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生平故事(经典3篇)

白居易的生平故事 篇一

白居易,唐代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公元772年,逝世于公元846年。他是唐代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官员。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辛酸,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对中国文学和政治的发展影响深远。

白居易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官员。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少年时代就已经展示出卓越的才华,被誉为“天才少年”。

公元794年,白居易参加了进士考试并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这使他迅速跻身于官场之中。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在官场中,白居易以其才华和正直的性格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和赞赏。

然而,白居易的政治生涯并不一帆风顺。由于他坚持言论自由和反对腐败,他经常与当时的权贵和官僚们发生冲突。他多次因为直言不讳而遭到贬谪和监禁,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屈不挠地捍卫着正义和公平。

在他被贬谪期间,白居易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包括了诗歌、散文以及戏剧等多种体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诗歌作品。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才华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名篇佳作。

白居易的生活并不富裕,尽管他在政治和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始终过着朴素的生活。他对于名利的追求并不多,他更关注于创作和思考。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磨难,但他始终保持了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白居易的影响力超越了他个人的生平。他的作品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被广泛传诵和研究。他的政治理念和追求公正的精神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他的才华和坚持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他的生平故事激励着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提醒着人们要坚持正义和公平。他的作品和思想将一直激励着后人,让我们铭记他的名字和他的贡献。

白居易的生平故事 篇二

白居易,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辛酸,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对中国文学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居易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他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才华早在少年时代就已经展现出来,被誉为“天才少年”。他参加进士考试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迅速跻身于官场之中。

白居易在政治生涯中经历了许多起伏。由于他坚持言论自由和反对腐败,他经常与当时的权贵和官僚们发生冲突。他多次因为直言不讳而遭到贬谪和监禁,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屈不挠地捍卫着正义和公平。

在他被贬谪期间,白居易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包括了诗歌、散文以及戏剧等多种体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诗歌作品。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才华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名篇佳作。

白居易的生活并不富裕,尽管他在政治和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始终过着朴素的生活。他对于名利的追求并不多,他更关注于创作和思考。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磨难,但他始终保持了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白居易的影响力超越了他个人的生平。他的作品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被广泛传诵和研究。他的政治理念和追求公正的精神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他的才华和坚持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他的生平故事激励着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提醒着人们要坚持正义和公平。他的作品和思想将一直激励着后人,让我们铭记他的名字和他的贡献。

白居易的生平故事 篇三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有关的历史故事有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白居易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后来忆及当时读书情况,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少年时代又曾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对社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发生了战事。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眼看还要继续乱下去,由彭城县令升任徐州别驾的白季庚,便送儿子白居易到南方避乱。小小年纪就离家避难,随后南北奔走,备尝艰辛。所以他15岁时便写下了记录当时真情的一首绝句;“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后来又一首寄兄弟与妹妹的七律,也写得较好,历来为人称道,诗云:“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从这些诗中可见白居易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从他家骨肉分散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程度。白居易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

  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闻他名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这首诗,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自到长安,顾况为之延誉后,白居易有时居长安,有时在别处,曾去过徐州、襄州、杭州等地,交结了一些诗人,真正开始了他的诗人生涯。他27岁方从乡试,次年为宣州刺史崔衍所赏识,送往长安应试,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以第四名及进士第,31岁时,试书判拔萃科,与元稹等同时及第,与元稹相识,从此成为莫逆之交。在32岁那年春,白居易被授校书郎,算是步入了仕途,33岁时自洛阳徙家于秦,卜居渭上,距长安约百里,到35岁时,罢校书郎,随后又授周至县尉。次年,他由周至县尉调充进士考官,补集贤院校理。这年冬季,授翰林学士,就在授翰林学上这一年前后,娶杨虞卿从妹为妻,元和三年(808年)拜左拾遗。

  当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指斥朝政的牛僧孺等人不满,或黜或贬。初任拾遗的白居易上《论制科人状》,极言不当任意贬黜,因此得罪了李吉甫及其子李德裕,不幸陷入当时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顺利。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

