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精简6篇)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篇一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建筑群之一。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故宫博物院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故宫博物院也积极开展教育推广活动,包括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和互动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以下是一份关于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
主题:中国古代宫殿建筑
目标:通过参观故宫博物院,学生将了解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活动设计:
1. 导览讲解:由专业导游引导学生参观故宫博物院,讲解宫殿建筑的结构和风格,介绍各个建筑的用途和历史背景。
2. 互动体验:学生将分成小组,进行一次模拟修建宫殿的活动。每个小组负责设计并搭建一个宫殿模型,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宫殿建筑的构造和原理。
3. 创作展示:每个小组完成宫殿模型后,他们将展示自己的设计和建造过程。通过展示和分享,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他小组的设计,并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巧。
评估方式:
1. 参观导览时的学生表现和提问反馈。
2. 宫殿模型的设计和搭建质量。
3. 创作展示时的表现和解释能力。
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互动学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魅力,并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篇二
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故宫博物院设计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教学活动。以下是一份关于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
主题:故宫文化之旅
目标:通过参观故宫博物院,学生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活动设计:
1. 导览讲解: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专门的导览讲解内容。对于小学生,导览讲解将更加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通过讲述故事和传说,引发学生的兴趣。对于中学生和大学生,导览讲解将更加注重历史和文化的深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互动体验: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故宫博物院还设计了一系列互动体验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制作、古装试穿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和体验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3. 学生作品展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相关的作品,如绘画、写作等。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评估方式:
1. 参观导览时的学生表现和提问反馈。
2. 互动体验活动的参与度和学生的反馈。
3.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质量。
这样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参观和互动体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鳌、銮、蟠、磬、鎏、”等13个生字,读准“紫禁城、额枋、迥然不同、藻井”等6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材料。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能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3、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能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材料。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能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难点: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能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故宫的记忆》音频、微课《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的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故宫的记忆》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故宫吗?(生自由回答)去过的人,都赞叹它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特别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每个参观者都能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吧!生齐读课题:《故宫博物院》,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根据不同的任务,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
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指名读生字。
(1)重点指导:紫禁城(jīn) 鳌头(áo) 金銮殿(luán) 额枋(fāng) 蟠龙(pán) 攒(cuán) 磬(qìng) 鎏(liú) 迥然不同(jiǒng) 中轴线(zhóu) 藻井(zǎo)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b、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材料。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师引导: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你应该重点阅读哪几个材料呢?
学生交流: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
师:阅读读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画出故宫参观路线图。
(1)学生边读边画出行踪词和方位词:
①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
②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
(2)学生交流,师点拨:(课件出示:故宫博物院的图片加文字介绍。)
(3)小组合作:画出故宫参观的路线图,并讨论、交流。推荐优秀小组用投影仪,展示解说,其他小组可以相继补充。
师点拨,学生总结: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2、 快速阅读材料一,思考: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
(1)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点: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由南到北、由外到内)。
(3)说明方法:
①列数字:紫禁城的城墙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②打比方: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③作比较: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
3、 仔细阅读材料一5-8自然段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思考:
(1)第6段总的顺序是先下后上,其中有两个“立足点”,各是什么?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师引导学生找:两个“立足点”分别是方台和雕金蟠龙。下面以方台为立足点,依次向上、向后、向左右两旁写。上面以雕金盘龙为立足点,依次向下、向周围写。
(2)文章强调中轴线的用意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交流:说明建筑意图——把皇帝宝座安在中轴线上,以象征皇权。
(3)第六段的说明重点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交流:重点说明太和殿的用途。
(4)三大殿为什么太和殿介绍得最详细?为什么多次写龙?
师引导学生交流:
①三大殿是故宫的中心,而太和殿是中心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太和殿。另外,太和殿也是最显故宫气派的地方,所以介绍得最详细。
②主要写龙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建筑突出龙,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二是龙的象征意义决定的。历朝历代皇帝都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也是作为皇权的化身。
四、开展活动,升华主题。
1、播放微课《故宫博物院》拓宽学生的视野面。
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感受文章的内容,避免说明文的枯燥性。观看后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选择一两个景点,作讲解。
温馨提示:要选好立足点,用准方位词,按照空间顺序有序的讲解说明。
3、师总结: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我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同学们,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吧!
