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多玩》教学设计(精选6篇)
《一物多玩》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一物多玩”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一物多玩”技能;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概念解释:介绍“一物多玩”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一种物品进行多种不同的玩法;
2.案例分析: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一物多玩”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和兴趣;
3.技能培养:教授学生常见的“一物多玩”技巧,如改变物品的用途、组合不同的物品创造新的玩法等;
4.实践操作:让学生选择一个物品,尝试发掘它的不同玩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5.展示分享:学生展示他们的“一物多玩”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新思路和体验。
三、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一物多玩”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概念解释:向学生介绍“一物多玩”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它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展示一些成功的“一物多玩”案例,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技能培养:教授学生常见的“一物多玩”技巧,让学生掌握如何改变物品的用途和创造新的玩法;
5.实践操作:让学生选择一个物品,尝试发掘它的不同玩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6.展示分享:学生展示他们的“一物多玩”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新思路和体验;
7.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一物多玩”的经验和收获,让他们认识到创新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8.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更多“一物多玩”的可能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听取学生的展示分享,评估他们对“一物多玩”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收集学生的作品和总结,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情况。
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认识到一种物品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玩法,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实践操作和展示分享,学生将能够亲身体验到“一物多玩”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个教学设计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让他们从彼此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和启发,共同成长和进步。
《一物多玩》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一物多玩”的概念和意义;
2.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概念解释:介绍“一物多玩”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它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一物多玩”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和兴趣;
3.创意思维:引导学生开展创意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4.动手实践:让学生选择一个物品,尝试发掘它的不同玩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5.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从彼此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和启发;
6.展示分享:学生展示他们的“一物多玩”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新思路和体验。
三、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一物多玩”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概念解释:向学生介绍“一物多玩”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它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展示一些成功的“一物多玩”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和兴趣;
4.创意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维训练,例如提供一些具体的物品,要求学生想出多种不同的玩法;
5.动手实践:让学生选择一个物品,尝试发掘它的不同玩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6.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让他们从彼此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和启发;
7.展示分享:学生展示他们的“一物多玩”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新思路和体验;
8.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一物多玩”的经验和收获,让他们认识到创新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9.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更多“一物多玩”的可能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听取学生的展示分享,评估他们对“一物多玩”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收集学生的作品和总结,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情况。
