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教学设计【优秀6篇】
化学的教学设计 篇一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它们与能量的关系。在进行化学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能力。本文将介绍一节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 学会通过实验测定和计算反应速率。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反应瓶、试管、计时器、温度计等。
2.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等。
3. 实验指导书及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 实验操作:将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倒入反应瓶中,用计时器计时,观察反应过程中的变化。
3. 数据记录:学生根据实验观察,记录不同时间点反应的现象和温度变化。
4. 数据处理:学生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并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5. 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反应速率的原因,并讨论如何改变实验条件来调节反应速率。
6. 实验总结: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教学评价:
1. 实验记录表的完成情况和准确性。
2. 学生对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4. 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计算反应速率,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思考讨论,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化学的教学设计 篇二
化学是一门充满奇妙和实用的科学,它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它们与能量的关系。在进行化学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能力。本文将介绍一节关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性质。
2.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计算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酸碱溶液、酸碱指示剂、比色皿、滴管等。
2.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等。
3. 实验指导书及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酸和碱的概念和性质。
2. 实验操作:将一定体积的酸溶液倒入比色皿中,加入数滴酸碱指示剂,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3. 数据记录:学生根据实验观察,记录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4. 数据处理:学生利用实验数据计算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量,并分析影响滴定量的因素。
5. 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酸碱反应的滴定量不同,并讨论如何改变实验条件来调节滴定量。
6. 实验总结: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教学评价:
1. 实验记录表的完成情况和准确性。
2. 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4. 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计算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思考讨论,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性质和影响因素。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化学的教学设计 篇三
一、深挖往届试题潜力,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往届高考化学试题中大多数试题无论从知识角度,还是从思维层面都具有较高深度。但我觉得:有些试题还大有潜力可挖,通过把试题进行全面改造后加以训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例1: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电池反应由两个半反应组成,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例如:伏打电池的电池反应为:Zn+2H+=Zn2++H2↑两个电极反应为:
负极Zn—2e=Zn2+
正极2H++2e=H2↑铅蓄电池具有电压高,放电容量大,经济上较便宜,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轮船作启动与照明电源。已知:铅蓄电池充电完毕后,电池中硫酸的密度为ρ1,放电完毕后,溶液的密度变为ρ2。又铅蓄电池充电时的反应:
2PbSO4+2H2OPb+PbO2+2H2SO4
法拉第常数;F=96500C/mol。
(1)写出铅蓄电池使用时所产生的总反应式及两电极上的半反应。
(2)已知充、放电完毕后,溶液的密度是下列两个数据:1。10g·cm—3,相当于含14。35%(质量)的硫酸、1。28g·cm—3,相当于含36。87%(质量)的硫酸。请指出ρ1,ρ2分别对应于哪一个数据。
(3)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什么时候该充电,什么时候该停止充电?
(4)按方程式计算生成及消耗的水和硫酸的质量。
(5)计算一个电容量为4。32×106C的蓄电池中需加多少硫酸?
(6)对一个电容量为4。32×106C的蓄电池,计算充电和放电后硫酸溶液体积的差值。
(7)用久了的铅蓄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什么?
