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体书法经典故事【精简3篇】
孩儿体书法经典故事 篇一
孩儿体书法经典故事: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然而,对于许多家长来说,让孩子学习书法可能并不容易。那么,如何通过经典故事来激发孩子学习书法的兴趣呢?
故事一:《张艺谋和书法》
张艺谋是中国著名导演,他的电影作品被全球观众所熟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小时候是一个热爱书法的孩子。他从小就对书法情有独钟,每天都会找到一些时间来练习。尽管他的父母并不是专业的书法家,但他们非常支持他的兴趣,并给予了他很多鼓励和指导。在他的努力下,张艺谋不仅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导演,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展现了他的创造力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们,只要他们有兴趣和努力,他们也可以成为出色的书法家。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尝试练习书法,给予他们指导和支持,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潜力。
故事二:《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然而,他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据说,年轻的王羲之曾经多次被老师批评,他的字迹经常被嘲笑为“孩儿体”。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练习,不断改进自己的字迹。最终,他成功地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书法家。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们,学习书法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即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也不能放弃,而是要坚持下去。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改进,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激发孩子们学习书法的兴趣,并教育他们学习艺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尝试练习书法,给予他们指导和支持,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潜力。同时,我们也要向他们传达学习书法的乐趣和意义,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艺术的魅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热爱艺术的孩子,让他们在书法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才华。
孩儿体书法经典故事 篇三
孩儿体书法经典故事
永文广告部的老板李永文 ,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在我们小小县城里屈指可数。十年前,从小镇来到县城,能立足在这里开一家广告店,凭的就是这本事。尽管现在已经进入电脑制作广告时代,但还是有很多商家老板喜欢他写的字,每逢春节,不用上街摆档,找他在门店里写下的对联不计其数。李永文自小临摹练字,王羲之《兰亭序》他都能念写了,他用行书写出的对联,用当地老百姓的话就是:李老板的字入格入帖,够靓活!好像每一个字都会动,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李永文为人厚道,性格开朗,小夫妻经营的广告部生意红火。可是最近正为参加全市举办的迎春书法比赛愁眉苦脸,郁郁不欢。其实他参加的.各类书法比赛获得的奖项真不少,可是近几年,他送去的作品距离获奖连个边都沾不上。原因并不是他写的字退步了,相反地,像他每天都手不离笔的人,字写得更加老练了。
前天晚上,县书法家协会的王会长来他家喝茶并邀请他务必参加本次比赛并为本县争光,针对前两年参赛不得奖的教训,王会长特别指出:“李老板,现在的书法潮流崇尚和追捧的是孩儿体,李老板不妨试试?”李永文本来对现在的书法潮流就反感,只是出于礼貌没有当面与之争辩。好生应允着:“好的,我试试”。
他也在网上看过那些现代名家都把字写得像小孩子写的那样扭扭歪歪,还冠以打破传统,大胆创新,要真把对联写上这种字,一副也难卖出的。所以,他始终坚持书法唯美唯书的观点,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打死他也不会向这个潮流低头的。他原来想不再参加这种比赛了,经王会长这么一撩拨,反而激起了他参赛的强烈愿望。一来证明自己宝刀未老,二来向所谓的孩儿体挑战。
周末的晚上,吃罢晚饭,李永文早早来到书房,摊纸把笔,认真地布白谋篇,正准备写上几幅作品。
老婆今晚要去广场跳健身舞,说什么今晚教新舞非去不可,无奈三岁的儿子只好跟到书房里来。
俗话说近墨者黑,一点都不假,儿子一个月前就学会了握笔,跟着老子都能写上几行字。这晚也闹着要写字,永文只好把自己写好的一幅作品照样让他临摹着写,这孩子也真够认真的,虽有五六个字写得不成样,可连落款一样着临下来。小孩还真逗,硬是要把老子的大红印章也要盖在上面。
过了几天,王会长打电话来催交作品的时候,李永文正在乡下,只好交代老婆把作品转交给王会长。
元宵刚过,评选结果很快出来了,听说还请了省级的专家参加了评委。李永文这次的作品居然获得了一等奖,李永文太高兴了,他暗地里想这次比赛的评委还是不乏跟自己同道的艺术家。
过了元宵节,广告部的生意没有那么忙,李永文决定专程到远在公里的市里的文化馆欣赏一番这次迎春书法大展。
当他看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愣住了,原来自己获奖的那幅作品是三岁儿子在那个周末临摹他的那一幅。那六个写不成的字,显得特别耀眼。作品的下方,举办者统一制作了评语,评语里写道:该幅作品,立意新颖,功力深厚,超凡脱俗,是孩儿体书法的有一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