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展示成功案例和进行创意思维训练,学生将能够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从而能够在实践操作中发掘物品的不同玩法。同时,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让他们从彼此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和启发,共同成长和进步。通过展示分享和总结反思,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创新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物多玩》教学设计 篇三
活动目的
练习双脚立定跳远。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一物多玩。
初步发展幼儿的协调性,锻炼幼儿的腿部肌肉力量。
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呼啦圈若干(同幼儿人数相等),小椅子3把
活动过程
1、幼儿随音乐两手握圈开汽车进场,做圈操及活动关节的准备动作。
2.基本部分
练习立定跳远动作o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要领:屈膝摆臂。蹬地起跳,轻轻落地。保持平衡)
教师带领幼儿分步骤练习,重点放在起跳和落地上。
教师带领幼儿集体练习和四散练习,重点纠正个别幼儿动作。
游戏:跳圈接力赛。
教师讲解,示范玩法和游戏规则。
3.结束部分
圈的一物多玩:教师鼓励幼儿动脑筋玩圈,和别人玩得不一样。
幼儿扛圈随音乐下场。
《一物多玩》教学设计 篇四
活动目标
:
1.通过尝试松紧带圈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和创造力。
3.继续培养幼儿遵守集体规则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松紧带圈人手一个;录音机、磁带;彩色气球若干,并分两组挂在墙上。课前让幼儿了解松紧带圈的特性,知道它具有可变性,可以由短变长,由圆变长;利用其有弹性可以射出等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幼儿拿着松紧带圈自由进入场内,听到哨音后集合成4路纵队做松紧带圈操。
二、基本部分:
1.分散玩松紧带圈。师:我们每人手中都有一个圈,松紧带圈有许多种玩法,看哪个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幼儿尝试练习)2.集中演示。师: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有几种玩法,你是怎么玩的?(幼儿讨论玩法:手指绕圈跑、拉弓射箭、背拉松紧带圈、打气筒、拉力器、两人玩炒豆子、揪尾巴、二人三足走等等
)3.幼儿再次分散练习。师:请小朋友试一试你没有玩过的方法。(幼儿再次尝试)
4.游戏“揪尾巴”。规则:教师做揪尾巴的人,小朋友将松紧带圈当尾巴塞在裤腰上,左右躲闪揪尾巴的人,保护自己的尾巴不被揪下来。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将松紧带圈结成两根长绳,分组变成各种图形:如走圆、三角形、五角星等。
2.最后两组幼儿排成火车状队列开出场外,结束活动。
评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小朋友利用松紧带圈的可变性,想像出多种玩法,达
到锻炼的目的,从中培养小朋友的尝试精神及创造力。完成重点所采用的方法是尝试、讨论、再尝试,最后达到本节课目标。本节课难点是如何让小朋友利用松紧带圈的可变性来想象创编出比较科学的玩法。解决难点的方法:课前让幼儿观察松紧带圈,让小朋友把松紧带圈分解成圈和绳,了解松紧带圈的玩法,可当圈玩,可当绳玩,还可以利用弹性创编出拉长、缩短及弹射的玩法。
《一物多玩》教学设计 篇五
活动目标:
1.能探索出绳子的各种玩法,掌握玩绳的基本技能,发展幼儿的身体动作。
2.会一物多玩,体验创造性玩绳的乐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幼儿每人一跟绳子。
2.幼儿有跳绳和一物多玩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听老师口令,练习跳跃及上肢动作。
(1)师:跳、跳、跳,跟着老师跳、跳、跳,(原地)
问:“还可以怎么跳?”引导幼儿:向前跳,向后跳,向上跳,蹲跳,向左跳,向右跳,单、双脚跳。
(2)师:绕绕臂,绕绕臂,跟着老师绕绕臂。问:“还可怎样绕?”引导幼儿向前饶,向后绕,单、双手绕,举起手臂绕等。
2.游戏:与我说的`相反。
玩法:师说向上跳,幼则蹲跳,师说向前跳,幼则后跳,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
二、引导幼儿探索跳绳的多种玩法
1.幼儿自由探索跳绳的各种玩法,体验创造性玩绳的乐趣。
2.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交流示范各自的玩法。
(1)练习套和跳的玩法。
将绳子的两头扣在一起套圈,将绳圈摆在地上练习单、双脚跳圈,或将两根绳子平行摆好练习单、双脚跳过小河。
(2)练习走和平衡的玩法。
再一跟绳子上走钢丝,在两跟绳子中间走小桥。
(3)练习跑的玩法。
游戏:揪尾巴、骑马。
(4)练习上肢的玩法。
单、双手绕绳、手臂举起绕绳,将许多根跳绳连接在一起做舞龙游戏等。
3.引导幼儿探索合作玩绳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1)幼儿自由结伴,2人、3人或多人合作探索跳绳的玩法。
(2)请幼儿相互交流合作玩游戏的方法。
(3)幼儿自愿组合成若干小组,做自己喜欢的游戏。
三、随着音乐做“骑马”的放松动作。
活动反思:
孩子们的探索活动应用身边的事物开始。本活动的内容、材料来源于生活,有效的利用了绳子。结合活动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教师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准备,但活动时孩子们兴趣还是很高昂。活动在笑声和掌声中结束。
《一物多玩》教学设计 篇六
目标:
1、练习跑,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2、学会听指令行动。
材料:
绳(跳绳、纸绳、布绳两米左右)
玩法:
1、成人双手拿着绳子的两头,让孩子在绳子里边,并双手握住绳子,成人带着孩子往前跑。成人适时地说:“红灯亮了,停下!”“绿灯亮了,开起来!”
2、当幼儿熟悉游戏后,孩子在前,成人在后。
注意:
1、选择路面较平的地方活动。
2、成人要随孩子跑的情况来决定跑的时间和速度。在开、停中注意动静结合。
3、鼓励孩子在游戏中用语言表达但不必强求。
二、名称:捞鱼
目标:练习钻的技能
材料:绳子(两米左右)
玩法:
两个成人分别拿着绳,成一个长方形状。成人说儿歌,孩子在长方形中间钻过来钻过去。当说到:“三网捞个小尾巴,尾巴,尾巴---鱼!”时把孩子用绳子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