主线。

  母亲去逝后,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许多年后,母亲还常常出现在梦中;留学德国,故国母亲的一草一木也常会浮上心头。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这个意思的几句话读一读。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非常地思念“母亲”?(两个“频来入梦”)

  2.朗读句子。质疑。(如,“频来入梦”什么意思?对于“频来入梦”的初步理解应该联系上下文,如文中的日记中的时间可以反映经常怀念母亲,文章的最后一节中的“没有断过

”、“一直”“十一年”等。)

  (二)品读思母之情。

  1.自己的生母“频来入梦”,季老却说“不知道是为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

  课件出示资料1: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课件出示资料2: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1)学生浏览以上资料谈体会。

  (2)联系“11月18日”的日记谈理解。

  指读或师范读。

  说说感受,谈谈作者思母的原因。

  教师相机引读: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后来到了德国,来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

  (三)品读思国之情。

  母亲给了我多少的爱,给了我多少的温暖,远在异国他乡,孤寂时时涌上心头,母亲怎不频来入梦呢?此时此刻,季老怀念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母,还有那──(祖国母亲)

  1.动情地读一读季老的几段日记。

  2.说说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

  3.读读最让你感动的一则日记,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谈谈体会,或是质疑。

  (2)常人觉得凄凉,可能是因为什么事?

  (3)季老感到凄凉是因为什么事?再次细读下文,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

  设计想象说话:

  如,因为季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觉得有点凄凉。

  (4)既然这思念是“凄凉”的, 季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呢?学生交流。

  设计想象说话:

  如,他想到_________________,仿佛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

  (5)朗读其他相关内容。

  从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游子那诚挚的爱国心,请同学们深情朗读,再次走进老人的心田。读:

  ──11月16日……

  (读中评议,评议后再读)

  这种思念是多么深切啊,他在异国他乡想到故国的一切,读:

  ──11月20日……

  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丝轻轻的惊动,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读:

  ──11月28日……

  (四)抒发情感

  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日记中找到许多许多,这样的情怀在心中很浓很浓。母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让我们纵情读一读(课件出示《寻梦》的开头与结尾)。

  1.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2.读着读着,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生母怎样的面影?你又见到了祖国母亲怎样的面影?

  3.这是何等的魂系梦萦啊!你从这“开头”“结尾”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4.从文中找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好吗?

  拓展升华

  1.赏读季老的其它作品中怀念“母亲”的有关语句:

  “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惊心动魄的世界大战,持续了6年,现在终于闭幕了。在我惊魂甫定之余,我顿时想到了祖国,想到了家庭。我离开祖国已经10年了,我内心深处感到了祖国对我这个海外游子的召唤。离开时,我头也没有敢回,登上美国的吉普。我在心里套一首旧诗想成了一首诗:

  留学德国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旧邦,

  无端越境入瑞士,

  客树回望成故乡。

  2.小结:是母亲养育了作者,作者也与母亲的命运息息相连。这样一个时刻将母亲装在心中的让人起敬的学者、作家,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为祖国母亲赢得了巨大的荣誉。祖国母亲怎么能不称之为“宝”呢?

相关文章

《操场上》教学实录及评析(优质3篇)

【学习目标】1、认识9个字,认识?字旁,扌手旁。2、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看到黑板上的图,你猜猜,小朋友在什么地方玩?(出示课题)那么你能自己来拼一拼吗。(个别拼...
教学资料2013-07-02
《操场上》教学实录及评析(优质3篇)

《泉水》公开课教学实录【推荐3篇】

第一课时一、 第一段引入1、(水流的声音)这是大自然中泉水流动的声音啊!——出示课题2、(出示第一句):谁来问一问?——指名3、(出示第二句)谁来答答?——指名4、男女生分读。过渡:看到泉水从石缝中冲...
教学资料2012-09-01
《泉水》公开课教学实录【推荐3篇】

《一株紫丁香》课后教学反思(实用3篇)

【1】这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和感激,当芳香四溢的淡紫小花布满全株,那便就是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在向老师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孩子们真诚的爱也就送进了老师的心田,这样...
教学资料2011-01-05
《一株紫丁香》课后教学反思(实用3篇)

陈凤阁书法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

《捺的书写》一、教学目标:1. 学习捺画的书写方法,认识捺画的两种形式。2.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区别捺画在汉字不同位置的书写方法。二、教学重难点:捺角的书写。三、教学过程:1. 齐背坐姿歌。复习...
教学资料2016-05-01
陈凤阁书法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

我的校风校训作文【经典4篇】

我的校风校训作文1当我第一次怀着忐忑的心情踏进这所学校时,我看到了崭新的教学楼,宽阔的场地,闻到了阵阵书香,听到了朗朗书声。随之,我的心情渐渐平复,也融入到了舒适的环境中。这就是我的学校——汶源中学。...
教学资料2018-09-04
我的校风校训作文【经典4篇】

寓言教学设计(最新3篇)

寓言四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理解“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了解《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能力目标1....
教学资料2014-04-01
寓言教学设计(最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