说明:本题是笔者引导学生复习高考化学试题中有关铅蓄电池的选择题后,参考一些资料,编拟的一道综合试题。该题考查生活中的铅蓄电池,其内容牵涉到化学中原电池、物理学中电学知识及环保方面的知识等,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流畅性、整体性和创造性。进行试卷讲评后,学生普遍感到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受益匪浅。现简答如下:
(1)由题示可知:伏打电池的电池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依据电池的充电、放电反应互为相反的过程,可得铅蓄电池的电池反应:
Pb+PbO2+2H2SO42PbSO4+2H2O
正极反应:
PbO2+2H2SO4+2e=PbSO4+2H2O+SO42—
负极反应:
Pb+H2SO4—2e=PbSO4+2H+
(2)从方程式看出:铅蓄电池放电时生成了水,溶液的密度降低;反之,充电时生成了H2SO4。因此,ρ1应该为1。28g·cm—3,相当于含36。87%(质量)的硫酸;ρ2应该为1。10g·cm—3,相当于含14。35%(质量)的硫酸。
(3)该问题是在前两问基础上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创新能力。由铅蓄电池的电动势和溶液的密度变化可想到两种方法:
(a)测量电池电动势:放电时,电动势降至某额定限量即充电;充电时,电动势上升达某一额定限量即停止充电。
(b)设法用比重计测定电解液比重。若充电时比重计的读数为ρ1时,则表明充电完成;若放电时比重计的读数为ρ2,则表明放电完成。
(4)根据电池反应,每消耗2molH2SO4,即196gH2SO4,生成2mol水,即36g。
(5)解题关键是求出反应中硫酸和水消耗和生成的量。根据电池的总电量、法拉第常数,可求出充、放电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式,解得开始时需加入硫酸的量为634。6g。
(6)在前一问的基础上,求出充、放电后溶液的体积,即得该蓄电池中硫酸溶液的体积差为105。8cm3。
(7)本问属环保问题。由于铅蓄电池笨重,抗震性差,有酸雾产生,需补水,一旦漏液会造成设备的腐蚀等问题。因此,用久了的铅蓄电池会发生漏液,铅污染环境等。
二、变换试题设问角度,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在传统的高考复习中,学生的思维会形成一定的定势,久而久之,这种定势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丧失创造力。因此,在新形势下的高考复习中,笔者在考题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变化设问角度,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激活状态中,以达到培养创造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例2:芒硝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试回答:
(1)我国广西某地蕴藏着一大型芒硝矿。从广西的地理环境看,该大型芒硝矿床应存在于地下浅层,还是地下深层?为什么?
(2)芒硝可调节室内温度,科学家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之一是将装有芒硝的密闭聚乙烯管安装在房屋的外墙内,当太阳照射时,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达到蓄热效果,使室内温度保持较低温度;晚上,它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放出,使室内保持温暖。请问这是为什么?请用方程式回答。从这个意义上讲,芒硝可作什么材料?
(3)为测定Na2SO4和NaCl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学生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称量样品→溶解→加过量试剂A→过滤出沉淀B→洗涤沉淀→烘干称量→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果。
a。实验时,甲学生选用AgNO3作试剂A,乙学生选用BaCl2溶液作试剂A。问哪一位学生所选用的试剂A不合理,为什么?
b。以下都是在试剂A选择正确时进行的实验:检验加入的试剂A是否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若实验中测得样品质量为Wg,沉淀物质量为mg,请列出实验测定结果的计算式:Na2S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说明:本题是笔者引导学生复习第三章《硫、硫酸》专题时,通过参考一些资料独立编写的试题。本题以学力立意,主要考查硫酸盐的溶解性、结晶水合物得失结晶水所伴随的能量变化、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等,但试题变化设问角度,以生产、生活实际为线索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第3问能很好区分学生平常是否做过实验、做实验时积极思考,还是“照方抓药”。通过考试发现,学生做得极不理想,有80%的学生没有全部做对,这是笔者始料不及的。现简答如下:
(1)地下深层。由于广西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充沛,而芒硝溶于水,因此只有在地下深层才能存在。
(2)Na2SO4·10H2ONa2SO4·nH2O+(10—n)H2O
其中n<10。由于芒硝随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得失结晶水,在得失结晶水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因此,芒硝可作储能材料。
(3)a。甲学生选用AgNO3溶液不合理。因为除生成AgCl沉淀外,还可能析出少量Ag2SO4沉淀,而且烘干沉淀时,AgCl将发生分解,使测定结果不准确;b。取上层反应清液,再加入BaCl2溶液,若不再生成沉淀,说明A过量;Na2SO4的质量分数略。
三、精心点拨,层层推进,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思维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只有在一些经典试题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即顿悟。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只有对经典试题精心点拨,并由此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才能在这种循环过程中,产生灵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3:有关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的浓溶液与单质B在加热时才发生反应①,A的稀溶液与足量B发生反应②,D的稀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
据此填写下列空白:
(1)反应④的现象是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A浓溶液与单质B加热时能否产生G?为什么?(结合图给信息回答)。
说明:本题是笔者引导学生综合复习时精心选择的试题,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是D为铁盐,因为D的稀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从而确定B为Fe,A为硝酸,因而问题(1),(2)的答案很容易得出。由③知:2HNO3(浓)+NO=H2O+3NO2,因此,浓硝酸与铁加热时不能产生NO。试题讲解后意犹未尽,笔者又针对信息③出了下面的思考题:
1、为什么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一般产生NO2气体,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呢?
