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国学故事(精彩6篇)
经典国学故事 篇一:《孔子的故事》
孔子,又称孔夫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故事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了几千年的历史。
孔子的故事始于他的出生。相传,孔子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做了一个梦,梦见她怀的是一颗放射着明亮光芒的圆球。她将这个梦告诉了丈夫,丈夫去请教了当时的有名的占卜家。占卜家告诉他们,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果不其然,孔子从小就聪慧过人,很早就显示出非凡的才智和领导能力。
孔子的故事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治国之道。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各国割据争霸,社会动荡不安。孔子认为国家的治理应该以仁爱为基础,强调个人的修养和道德的觉悟。他提倡“仁者爱人”,认为只有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才能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他主张君主应该以德治国,以身作则,为人民做出榜样。他还提倡“礼”和“乐”,认为通过正当的行为和仪式,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和习惯,使社会更加和谐有序。
孔子的故事中也有一些令人感动的片段。有一次,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在一片草地上讲学,突然下起了大雨。其他的学生们纷纷找避雨的地方,只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没有躲雨,而是默默地站在孔子身边。孔子看到后感动不已,他说:“回真是个好学的孩子啊!”从此以后,孔子对颜回格外关注,将他视为自己的接班人。
孔子的故事中也有一些让人深思的哲理。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意味着人的一生应该不断地追求知识和修养,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智慧和追求真理的人。
总之,孔子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他的思想和智慧影响了几千年的历史,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修养和道德的觉悟,才能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并成为一个有智慧和追求真理的人。
经典国学故事 篇二:《荀子的故事》
荀子,古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故事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理念。
荀子的故事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治国之道。他认为,国家的治理应该以法治为基础,强调法律的公正和严格执行。他主张君主应该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通过制定公正的法律,治理国家。他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约束和执行,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他还主张君主应该服从于道德,以身作则,为人民做出榜样。他提倡“义”,认为仁爱和公正是国家治理的核心。
荀子的故事中也有一些令人感动的片段。据说,荀子在某次宴会上遇到一个不幸的事件。他的妻子不幸去世,这使得他非常悲痛。但是,他没有因此而中断自己的学术研究,而是坚持在悲痛中继续学习。他说:“人生有八忧,胎忧、生忧、学忧、仕忧、娶忧、病忧、老忧、死忧。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这八忧。”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他认为人生中的各种忧虑和痛苦是无法避免的,只有通过学习和修养,才能超越这些忧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荀子的故事中也有一些让人深思的哲理。他说:“人之好利也如饥者之食,如渴者之饮,如寒者之火,非盗贼也。”这句话意味着人们追求利益和财富的欲望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是盗贼。他认为,人类的欲望和追求是无法避免的,只有通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才能约束人们的欲望,使之不致走向极端。
总之,荀子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邃的思想和智慧。他的治国之道和对人生的思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法律的约束和公正的执行,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只有通过学习和修养,才能超越人生中的各种忧虑和痛苦,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经典国学故事 篇三
运筹(chóu)帷幄(wò)
话说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宴会,喝了几轮酒后,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而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高起、王陵认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给立大功的人加官奉爵,所以能成大事业。而项羽恰恰相反,能人不分,立功不授奖,贤人遭疑惑,所以他才失败。汉高祖刘邦听了,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最重要的取胜原因是能用人。他称赞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意思是说,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这说明张良心足智多谋,善于用兵。
后来人们就用“运筹帷幄”表示善于策划用兵,指挥战争。
经典国学故事 篇四
感动杀手的人
春秋时期,有个昏君荒淫无道,他有一位大臣叫赵宣子,为人忠诚,时时处处都在劝谏君主。
君主很不耐烦,有一天突然起了歹念,雇杀手想把赵宣子杀掉。
这个杀手叫锄麑(ní),天不亮就到了赵宣子的家。
这时赵宣子已经起床,端端正正穿好朝服,在那儿稍微闭目养神,等着上早朝。
杀手见了很感动,心想:“一个人平居时都毕恭毕敬,这绝对是国家的栋梁。假如我杀了他,就是不忠,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假如不杀他,又失信于君主,这是不信。不忠不信,哪能在世上做人呢?”
最后他不得已,就撞树自杀了。
故事点评:一个人的威仪如理如法,竟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力量。《弟子规》中说:“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意思是说:一个人的穿着应该整齐,不要不伦不类。戴帽子也应该戴正,不要歪着斜着。一个人如果有涵养,从外在的仪容装束上可以体现出来。
经典国学故事 篇五
孟母择邻
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知名的思想家,相传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承担了教育孟轲的职责。孟母为了教育他,曾经三次搬家。
起先,他家住在一座山下,山上有很多坟墓,他便经常学着上坟人的样子,又烧纸又跪拜。孟母怕儿子误入歧途,就把家搬到人多的集市上,可是他家的邻居是个屠户,孟轲又学着吆喝卖肉。孟母十分担心,又把家搬到一个靠近学堂的地方,他每天听到的是读书声和先生的教导,学堂里琅琅的书声吸引了孟轲,他渐渐地学着念起书来。孟母终于满意了。
在孟母的努力下,孟轲终于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后来,他拜孔子的孙子子思为师,最后成为伟大的思想家,被人们誉为“亚圣”。
智慧小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什么样的人相处,常常会影响到自己。也有说:学好三年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因此,善于学习之人,会很谨慎地选择朋友,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弟子规》中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近,百事坏。”意思是说:亲近仁德之人,亲近良师益友,可以提高我们的道德学问。而与不善之人相处,便会受到影响,损伤道德。
经典国学故事 篇六
5岁时,妈妈就教我学经典。那时侯,每天晚上我都会听着经典入睡。渐渐地,我不仅能熟读经典,并且喜欢上了经典。我曾经读过的经典的有:《三字经》、《弟子规》、《论语》……
我学经典的过程是快乐的。《论语》是我最喜欢读的经典,每次读《论语》时,我都会一边读,一边悟,从中领悟每一句的道理。有时候,妈妈还会提出问题让我解答,如有答不上来的,我就会反复的读,直到理解为止。
我还把从《论语》中学到的知识,用到了学习和生活中。比如学习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我看到,我们班的班长学习非常好,而且身上的优点也多,上课坐的端正,积极发言,爱动脑
这些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有的同学上课爱做小动作,不听讲,不思考……这些毛病,我都要查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如果有,我就会好好的反省自己,并改正。子曰:“过则勿惮改”。
经典告诉我们的都是最简单的道理,经典能让我们过上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
我喜欢读经典,我不仅要把《论语》读完、读懂,还要读更多的经典来提高自己,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