  元和六年(811年)四月,因母亲去世,白居易丁忧居渭村,而他的爱女金銮子也在这一年夭折。居渭村三年多,白居易又贫又病,好友元稹时常分俸济其困难。元和九年(814年)冬,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后因上疏请急捕刺武元衡者,为宰相所恶,被贬为州刺史,又为中书舍人王涯所谗,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此次连续被贬,对白居易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和教训,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避祸远嫌,“不复愕愕直言”,“世事从今口不言”。在江州,他自称为“天涯沦落人”,以游历山水、作诗为事,慕起陶渊明来,希望作个隐逸诗人,并转而事佛,企图从佛教中求得解脱。总之,被贬江州司马,是白居易人生道路的一大转折。

  白居易在江州四年,后移忠州,元和十五年召还。宪宗崩,穆宗继位,授中书舍人,后又拜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转上柱国。白居易精神重又振奋,诗云“得水鱼还动鳞发,乘轩鹤亦长精神。”但因当时朋党之争仍很激烈,他不但不能有什么作为,而且“终日多忧惕”,惊叹“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很快又感到失望。他恐再遭权幸谗害,不敢久留朝中,便请求外任,于长庆二年(822年)出为杭州刺史,避开了朋党残酷倾轧的朝廷,从此思想进一步消沉,诗

云:“谁知名利尽,无复长安心。”“敢辞官远慢,且贵身安妥。”荣枯任之,听天由命,颇有些与世相忘的意思了。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情自娱。他蓄妓与嗜酒无厌,直到暮年。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而在白居易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嗜酒,据他自己说,“唯以醉为乡”,“往往酣醉,终日不醒。”宋人统计白居易诗,说他“二千八百首,饮酒者九百首。”所以如此,都是为了逃避现实,自我麻醉。他还进一步从佛教中寻找精神倚托,寻求解脱之法,用佛家消极出世思想麻醉、安慰自己。《大宋高僧传》所载白居易向名僧致礼稽问佛法宗意,与名僧探讨佛理妙义,多在出守杭州后。白居易进而持斋坐道场,并且从此后一直好佛,经常持三长月斋,即在一、五、九月在家坐道场。所以白居易又为古代文人中崇佛、达观的代表,历代不少人对他称赞备至。其实,他之崇佛,并非真心事佛,而是为了解除烦恼,寻求解脱,是对社会的消极反抗,是一种退缩,也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中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是仕途坎坷,感到失望所致。饱经忧患后,才潜心释氏以寄托。白居易晚年所撰《醉吟先生传》自我表白云:“性嗜酒、耽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友多与之游,游之外,栖心释氏”。可知他是先酒乐而后佛的。他甚至怀疑真有佛否。同时又炼丹学道。从严格意义上讲,白居易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信徒。同时,他之崇佛,还出于健身的原因。这便是他有时一边持斋、坐道场,一边又在心中想着妓乐美酒的原因。

  虽则消极、蓄妓、耽酒、信佛,但在杭州刺史任上,他政绩斐然,关心民间疾苦,最为人称道的是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名所筑之堤为“白堤”,此外,还浚城中六井,以供市民饮用。

  长庆四年(824年)五月,在杭州任期满。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于是,他卜居于洛阳履道里。至此为官20来年,竟然凑不足买房钱,只好以两匹马抵偿,于此可见他为官之清廉。第二年,他除苏州刺史,在苏州刺史任上只一年多,便因病免郡事。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刘、白二人结伴归洛阳。一年后,白居易又转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58岁那年,即大和三年(829年)春,白居易称病,免归,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从此不复出,后除河南尹,寻以病免,64岁那年,除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因心境消极和健康原因,他不愿再为官了。60岁时,儿子阿崔夭折,这对诗人又是一打击,73岁时,曾施家财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揖。卒年75岁。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白居易的诗,前面已讲到,自少年时代便写得很好。16岁时“野火春风”之句,已成为千古名句。最为出名,堪称中国古代诗歌杰作的叙事长诗《长恨歌》,是他35岁为周至县尉时作。该诗以民间流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加以虚构,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动人,被评论家认为是唐代歌行体长诗中最好的一首,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在这首诗里,他敢于批评唐玄宗的荒淫。至有“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等语。后面描写两人之深情,既微有讽刺,又饱含哀怜。说及生离死别的情形,笔锋颇常感情。全诗从曲曲折折的故事中兴起层层波澜,感情充沛复杂,读之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

