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四光的故事【优选3篇】

关于李四光的故事 篇一

李四光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生活在一个小山村。他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却一直怀揣着一个大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他对自然和科学充满了好奇心,时常观察动植物的变化,研究大自然的规律。

李四光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他的父母一直支持他的梦想。每当他有什么疑问或者需要实验的材料时,父母总是尽力满足他的需求。李四光从小就明白,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所以他每天都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在李四光的坚持下,他终于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在高中的三年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并获得了不少奖项。他的成绩优异,被一所著名的大学录取。

大学的学习给了李四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他经常参加科学实验和研究,发表了一些有影响力的论文。他还参加了一些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结识了许多国内外的科学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毕业后,李四光选择了留在大学从事科研工作。他成为了一名教授,并且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很多突破。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有很高的声誉,还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他的梦想实现了,他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科学家。

然而,李四光并没有满足于此。他觉得自己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更多的深入探索和实验。于是,他申请了去国外深造,并得到了奖学金的支持。他在国外的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四光回到了祖国,成为了一名享有盛誉的科学家。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经常去农村进行科普宣讲,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农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李四光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无论是生活在山村还是城市,只要拥有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就能够超越现有的环境和条件,取得成功。李四光就是一个充满勇气和毅力的榜样,他的故事将激励更多的人追求自己的梦想。

关于李四光的故事 篇二

李四光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农村孩子的机遇和潜力。他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家境贫寒,但他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梦想和追求。

李四光从小就对科学充满好奇,他喜欢观察大自然的变化,研究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虽然他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他的父母一直给予他鼓励和支持。每当他有疑问或者需要实验的材料时,父母总是尽力满足他的需求。

在李四光的坚持下,他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在高中的三年里,他不断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并获得了不少奖项。他的优秀表现引起了一所著名大学的注意,他得到了录取通知书。

大学的学习给了李四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他经常参加科学实验和研究,发表了一些有影响力的论文。他还参加了一些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结识了许多国内外的科学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毕业后,李四光选择了留在大学从事科研工作。他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很多突破,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他的梦想实现了,他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科学家。

然而,李四光并没有满足于此。他觉得自己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更多的深入探索和实验。于是,他决定去国外深造,并得到了奖学金的支持。在国外的大学,李四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四光回到了祖国,成为了一名享有盛誉的科学家。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经常回到农村进行科普宣讲,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农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李四光的故事告诉我们,农村孩子也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无论是生活在山村还是城市,只要拥有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就能够超越现有的环境和条件,取得成功。李四光就是一个充满勇气和毅力的榜样,他的故事将激励更多的人追求自己的梦想。

关于李四光的故事 篇三

  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李四光的故事。快来看看吧!

  穷教书先生的儿子

  李四光是农村中一位穷教书先生的儿子。

  他的祖父母更穷。他们是蒙古族,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在清朝光绪年间 ,沿途乞讨,流落到湖北黄冈的回龙山旁。

  回龙山,蜿蜒起伏,气象不凡。人们传说回龙山原有九条龙蛰伏在这里,后来 都乘着云雨回到龙宫去了,独有那第九条小龙,舍不得这个地方,又返了回来,后来变成回龙山。它确实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李四光的祖父看到这个去处靠山有水,不愿再四处流浪,就带着妻儿在一座破 庙里住了下来。

  白天,他带着儿子李卓侯上山砍柴打草,换点粮食、零钱养家活口。晚上,他 带着儿子在灯光下读四书五经。

  清朝的时候设有科举考试。李卓候在父亲的教诲下进府应考,倒也考上了一个 秀才,只可借家中无钱无势,因此也并没有得到什么出路,只得在离家比较远的另 一座破庙里,设了一个馆,靠着教几个农村的学生糊口。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就在这回龙山下的下张湾里诞生,因为他是父亲李卓侯的第二个儿子,父亲给他起名叫仲揆。

  六岁,小仲揆跟着一位名叫陈二爹的老先生发蒙了,他学习很用功,经常受到陈二爹的夸奖。

  爸爸让他这么早就读书,也是抱着“早发蒙、早出息”的希望。家里虽然贫寒,但是,他交代给小仲揆的妈妈,家里宁可少吃点油,每天晚上也要给孩子们一盏灯油,让他们可以在晚上读点书。

  那个时候农村里已经有煤油灯了,不过不是带灯罩的,只有一根灯论儿,插在 一根铁皮管盖上,就着瓶里的煤油燃烧着。这种灯,冒出来的火焰红红的,还带着 一股又黑又难闻的煤烟;它的火花,是一闪一闪的,飘忽不定。时间稍微长一点儿, 就会熏得人的鼻孔里和牙齿上都留下一层黑,脑袋也疼,眼睛也累。父亲怕把儿子 熏坏了,所以特地关照要给孩子点清油灯。

  清油灯的优点比煤油枪子灯要强多了,它灯光清亮,轻烟不起,也没有怪味。

  晚上,小仲揆和哥哥面对面坐在一张桌子跟前,他不忙打开自己的书包,却先看了看油盏里的灯芯。妈妈在里面放了两根灯芯,小仲揆用拨灯很轻轻拨去一根,只剩下一根。

  “就点两根灯芯吧,孩子。”妈妈疼爱地说,“这是你爸爸关照过的,别省这点儿油了。”

  “不是这个意思,妈妈。点一根灯芯,我可以多学一倍的时间。哥哥,是吧?” 小仲揆说着,抬起头看了看自己的哥哥。

  “挺好,其实也差不多一般亮。”哥哥同意。

  妈妈也就不再勉强。小仲揆和他的

哥哥就这样默默地读呀,写呀,谁也不打扰谁,一直坚持到灯盏里的油点完。

  妈妈坐在他们的桌子旁边,就着这一根灯芯所发出来的亮光,摇着她的纺车。 晚上纺点纱线,还能换得几个零钱,好买点火柴、油盐,也给孩子们买点读书用的笔墨纸张。

  求学去

  “喔喔喔!喔喔喔!”蜷缩在鸡窝里的大公鸡,把插在翅膀底下的脑袋伸出来, 扑扑翅膀,打响了黎明前的鸡鸣!

