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民间故事(经典3篇)
黄河的民间故事 篇一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民间故事。其中一则故事就是关于黄河泛滥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黄河的水源曾经受到了一场大旱的困扰。河流干涸,百姓们无法得到水源,生活变得异常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的村民们纷纷祭拜河神,希望能够得到河神的庇佑和恩赐。然而,河神并没有回应他们的祈祷。
绝望之中,一个善良的村民决定主动出击,他带着一只小狗,沿着干涸的黄河河床走了几十里,直到找到了河水的源头。他发现,河水的源头竟然被一块巨石所阻挡,导致水无法流下来。于是,他想尽办法将巨石挪开,终于让河水重新流淌起来。而就在这个时候,河神突然出现了,他感动于这个村民的善行和勇气,决定赐予他一个愿望。
这个村民没有贪心,他只希望黄河能够永远保持稳定,不再泛滥。河神答应了他的请求,还赐予他一块玉石,告诉他只要将这块玉石放在黄河河床上,就能保护这片土地不再受到洪水的侵袭。
从此以后,黄河不再泛滥,百姓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村民们将这个村民奉为英雄,并将他的故事口口相传。人们纷纷效仿他的善行,用实际行动保护着这片土地。
黄河的民间故事 篇二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孕育了许多动人的民间故事。其中一则故事就是关于黄河女儿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畔有一位贫穷的渔民,他有一个十分聪明美丽的女儿。这位渔民每天都会带着女儿一起下河捕鱼,过着简单却幸福的生活。
一天,黄河发生了洪水,水势汹涌而至,渔民和女儿被卷入了洪水中,陷入了生死危机。女儿趁着洪水冲刷的机会,奋力游向了岸边,但她看到父亲仍然被洪水卷走,她不顾一切地跳入水中,抓住了父亲。
女儿的父亲感动万分,他知道女儿是黄河女儿,决定将女儿送给黄河河神。他带着女儿来到河神庙,将女儿托付给了河神。河神深感这位渔民的孝心和女儿的勇气,答应了他的请求。
从此以后,这位渔民的女儿成为了黄河女儿,每当黄河泛滥的时候,她就会化身为一条美丽的鱼,游到村庄中,帮助村民们躲避洪水的侵袭。她用自己的身躯担当起保护人们的责任,成为了黄河畔的守护神。
这个故事传颂至今,人们都将黄河女儿当作一个勇敢善良的化身,感激她为人们带来的希望和庇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表达对黄河女儿的敬意和感谢之情。
黄河的民间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家乡土地的深情厚谊。这些故事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激励着人们保护环境、奉献社会的精神。在黄河的怀抱中,中华民族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黄河的民间故事 篇三
黄河的民间故事
黄河从古至今养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让我们的食粮得以灌溉,让古人们农耕文明得以发展。也因此,在黄河附近居住的人民为黄河留下了许多的民间传说,以下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故事一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达成自己成仙的心愿 。成为一名河伯。
故事二
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骤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
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
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
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故事三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 。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可是上面却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
故事四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