  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诗之外,还有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也大都写得很好。总的来说,前期诗歌较后期诗歌更有价值。因为世途险恶,他后来的诗作再也没有了中青年时期的锋芒,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作为一个大诗人,一个天才的诗人,白居易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歌不但在艺术形式上是多样的,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也是多样的。白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但同时又经过千锤百炼,作了许多艺术加工。诗坛曾流传老妪亦解白诗的佳话。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唐音统签》中曾有宋朝诗人张文潜看到过白居易诗手稿的记载,说“真迹点窜,多与初作不侔”,可知白居易作诗、改诗之刻苦认真。他的诗达到这样的艺术水平,是作者付出了多少辛苦才获得的。

  白居易的诗,在他在世时便已广泛流传,甚有影响,使他颇感自豪。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一个人的诗作,在当代即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在古代是极少见的。不但如此,白居易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据史料载,当时日本嵯峨天皇就曾经抄写过许多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暗自吟诵。契丹国王亲自将白诗译成契丹文字,诏番臣诵读。

  不言而喻,白居易诗对后代诗歌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白诗将永远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流传千古。


1.

2.

3.

4.

5.

相关文章

天鹅的故事(通用3篇)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十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名叫艾丽莎。他们都是非常好的孩子,不幸的是,他们的母亲突然去世了。国王又娶了一个新王后,这是个坏女人。国王很爱王后,她利用这一点,把十个儿子全赶走了,又用魔法...
故事2016-09-01
天鹅的故事(通用3篇)

不可同日而语和毛遂自荐【推荐3篇】

这篇文章讲述的成语不可同日而语和毛遂自荐的故事,故事情节精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故事,仅供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一)不可同日而语“不可同日而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不能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表示不能相提并论...
故事2015-05-01
不可同日而语和毛遂自荐【推荐3篇】

双语希腊神话故事《雅典娜》(精选3篇)

雅典娜女神是古希腊宗教和神话中的女神,也称为帕拉斯雅典娜,是希腊神话中的奥林波斯十二神(Twelve Olympians)之一。雅典娜是智慧女神,亦是农业与园艺的保护神,她传授纺织、绘画、雕刻、陶艺、...
故事2012-06-05
双语希腊神话故事《雅典娜》(精选3篇)

幼儿园亲子故事比赛方案5篇(最新3篇)

亲子活动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现代健康理念已将健康的概念拓宽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而亲子活动寓教于乐,寓知识于游戏中,同时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反应力、创造力,使孩子能在德、...
故事2016-06-02
幼儿园亲子故事比赛方案5篇(最新3篇)

谢谢小花猫的幼儿故事【精简3篇】

现在大鸡蛋找到啦,鸡大嫂和鸡大哥可高兴呢。可是,鸡大嫂再细细一看,大鸡蛋尖尖上的蛋壳有点破啦,这是给老鼠摔坏的,鸡大嫂心疼得掉眼泪了,鸡...
故事2011-02-05
谢谢小花猫的幼儿故事【精简3篇】

唐代黄巢咏菊诗【精选3篇】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从小就喜爱菊花。唐代风俗,在重阳节这天,亲友相约登高,饮酒赏菊。黄巢的爷爷因为自家满园菊花盛开,便在园中摆下家宴,邀子侄 们一起来赏菊。酒过三巡,老爷爷一时兴起,提议以菊花为题,大...
故事2017-07-08
唐代黄巢咏菊诗【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