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教学设计【精彩4篇】

《少年》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少年》这篇诗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少年时代的思考和感悟,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和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掌握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准备:

1. 诗歌《少年》的复印件。

2. 形象生动的图片或视频素材,以便引发学生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和感悟。

3. 黑板、粉笔等教具。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展示一些描绘少年时代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发学生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和感悟,激发他们对诗歌主题的兴趣。

2. 诗歌鉴赏(10分钟)

分发《少年》的复印件,让学生阅读诗歌。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诗歌的内涵。

3. 诗歌朗读(5分钟)

请几位学生分别朗读诗歌,让全班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4. 诗歌分析(1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5. 个人思考(10分钟)

让学生思考并写下他们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和感悟,鼓励他们用诗歌或散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6. 分享和讨论(15分钟)

鼓励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表达中获得启发和思考。

7.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诗歌的理解和个人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诗歌作品,培养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文学馆或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和表达机会。

《少年》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少年》这篇诗歌,引发学生对少年时代的思考和回忆。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感受和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诗歌《少年》的复印件。

2. 形象生动的图片素材,以便引发学生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和感悟。

3. 黑板、粉笔等教具。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展示一些描绘少年时代的图片素材,引发学生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和感悟,激发他们对诗歌主题的兴趣。

2. 诗歌朗读(5分钟)

请几位学生分别朗读诗歌,让全班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诗歌讲解(10分钟)

通过讲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

4. 情感表达(10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鼓励他们用诗歌或散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回忆。

5. 创作实践(15分钟)

让学生在课堂上创作自己的少年时代诗歌作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6. 分享和欣赏(15分钟)

鼓励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赏析。引导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得启发和思考。

7.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诗歌的感受和个人创作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诗歌作品,培养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2. 组织学生参加诗歌创作比赛或诗歌朗诵比赛,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和表达机会。

《少年》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本文是诗人臧克家为党诞生60周年而作的一首诗,诗人用生动形象的比喻,火一般的热情讴歌了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充满无限希望的少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源、嫩、翔、乳、撞、磨、刃、未8个生字,认识彤、仞、茁、鹰、翱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3、品读重点词句,能从不同的比喻中体会出少年的各种特点,体会少年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精神面貌,并从中受到感染。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感悟诗人从不同角度所赞美的少年的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中描写的事物与少年的联系,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作为少年的自豪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源、嫩、翔、乳、撞、磨、刃、未8个生字,认识彤、仞、茁、鹰、翱5个生字。理解文中少年所具有的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感悟诗人从不同角度所赞美的少年的精神风貌。

  一、导入新课。

  1、“爆竹声中一岁除”,当我们过完令人兴奋的春节和轻松愉快的寒假,带着对新知识的渴望来上学时,你闻到春的气息了吗?请你用一个好词或一个好句来描绘春天。

  2、这些词和句给你带来了什么感觉呢?

  (出示“朝气蓬勃、勃勃生机、意气风发”等词卡)

  3、同学们说得真好!这就是春天!朝气蓬勃、勃勃生机、意气风发的春天!今天我们来一起品味现代诗人臧克家的《少年》!像春天一样的少年!(板书:少年)

  二、初读课文。

  1、快快打开书,自由读读这首属于我们自己的诗!

  2、谁能大胆地站起来,准确地读给同学们听?

  (每节一名同学读,读的时候,老师及时纠正字音)

  3、(出示词卡“山冈、万仞高山、刀刃、嫩绿、茁壮、翱翔、猛冲猛撞、英秀)指名读、齐读这些卡片,比较“仞”和“刃”,理解“翱翔”和“茁壮”。

  翱翔:在空中盘旋地飞。

  茁壮:(年轻人、孩子、动植物)强壮;健壮。

  4、汇报你读懂和不懂的地方。

  5、释疑。

  三、品读课文。

  1、默读全诗,整体感知。

  (1)下面,我们再读书,要静心默读。看看作者将少年比作了什么?生默读后回答。

  (2)太阳、源泉、小树、小鹰、乳虎、刀刃,这些词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2、重点指导学生读懂第一节。

  (1)看着你们灿烂的笑脸,听着你们充满朝气的声音,我仿佛见到一轮红日正冒出山冈,就像诗人写到的那样——(指名读诗的第一节)

  (2)读了这一节,你有什么感受呢?

  ①引导学生从“六七点钟”体会新的一天的来临,充满了幻想,充满,希望。

  ②用换词的方式将“冒”换成“升”让学生感受“冒”的一种蓬勃向上的力。

  ③在品析词句的基础上,指导朗读。用生生互评、教师点拨的方式指导学生读出少年的朝气蓬勃。

  (3)在这样的一个早晨,当你自信地站在镜子面前,你会对自己说——(很有节奏地指名说)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一起读读第一节。

  教师小结:老师真羡慕你们!真是“朝气蓬勃”!