五、巩固延伸,作业设计。
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完善本节课画的故宫参观路线图。
2、小练笔:我的书房
要求:(1)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按照空间顺序,由外到内,来介绍书房的总体特点。
(2)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的介绍我的书房。
(3)书写认真,卷面规范、整洁、大方。
六、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1、让学生搜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资料图片,运用《故宫的记忆》音频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材料,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出故宫参观路线图。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3、运用微课助学,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感受文章的内容,避免了说明文的枯燥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观看后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通过自读感悟到说明事物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理解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以及和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等资料。
2、“我找到了”新闻发布会:
大家好啊,早前请同学们去找找有关故宫的资料,怎么样?都找着了吧?呵,了不起,资料真是丰富。那现在请各小组把你们所收集到的认为最为得意的一条,用最简炼的语言,给咱们大家讲讲,好不好?
教师最后归结:故宫,帝王行使王权、生活之所,处处体现帝王之家的非凡气派。这是一座规模庞大繁复然而又处处讲究,集古代建筑技艺精粹于一身的建筑群。
3、今天我们咱们就来学习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它原本就是一篇广播稿,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今天呀,我们就改一改老规矩──不再是请大家打开课本,而是──请大家侧耳倾听。让我们在这悠扬的乐声中一起去神游这一方在世人眼中曾是那么神秘莫测的土地。
不过呀,请诸位听的时候,要留心哦。因为待会儿作者带你游历过故宫后,捷足先登的你可要领着咱们这些初来乍到的老师、同学去瞧瞧哩。所以呀,呆会你在听的时候,不妨手上拿一支笔,画上一张简图,把那游览路线啊,宫殿的方位啊,名称啦等记下来,当然,你也可以聘请一个助手,协同你完美的完成这一项任务。大家有信心吗?好哩,那咱们现在就开始。
听课文朗读录音,为自已做导游做准备。
4、好,录音听完了,怎么样?美吧!这才是故宫,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筑群。大家手上的简图画好了吗?
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展示自已所作的游览路线图及标注,同学们根据课文和刚才所听到和记录下来的内容,互相品评手绘的图样,好吗?
5、好,请各小组选出最棒的一幅图样来,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展示。
(打出收上来的图样)咱们大家一起来,总结总结这位同学的经验好不好?
每个人都来说说怎么样才能把一处建筑,一方名胜给游客们介绍清楚。
得明确说明的顺序,有序则不乱。介绍建筑的时候沿故宫的中轴线按空间顺序。介绍养心殿的时候,为讲述其功能的时候,又以时间为序,说明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
得准确使用方位词。介绍太和殿内景像的时候,就运用了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方位词
得突出重点,把对象的特征呈现出来。仍以太和殿为例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描绘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写建筑位置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都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
6、教师小结:嗯,都是很优秀的导游员哩,解说得特棒!今后我们在向客人介绍我们的学校、居家,向外地游客介绍咱们江西名胜景点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种空间顺序,从南到北,从外到内……或领着他们边走边看或驻足一处细细品评,我想他们一定会像老师这样儿,非常满意于大家的解说。你的学校,你的故乡将会因为你,给客人们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7、当堂作文,当堂交流。介绍自已所居住生活的城市、社区,游历过的一处明胜,也可以给大家介绍你的家,你的校园。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文章以空间为顺序的写作特点。
2、体会课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3、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课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四、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软件、视频投影仪等。
五、教学设想:
⒈利用故宫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
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生动的形象。
⒊采用合作探究、质疑研讨的方式解决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人去过北京的故宫(也即紫禁城)吗?请你说说游览后的印象。唐朝诗人骆宾王有这样一句诗:“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组图片,感受故宫独特的魅力。
2、检查预习:
①要把握课文,先要解决生字词,学生齐读一遍生字词。教师显示生字词的读音。
矗立(chù);鳌头(áo);湛蓝(zhàn);琉璃(liú)
殿檐(yán);藻井(zǎo);蟠龙(pán);轴线(zhóu)
金銮殿(luán);击磬(qìng);檀木(tán);攒(cuán)
乾清宫(qián);坤宁宫(kūn);肃穆(mù);奏报(zòu)
慈禧(xǐ);额枋(fāng);妃嫔(pín);翊坤宫(yì)
屏幕显示。每个生字词都配有读音,只要用鼠标在相应位置一按即可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
(1)请同学们在文后练习一“故宫平面示意图”上注明各部分建筑的名称,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互相交流,补充一下)
(2)请同学们根据文章的说明顺序,说出屏幕上所指各处名称。
(3)通过这副图,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学生浏览有关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多媒体展示)
明确说明顺序:沿紫禁城中轴线由南向北,空间顺序
(4)教师小结: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的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
4、研读课本,体会故宫建筑群的特征。
(1)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文中概括故宫建筑群的建筑特点的语句。
明确:第2节“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总说)
第16节“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总括)
(2)请同学们把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比较一下,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共同点:都突出了故宫建筑群规模的宏大壮丽(宏伟);布局的和谐统一(统一)
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同义词的变化运用来形容同一事物的同一特点,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多样化。
(3)下面就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体现故宫建筑群这两个特征的语句。
当堂交流,边读边体会。
(4)再请同学们把刚才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你是否发现了两者在概括故宫建筑群特征时的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明确:建筑精美
前者:从午门出发,就近游览,逐一观察,比较清晰,细致。
后者:站在景山的高处俯瞰故宫,得到的是一个整体印象,而建筑的精美大都体现在具体的细节上。
教师小结:立足点不同,观察得到的感受后不同,评价也不同。
(5)下面请同学找出最能体现故宫建筑精美的地方。太和殿
5、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教师引导:太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故宫建筑的艺术风格,也是本文说明的重点。
(1)请同学们读一读5—8节,思考:太和殿的精美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又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
