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缅怀先烈的的爱国名人故事(经典3篇)
关于缅怀先烈的的爱国名人故事 篇一:抗日英雄焦裕禄
焦裕禄,山西省永济县人,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位伟大的爱国名人。他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
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贫困的煎熬。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勤奋学习,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中。他积极参与抗日战争,为保卫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而英勇奋斗。
焦裕禄的卓越才能和无私奉献使得他成为了一个杰出的地方领导干部。他被任命为河南省南阳地委书记,负责领导和发展这个贫困落后的地区。他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的需要,积极开展各种扶贫工作,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他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然而,焦裕禄的光辉生命在1964年结束了。在他去世后,全国上下为之痛惜和缅怀,将他视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英雄。他的事迹被广泛宣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奋发向前,为国家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焦裕禄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出身和财富,而在于他的品德和奉献。他的一生都在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他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他的名字,向他学习。
关于缅怀先烈的的爱国名人故事 篇二:近现代爱国将领黄继光
黄继光,辽宁沈阳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爱国将领。他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为国家和人民的独立和幸福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继光从小立志投身军队,热爱祖国,为了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参与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多次参加战斗,表现出色,被誉为一位英勇的将领。
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在解放战争中尤为突出。1950年10月25日,他率领的一个排在朝鲜战场上遭到了敌人的猛烈袭击。在战斗中,他英勇抵抗,坚守阵地,直到弹尽粮绝。面对敌人的进攻,他宁死不屈,为了保卫阵地,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手榴弹,壮烈殉国。
黄继光的英勇事迹感动了全国上下,他被誉为“英勇的英雄”和“民族的脊梁”。他的事迹被广泛宣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国家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他的名字被铭记在人民的心中,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缅怀他的英勇事迹。
黄继光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和发扬这份宝贵的精神。我们应该向黄继光学习,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于缅怀先烈的的爱国名人故事 篇三
很多时候,爱国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历史上曾出现许多英勇的爱国人士,你们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短篇爱国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爱国故事:崇祯皇帝
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
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崇祯执政时期,对于后金,群臣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崇祯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文官集团使得军中之将只重出身门第,几次大规模对后金的军事活动均遭惨败,削弱了明朝的军事力量,最终无力镇压农民军起义,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
曾经强盛的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两党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也确实难寻可用之人。崇祯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下诛灭魏忠贤阉党,却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利膨胀。
崇祯与臣子的关系或可说是历史上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军以及抵抗后金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只是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明朝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
4岁,在位17年。名人爱国故事:爱国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经典爱国故事:苏武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匈奴中有人造反,苏武的手下牵连其中,苏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决定自尽,未遂,单于就把他关押起来不给饭吃,苏武吃雪和毡毛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他流放北海边牧羊。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让公羊生下小羊才让他回来。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后来汉朝又有使者来到匈奴,苏武的手下悄悄与其取得了联系,告诉他们苏武还活着。这才让苏武返回大汉。这中间度过了十九年。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
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