  (4)指导背诵。

  (5)告知学生,在“少年——”这一句式中,破折号是语气的延续,表达了作者深情的呼唤,感情非常真挚。

  四、学习生字。

  1、再次认读生字。

  2、指名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体会作者对少年的喜爱、赞美之情。

  2、品读重点词句,能从不同的比喻中体会出少年的各种特点,体会少年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精神面貌,并从中受到感染。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中描写的事物与少年的联系,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作为少年的自豪感。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红彤彤、源泉、嫩绿、茁壮成长、翱翔、英秀、希望、乳汁、撞击、磨损、刀刃、未来。

  2、指名读课文。

  3、有感情背诵第一小节。

  二、小组合作,学习其他部分。

  1、带着这种感情,把后面的几节好好读一读。读完后,把你最欣赏的一节读给你的小组伙伴听听,并说说你这样读的原因。

  (师巡视、倾听、指导)

  2、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抓重点词体会。

  第二节抓“万仞”“源泉…‘哗哗”,引导学生从“万仞”的高和“源泉”的生生不息来体会那种奋勇向前的冲劲。

  第三节抓“嫩绿”“茁壮”,领略其中蕴涵的勃勃生机。

  第四节抓“小鹰…翱翔”,谈谈自己远大的志向。

  第五节抓“乳虎”“猛冲猛撞”,感受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毫无畏惧和斗志昂扬。

  第六节抓“刚磨好的刀刃”,用刀刃的锋利无比来引导学生理解锐气十足的亮光。

  3、听着你们的朗读,我的脑海不禁涌现出——(开火车读、齐读词卡:朝气蓬勃、奋勇向前、勃勃生机、志向远大、斗志昂扬、锐气十足)

  4、从你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骨子里透出的自信,老师发现——其实,你们就是这充满生命力、气血旺盛、活泼可爱、毫无畏惧,具有进取精神的少年!不信,把诗中的“少年”换成“我们”,一齐读读看!

  5、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你为什么会有自豪感?你在读时想到了什么,请说说你的想法。

  6、再次指导朗读。

  7、指导生按照板书进行背诵。

  三、小结。

  好一群“人中的英秀,未来的希望”!难怪从古到今,许多文人学者都在赞美你们。不仅有臧克家,著名的革命家、文学家梁启超先生也这样写道:“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你觉得少年还像什么昵?试着说一说,写一写吧!(此时可渗透“语文乐园(一)”中的名言。)

《少年》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情节简单而又一波三折,十分吸引学生;文章表述层次清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作者对人物神态,动作和外貌的描写生动细腻,适于学生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并作语言的积累。文章语句优美,适于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有过一定的失败体验,课前又做过相关调查,掌握了有关资料,很可能与顶碗少年在某些地方产生共鸣,容易激发起学生向顶碗少年学习百折不挠的精神的热情。

  教学理念: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激情。

  抓住人物语言,进行积累。

  教学目的:

  1、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2、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6、7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

  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过去了二十多年仍记忆犹新。我想,这位少年同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二、指导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想一想: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可用以下问题进行启发:

  少年两次失败,当时情况如何?观众反映怎样?

  少年表现有何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课文。

  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学习探究,也可先自学,再小组合作。

  3、集体交流

  学生结合自己找的重点句谈想法,并注意推己及人想象顶碗少年两次失败时的想法,并探讨他能够取得最后成功的原因。

  可通过以下两题进行读中想象:

  (1)如果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么?

  (2)老者可能会对我说些什么?

  4、有选择的朗读:抓住印象最深的场面,反复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和同学交流感受。

  三、通读深入探究:

  1、思考: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想什么?说什么?

  2、重点理解结尾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1)自读思考作者有哪些想法?。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体会。

  人生会有许多挫折,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却。要看到光明,要以极大的韧性去战胜困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3)背诵第6、7自然

段。

  A、朗读第6、7自然段,想主要写了什么?

  第6自然段有两个意思:

  (1)深信当年那位顶碗少年已成为一名称职的杂技艺术家。

  (2)那一夜顶碗少年的演出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第7自然段用文学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深切感受。

  B、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背诵。

  C、同学互背。

  D、看谁背得又多又对。

  四、有感情通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对你今后做事有哪些启发?想一想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2、你还了解哪些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人物和事迹,给大家讲一讲。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词句。

  2、选做:写一写读后的感想。

相关文章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的内容(最新3篇)

教材分析《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诗歌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展现了孩子想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全诗韵律和谐,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儿童情趣。课...
教学资料2013-04-09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的内容(最新3篇)

简谈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利与弊【优选3篇】

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师探索课堂教育方法、手段的方向.要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在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的思...
教学资料2015-07-08
简谈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利与弊【优选3篇】

九年级《孔乙己》教学设计(最新3篇)

犊滓壹骸肥锹逞感∷导赌藕啊分械囊黄∷担彩歉闷∷档闹魅斯U馄∷凳锹逞冈谖逅脑硕凹獭犊袢巳占恰分笮吹牡诙谆靶∷怠=酉吕葱”辔蠹冶嗉砹司拍昙丁犊滓壹骸方萄杓疲肓私飧嘞喙啬谌萸...
教学资料2011-02-04
九年级《孔乙己》教学设计(最新3篇)

浅析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精彩3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最大限度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
教学资料2014-04-01
浅析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精彩3篇】

《电路研究》教学反思【优选3篇】

今天这节课是作为市教师进修学院前来我校观摩课堂教学的一节课。本人也把这次上课当作是这堂精品课的初次正式打磨。听课者是大庆市教师进修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薛老师、市教研室兰岚老师以及本科组黎海燕老师。说句实...
教学资料2011-03-04
《电路研究》教学反思【优选3篇】

小学语文《冰灯》教学实录(通用3篇)

学生分析宁安市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小镇,这里有着北国特有的物产及人文景观。我所执教的班级有63名学生,作为课改的第一批孩子,他们有思维活跃、自信心及表现力强的特点。《冰灯》这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恰逢岁末年初,...
教学资料2019-04-02
小学语文《冰灯》教学实录(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