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3篇】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篇一:李代桃僵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则著名的故事叫做《李代桃僵》。这个故事源自于东汉时期,当时有一位名叫李膺的官员,他非常聪明能干,深受皇帝的赏识。然而,他的聪明才智也引来了人们的嫉妒和觊觎。有一天,李膺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告诉他,有人密谋要杀害他。李膺非常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于是他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
李膺想了很多办法,最终他想到了一个聪明的主意。他想,如果有人真的来杀他,他会假装死去,然后让别人代替他的位置。于是,他找来了一个形状和他非常相似的桃木人偶,并把它放在床上。当晚,一伙刺客果然来到了他的住处。他们看到床上的“李膺”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以为他已经死去,于是他们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李膺安然无恙地起床。他感慨万分,明白自己成功地躲过了一劫。于是,他决定用这个故事来告诉后世的人们,即便遇到危险,也要保持冷静和机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个故事后来被总结为成语“李代桃僵”。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代替另一个人,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或遭受他应该遭受的惩罚。它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保护他人,不惜冒险甚至代替他人承担危险或困难。
这个成语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境时,我们要保持冷静,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聪明的手段来保护自己或他人。然而,我们也要明白,代替他人承担困难并不是一种长久之计,我们更应该通过努力和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篇二:画蛇添足
中国有一则著名的故事叫做《画蛇添足》。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画家,有一天他画了一幅非常精美的蛇图。他觉得这幅画已经非常完美,但是他的朋友却建议他在画中再加上蛇的脚。画家本来并不同意,因为蛇是没有脚的,加上脚只会破坏画的美感。然而,他的朋友坚持己见,最终画家为了顺应他的意见,决定加上蛇的脚。
结果可想而知,加上脚的蛇图看起来非常奇怪,失去了原本的美感。画家非常后悔自己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只因为别人的建议而画出了一幅丑陋的画。
这个故事后来被总结为成语“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在本来已经很好的基础上,再去做一些多余的事情,反而使事情更糟糕。它用来形容人们过分追求完美或过分修饰已经足够好的事物,结果适得其反。
这个成语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不要盲目追随他人的意见。我们要对自己的作品或决策有自信,不要过分追求完美或过分修饰已经足够好的事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篇三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夜郎自大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
”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却没想到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起死回生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人,本名秦越人。据传他少时曾从长桑君学医,擅长诊脉,能够洞察内腑五脏的症结,医术极为高明。
一次扁鹊到了虢国,听说虢国太子暴亡不足半日,还没有装殓。于是他赶到宫门告诉中庶子,称自己能够让太子复活。中庶子认为他所说是无稽之谈,人死哪有复生的道理。扁鹊长叹说:“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试着诊视太子,应该能够听到他耳鸣、看见他的鼻子肿了,并且大腿及至阴部还有温热之感。”中庶子闻言赶快入宫禀报,虢君大惊,亲自出来迎接扁鹊。
扁鹊说:“太子所得的病,就是所谓的‘尸厥’。人接受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阳主上主表,阴主下主里,阴阳和合,身体健康;现在太子阴阳二气失调,内外不通,上下不通,导致太子气脉纷乱,面色全无,失去知觉,形静如死,其实并没有死。”
扁鹊命弟子协助用针砭进行急救,刺太子三阳五会诸穴。不久太子果然醒了过来。扁鹊又将方剂
加减,使太子坐了起来。又用汤剂调理阴阳,二十多天,太子的病就痊愈了。墨守成规
故事战国时期,木匠出身的墨翟主张兼爱与非攻,到处推广他的学说。楚国要去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军设计攻城的云梯。墨子急忙去劝阻这场战争,楚王让墨子与鲁班比试比试攻防演习,墨子善于防守,鲁班败北。楚王只好放弃攻打宋国。
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制造了一种云梯,准备攻城之用。那时墨子正在齐国,得到这个消息,急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一起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郢都立刻找到鲁班一同去见楚王。墨子竭力说服楚王和鲁班别攻宋国。楚王终于同意了,但是他们都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
墨子说:“那好,咱们就当场试试吧。”说着,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作为武器,让鲁班同他分别代表攻守两方进行表演。鲁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挡住了。鲁班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
鲁班不肯认输,说道:“我有办法对付你,但是我不说。”墨子说:“我知道你要怎样对付我,但是我也不说。”楚王听不懂,问是什么意思。墨子说:“公输子是想杀害我。他以为杀了我,就没有人帮宋国守城了。他哪里知道我的门徒约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里等着你们去进攻。”楚王眼看没有把握取胜,便说:“好了,我决定不攻打宋国了。”
因为墨子善守,后来就把牢守称为“墨守”。
不耻下问
春秋时期,孔子被世人尊为圣人。他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也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认为人并不是生下来就学识渊博的,一定要好学多问。
一次,孔子去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礼仪式时,他不时地向人询问。有人嘲笑他不懂礼仪,孔子听到这些后,毫不在意,并且说:“遇到不懂的事便问个明白,这才是要求知礼的表现啊!”当时卫国的大夫孔圉为人耿直,并且谦虚好学。
他去世后,被授予“文”的谥号,因此后人又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心中不服,就询问孔子为什么孔圉可以谥号为“文”。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敏又勤于学业,不因为向学问和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求教而感到羞耻,因此,才可以用这个‘文’字作谥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