  山坎下的那间小破屋里,点着一根灯草的油灯,一直亮到这会儿。仲揆的妈妈 缝完了最后一针,咬断了线头,把针别好。这原是她陪嫁时的衣服,如今给即将出 门去求学的小仲揆改缝了一件棉袄。她将棉袄折好,又将几件已经缝补好的换洗衣 服打成一个小包袱,就去灶堂底下点火做饭。

  今天,她要送仲揆离开家乡到武昌去求学。这件事来得真是太突然了。前两天,仲揆从爸爸的学馆里回来,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听城里回来的人说,两湖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办了几个官费小学堂,那里教国文,教洋书,学得好的,还 能出洋留学呐!爸爸让我上那儿考学去。

  “你到武昌去考学?”妈妈又惊讶,又为难地说,“钱呢?

  “妈妈,那是官费小学堂,不收学费,也不收饭费。

  “傻孩子,学堂不收费,连盘缠钱也不要吗?这笔钱又在哪里呢?

  “那--”小仲揆想了想,还是决心试一试,“我去找下湾的陈二爹借几个盘缠钱。

  母亲默默地同意了。陈二爹是李仲揆的发蒙先生,一向就喜爱这个好学的孩子,慨然借给了他。

  不一会儿,小仲揆也起床了。今天必须赶个大早,先走25里旱地赶到团风,才能赶上由团风开到武昌去的轮船。

  妈妈叮嘱他说:“孩子,这回你是独自一人去武昌求学,离家远,那儿又没有 亲人,你要自己照应自己,敬老师,爱学友,好好读书。”

  “妈妈,我一定好好念书。”

  告别了妈妈和家里的亲人,小仲揆背起一个小包袱,夹上一把旧雨伞,上了路。

  他,天庭饱满,鼻梁挺直,两只大眼晶莹闪亮,脑后梳着一条乌黑的大辫子。今天,他身穿蓝布衣袍,青布背心,脚下是母亲做的布袜和毛边布鞋。衣着虽然俭朴,却已是一位英俊的少年。

  他走过家旁经常去浇水的菜地,经过常帮妈妈提水和钓鱼的池塘,穿过村上的那个小茶亭,踏上了通向回龙山街的崎岖小路。

  东方露出了鱼肚色,蜿蜒起伏的回龙山在朦胧的晨曦中显得苍苍莽莽,下贩耕 地的农民已经把牛牵了出来,手扶着犁耙在田埂上慢慢走着。挑担赶集的人,也已稀稀落落地走在大路上。小仲揆的妈妈站在高处,手搭凉棚眺望着,她那亲爱的儿 子正在向着远方走去。

  人物简介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李四光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相关文章

寻找音乐学院的学生校园故事(优质3篇)

一位父亲放下日进斗金的生意,带着独生女儿来到这座美丽的风景城市。他们俩哪也不去玩,径直找到音乐学院,声称要寻找在此就读的一个学生。这位父亲当着许多师生的面声泪俱下,说自己平时光顾了赚钱忘了关心正处于花...
故事2018-04-06
寻找音乐学院的学生校园故事(优质3篇)

鸦雀无声成语故事(经典3篇)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小编收集了鸦雀无声成语故事,欢迎阅读。【原文】天风吹月入阑干(1),乌鹊无声夜向阑(2)。织女(3)明星(4)来枕上,乃知身不在人间。(宋·苏轼〈绝句〉诗三首之三)...
故事2012-04-02
鸦雀无声成语故事(经典3篇)

《冥神普路托》古希腊的短篇神话故事传说【推荐3篇】

神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古希腊文明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接下来就让小编会给大家分享关于古希腊冥神的神话故事吧。...
故事2015-06-07
《冥神普路托》古希腊的短篇神话故事传说【推荐3篇】

兔死狐悲的成语故事(精选3篇)

兔死狐悲是感到很伤心的意思,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兔死狐悲的成语故事,供大家阅读参考。兔死狐悲的成语故事从前,有一只兔子和一只狐狸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猎人,兔子和狐狸互相结盟,发誓一定要同生...
故事2015-06-04
兔死狐悲的成语故事(精选3篇)

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最新3篇)

古人也是很认真地学习的,因此除了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供大家参阅。1,洛阳纸贵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非常顽皮、不爱读书。一天,父亲与朋友们谈到左思时,流露出失望...
故事2014-08-02
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最新3篇)

《海蟒》国外经典安徒生童话故事集分享(优选3篇)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该作爱憎分明,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一篇安徒生里的童话故事吧。 海蟒 从前有...
故事2014-06-07
《海蟒》国外经典安徒生童话故事集分享(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