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读书笔记【精简3篇】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读书笔记 篇一
作为一位热爱阅读的人,我深深认同“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句话。阅读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心灵的安放。在阅读的世界里,我可以放松自己,忘记外界的喧嚣,享受片刻的宁静。
首先,阅读给了我一个逃避现实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扰,工作、学业、人际关系等等,使我们感到疲惫和无助。而当我打开一本心爱的书籍,沉浸在其中时,这些烦恼似乎都暂时离我而去。我可以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冒险,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让我忘记了一切烦恼,仿佛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其次,阅读是我思考和反思的空间。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深刻的思想和观点,这些内容会激发我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阅读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通过与作者的对话,我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阅读也是一种反思的机会。当我回顾读过的书籍时,我会思考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思考自己的成长和进步。阅读不仅给了我思考的空间,还给了我思想的自由。
最后,阅读是我与他人沟通的桥梁。每本书都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通过阅读,我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思维方式和感受世界的角度。这样的了解使我更加开阔我的眼界,拓宽我的思维。同时,阅读也是我与他人交流的话题。当我和他人分享我读过的书籍时,我们可以展开一场有趣的对话,互相启发和借鉴。通过阅读,我不仅能够与作者交流,还能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这让我感受到了与世界的联系和共鸣。
总之,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给了我逃避现实、思考反思和与他人交流的机会。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拿起一本书,我就可以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宁静和自由。阅读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心灵的寄托。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读书笔记 篇三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读书笔记
毛姆,英国小说家,被誉为“全世界最会讲故事的人”。一个小说家谈阅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毕竟写得太过高深,读者会觉得你显摆,写得太过简单,别人觉得你没水平。而毛姆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阅读随笔》不高深也不乏味,关注着作品背后的作者生平,也观照作品本身,最后回归人性。
书伴随至今,不敢说读书万卷,却多多少少领略了书的风采,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读书取向。阅读真真是一件私人的事情,不值得大肆宣扬,平常得如同认识的人惯常打了招呼说,你吃了没,吃了什么,仅此而已。现在,阅读这件事变得更自然而然了,不像以前,生怕自己成了别人眼中的`书呆子,自己眼中的书奴,不敢在人前言说读书这件小事。毛姆在这上坦然得很,并不讳言自己阅读小说的目的是愉悦,“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所有的悲哀”。读书应该沉浸式阅读,享受其中,享受自己的情感在行行文字间游走,这需要修炼,感受文字的美,而不是追求阅读的速度和数量,抛却功利,享受文字本身及其营造出来的氛围。
毛姆的读书随笔,本身就是一份经典小说书单。字如其人,文字亦是如此
,什么样的人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创造出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毛姆从作者生平生活出发,再回到作品,观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不仅描绘出了作家这一群体的众生相,也可窥见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自我撕扯和矛盾在自己笔下的呈现形态。小说是一种艺术形式,作家也是艺术家中的一个行当,以文为生,以文为乐,孜孜不倦。书中很大一部分书名见过但没读过,随意拎出一本都是可圈可点、经历史长河流传至今的名著。很多时候,常常为经典所迷惑,似乎经典就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随意一个片段都是模本一般。经典说明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好与不好,哪里好哪里又显得乏味,往往需要个人阅读之后去品评,所以,更应该本着一颗平等的心与作者进行交流,先撕掉世人给予的标签,再贴上自己的标签,我想,这是我读经典需要的态度。
毛姆提说,怎样思考就有怎样的人生,这一部分谈到哲学、伦理、宗教以及真善美。毛姆阅读哲学家的作品,不是批判性阅读,而是如阅读小说一样,寻求刺激和愉悦,他对人性极其感兴趣,所以才会在阅读小说中谈到最多的是人物的塑造。毛姆以雷昂修士的话结束了本书,“生命的美别无其他,不过顺应其天性,做好分内之事罢了”。常常将顺其自然挂在嘴边,但实际上,我并不知道怎样才算是顺其自然,是坚守本心还是放任自流,这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更是一个无奈的借口。我的老师(篆刻家)曾不止一次说过,印人刻好印,书家写好字,这都是分内之事罢了。那这是不是也算是顺应了天性,找到了自己在这世界上最合适不过的坐标,从而创造了美?
毛姆读书随笔,虽不能完全独立于书,却也可单独成书,这并不影响阅读。但若是等到自己对经典小说均有涉猎,再读此书,那更是乐趣无穷,不得不说,毛姆唤起了我对经典名著的兴趣,似乎经典变得不那么遥不可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