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的教学实录【最新3篇】

《平均分》的教学实录 篇一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对于平均分的概念理解不清、计算方法混乱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我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有趣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实录。

首先,我在课前准备中准备了一些小球和一个天平。在上课时,我向学生展示了这些准备物品,并问他们知不知道如何计算一堆小球的平均重量。学生们纷纷表示不知道,于是我便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接着,我让学生准备两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些小球。我告诉他们,每个小球都有一个重量,他们需要测量每个小球的重量,并计算出这些小球的平均重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我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平均重量=总重量÷小球的个数。

在测量小球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们进行讨论和合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我还提醒他们要注意精确测量每个小球的重量,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当学生们完成测量和计算后,我邀请他们将自己的结果汇报给全班。不同小组的结果各不相同,这引发了全班的讨论。我鼓励学生们比较各小组的计算结果,并找出其中的差异和原因。通过讨论,学生们逐渐意识到平均分的计算结果会受到个别数值的影响,而且精确测量对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最后,我总结了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了平均分的重要性和计算方法。我还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这次教学实录,学生们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充分认识到了平均分的应用场景和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这种有趣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实录,学生们会更加牢固地掌握平均分的知识和技能。

《平均分》的教学实录 篇二

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均分的概念,我设计了一堂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教学实录。

首先,我给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某班级的学生们参加了一次数学测试,他们的成绩如下:80、90、85、70、95。然后,我向学生们解释了什么是平均分,并告诉他们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将所有成绩相加,再除以学生人数。

接下来,我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计算出这个班级的平均分。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积极讨论和交流,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我鼓励学生们互相检查彼此的计算过程和结果,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当学生们完成计算后,我邀请他们将自己的结果报告给全班。通过比较各小组的结果,学生们发现有的小组计算出的平均分有所差异。这引发了全班的讨论,我引导学生们思考差异的原因,并提醒他们仔细检查计算过程和数据输入的准确性。通过讨论,学生们发现有的小组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有的小组输入了错误的数据,这导致了计算结果的差异。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提醒学生们要注意精确计算和数据的准确性,以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我还向学生们解释了平均分的应用场景,如平均分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个班级或团体的整体水平,也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评价和决策。

最后,我总结了本节课的内容,并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这次教学实录,学生们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他们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充分认识到了平均分的应用价值和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这种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教学方法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实录,学生们会更加牢固地掌握平均分的知识和技能。

《平均分》的教学实录 篇三

《平均分》的教学实录范文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下册,平均分例1、例2(12-14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书中主题图、水果、水果图片、小猴子分香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直观感知“平均分”

  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点。

  师:春天就要到了,二年级的小朋友准备去春游,看,他们正在忙什么呢?出示书中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小组同学听。

  师:谁愿意汇报?

  生1:我看到了有的小朋友在分汽水,还有分面包的。

  生2:有2个小朋友分橘子,手里还拿一个。

  师:你猜一猜他打算放在哪儿?

  生:放在2个橘子那堆里,就都是3个啦。

  生3:还有分糖的,每堆都是5个。

  2.动手实践,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今天老师也给每组同学(3人一组)带来一些水果,快打开数一数,有几个水果?(每组的水果个数不同但是大小基本相同)小组同学先商量一下怎样把这些水果分给你们组的同学,然后分一分。

  学生活动,教师查看。

  师:每组选个代表,把你们组有几个水果,是怎么分的汇报给大家。

  生1:我组有8个香蕉,我给他俩都是3个,我2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不够了,就剩下2个。

  生2:我们组有6个苹果,每个人都是2个。

  生3:我们组有7个梨,谁都分到了2个,还剩下1个。

  生4:我们组有9个水果,我们3个人都分到了3个水果。──

  3.从学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平均分”的概念。

  师:听了大家的汇报,老师很感动,大家在分水果时都很公平,(师指其中平均分的几个组),看这几组每个人得到的水果个数怎么样?

  生齐:同样多(还有喊一样多,一边多)

  师:其实像你们刚才这些分法在数学上还有他的名字呢?你们知道吗?

  生1:一样分。

  生2:同样多。

  生3:平均分。

  师:名字起得不错,你们每个人分得同样多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 法就是”平均分”。

  板书课题:“平均分”,齐读,指名读。

  4.在渗透份数,每份数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出示,小红拿来了8块糖,它有三种分法,你能判断出哪组是平均分的吗?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的想法。

  指名汇报并说出理由。

  生1:第(2)种是平均分的。因为每堆都是2块糖。

  生2:第(3)种也是平均分的,因为每份都是同样多的,是4个块糖。

  师:观察平均分的两组,数一数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块糖。学生一边数师一边演示用集合圈圈起来。渗透每份的含义。

  二、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1.教学例2,出示书中主题图。

  师:小明是个懂事的孩子,他正在给同学分橘子呢,你知道有几个橘子?他想怎样分吗?

