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简介及小故事【通用3篇】
长征的简介及小故事 篇一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捕而进行的一次艰苦的战略撤退,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本文将介绍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并分享一个关于长征的小故事。
长征发生在1934年至1936年期间,起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终点是陕北延安。当时,国民党政府对于共产党的威胁感到日益加深,决定剿灭红军。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工农红军只能选择艰难的撤退,以保全实力。
长征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困难。红军面临着恶劣的天气、险峻的山脉和敌军的追击。他们经历了数次战斗和生死考验,同时还要应对粮食和药品的短缺。长征期间,红军不得不在恶劣的环境下生活,进行艰苦的训练和战斗。他们使用简陋的装备和武器,但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成功地完成了长征。
长征对于中国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长征使中国共产党在战略上获得了胜利,成功地躲避了国民党的追捕。其次,长征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和组织纪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干部。长征也加深了共产党和红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最重要的是,长征使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得到了扩大,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下面是一个关于长征的小故事。在长征途中,红军经过了一个叫做“翻身”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一个陡峭的山坡,上面种满了茶树。当时,红军士兵们精疲力竭,无法再前进。他们看到茶树上结满了茶叶,于是纷纷下山采摘。可是,他们没有找到烧水的器具,无法将茶叶泡水。就在这时,一位叫做小李的红军战士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找到了一块空心的木头,将茶叶放进去,然后将木头放在火上烤热。最后,他们喝上了热茶,恢复了体力,继续前进。这个小故事展示了红军士兵们在长征途中的聪明才智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壮举,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里程碑。通过长征,共产党巩固了自身实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长征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念,克服困难,就能够战胜一切。
长征的简介及小故事 篇三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征的简介及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目录
长征小故事
干粮的故事
谢益先同志日常言语不多,工作可比谁都做得多。来到部队以后,很快就成了一名很好的红军战士,一到战场上,他就奋不顾身地冲杀敌人,恨不得把所有反动派消灭光。但对贫苦的人民,却恨不能把心都掏给人家。
部队到了毛尔盖,上级决定在这里筹粮,准备过草地。那时虽然是收获季节,可是由于部队多,粮食少,每人只分了三四斤麦子。大家都把它看成宝贝,缝个布袋装起来,走路带着它,睡觉枕着它,有人还在袋子上绣了自己的名字。谁心里都明白,这不仅是三四斤麦子,而是自己的生命啊!缺了它,要想活着走出草地更加困难了。
就这样战士们带着这仅有的一点点口粮,踏上了漫无边际的草地。一天,他们正在没膝的水草中走着,忽然听见前面有孩子的哭声。走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一个面黄肌瘦的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坐在路边,哭声是那妇女怀里的孩子发出来的。看他们瘦得皮包骨头的样子,就知道饥饿在折磨着他们母子三人。但母亲总是母亲,虽然她已饿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仍一面拍着怀里的孩子,一面安慰着:“好孩子,别哭,明天妈给你买烧饼吃。”身旁那个大点的听说烧饼,抬起头来,有气无力地问:“妈妈,能买到烧饼吗?”母亲脸上滚着泪珠,呜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了。我们的心像被什么击打着,人们都在这里停了停,有的抓了一把炒麦递给了那个妇女,有的摸了摸已干瘪了的粮袋含着眼泪走开了……
部队又继续前进,但行列里却见不到谢益先了。大家正在着急,他从后面赶上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问他:
“你怎么掉队了,病了吗?”
“没有,看那两个孩子来着!”
“你认识他们吗?”
“我怎么会认识他们呢!那个妇女说,她是川陕根据地的,亲人都被国民党杀了,房子也被烧了,她和一些老乡在红军的掩护下,才带着孩子逃出了虎口。如今他们断粮了,大人还好说,可是孩子怎么能受得了?”
听了他的话,大家心里都沉甸甸的,部队默默地前进着。
从那以后,谢益先有了不寻常的变化:以前,一到宿营地,他就急忙帮大家弄水,拾柴,烧水;现在呢,只要放下背包,他就一个人走开,等大家吃完东西,他才露面,要是问他:“吃了吗?”他就拍拍自己的肚子说:“吃饱了!”次数多了,大家就不信了。后来,秘密终于暴露了。原来他是有意避开大家,去找野菜吃。遇到没有野菜的地方,就干脆喝点凉水了事。
这样下去怎么行呢?班长对他说:“你多少还是吃点粮食,要是不够
,大家可以凑点!”“日子长着呢,能省就节省点。班长,你放心,我还有呢!”他坦然地回答。
“别把身体拖垮了!”
“没什么,在家里吃苦吃惯了。”
话是这样说,但他的身体却越来越不顶事。我们常常看到他走在路上直打晃,也常常看到他皱着眉头不声不响地紧腰带。那时候我们都很瘦,但他瘦得比我们更历害。就是这样,他的工作仍丝毫没有松懈,有事就和别人抢着干,哪次到远处送信都少不了他。
终于有一天他支持不住了,一步一喘,几步一歇。领导见他跟不上队,就叫副班长扶着他在后面走。就在路上休息的时候,他躺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后来听副班长说,他在牺牲以前,嘴里还喃喃地叨咕:“那两个孩子不知怎么样了?”直到副班长告诉他,到团里送信的同志曾经看到那个妇女还跟着团部的时候,他那瘦削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大约是走出草地的那天吧,战士们又见到了那个妇女。她带着两个孩子站在路边正东张西望,一下子认出了战士们,便高兴地走过来,笑着向他们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