如:色调相互衬映
色彩绚丽鲜明
图案多态多姿……
(2)太和殿作为故宫的代表性建筑,它除了体现精美以外,也体现出外观的雄伟壮丽,布局的和谐统一。找出具体语句,读一读。
如:矗立在7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宫殿。
太和殿位于中轴线上……
教师小结:课文通过对太和殿的介绍,进一步突出了故宫建筑群的特征。也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6、延伸拓展
(屏幕显示)故宫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有人说“建筑是凝动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是无言的史诗”,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是否对建筑也有着一份独特的感悟?请你模仿上面的句式,说说:“建筑是”。
7、课堂小结(屏幕显示)
学习本文后的启示:
1、抓住说明对象特点:故宫—宏大壮丽,布局统一,建筑精美。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参观建筑物—空间方位顺序为主,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
3、突出重点:一组建筑物要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如:文中重点介绍太和殿来体现特点。
8、布置作业:
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们的学校,就如本文重点介绍太和殿一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做到重点突出,特征鲜明。
教学反思:
《故宫博物院》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说明文,是个老篇目,而且是讲读课文。以前讲完这课,自己都觉得没有滋味,所以我想重新设计。 就说明条理而言,《故宫博物院》一文,文章思路很清晰,它是按游览者参观故宫的顺序,由南到北依次介绍说明;就内容而言,文章向读者介绍了故宫建筑群的规模、特点、布局等,详略分明得当。这两点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教者,我非常清楚,但我不能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而应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自觉认识到,并能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中。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因为多数学生对说明文很厌烦,他们认为说明文无故事情节,单调、乏味,没吸引力,实在不愿意读。针对这种情况我也费了番心思。最后终于想出了比较满意的构思。首先通过一组故宫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再设计一副故宫博物院的动态平面示意图,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然后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学习激情。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磬、攒、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⑵ 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⑶ 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⑴ 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⑵ 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3、德育目标: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理清课文说明顺序当不成问题。
2、图示法:
删繁就简,一张醒目的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内容。
3、延伸拓展法:
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故宫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说话训练,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录像。
故宫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数千年宫殿建筑艺术的总结性杰作,让我们随着作者去参观故宫,去感受故宫的宏大壮丽和精美绝伦吧!
设计(二):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二、检查预习,组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话题进行交流,营造学习氛围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图片交由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体同学,资料由各位同学朗读或用自己的话介绍。学生提供的资料可能包括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和与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介绍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熟悉说明对象,为理解课文作准备。
2、请游览过故宫的同学谈谈见闻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摄的照片,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掌握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造句略。
2、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
3、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4、选三位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天安门 端门 午门 汉白玉石桥 太和门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广场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御花园 顺贞门 神武门
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明确空间顺序:
⑴ 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
多媒体显示: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⑵ 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⑶ 学生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面的故宫示意图。
教师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中国,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学生思考,明确:
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3~15)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五、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多媒体显示太和殿内景。
1、学生齐读5~8段。
2、学生精读5~8段,思考:
⑴ 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⑵ 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⑶ 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同桌之间交流,选六位同学回答。
明确:
⑴ 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的威严。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⑵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⑶ 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六、说话训练
要求学生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多媒体显示故宫博物院全景图。
教师提示:可以试着以神武门为出发点,沿中轴线前行到午门,介绍沿途的建筑;可以以三大殿为中心分别介绍三大殿前后的建筑;可以以保和殿北面的长方形小广场为中心分别介绍广场以南的建筑──前朝和广场以北乾清门以内的建筑──内廷;可以按不同的功用将故宫里的建筑分成几组逐次介绍。
选四位同学口头介绍,其余同学评价。
七、课堂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八、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这段话,指出其说明顺序,并画出说明这种顺序的有关词语。
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两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片,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十五米,宽二十四米,深八米,蓝玻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