  生:小明要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师:对,同学们帮帮他,想一想怎么分呢?

  2.动手操作,展示平均分的方法。

  师:大家拿出15个水果图片和5个盘子,动手分一分,边分边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学生分,教师参与学生之中,最后汇报并展示不同的分法。

  生1:一个一个地平均分在5个盘里,每盘分3个苹果。

  生2:我先拿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再拿2个放在第2个盘子里,再拿2个放在第3个盘子里……还剩下5个,我一个盘子里再放一个。生3:任意拿几个,不一样多,再把多的拿出来放到少的盘子里。

  生4:我是每次拿3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再拿3个放在一个盘子里。

  师:你分得很快,谁是这样分的?(班级有三分之一是这样分的)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1:我想口诀三五十五,我就知道每个盘子里3个。

  生2:我想到乘法算式3×5=15,一个盘子里就是3个。

  生3:我会用除法,15除以5等于3,一个盘子里就是3个。

  师:你们想得太好了,善于动脑,找到了简捷的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帮着小明想出了这么多分橘子的方法,但是,不论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都是3个苹果,是平均分的。

  3.再次操作,强化平均分。

  师:如果把这15个桔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你还会分吗?

  学生动手操作分,展示分法,学生评价。

  

三、应用新知,解决生活问题。

  1.联系实际,练习体验。

  师:小明非常喜欢小动物,他买了12个香蕉,想平均分给3只小猴(出示:桌面上小明放有12个香蕉,下面蹲着3只小猴)你知道每个小猴分几个吗?

  知道的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不知道的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学生汇报教师演示,每只小猴4个,可这时又来了一只小猴。

  师:唉呀,又来了一只小猴,咱们要重新分这12个香蕉了。

  生:把12个香蕉平均分给4只小猴

  师:好主意,那每只小猴分几个?(学生讨论,汇报:每只小猴3个)

  演示又来了2只小猴

  师:小猴越来越多,这次要把12个香蕉要平均分给几只小猴?(6只)每只小猴分几个?(学生一齐喊出来是2个)

  师:噢,每只小猴只能得到2个香蕉了。

  通过刚才给小猴分香蕉,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小组说一说。

  生:猴子多了,每只小猴得到的水果个数就少啦 !

  师:你们可真聪明,能够发现这个问题。

  2.拓展练习

  任意拿出几个盘子和水果,平均分一分,小组可以合作。

  四、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是平均分的。希望大家能注意观察,把你发现是平均分的现象汇报给同学、老师和你的父母、朋友都可以。

  本节课我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空间,把学生实际生活中听说过的见到的平均分现象展示给学生看,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在学生感受“同样多”的基础上概括出什么叫平均分。揭示平均分这一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后突出了学生三次实际操作。第一次、小组同学互相分水果,重视学生分的结果。体会感受“平均分”的含义。第二次、重视分法:15个橘子平均成5份。体现了学生对物品的不同分法,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第三次、分香蕉,通过份数变化,观察分的结果,深刻体会“平均分”,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知识。为学生营造探索的空间。

相关文章

教科版我爱大海的教学实录(精彩3篇)

一、导入:师:同学们刚才朗诵了不少描写大海的诗词,老师也准备了一首,想听么?生:想。(兴奋地)师:(朗诵)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师:是的,大海以它博大...
教学资料2011-06-03
教科版我爱大海的教学实录(精彩3篇)

《云雀的心愿》教学实录(通用3篇)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3、通过阅读,感受环境对森林保护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自身所带来的危害,...
教学资料2015-05-02
《云雀的心愿》教学实录(通用3篇)

教学实录模版【通用3篇】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学过《诚实的孩子》一课,知道了男孩列宁是诚实的好孩子。这节课我们学习《灰雀》,看看这篇课文讲了关于列宁什么样的故事,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有收获。[师播放影碟,生...
教学资料2017-09-01
教学实录模版【通用3篇】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实用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全神贯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全神贯注...
教学资料2017-04-04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实用6篇】

《黄河的治理》课后反思(优质3篇)

《黄河的治理》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必需具备的基础知...
教学资料2019-07-04
《黄河的治理》课后反思(优质3篇)

课文《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精彩3篇)

《秋天的雨》语言美、意境美、篇章结构美。根据课文特点和课后练习的提示,本课教学目标有五,一是有感情朗读,体验秋天的美;二是练习概括: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秋天的雨;三是用抄写和背诵的方法积累语言,四是有关识...
教学资料2014-06-05
课文《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