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名人尊师故事【精选3篇】
我国古代名人尊师故事 篇一
在我国古代,尊师重教是一种传统美德,被广泛传承和崇尚。许多古代名人都以尊师敬师为荣,他们深知师德的重要性,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尊师重教的价值。以下将介绍几位古代名人尊师故事,以展示他们对师道的崇敬和承传。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尊师故事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曹操年少时曾就读于名师郭嘉门下,受到了郭嘉的悉心教导。郭嘉非常欣赏曹操的才华和气魄,尽心尽力地教导他成才。曹操也非常敬佩郭嘉的学识和才华。郭嘉临终时,曹操深感师恩难忘,不离不弃地守候在床前,抚慰郭嘉的离世之际。曹操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时常以郭嘉的教诲为指导,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另一位尊师敬师的名人是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尊师重教的典范。孔子在求学时曾拜师于老师颜回,受到了颜回深厚的教诲。后来,颜回不幸去世,孔子深感师生情深,痛失良师。为了纪念颜回,孔子每年都会亲自前往颜回的墓前祭拜,并且每次都会泣不成声。孔子对颜回的尊师之情可见一斑,也激励着后人对师道的敬仰。
还有一位古代名人尊师故事的代表是包拯。包拯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法官,他以公正廉洁、聪明才智而闻名于世。包拯年少时曾在司马光门下学习,受到了司马光的悉心教导。在包拯的政治生涯中,他时常以司马光的教诲为指导,兢兢业业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包拯也深感师恩难忘,他在司马光去世后,亲自主持了司马光的追封仪式,并为他修建了陵墓,以示对师恩的感激之情。
这些古代名人的尊师故事,彰显了他们对师长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他们深知师道的重要性,将师德视为人生的基石。通过对师长的尊敬和承传,他们不仅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这些尊师敬师的故事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更是我们当代人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坚守师道,传承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有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我国古代名人尊师故事 篇三
子贡尊师
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
一次,鲁国大夫在人前贬低(biǎn dī)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作太阳和月亮,说孔子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程门立雪
宋朝时,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他拜程颐为老师时,已经40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一个同学一起去老师家里.守门的告诉他们,程老夫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
的午睡,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雪花落在他们身上,寒风打在他们脸上,两人都冷得发抖,可他们还是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这才知道他们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深了.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焚书坑儒,为此而落得个骂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那是秦始皇统一中国6年后,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随着均匀的马蹄声,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呢.
那位威严的老人,第一次授课讲的就是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什么 一个嬴字就难住了 将来秦国要*你去治理,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 "说着就举起了荆条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没见过这位老师,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
突然,车停了.前卫奏道:仙岛离此不远,请万岁乘马.于是,秦始皇换乘了心爱的大白马.过不多时,便到了岛上.始皇环视渤海,胸襟万里,豪气昂然,更加思绪万千.待到他低头察看眼前,却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
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着参拜.等皇帝站起身来,大臣李斯才问他为何参拜.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