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的意思及故事【经典3篇】
买椟还珠的意思及故事 篇一
买椟还珠的意思及故事
买椟还珠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指买了一个椟(盒子),却还回去的是珠宝。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
故事讲述了有一位富商,他非常喜欢收集珍贵的宝石。有一天,他听说有一颗非常稀有的珍珠在市场上出售。他决定前往市场购买这颗珍珠,因为他相信这颗珍珠会成为他收藏中的一颗瑰宝。
当富商到达市场时,他找到了珍珠的卖家。卖家向他展示了一只精美的盒子,里面装着一颗亮闪闪的珍珠。富商对这颗珍珠非常满意,并决定购买它。
然而,在回家的路上,富商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他并没有打开盒子确认珍珠的真实性。他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买了个假珍珠,或者卖家是否用其他宝石替换了真正的珍珠。他决定返回市场,将盒子还给卖家,以便确认珍珠的真实性。
当他回到市场时,卖家惊讶地看着他,不明白为什么富商会把盒子还回来。富商解释说他并没有确认珍珠的真实性,他希望卖家能够打开盒子,让他亲眼看到里面的珍珠。
卖家打开了盒子,展示了里面的珍珠。富商惊讶地发现,这颗珍珠真的是那颗他一开始看到的那颗。富商感到非常尴尬,因为他没有相信自己的直觉,反而回去还了一个本来属于他的珍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力。富商在购买珍珠之前,心里已经认定了这颗珍珠是真的,但是在回家的路上,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最终,他错失了拥有这颗珍珠的机会。
买椟还珠这个成语的意义是警示人们不要因为自己的疑虑而错失机会。有时候,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力,不要被过度的怀疑所困扰。买椟还珠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懂得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或机会的人,他们放弃了一些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最终导致了遗憾和失去。
买椟还珠的故事是一个简短而有趣的寓言故事,它帮助我们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并在日常生活中提醒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不要因为过度怀疑而错失机会。
买椟还珠的意思及故事 篇三
买椟还珠的意思及故事
买椟还珠这个成语很多人都听过,但很多却不知道它表达的意思。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买椟还珠的意思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买椟还珠的意思
买椟还珠,我国古代成语,出自《韩非子》,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汉语文字】买椟还珠
【汉语拼音】mǎi dú huán zhū
【词语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 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连动词;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舍本求末、取舍不当。
【反义词】 去粗取精
【注释】:含贬义
(已编入沪教版《六年级第一学期》《三四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中的第一则、长春版《五年级第一学期》《汉语家园》)
【寓意】比喻、讽刺了只重视外表,而不顾实质,舍本求末的人。
买椟还珠的典故
一个有一颗漂亮的珍珠的楚国人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用翠鸟的羽毛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
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过了几天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珍珠交给楚人说:“先生,我买的只是盒子,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
启示
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不要混淆颠倒,不能做出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傻事来,不要太过注重外表,反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
买椟还珠原文及解释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楚:楚国。
其:代词,他的(指楚国人)。
珠:珍珠。
于:向,对。
郑:郑国。
者:.....的人。
为
:做,制造。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
之:的`。
柜:盒子。
薰:香草;这里作动词, 用香料熏染。
以:用。
桂:肉桂
椒:花椒。
拓展:
【成语】心之官则思
【发音】xīn zhī guān zé sī
【解释】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有一位姓蔡的医生医术高明、遐迩闻名,前去拜师学艺的人几乎要踏破他家的门槛了。有一天,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也来到蔡先生家,要拜他为师。7岁的小男孩行过见面礼之后,便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静候蔡先生的吩咐。由于蔡医生觉只则那些智力高、有悟性的孩子为徒,于是决定先考他一考。
蔡医生把男孩叫到面前,指着庭院里的一棵桑树道:“你瞧,这棵桑树最高枝条上的叶子,人够不着,怎么才能采下桑叶来?”“用梯子呗!”小男孩脱口而出。“可我家没有梯子呀?” 蔡医生说。“那我就爬上去采!” 小男孩讲。“如果不准爬,你必须站在地上不动,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来吗?” 蔡医生有意“为难”他一下。小男孩站在那里略加思索,突然一拍脑门,喊了一声:“有了”,便去找了根长绳子,用绳子系上一块小石头,然后来到桑树底下,使劲将石头往那最高的枝条上抛去。绳子挂住了枝头,稍一用力,最上面的枝头就垂下来了,他一伸手就把桑叶采了下来。始终站在一旁观看的蔡医生,这时高兴的点点头,说:“很好!很好!”
无巧不成书,当蔡医生和小男孩正要转身进屋时,突然身后传来小孩们高声的吵闹声,两人回头一看,原来庭院那边有两只山羊在打架,打得难解难分,几个孩子用尽了吃奶的力气想把他们拉开,可就是无济于事。于是,蔡医对小男孩生说:“你来想想办法,叫那两只羊不要打架了。”
小男孩并不着急径直走向山羊拉架,而是又回到桑树底下,拔了一把鲜嫩嫩、绿油油的草,送到山羊的面前。这时,山羊打累了,肚子也饿了,看见草后自然就顾不上打架了。
蔡先生满意地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 这个小男孩就是我国历史上德艺双磬、救人无数的汉末医学家华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