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性教育问题根源在中小学解析(优质3篇)
大学性教育问题根源在中小学解析 篇一
在大学性教育问题的根源探究中,中小学的教育环境和内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学阶段是孩子性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中小学的性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滋生和延续,直接导致了大学性教育问题的存在。
首先,中小学的性教育内容存在严重的片面性。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中,性教育往往只是一个被忽视的边角课程。许多学校将性教育内容简化为生殖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性道德、性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这种片面的性教育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对性知识的全面需求,导致了学生对性问题的认知缺失,进而在大学阶段出现了各种性问题。
其次,中小学的性教育方式存在严重的保守性。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小学的性教育往往采取保守且封闭的方式进行。教师往往以禁止和警告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性心理的引导和教育。这种保守的性教育方式,让学生对性问题产生了恐惧和排斥,不敢正视和探索自己的性需求和心理。这种保守的性教育方式,使得大学阶段的学生在面对性问题时无法健康、理性地处理,从而产生了大学性教育问题。
另外,中小学的性教育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家庭和社会是中小学生性观念形成的重要环境,但在当前的社会中,家庭和社会对于性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许多家庭对于性教育话题存在封闭和抵触的态度,甚至存在着错误的性观念。社会对于性教育的关注度也不高,缺乏相关的支持和资源。这种家庭和社会的冷漠,使得中小学生在性教育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支持,进而在大学阶段出现了各种性问题。
综上所述,大学性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小学的教育环境和内容。为了解决大学性教育问题,我们应当从中小学阶段入手,改善中小学的性教育环境和内容。中小学的性教育内容应该更加全面和科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性道德和性心理;性教育方式应该更加开放和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性需求和心理;家庭和社会应该加强对性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性观念和资源。只有通过改善中小学的性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性教育问题。
大学性教育问题根源在中小学解析 篇三
大学性教育问题根源在中小学解析
不久前,中国传媒大学与疾控部门合作,在校医院厕所安放免费的艾滋病检测盒,再次引发人们对我国大学性教育的关注。大学性教育现状如何?有哪些地方亟待完善?记者进行了调查。
性教育课程覆盖面小缺乏体系
从2006年起,段义在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开始从事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志愿者工作。每周他都走进高校校园,开展宣讲活动。一周前他走进北京的一所医学院校,用游戏和讨论的形式对200多名大学生开展互动式的性健康教育。
“10年下来,我们的听众至少有两三万大学生。这10年间,还是有一些变化的。现在至少是欢迎去做科普的.
,10年前都拒绝我们进校园。那时许多校领导说,我们学校都是大学生,哪里有感染性病的机会! ”段义说,尽管校领导的观念有些改变,但走了很多高校,感觉学校对大学生的性教育做得仍很少。
长期从事性健康教育工作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已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数十所高校设有性教育选修课,但学校总数不多,开课的课时不同,效果也不同。有的学校能保证每周一次课,而有的只有邀请校外专家不定期开设讲座。课程内容也不一样,有的学校仅偏重于生理解剖和医学等专业知识。但实际上,性教育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心理、审美、社会、安全等多个方面,对于较单一的课程内容,很多学生反映“不解渴”。
“我们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都很想了解性方面的知识,希望少些枯燥的理论,多些实用信息和有针对性的指导,”选修了性教育课程的北大中文系学生小张说:“网上选这门课的同学很多,名额很快就选光了。”
面对大学生们的需求,高校性教育选修课的覆盖面却显得“杯水车薪”。很多高校一堂课最多容纳二三百人,只能覆盖每个年级的十分之一左右学生。
此外,缺乏必要的课程体系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多位性教育课程教师表示,国内尚没有性教育课程的指导大纲或意见,在课堂上讲什么、如何讲,完全靠自己把握。大学生了解的相关信息很多,他们在课堂上常常提出一些诸如“怎样看待同性恋群体”等敏感问题,有时老师们很难回答。