2、工业上制备硝酸时为什么只能得到稀硝酸呢?
说明:本题是对例3中信息③的深化。通过认真分析信息③后,笔者指出:由于浓硝酸中有大量的硝酸分子,硝酸分子与NO分子能很快反应,生成NO2分子和水分子,因而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气体,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而工业上硝酸的制备是③的逆反应,是将NO2用水吸收得到的,若得到浓硝酸,生成的浓硝酸将会很快与生成的NO反应,重新生成NO2。通过上述分析,学生澄清了以前的模糊认识,加深了对信息③的认识:
2HNO3(分子)+NO3NO2+H2O
笔者针对例3中“铁盐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的信息,还出了下面的思考题:
铁盐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是由于发生了下面的反应:
Fe3++6C6H5OH→[Fe(C6H5O)6]3—+6H+
某学生把苯酚钠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中,试预测可能发生什么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说明:学生此时的思维已完全被激活,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形成了共识:由于苯酚具有弱酸性,苯酚钠具有强碱性,当把苯酚钠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中,引起Fe3+的水解平衡发生移动,产生红褐色的Fe(OH)3沉淀,反应为:
3C6H5O—+Fe3++3H2O=Fe(OH)3↓+3C6H5OH
生成的苯酚再与Fe3+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的[Fe(C6H5O6)]3—,反应为:
Fe3++6C6H5OH→6H++[Fe(C6H5O)6]3—
最后,由于H+不断产生,酸性不断增强,生成的Fe(OH)3沉淀不断溶解:
Fe(OH)3+3H+=Fe3++3H2O
通过上面的训练,学生普遍感到思维能力提高了。由此笔者想到:信息题应该仅仅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手段,老师更应该对题中信息进行深化,展开它丰富的内涵,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大胆探索,锐意创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高考复习中,有人认为:试题做多了,学生能力自然就上来了,就能考出好成绩。笔者不敢苟同,很不赞同题海战术。我认为采用精讲精练,在深钻考纲和考题的基础上,编写一些知识点广而浅,灵活度高,思考空间大的试题,力求对试题求异求新,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以上是我在高考复习中就如何提高学生思维深度做出的一点探索、一点尝试,希望中学化学同仁能批评指正。
化学的教学设计 篇四
一 、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必修模块要求选修模块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
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1、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2、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
技能目标
(1)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对教材和教师给出的合金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信息加工。
(3)体验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互相影响的过程。
(4)通过完成小论文,体验科学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并通过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动,增进感情,培养合作的精神。
(2)通过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材料发展的历史从生产力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使,鉴于金属材料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以本节主要学习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如何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等。此外金属材料自身还在不断发展,传统的钢铁工业在冶炼、浇铸、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不断出现新工艺。新型的金属材料如高温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储氢合金、永磁合金、非晶态合金等相继问世,大大扩展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所以介绍金属材料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基于以上观点确立教学重点为:
(1)生活中铁合金及铜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定为本节的知识重点;
(2)培养学生的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3)解决怎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是教学重点
难点为: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金属种类选了“钠、铝、铁、铜”,具有代表性:除钠外,其他三种金属都是常见金属,学生有感性的认识,能与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相结合。鉴于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编写一节金属材料的内容,以体现教科书内容的时代性,反应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内容,是金属知识的应用,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实物、图片、录象等展示,让学生对金属材料形成一个初步概念再学习
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
第二部分:再通过金属材料及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义。
合金以及金属材料的内容学生在初三已有一定知识基础,课标要求也仅为“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故不应过多介绍各种合金材料组成、性质、用途,以致过多使用课堂资源。应该着力开展实践活动(小论文要延伸至课外,做好动员和指导即可),组织好关于选用材料的讨论。这些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理应获得相应的重视和教学资源。
(三)学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利用大量的图片信息和视频材料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教学中,可展示常见铁和铜金属材料的实物,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展示多种金属材料的图片或视频,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合金等金属材料的认识。
(二)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三)可充分利用相关网站
五、教学方法、学习指导策略
这节课在“知识与技能”上要求不高,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落实“过程与方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灵活地应用多种学习方式,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1、独立思考
2、交流讨论
3、展示交流
4、学生小结
六、教学资源建议
(一)上网查阅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史
(二)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就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交流讨论
(三)任选你感兴趣的关于合金的课题进行调查,完成一篇关于合金的小论文。
七、课堂评价建议
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活动表现评价表的方式进行。
小组成员:
小组分工:
评价的内容评价细目结果备注
ABC
主题选择1、为什么选择此设计思路?
