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将相和教学设计(实用3篇)

课文将相和教学设计 篇一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文的选择和教学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其中一篇备受关注的课文就是《将相和》。这是一篇趣味横生的寓言故事,通过将相和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权谋与智慧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智慧思维能力。

针对这篇课文,《将相和》的教学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将相和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将相和的智慧和权谋手段,并引导学生思考这其中的道理和价值观。

其次,针对这篇课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语言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将相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仿写将相和的文风和语言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将相和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智慧和权谋。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一些真实的案例,如政治人物的智慧决策、商业竞争中的权谋手段等,引导学生思考智慧和权谋的边界和应用。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智慧和权谋的冲突和抉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综上所述,针对《将相和》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智慧思维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篇课文中的智慧和权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这样的教学设计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课文将相和教学设计 篇二

《将相和》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通过将相和的故事情节,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智慧与权谋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导入活动,引发学生对将相和的故事情节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将相和的形象和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认为智慧和权谋之间有什么区别?”,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预测故事的发展。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将相和的智慧和权谋手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析一段将相和的故事情节,讨论将相和如何运用智慧和权谋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智慧和权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智慧和权谋的冲突和抉择。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智慧和权谋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将相和》中的智慧和权谋。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智慧和权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课文将相和教学设计 篇三

课文将相和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璧、允、廉、颇、侮辱、拒。

  2.新词:理屈、示弱、抵御、推辞、侮辱、拒绝、无价之宝、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

  3.重点句、段: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二)能力训练点

  1.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蔺相如对敌不怕畏惧、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

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本文的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主要通过默读分析、讨论、交流解决。

  (二)本文的难点是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三)本文的疑点是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解决这个疑点的办法是先解决本文的重、难点,再达到水到渠成解决疑点的目的。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课后思考题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集中交流。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复述课文。

  4.课堂口头、笔头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加点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4.分析第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课前同学们齐唱《黄河颂》。听到同学们雄壮有力、气壮山河的歌声,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历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将相和》,就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3.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解词: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诚意:真心。

  绝口:因回避而不说。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

  抵御:抵挡,抵抗。

  推辞:谦让不干。

  理屈:理由不足或不合道理。屈,理亏。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物归原主。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3)质疑问难,教师巡视、点拨。

  4.初读课文,学生自悟。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

  (2)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①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②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5.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6.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整理: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怕恐惧、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怕恐惧、机智勇敢。)

  7.看图讲述,训练表达。

  打出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1,发挥想象,说说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故事能力。进一步了解蔺相如是个不怕恐惧、机智勇敢的人。

  8.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扩展:蔺相如不怕恐惧、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四、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经典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2011-08-04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经典6篇】

传统配器法课程教学中的电脑音乐实践(推荐3篇)

远古时代的中国,勤劳的中华民族,从田间劳作中吸取精华,在秦、汉时期就开始有了音乐,只不过那个年代的音乐是和歌、舞结合在一起的,仅仅是单纯的发音而已。一、电脑音乐运用于传统配器法课程教学的现状随着人类社...
教学资料2011-07-03
传统配器法课程教学中的电脑音乐实践(推荐3篇)

有趣的检查的课后反思【精彩3篇】

在“从头到脚”的主题中,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逐步提升自我认识的水平。而幼儿对于自己的身体,是一直充满认识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造一些必要的学习情境帮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在语言活...
教学资料2019-04-05
有趣的检查的课后反思【精彩3篇】

数学课程标准的课后反思【经典3篇】

(1)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
教学资料2011-07-04
数学课程标准的课后反思【经典3篇】

劝学教学设计【优选3篇】

小编今天推荐给大家的是劝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用。关注pincai网获得更多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2.背诵全文。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
教学资料2015-03-05
劝学教学设计【优选3篇】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精彩3篇】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这项技术像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给新课程教学这一朵绽放的花蕾增添了异彩。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直观的展示和无穷的感染力、渗透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多媒体技术在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成了教育...
教学资料2013-09-02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