2、对能否完成好此设计思路是否进行论证?
活动过程评价
1、学生的参与意识
2、分析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
3、收集资料对所学知识的学习、理解是否有恰当的帮助?
资料收集与整理
1、小组成员能否分工?通过多种手段收集相关资料?
2、能否对收集资料进行有序的分类整理?
3、收集的资料是否充分并能围绕设计思路?
交流与表达
1、能否对所选设计思路作准确、有条理的表达?
2、能否对他人观点做准确、恰当的补充?
3、能否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合理的质疑并能正确回答他人质疑?
整体评价
1、参与意识
2、合作意识
3、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交流表达能力
5、查阅和整理资料能力
6、处理现场提问的应变能力
整体表现评价结果
化学的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乙醇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三节常见的两种有机物.学好这一节,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烷、烯、炔、芳香烃的性质,又为后面的酚、醛、羧酸、酯和糖类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带动了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掌握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②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1)乙醇是醇类物质的代表物,因而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同时也是本节的难点。
(2)重点、难点的突破,可设计两个突破点:
①乙醇结构的特点可通过问题探究、化学计算和分子模型来推导,电脑展示来确定,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掌握乙醇结构的同时,也学会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②通过实验探究和电脑多媒体动画演示的办法认识和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二、教法活用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情境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3.计算机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掌握乙醇化学反应的本质。
4.归纳法:通过学生的归纳和逻辑推导,最终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
三、教学辅助手段
1、说实验:
①乙醇与钠反应,可作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对比实验,且取用的金属钠尽量大小一致,表面积相差不大。
②乙醇氧化,铜丝一端卷成螺旋状,以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使反应速度加快。
2、说现代化教学手段:乙醇主要化学性质可用以下两个方程式作代表:
(1)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以上二个反应的过程可用电脑动画模拟,以便让学生深刻了解、掌握各反应的本质及断键的部位,让微观反应宏观化。
化学的教学设计 篇六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备实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对给定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反应,能初步判断反应类型;
根据气体的性质,学会判断气体收集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其原理,用易得廉价的简单实验仪器,自行设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
情感目标
通过对氢气纯度的检验,使学生了解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需要进行验纯的必要性,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课,难度虽不大,但知识面广,这些知识是后续教学的基础。
1准确恰当地抓住教学目标
本节课要抓住置换反应的概念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等主要内容,紧紧围绕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教材处理详略得当,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材内容的要求,重视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
2.教学内容应有序、合理
教学过程从水的电解产物和氧气的有关知识开始,可以用计算机等媒体放映氢气的用途资料片,导出新课。再通过实验,师生共同讨论,建立置换反应的概念,同时简介原子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物展示,巧设问题,由简到繁,从易到难,根据仪器药品,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出一套制氢气的合适装置,通过设计实验,一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二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三可巩固已学知识。
3.优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
本节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以实验为前提,通过实验观察,实物展示和录像、计算机、投影等电化教学手段,集实验、讨论、讲述、讲解、归纳、练习为一体,这种方法既充分体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又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二者统一的教学原则。
4.重视能力培养,注意养成教育
本节教学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实验或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思维与自学等多种技能和多种能力。同时,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以已有知识或化学事实、探究性问题开始,通过实验观察、引导思考、讨论、自学等多种方式,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这样有利于逐步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学中还可结合氢气的发现史和制氢发生装置的分析讨论,以及知识的迁移过程,同时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这些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